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林智禅师语录序

古林智禅师语录序

古公得法语公语公得法雪公雪公得法破山和尚破和尚得法密云老人多奇诸方能言之古公余乡人志亦仿佛少弃家参学顿悟第一义藏峨嵋山中成自了汉不欲诸方知有古公余曾披缁衣混迹麋鹿或倚扁舟武陵溪上骋望江湖记桃花开落浮游余景而世路播迁古公不获卧云松余不获辞簿书乃相遇于辽之左此间昔有讲律无宗粤东剩公发焚修继赤公古公于是翕然知曹洞临济剩公出自爨下始末尤奇详其语录赤公东剩公左右之古公来赤公周旋之古公怀其素志甘啮冰雪执牧竖事而大法将行润泽。

汤沐种菩提于寸心消泡影于八识人天共推此古公所不能自已者也遂登般若座阐破山旨三期般若成大丛林剩公赤公有志未行者饭贫衣寒恤病孩委弃敛暴露古公悉举之故人人以古公为归若其机锋触发作狮子吼用破山之奇为正用正为奇莫可把鼻真不愧为破山后人余与古公往来凡八年转治江右将别古公情思黯然念关东风俗朴厚得三大和尚开示一切今为乐土且当事宽简僚属多暇日而万里之行其何以别我古公公曰子行矣其序我语录余何辞惟述予之所知见及聚散之不得于志者以告诸方然古公云水人也他日或握手茅庵渔浦望朔云塞月如家常话则又未必不如其志也谨序。

康熙乙卯岁菊月九日奉天府通判升江西广信府同知楚武陵旧衲弟季浑拜手题

猜你喜欢
  卷六十二·佚名
  呈行政院维护佛教寺僧·太虚
  卷第三十六·志磐
  俱舍论疏 第三十卷·法宝
  卷第十四·霁仑超永
  胜鬘宝窟卷下(之本)·吉藏
   第十則 睦州問僧甚處·胡兰成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佚名
  卷十·晁迥
  卷第六十三·霁仑超永
  附:弘一法师说经悟佛及格言别录·李叔同
  悬 论·太虚
  无情说法·佚名
  密藏禅师遗稿序·道开
  重刻佛法金汤编后序·岱宗心泰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江月松风集卷十·钱惟善

    (元)钱惟善 撰送杨仲贤之金华县典史分题得金华洞吴兴郡曹掾左幕向金华云气藏山寺溪光入县衙仙人同采药茂宰共栽花洞府予能到骑羊弄碧霞寄髙平田长老余不溪上杨家寺云径迢迢九里松旁舍泉香新酿酒前峰月出始闻钟天龙未散

  • 卷三·杨慎

    苏易简苏易简,梓州人,宋太宗朝状元。所著有文集及文房四谱行于世。宋世蜀之大魁,自苏始。其后阆州三人,简州四人,夔州一人,终宋三百年得十六人,而陈氏、许氏皆兄弟,可谓盛矣。苏之词,惟越江吟应制一首,见予所选百 琲明珠。韩范

  • 第二十三出 托子(商调齐微韵)·丁耀亢

    【忆秦娥】(旦)愁难避,忠言不听心如醉。(小)心如醉,日长人静,门庭如水。远戍归来梦未安,又随春色上弹冠。夕阳芳草长安路,愁听乌啼金井阑。奴家因劝老爷上本,恐惹出大祸,他竟愤然去了,把俺母子送回容城。前日使大儿

  • 内篇 覈才第三十一·刘知几

      夫史才之难,其难甚矣。《晋令》云:"国史之任,委之著作,每著作郎初至,必撰名臣传一人。"斯盖察其所由,苟非其才,则不可叨居史任。   历观古之作者,若蔡邕、刘峻、徐陵、刘炫之徒,各自谓长于著书,达于史体,然观侏儒一节,而他

  • ●卷十四。规制二·梁章钜

    凡满、汉章京缮写谕旨、记载档案、查核奏议,系清字者,皆由满洲章京办理,系汉字者,皆归汉章京办理。在京旗营及各省驻防、西北两路补放应进单者,内、外蒙古藩部及喇嘛并哈萨克、霍罕、廓尔喀朝贡应拟赏者,皆隶满洲章京。在京

  • 雍正实录卷之九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懿宗本纪·欧阳修

    懿宗,名誛,宣宗的长子。母亲是元昭皇太后晁氏。起初被封为郓王。宣宗钟爱夔王李滋,想立李滋为皇太子,但李誛是长子,因而久悬未决。大中十三年(859)八月,宣宗病危,将立李滋为皇太子的事托付给内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宣徽南院

  • 元明善传·宋濂

    元明善字复初,大名清河人。其祖先大概是拓跋魏的后裔,居住在清河的到明善已是第四世了。明善资质颖悟,读书过目不忘,学习诸经都能理解,而对《春秋》更为深刻。二十岁游吴中,文章名声卓著。由浙东使者荐为安丰、建康两县学正

  • 陈天祥传·宋濂

    陈天祥字吉甫,陈..之弟,因兄在河南做官,他便把全家由宁晋迁到洛阳。天祥年少时就列入军籍,善骑射,中统三年(1262),李王..在济南反叛,联络宋军为外援。河北河南宣慰司按规定授天祥为千户,令他屯兵三汊口以防御宋兵。李王..之乱

  • 三十年·佚名

    (乙未)三十年大明嘉靖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壬戌朔,領議政韓效元卒。效元爲人,器量恢洪,不較細瑣,頗有公輔之望。郞官時,告公事于堂上鄭光弼,光弼謂其族人曰:「此人器度殊凡,我國官爵,終必盡做也。」果爲領相焉。但與金安老,居在比

  • 卷三·戴震

      問:荀子之所謂性,亦孟子之所謂住;孟子知性之全體,其餘皆不知性之全體,故惟孟子與孔子合。然指為性者,實古今所同謂之性。至告子所謂性,朱子謂一似荀子言性惡,一似揚子言善惡混,一似釋氏言作用是性。今以荀揚不與釋氏同,則告

  • 卷四六·邱濬

    ▲王朝之礼(中) 《汉书》:高祖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朝十月(汉初以十月为正)。仪(叙下仪注):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戍卒、卫官,设兵,张旗帜。传曰“趋”(传声教入者急走也),殿下郎中侠陛,陛

  • 卷八·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卷八宋 朱子 撰论语八佾第三【凡二十六章】或问八佾旧説有谓上下通以八人为佾者何如曰是不可考矣然以理意求之舞位必方岂其佾少而人多如此哉曰或以忍为容忍之忍圣人辞气岂其若是之廹哉曰未必

  • 尊五美,屏四恶·孔子

    【原文】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①,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日:“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

  • 卷四·杨于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质疑卷四明 杨于庭 撰闵公不书即位公谷以为继弑君者是也必以为内无所承上不请命者则胡氏之迂也齐仲孙来仲孙不名嘉之也何嘉乎齐桓乘鲁乱有窥鲁之心而仲孙劝以务宁鲁难亲有礼圣人以是为能存鲁也故嘉

  • 重刻《安士全书》序·周梦颜

      淫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最难断者唯淫,最易犯者唯杀。二者之中,淫则稍知自爱者,犹能制而不犯。然欲其意地清净,了无丝毫蒂芥者,唯断惑证真之阿罗汉方能之耳。余则爱染习气,虽有厚薄不同,要皆缠绵固结于心识之中,从劫

  • 书史·米芾

    又名《米海岳书史》。一卷。史传。宋代米芾撰。芾(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号海岳外史,又称襄阳居士,襄阳人。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官至礼部员外郎,知淮南军。书画家,能诗文,精鉴裁。徽宗召为书画家博士。世

  • 上清洞玄明灯上经·佚名

    上清洞玄明灯上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称:「道教斋谢之法,莫若上清洞玄烧香燃灯礼诵也」。明灯上象星辰,次曜七祖,「修之三年,白日升天」。本书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