首页 / 正文

卷八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八十四

朱批边士伟奏摺

雍正元年九月二十日广西左江总兵官【臣】边士伟谨

奏为奏明事窃【臣】一介武夫至愚极陋叨蒙

皇上洪恩擢授左江总兵官於到任後查【臣】所属地方幅员辽濶水陆分岐外控安南内有土司及猺獞杂处在在需兵防守何敢多占空粮【臣】遵例留总

行禁革以清夙弊【臣】标下四营盔甲器械逐一亲加点验多皆旧敝除堪用者现在修整外【臣】率同游守公捐补造义子枪二百二十杆盔甲六百四十顶副再查营伍并无礮位亦无藤牌【臣】复捐造

行营礮四十位藤牌二百面俟完竣之日配兵操演勤加训练以肃戎行【臣】属左江河道甚属辽远商旅船只来往络绎防范宜严虽设有塘汛拨兵

刀等项着该汛千把督率兵丁在河昼夜上下游廵如此庶塘兵依哨船而助威哨船藉塘兵为眼

圣听伏惟我

皇上励精图治无日不以地方营伍为念是以谨将【臣】

到任料理各事宜据实

奏明伏乞

睿鉴谨

所奏俱悉向日闻汝居官为人声称皆好勉力为之孔毓珣韩良辅均系督提中上等优者尔当与之同心协力辑兵安民以绥靖地方可也

雍正二年四月二十二日广西左江总兵官【臣】边士伟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窃【臣】总兵名下亲丁遵照定例留粮六十分前

奏明兹者督【臣】孔毓珣札致提【臣】韩良辅云

圣恩寛厚优恤武弁令各得养廉只要勤加训练器械整齐即各员亲丁粮於定例之外量加几分少资养廉我

皇上必曲体下情等语提【臣】韩良辅转述到【臣臣】随与督【臣】孔毓珣商酌於定例亲丁六十分之外量加二十分其将备千把亦各於定例之外量加四五分至一二分不等【臣】本庸才荷蒙

谕旨令【臣】等各得养廉

圣恩优渥有加无巳受

恩愈重报称愈难惟有恪遵

圣谕勤加操练兵马修理军装务使技艺娴熟器械整

齐稍尽职守上报

洪恩於万一耳为此缮摺奏

谢伏乞

皇上睿鉴施行谨

知道了闻尔官声甚好益当加勉恪尽乃职以期无负朕任用之恩

同日又

奏为奏明事窃【臣】到任後随将捐造军器等项缘由具摺

奏明兹据【臣】所差游击自广东运回义子枪四百杆新造盔甲一千顶副并修整旧盔甲三百六十顶副藤牌二百面子母礮二十位鈎镰枪四十把挑刀四十把哨船八只到营随分发四营配兵操演廵防外【臣】前摺

奏明拟造行营礮四十位盔甲六百四十顶副其行营礮因广东工匠不谙制造遂添造义子枪共四百杆再盔甲因咨明督【臣】孔毓珣督臣以六百四十顶副尚少恐不足以壮军容特帮银一千两嘱【臣】增制造盔甲一千顶副如有未敷再行找给【臣】遂制造新盔甲一千顶副现今【臣】标新旧盔甲共一千三百六十顶副军装业巳整齐督臣时嘱【臣】

以训练为急           【臣】遵循操演今营伍兵丁技艺颇觉嫺熟足资实用但粤西地方湿热所造号色船只易於霉黯损坏【臣】与督臣提臣商酌就於【臣】标四营内准留粮一百分以为每年修理军装哨船并演放枪礮火药铅弹之需庶营伍永不致废弛矣理合

奏明伏乞

皇上睿鉴施行谨

此系尔与孔毓珣韩良辅共相商行之举自必与事理相协知道了不特此也百凡总要据实无隐为益甚大君臣之间应当如是上下少有间隔即如一身气血阻滞不能流通则诸病丛集矣尔等封疆文武诸臣能见及此屏除虚伪一以诚意相孚天下何愁不常保万年太平也勉之

雍正三年七月初三日浙江温州总兵官【臣】边士伟谨

奏为革除渔船陋规清夙弊以靖海疆事窃照温州地属海滨穷民多以捕鱼为生其业最苦【臣】时加察访凡有妨於鱼业者悉心革除随查温州各嶴渔船每年有总兵陋规银二千余两伏思

定例稽察船只原为防御奸匪以卫商旅总兵一得陋规非特苦累渔民且将弁廵察亦将不敢过於严密任其船只出入汛守既弛奸良易混殊非靖海安商之法【臣】随将总兵渔船陋规胪列数目出示概行革除严饬将备千把务秉公忠实心廵缉庶几渔民得以乐业而海疆得以永靖矣除报明督【臣】满保抚【臣】法海提【臣】杨长春外理合

奏明伏乞

皇上睿鉴谨

果能如是殚心革弊实力奉公可嘉之外更有何谕勉之

同日又

奏为整备军装以肃戎行事窃温州襟山带海实为扼要重地必须军装整齐庶可以奠海疆而靖宵小查臣标三营马步兵丁旧有之甲多巳朽敝除应加修整之外尚缺步甲一百余身亟宜添补再海洋御侮枪中惟鹿枪最利现在营中鹿枪少而鸟枪多亦应改造又出洋哨船所配火斗火罐喷筒火箭等项为攻击要具因历年已久悉属不堪须另制备至【臣】标中左二营系属水师额设大小战船一十八只每次哨廵总廵用船十只各配礮位轮流出洋应令水兵时加演放方能纯熟所需火药铅弹必多置备庶足应用以上枪甲火具等项种种需费不一而足兼之浙江地气潮湿军装易於霉损若不时加整理何以壮军实而靖地方但一切费用营中并无所出难以措办【臣】荷蒙

圣恩膺此海疆重寄何敢因循贻悞谨将亲丁粮六十名之内拨出三十名分发三营将备每月将所领粮饷以备军装庶戎行得渐整肃矣为此缮摺奏

闻伏乞

皇上睿鉴谨

据云军装等项营中并无所出难以措办何不暂存前项规礼添凑修整俟通融办理之後再行裁汰耶今既经革除免累渔民亦属美举又将亲丁名粮拨出以充修整军装之用殊属可嘉所奏知道了

朱批谕旨卷八十四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五十七·赵尔巽
  王隱晉書卷十一·汤球
  第四十七回 正官方廷臣会议 遵顾命皇侄承宗·蔡东藩
  ●卷三十二·赵翼
  第四十二回 汉王计夺韩信兵 彭越潜断楚军后·黄士衡
  第三五五禀道光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日一二二○三--一六·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纪昀
  一○八四 浙江巡抚福崧奏遵照改正本刊刻《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三四八 军机大臣奏将江苏续访出违碍各书原封进呈片·佚名
  二七四 江苏巡抚萨载奏再行查解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一)·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一·阿桂
  ●续碑传选集(二)·佚名
  水彩画略论(1)·李叔同
  王祥传·房玄龄
  礼六·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代诗话卷六·郑方坤

      闽  韩偓  韩偓天复初入翰林其年冬车驾出幸凤翔偓有扈从之功返正初上靣许偓为相奏云陛下运际中兴当复用重徳镇风俗臣座主右仆射赵崇可以副陛下是选乞廻臣之命授崇天下幸甚上嘉叹翌日制用崇暨兵部侍郎王赞为相

  • ◆谢□□宗可(咏物诗)·顾嗣立

    宗可字□□,金陵人。有咏物诗百篇传于世。汪泽民题其卷,以为绮靡而不伤于华,平淡而不流于俗。大抵元人咏物,颇尚纤巧,而宗可尤以见长。今择其雅练者录之。其它句法,多可存者,如咏《纸衾》云:「松床夜暖云生席,蕙帐香融雪满身。

  • 第十六出 设朝·孔尚任

    ◎甲申五月〖念奴娇〗(小生扮弘光衮冕,小旦、老旦扮二监引上)高皇旧宇,看宫门殿阁,重重初敞。满目飞腾新紫气,倚着钟山千丈。祖德重光,民心合仰,迎俺青天上。云消帘卷,东南烟景雄壮。一朵黄云捧御床,醒来魂梦自徬徨;中兴不用亲征

  • 卷二百三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三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介轩诗集赵汝谈字履常号南塘太宗八世孙居余杭淳熙十一年进士累官至西外中正理宗时歴给事中权刑部尚书卒諡文懿南湖每忆西湖上青帘【旧作莲非】卖酒

  • 史记集解卷九十六·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九十六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张丞相苍者阳武人也好书律厯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如淳曰方版也谓书事在版上者也秦以上置柱下史苍为御史主其事或曰四方文书】有罪亡归及沛公略地过阳武苍以客从攻南阳苍坐

  • 卷七 魏书七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陈寿

    (吕布传、张邈传、臧洪传)吕布传,(附张邈、陈登传)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他以骁勇善战在并州任职。刺史丁原兼任骑都尉之职后,驻守在河内,任命吕布为主簿,非常器重他。汉灵帝死后,丁原率部前往洛陽,与何进密谋诛杀灵帝亲近

  • 吏学指南卷之一·徐元瑞

    吏 称(周曰府史胥徒,今谓吏胥掾史。)吏 《说文》曰:“治人者也。”谓吏之治人,心主于一,故从一。《风俗通》曰:“吏者治也,当先自正,然后正人。”《字宝》曰:“执法之人也。”胥 《周礼》曰

  • 赏刑第十七·商鞅

    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壹赏则兵无 敌,壹刑则令行,壹教则下听上。夫明赏不费,明刑不戮,明教不变 ,而民知于民务,国无异俗。明赏之犹,至于无赏也;明刑之犹,至 于无刑也;明教之犹,至于无教也。 所谓壹赏者,利禄官爵,抟出于兵,无有

  • 谈道·吕坤

      大道有一条正路,进道有一定等级。圣人教人只示以一定之成法,在人自理会;理会得一步再说与一步,其第一步不理会到十分,也不说与第二步。非是苦人,等级原是如此。第一步差一寸,也到第二步不得。孔子于赐,才说与他一贯,又先难

  • 卷十八·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例卷十八宋 崔子方 撰凡外事门例时救闵元年春王正月齐人救邢【例书正月】僖元年春王正月齐师宋师曹师救邢【例书正月】僖六年秋诸侯遂救许僖二十八年春楚人救卫文三年十有二

  • 卷二·胡广

    <经部,书类,书传大全钦定四库全书书传大全卷二明 胡广等 撰大禹谟谟谋也林氏曰虞史既述二典其所载有未备者于是又叙其君臣之间嘉言善政以为大禹臯陶谟益稷三篇所以备二典之未备者今文无古文有【朱子曰大禹谟序帝舜

  • 卷六十五·佚名

    释无作品第四十三之下【经】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般若波罗蜜,亲近、正忆念者,终不病眼、耳、鼻、舌、身,亦终不病,身无形残,亦不衰耄,终不横死。无数百千万诸天,四天王天乃至净居诸天,皆悉随

  • 卷之十·佚名

    禅林备用卷之十女 日用清规无量寿禅师。嘉定间。分座信之龟峰时述也。兹笔以备日用。序云。脱尘离族。圆顶方袍。大率经历丛林。切要洞明规矩。举措未谙法度。动止不合律仪。纵有善友良朋。讵肯深锥痛札。循习成弊。

  • 石洲诗话·翁方纲

    诗论。清翁方纲(1733—1818)撰。八卷。方纲有《小石帆亭著录》已著录。此编系翁氏视学粤东,与学侣论诗所条记,前五卷曾丢失,后购得,又增《评杜》一卷及附说元遗山、王渔洋《论诗绝句》两卷,成是编。时乾隆三十三年(17

  • 陈清端公年谱·丁宗洛

    二卷,丁宗洛撰,陈瑸年谱。陈瑸,字文焕,又字眉川。清广东海康人。曾任福建古田、台湾知县,刑部主事、员外郎,兵部郎中, 四川学政。

  • 海上名人传·佚名

    海上名人传编辑部编。上海文明书局1930年出版。8开,100页。收录王一亭、王晓籁、杜月笙、黄金荣、虞洽卿等上海各界名人一百位,以姓氏笔画为编次,每个版面上半部为人物半身像一幅,下半部为该人传略。书以道林纸精印,

  • 大方等无想经·佚名

    梵名Maha^megha -su^tra 。凡六卷(或五卷、四卷)。北凉昙无谶译。又作大方等无相大云经、方等无相大云经、方等大云经、大云无相经、大云密藏经、大般涅槃经。略称无相经、大云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内容叙述佛依

  • 法界安立图·佚名

    凡六卷。明代仁潮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乃叙述世界建立之次第,分为七章,即:略明南洲、广步大地、遍观三界、大千劫量、游诸佛刹、研穷法界、法界总论等,共收一一五则,书成于神宗万历十二年(1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