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奂传
杨奂,字焕然,乾州奉天人,十一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金代末年考进士未中,愤然做书万言。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守御汴京的元帅崔立投降蒙古军,奂改装平民北渡黄河避难冠氏家中,冠氏待如师友。东平人严实闻奂之名,多次打听他的行踪,但奂始终不去严家。
蒙古太宗十年(1238),诏令税课使刘用之招考各道进士,杨奂在东平两次因文章优秀而名列第一,于是随考官至燕京拜见耶律楚材。楚材奏请授奂为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奂临行时对楚材说:“在下不才,错蒙重用。书生理财本非所长,况河南兵荒马乱之后,遗民不多,今日宜休养生息,否则会引起民怨。希望给我抚恤百姓的时间,得以稳定民心。”楚材以为此言极是,表示同意。到任后,杨奂召集当地名士讨论如何简政裕民。他自己巡视境内各地,调查盐课实行情况。有报告说盐课增加,奂责令地方当局减四分之一。不到一月,政治清明,舆论称赞。奂居官十年后请求告老至燕之行台安度晚年。
宪宗二年(1253),太子忽必烈曾屡召奂出任参议京兆宣抚司事,奂多次谢绝,宪宗五年寿终,享年七十岁,赐谥文宪。
奂天资聪明,记忆力强,文章简练,朝廷老臣也愿与他交往。关中虽多名士,但名声均不如奂。奂不好财,家虽不富却竭力资助别人,看到别人有长处则大加宣传,若有小过则极力劝改。所著《还山集》六十卷、《天兴近鉴》三卷、《正统书》六十卷,均流传于世。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三十八·列传第九十七·脱脱 提要·赵璘 病逸漫记·陆釴 卷之三百九十八·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十二·佚名 第九卷 杂税·缪荃孙 一○三九 谕依限完竣暨逾限未竣各书之总裁纂修等着交部分别劝惩·佚名 绎史卷六十四·马骕 第23章 在南京要投降·冯玉祥 卷二十七 中下 五行志 第七中之下·班固 完泽传·宋濂 卷一百九十七·杨士奇 卷一百十九·雍正 食货四五·徐松 第七章 古代的封建制度·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