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

嘉兴大藏经 嵩山野竹禅师录

嵩山野竹禅师语录卷九

鄂 州参同门人宗宏 录

鄂 州龙光门人宗上 潞南州兜率门人宗坚 同编

杂偈

送竹眉书记

十载梁州道自箴死心名已重丛林此归还见衡山月曾照洞庭几尺深

鞭指高天走白日魂消石虎血流出亚池派派泛湖湘百代鲸波翻崒嵂

送竹元首座

霜敲万尺湘山竹空曲檀栾是几年和根落在桓伊手一笛梅花楚水边

铁拳挥破苍苍面一色烟空飞紫电多少东瓜瓠子禅争逃开圣一支箭

送喻紫石归夜郎兼赠木患子

朝闻蜀客向夜郎昆明池上饯行装手中百八君如用舌吐莲华十丈香

寄水目山无住大师

自说句章契理来闲花落尽又重开如何不屑当时属水目山头却放呆

寄高峰山自然律主

不贵当年推枕子牢将四分束身心年来练得如蟾净别样清光照北林

寄云岩静主

闻道不行驴马脚山中高卧笑南参为僧即到无生死当日何须五十三

寄毕节众居士

黔山霭霭雨中天遥忆故人赤水边饭罢烹茶茶未孰一声归雁落秋烟

寄清水塘应宣

清水塘边草如烟倚云楼阁净诸天夜来人忆三更冷谁看轻风吹白莲

寄独山州心月

夜夜高蓝峰上月秋晖先照独山来鬻茶话旧知何日两地寒风吹绿苔

寄太极主人

昆明秋碧清如镜烟蕲天空月下来寄语故人须就道快扶轻策过徘徊

寄广陵浑源

雪断广陵淑气催寻芳拾翠向莓苔浑源如忆当时约快着芒鞋策杖来

秋夜怀古与慈玉上人

前有华亭后慈玉孤舟一系何荣辱他人不解追遗踪莫莫朝朝船子曲

太华峰下昆明月金马坊前汉使碣夜静诵经月上来苍然照见古人骨

寄希有律主

麈尾高挥谈四部净坛冷坐论三空麻衣老大成何事不若安眠白昼中

寄玄初刘居士

担折知柴重有由如何不悟令心忧尼山若是词坛客未必师人十二州

寄东山印持

我祖西来传法印黄梅洗刷更精微自从印破东山月万里苍然揭素晖

寄佛度高居士(讳俊捷)

烟树苍苍月色微秋天一雁向南飞此情遥寄哥舒翰玉露泠泠在钓矶

寄不凡禅人

叶尽疏林秋已促园中桂子飘香玉不见吾徒过岭来渡头听唱华亭曲

答许别驾送扇(讳学夔)

感君遗我扇头字中有热肠岂偶然他日谁编高士传清言未必别为篇

答刘夫人

独坐深宫求佛理好将宝剑剖无明等闲识得非他物好笑灵昭也浪名

答杨夫人

形声未兆理俱全切忌从他物外牵圣解凡情都莫取此时方信祖师禅

答巩昌众居士

相逢一笑旧黔南别去春花已见三信字虽然频寄雁不知何日话松龛

答李择之居士

白首穷经欲学韩青镫永夜对阑干鸡囱啼出残更月犹自依依未解冠

答竹眉昆仲寄梅花之作

枯肠搜尽答双槐为爱新声远寄来犹说前年天目岭梅花正向雪中开

梅花树树旁崔嵬雪骨冰衫映石苔不得阳春回洞壑如何一片逐风来

答李维谷居士

天笃谈心喻指月指头非月月生明若将暗者为明月依旧从前汩死生

复黄太史公灿

一夜西风逐雁来千山岩桂映秋开幽香不为游人醉山谷如何得意回

复张尔用居士

近日法纲将委地蒲团只是念张商自怜好个清凉室恐作铁围鬼子场

复许别驾(附来偈)

一剑顶门血滴滴回头不觉溅罗袍身前曾共三生石今日无明当下消

不贵穷机贵转身当年供奉已消尘眼前岂是无相识能到大贤有几人

斗粟从来腰不折惟逢石丈整宫袍今得雨花台上会尘头一拂障全消。

敢说生前金粟身佛门狮象已抛尘登岸不须回首顾问涂还问过来人。

复古乘上人

挂冠归隐礼空王忠孝又寻寂灭场周子留衣亭上偈何曾一字贵韩昌

复胡思慥居士

久欲归家归不得今番归去却无家不如放下归家句一任优游到海涯

一寒彻骨还如洒况是无家野鹤儿若问风流何处得慈云一棒破头皮

君言彻骨还存髓我道贫时髓也无好向人天开只眼清名也自播江湖

示觉证刘夫人

旷大劫来一幻身今朝看破是浮尘普门示见随男女宴坐华堂好继秦

示佛果高居士

一从白社庐山中人世千年别远公今日将军身再见依然谈笑旧春风

示佛源张居士

轻身重道学无为妙在今时惟自知若问自知知底事无根树子糁春支

示佛旨于居士

禅房三次论无生利锁名缰一洗清只饮曹溪溪里水从今无意世中情

示佛初刘居士

沙场百战逞戈矛洗尽风尘已见休却问苏黄何处得溪声岩桂启双眸

示佛舟薛居士

动静双忘入圣流张帆性海任春秋何须更过涅槃岸潦倒高栖明月楼

赠坚副寺

当时生姜辣洞山清名从此落人间慈云副寺还刚直竟日何曾一破颜

赠三山许居士

祖佛丛中中毒深一腔恶气喷东林此番结下驴年友间弄瑶琴太古音

赠丹桂陈居士

何为法眼破沙盆此语分明是道原桂子从今香宇宙石人闻得也消魂

赠佛心李居士

少林华绽不萌支香雾重重绕石篱报汝佛心知道不瞿昙法印自今时

示升维那

竹杖敲来血溅衣嵩山别是箭锋机还拳不借那吒力好向青峰咏落晖

示圆通道人

山海沉沉晓日红一声清声出琳宫楞伽读罢全无事卧看闲云过岭东

示彩绘昆仲

宫墙珠树接嵩山宝叶疏疏荫大还直共庄生椿不老余会也得护禅关

示我侍者

为僧心了是精修莫把虚名落世流真如木枕堪龟鉴直到真如得便休

示易侍者

随侍巾瓶已十春殷勤晓夕拂空尘何时摸着九峰鼻始笑板头未了人

示帱监院

监寺名垂切要知金陵之则复何疑虽然洁比冰壶月不似高翔铁鹞儿

璋知客求书

不暇临池学草圣挥毫落纸便涂雅云烟未必龙蛇走空道山阴第一家

示不磨禅人

铁石为心可学道龙骧虎骤起家声何妨一钵三千界随处法幢接有情

示不计禅人

佛有恒沙方便智娑婆国土闲游戏揭开理性示真常实相堂堂无位次

示豁浪禅人

锦鲤千头奋鬣来桃花三级怒春雷龙门若不施全力依旧爆腮点额回

示朗月禅人

秋江日日碧波流道者无心同水鸥回首楼前今夜月清晖如洗照芳洲

示我闻禅人

雪薄香寒送早春鸟啼空翠入清晨昙华山里天然足了得人间一梦身

示体周禅人

倚城禅室散幽香庭下海棠看正芳一度闻来穿鼻孔如何还有别商量

示会玄禅人

杵声处处送秋光▆醉芙蓉别样香开眼堂堂无入路不知何地觅心王

示笋光礼峨嵋

山东万里向西来未必娘生梦眼开好去峨嵋山上见一轮孤月在苍苔

示智然禅人

伊鲂眼里着须弥太末眉间贮酒危引得镫笼开口笑不知何日是归期

示幻息禅人

乱峰 里寄残身鸟自啼花草自春物外高人如幻息何妨攲枕卧松筠

示般舟禅人

芙蓉拔出明如雪直剖先天混沌空此空剖后来相见始笑燕然勒石功

作务归示众

土木劳人可罢参汾州门户未能堪胡僧近日知何处不见重来激指南

尽道嵩山歇晚参方来云水力难堪僧堂好个慈明鼓竟日无人击岭南

示月峰监院

笠挂南雄是几时杖头消息少人知鬼方好叹无灵物笑杀月峰老住持

示映月禅人

风来桂子递秋香物外高人卧草堂细论长松当日事回头月色上垂杨

示秋水禅人

学者先须不自欺千章松里破深疑悄然摸着虚空面题字传镫也可期

示洞天禅人

不识真机何处是云流洞口也分明江湖多少南询客只是平生滞化城

示牧野禅人

徼外相逢一笑休解人何必在多秋青山有约须归去月白花黄好牧牛

示无相庵主

扑碎云中师子峰此生也好继先宗钵盂不是人间物漫向寒潭制毒龙

示无量老僧

竹岭茅茨久掩关无将鹤发去人间黄精白笋长知足僧史之名也是闲

示空庵静主

无景林中牧白牛秋春不计乐悠悠懒添水草祇随分好笑池阳老比丘

示纯一禅人

万事如何纯到一还须静里自家看忽然看至情忘处明月皑皑在指专

示不昧禅人

百事无关世外春三衣一钵也随身辟尘珠子明方寸好向锦城出示人

示笃行禅人

先德门风如不切吐辞未必可为经只宜三尺明如雪山鬼无能逞性灵

示心和禅人

净如秋月是禅心一枕间房日色沈才把钵盂烹白水不知野老正相寻

示法空静主

无我无人无寿者清源一幅无人写双空空后是何空一把锄头住林野

示西江老僧

白石岩边曳杖藜春花敶敶落幽溪溪南回首是何处一带寒松老鹤栖

示熹书记

山径迢迢步委蛇苍苍花木也征诗碧鸡坊下青苔石传是王褒旧日碑

示六一茶头

陆羽卢同旧有经烹来七碗醉还醒嵩山欲献打门客倩汝擎来就竹亭

示非幻静主

高峰室里静无尘坐听啼莺报晓春紫蕨新新穿破土折来便好待佳宾

吊天然上人

渠无国土归何处面目分明也了然不信请看江上月清晖夜夜芦花前

示玄谷禅人

北禅私宰白牛儿县里来句要纳皮脱下帽檐分外别何曾节外又生支

示慧旨禅人

记得盘龙分别时杖头消息汝曾知如何十载青山外方寸依然未破疑

示石幢禅人

云开一笑入青天不是他家五味禅自此银河秋月永寒光霭霭净无边

示见容禅人

午夜挑镫坐碧纱客身如梦在天涯溪声忽醒从前事长啸松门月色斜

示佛照王居士

自理丝纶上钓台青烟白雨集还开溪山笑我三千日未见金鳞破浪来

送熊总戎之黔州

乡关一别几经春公极人臣我极真欲问真僧真实理回观此理在君身

羽轮才得驻东林又听明朝灞水吟一夜盘桓须尽意莫教前路思偏深

示祥符甘居士

谈笑天涯也有年碑文白字已重鑴大家携手松亭上闲看微风动白莲

示普泽赵善人

道在己躬不自知登山涉水却生疑灵昭有个平生语百草分明是祖师

示古维居士书华严

河沙偈子斗山高总入香园一兔豪字字书来无尽眼到头未必别尘劳

示李明之居士

身经幻梦醒无期沤灭沤生是几时好把赵州无字看不须别处觅灵犀

示马坦然居士

大道如何却坦然不须竿木着身边他家别有清机在漫向芦湾唤钓船

示彭大器居士

斗大茅庵住此中间收样芋未为穷分明好个清贫调笑杀山前白发翁

示李世奇居士

三餐鬻饭无他事一架琴书对酉卮悟来即是真消息何必青天又起疑

示王为霖居士

草鞋未入白云门三十葛陂打痛快忽然识得本来人好骂卧龙涽惨怪

示李时雨居士

百尺岩边夜雨声圆通面目也分明顶门若是无灵鉴仍是黑风吹杀人

示陶君重居士

龟毛拔得几千尺兔角截来百万钧此语相传人未信不如缄口过残春

示江文仲居士

百事不关心自闲倦来曳杖向沙湾何须一击头皮碎别有生机笑破颜

示董国玉居士

喝底如能细揣摸曹溪鼻孔也不多从今归去西湖月夜夜清晖在白波

示潘绍永居士

一念消归露本真根根互用便无尘只恐豪厘空未尽依然性命落波旬

示夏元朗居士

酉注荤盘不碍道闲情野况自如如何须更问还家事昆海波心月照初

示陈瑞应居士

觅火逢烟未可休焰光须是彻牵牛逃禅必到情忘处海鸟无心得自由

示魏不能居士

鞭起铁牛力未能如何与道得相应老庞鼻孔元无别摸着尖头似不曾

示夏君锡居士

香园洁白没人住尘土腥膻往往多可惜形山无价宝委在泥沙奈若何

示颜思渊居士

三生石共白云峰一枕蒲团睡正浓却被茶童初唤醒夕阳已下岭头松

示孔宗熙居士

晓日含霜露正肥塞鸿敶敶向南飞秋风满地吹黄叶几处樵歌隔翠微

示王志明居士

春雨霏霏鸟乱啼吾家住在竹林西有人问道如何对一片闲云散远溪

示王国章居士

相逢竖拂验来专多少英雄到此难若要清香香透骨梅花也得几番寒

示赵佛勇居士

万国风尘草木悲横担一杖到天涯莫云荒服无知己细与君家和旧诗

示杨志勤居士

昨夜三更月到囱南泉此语也平常野僧别有过人处一钵青芹分外香

示鲁质贞居士

一卢柏子平生事半钵粝羹万虑忘野竹家常已道了任将此语播诸方

示田良遂居士

嵩寺苍凉昆海滨门无俗客室无尘倦来又上蒲团卧阅尽人间四十春

示王佛身居士

几年学佛空诸有衣下明珠识也无今日相逢同一笑烹茶剥栗且跏趺

示熊道人

前峰漠漠散飞霞野径萧疏正落花荜户一声闲犬吠世人也得到山家

示王君仁居士

劳劳学佛几多年一卷牛皮也看穿不似道人无一事三竿红日正堪眠

示王君用居士

百草堂堂涽祖师庞家面目别无为转身便到忘功用五叶一花香满支

示冯国祥居士

身老无能报国恩萧然斗室坐黄昏闲无异物消清昼只有陈年杖一根

示何宁宇居士

不爱叩哗不爱静随缘自适得深省森罗摄入大圆中一切圣人如镜景

示王应龙居士

晚步平田四野春山家石室静无尘忽然云外钟声出好向堂前省梦身

示姚佛仁居士

千尺桃花滚滚流春风细柳系孤舟有时钓得金鳞物回首前山月已浮

拓钵归示杨古玄居士

紧俏草鞋入市来婆婆也自笑余呆家常元不添些子依旧低头空钵回

示王古宗居士

邻家犬吠启圆通何事时人耳独聋更向山中求解会不知日已下溪东

示杨席珍居士

白发持竿坐钓矶苍山洱水送春晖何时破浪金鳞子一上钩头得意归

示张国柱居士

一年一度中秋节惟有今年分外别孤月团团在汝心殷勤教我如何说

示杨闻谷居士

多年静坐觅心王不识心王每自伤野竹室中三顿棒回头满地散天香

示刘自北居士

石霜已夺裴休笏嵩寺还征自北心未必古今分两路看来只是白云深

示祝天美居士

世外高人坐白莲心如水月尽秋烟不知亦有攒眉客直向深林访酉仙

示张师征居士

年年溪上弄春晖百鸟啼花隔翠微日出乘舟沿水去月来罢钓旁云归

示杨腾龙居士

不知嵩少为谁言见说神光雪里论皮髓分来戊底事低头下拜可酬恩

嵩山野竹禅师语录卷九(终)

猜你喜欢
  卷第十四·佚名
  佛说罪福报应经·佚名
  辨中边论颂释·太虚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三·行秀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一卷·马鸣
  佛说决罪福经卷下·佚名
  卷第十三·永觉元贤
  一三 三明经·佚名
  卷第九·佚名
  卷第十三·佚名
  卷第一·佚名
  卷第二十七·永觉元贤
  西归直指卷二·周梦颜
  十地经论 第六卷·佚名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沧浪集目録·严羽

    卷一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诗证【附】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卷二五言絶句七言絶句五言八句七言八句古诗卷三楚词操吟引謡歌行词沧浪逸诗五言絶句五言八句七言絶句

  • 卷五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五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公是集【四】庶几堂雨夜偃几作短夜摧微月流云湿太空萧萧筛竹雨飒飒舞松风形影明灯里欢娱隠几中吾衰傥未甚正复梦周公寄圣俞徘徊帝城里独咏有所思故人昔

  • 卷四百八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八十四 明 曹学佺 撰 明诗次集一百十八 殷云霄 餐梅 退食县斋静微雨亦复晴开樽梅花下啜醨泛其英残蕊自坠地更觉春草生重云生夕暝江城鸿雁鸣兀坐不忍去暂此息营营簿书非我事鞭笞非

  • 柳中庸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名淡,以字行,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曾授洪府户曹,不就。和李端为诗友。今存诗仅十三首。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 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 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

  • 周家人传第七·欧阳修

    ○圣穆皇后柴氏太祖一后三妃。圣穆皇后柴氏,邢州尧山人也,与太祖同里,遂以归焉。太祖微时,喜饮博任侠,不拘细行,后常谏止之。太祖状貌奇伟,后心知其贵人也,事之甚谨。及太祖即位,后已先卒,乃下诏:“故夫人柴氏,追册为皇后,谥曰圣穆

  • 尚史卷二十二·李锴

    世家十五秦世家【始孝王时至赧王五十九年灭周又十年而帝葢六百五十年有竒大业至大骆系年莫攷自非子至公子婴传三十六世】非子 秦侯 公伯 秦仲 庄公秦嬴姓少昊之后也【秦赵以母族而祖颛顼非是按左传郯少昊之后嬴

  • ●卷一·夏仁虎

    ◎俗尚都人习见官仪,多讲礼貌,周旋应对,往往中程,然其弊也伪。风气刚劲,不屈不挠,勇于赴义,重名知耻,然其弊也狠。顾本性多近质实,常见故家老辈,其接子弟后进,礼倨而词直,貌严而情亲,尚不失先民矩范,迨末季渐浇漓耳。妇女见客,非特旗

  • 明实录闽海关系史料五·佚名

    熹宗实录泰昌元年(十二月)天启元年(四月、十一月)天启二年(三月、五月、十二月)天启三年(正月、二月、四月、六月、八月、九月、十月)天启四年(正月、十月)天启五年(四月、五月、六月、九月、十二月)天启六年(四月、五月、七月、九

  • 六〇 北京的戏·周作人

    北京的戏是向来有名的,我在上文说过潘姨太太在影抄石印小本的《二进宫》,伯升的每星期往城南看粉菊花,这似乎含有双重意义,因为在这里有着对于北京的“乡愁”,是生长在北京的人所特别有的,此外则是对于那声调的迷恋,这却是很

  • 郭衍传·魏徵

    郭衍字彦文,自称是太原介休人。 父亲郭崇,以舍人身份随魏武帝入关,其后官至侍中。 郭衍小时就很骁勇,善于骑马射箭。 北周陈王宇文纯引之为左右,累功升至大都督。 当时北齐未平,郭衍奉诏到天水募集人马,以镇守东边,得以迁徙一

  • 卷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二宸藻二【文 赋 颂 诗】溥仁寺碑文康熙五十二年朕六旬诞辰衆蒙古部落咸至阙庭奉行朝贺不谋同辞具疏陈恳愿建刹宇为朕祝厘朕思治天下之道非奉一已之福合天下之福为福非私一已之安徧天下

  • ●作邑自箴卷第四·李元弼

    处事三 ○处事 判状 执状词状白纸 不押状申盗贼 检尸落丁 僧道判凭 投契析户报牛马死 佃产 案后赃罚寄杖 收禁 知在纳钱勘罪再限 申桥道亭馆损坏杂事 巳上据多寡分阔狭雕印板如一幅纸大均为四幅或所在更有可添门

  • 春秋经传辨疑卷上·童品

      春王正月【公元年】  春王正月之义公羊以爲大一统是巳胡氏以周人建子爲岁首则周正月是夏十一月也然谓商正建丑引书惟元祀十有二月以证月之不易又谓秦以亥爲正引史记元年冬十月以证时之不易遂以爲夫子改冬十一

  • 曾子问·姚际恒

    当时老子之徒欲绌吾儒以崇其师,故庄子有孔子问礼于老聃之说,而史迁妄述之,世俗遂为口实,可叹也。此篇多作「吾闻诸老聃」及「老聃云」之语,论语孔子之徒多曰「吾闻诸夫子」,此用其说,以见孔子为老子之弟子也。夫老子「绝仁义

  • 答 李 直 问·太虚

    问:依起信论众生在生灭之中,虽依真如自体相熏习,亦能发心修行,但以有无量无边无明,起一切烦恼种种差别,若不遇诸佛菩萨以为之缘,而能证入涅槃,则无是处。读此窃有疑义:即诸佛亲证真如,从断无明而证乎?抑本未尝起于无明乎?依后义,则

  • 卷第六·宗密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第六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撰别行疏 圭峰草堂寺沙门宗密述随疏钞 △疏二偈颂二一标举。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义普观十方而说偈言。 ○钞自下第二尔时普贤下后彰颂偈於

  • 疯门全书·萧晓亭

    外科著作。清萧晓亭撰。二卷。晓亭,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以善治麻风著称。萧氏以《内经》、《难经》、《伤寒论》为理论根据,广集各家论麻风名论,结合其多年临床经验,于嘉庆元年(1796)撰成是书。约六万一千字。书中对

  • 善思童子经·佚名

    凡二卷。隋代阇那崛多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记载佛陀入毗耶离城乞食,至毗摩罗诘离车家,有善思童子,以其宿根所熏,献花礼佛,誓成菩提。佛陀乃为其说法,偈答往还,童子遂证无生忍。此外,西晋竺法护所译之大方等顶王经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