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杨奂传

杨奂,字焕然,乾州奉天人,十一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金代末年考进士未中,愤然做书万言。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守御汴京的元帅崔立投降蒙古军,奂改装平民北渡黄河避难冠氏家中,冠氏待如师友。东平人严实闻奂之名,多次打听他的行踪,但奂始终不去严家。

蒙古太宗十年(1238),诏令税课使刘用之招考各道进士,杨奂在东平两次因文章优秀而名列第一,于是随考官至燕京拜见耶律楚材。楚材奏请授奂为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奂临行时对楚材说:“在下不才,错蒙重用。书生理财本非所长,况河南兵荒马乱之后,遗民不多,今日宜休养生息,否则会引起民怨。希望给我抚恤百姓的时间,得以稳定民心。”楚材以为此言极是,表示同意。到任后,杨奂召集当地名士讨论如何简政裕民。他自己巡视境内各地,调查盐课实行情况。有报告说盐课增加,奂责令地方当局减四分之一。不到一月,政治清明,舆论称赞。奂居官十年后请求告老至燕之行台安度晚年。

宪宗二年(1253),太子忽必烈曾屡召奂出任参议京兆宣抚司事,奂多次谢绝,宪宗五年寿终,享年七十岁,赐谥文宪。

奂天资聪明,记忆力强,文章简练,朝廷老臣也愿与他交往。关中虽多名士,但名声均不如奂。奂不好财,家虽不富却竭力资助别人,看到别人有长处则大加宣传,若有小过则极力劝改。所著《还山集》六十卷、《天兴近鉴》三卷、《正统书》六十卷,均流传于世。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三十八·列传第九十七·脱脱
  提要·赵璘
  病逸漫记·陆釴
  卷之三百九十八·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十二·佚名
  第九卷 杂税·缪荃孙
  一○三九 谕依限完竣暨逾限未竣各书之总裁纂修等着交部分别劝惩·佚名
  绎史卷六十四·马骕
  第23章 在南京要投降·冯玉祥
  卷二十七 中下 五行志 第七中之下·班固
  完泽传·宋濂
  卷一百九十七·杨士奇
  卷一百十九·雍正
  食货四五·徐松
  第七章 古代的封建制度·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七场·田汉

    蒲鲁喝 (唱)本帅领兵到南方,顺者昌来逆者亡!莫不是敌人从天降,烧得我军苦难当。报子 (上)哈吉蒂将军阵亡。敌人集中船舰向我军杀来了。蒲鲁喝 再探。敌人用兵神速,必有能将。番将(报)请元帅改乘小船,速归大营。蒲鲁喝 为何如

  • 卷十四 安帝·王夫之

      〖一〗  国之亡,类亡于淫昏暴虐之主,而晋独不然;前有惠帝,后有安帝,皆行尸视肉,口不知味、耳不知声者也。与子之法,定于立适,二君者,皆适长而豫建为太子,宜有天下者也。藉废之而更立支庶之贤者,则抑凌越而为彝伦之斁。虽然

  • 通鉴释文辩误卷五·胡三省

      通鉴九十七【凡二条】  康帝建元二年燕王皝伐宇文逸豆归逸豆归遣南罗大渉夜干将精兵逆战  史炤释文曰南罗夷狄国名其先本辰韩种地在髙丽东南居漠乐浪地【海陵本同】余按史炤葢以新罗国释南罗也自辰韩种以下皆

  • 甲申纪变录·佚名

    京口草莽臣钱邦芑辑录崇祯甲申三月十七日,贼兵围城,内外炮声不绝;外多内少;外震而烈。十八日,大雨,守城军民皆无固志。十九日辰时,皇上手自撞钟集百官,无一至者。少顷,贼兵入彰义门。皇上登煤山,见贼势昌炽,知事不可为,遂入宁寿宫

  • 卷二·杨士奇

    元年七月癸酉有醉卒磨刀于市者邻媪问曰磨刀欲何斮卒励声曰杀王府人媪窃以告会都指挥张信密告谢贵等伏兵约守城军昏夜俱发入王府为变朱能等潜遣间觇之果然能等请曰事急矣救死于水火不可缓也 上曰诚知祸几迫切有不能免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四·佚名

    万历十七年八月丙子朔大学士申时行等言时值中秋 天开万寿望 皇上仰求 天庆俯察群情特出御门视事经筵秋讲如期举行○甘肃巡抚李廷仪申饬堤防四议一重关宜建二墩台宜修三夷兵宜鼓四信地宜明章下兵部○改刑部左侍郎孙

  • 汉纪四十五 孝质皇帝本初元年(丙戌、146)·司马光

    汉纪四十五 汉质帝本初元年(丙戌,公元146年) [1]夏,四月,庚辰,令郡、国举明经诣太学,自大将军以下皆遣子受业;岁满课试,拜官有差。又千石、六百石、四府掾属、三署郎、四姓小侯先能通经者,各令随家法,其高第者上名牒,当以次赏进。

  • 卷二百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十四人物志九十四忠义传六【满洲八旗六康熙十四年共八十一人】马喇希马喇希满洲镶黄旗人姓伊尔根觉罗氏世居夹木湖地方康熙十四年以骁骑校从定西大将军多罗贝勒董额征四川至陇州随振武

  • 卷四○·邱濬

    ▲礼仪之节(下) 《春秋传》:周内史过曰:“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僖公十一年)孟献子曰:“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 孔颖达曰:“干以树本为喻,基以墙屋为喻。” 刘

  • 大学衍义卷三·真德秀

    帝王为学之本商髙宗周成王之学书説命【商书篇名説傅説也筑于傅岩之野髙宗梦得之立之为相作説命三篇】王曰来汝説台小子旧学于甘盘【台予也小子高宗谦称也甘盘商贤臣】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遯隠也

  • 卷七十八·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七十八  宋 王与之 撰庐人为庐器陈用之曰郑氏读庐为纑盖庐有緫制之称庐器谓柲也柲櫕也先儒以为积竹杖则所谓庐器者盖緫合众体而成其为器焉夫兵之用以胜为主胜物则其致用者不可不求其坚固故

  • 佛说十地经卷第一·佚名

    大唐国僧法界从中印度持此梵本请于阗三藏沙门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  菩萨极喜地第一之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成道未久。第二七日。住于他化自在天中。自在天王宫。摩尼宝藏殿。与大菩萨无量众俱。其诸菩萨

  • 卷第一百九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九十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见蕴第八中念住纳息第一之五阿罗汉般涅槃心当言善耶无记耶。答当言无记。问何故作此论。答欲令疑者得决定故。谓阿罗汉已断不善法成就善法。或

  • 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月幢了禅师语录月幢了禅师语录序菩提达磨航海过东早已带水拖泥无端面壁惹得神光断臂求安信然剜肉作疮好事者谓之传佛心印孰知祸我震旦非浅鲜也由是冤冤相酬六传至曹溪符一花五叶之悬记首以南岳怀让流通正

  • 一九 大典尊经·佚名

    第一 诵品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王舍城之灵鹫山;尔时,容貌殊胜之乾闼婆子五髻,于夜将明,放光遍照灵鹫山而往诣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却立一面。立于一面之乾闼婆子五髻,如是白世尊言:“世尊!我由三十三天之诸天,亲闻、

  • 鲙残篇·沈萍如

    医论。清沈懋发撰。一卷。懋发有《服食须知》 已著录。此书成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共载医论十七篇,约万五千言。提出秘授药方须审察,不可盲目使用,养生当以养阴为首务等观点。详论湿温如疟、男子热入血室、羊毛疹子

  • 道德经纯阳真人释义·吕洞宾

    托名吕洞宾撰。以《老子》为根本,结合道教内丹学知识研究钟吕内丹道。《道德经释义》虽是托名吕祖而著,但是其中所蕴含的钟吕内丹思想价值是同一时期其他托名吕祖而著的文本所不可比拟的,虽为乩降之本,但是,其思想融合了道

  • 入楞伽经·佚名

    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复有旧译四卷,题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新译有七卷,楞伽为师子国之山名,佛入彼山所说之经故名入楞伽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