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五十

 

  卷750_1 【和浔阳宰感旧绝句五首】李中

  追感古今情不已,竹轩闲取史书看。

  欲亲往哲无因见,空树临风襟袖寒。

  浔阳物景真难及,练泻澄江最好看。

  曾上虚楼吟倚槛,五峰擎雪照人寒。

  园林春媚千花发,烂熳如将画障看。

  惟爱松筠多冷淡,青青偏称雪霜寒。

  知君百里鸣琴处,公退千山尽日看。

  政化有同风偃草,更将馀力拯孤寒。

  昔岁寻芳忻得侣,江堤物景尽情看。

  就中吟恋垂杨下,撼起啼莺晚吹寒。

  卷750_2 【哭柴郎中】李中

  昔岁遭逢在海城,曾容孤迹奉双旌。酒边不厌笙歌盛,

  花下只愁风雨生。棋接山亭松影晚,吟陪月槛露华清。

  音尘自此无因问,泪洒川波夕照明。

  卷750_3 【访章禅老】李中

  比寻禅客叩禅机,澄却心如月在池。

  松下偶然醒一梦,却成无语问吾师。

  卷750_4 【泊秋浦】李中

  苇岸风高宿雁惊,维舟特地起乡情。

  渔儿隔水吹横笛,半夜空江月正明。

  卷750_5 【闲居言怀】李中

  未达难随众,从他俗所憎。闲听九秋雨,远忆四明僧。

  病后倦吟啸,贫来疏友朋。寂寥元合道,未必是无能。

  卷750_6 【舟次彭泽】李中

  飘泛经彭泽,扁舟思莫穷。无人秋浪晚,一岸蓼花风。

  乡里梦渐远,交亲书未通。今宵见圆月,难坐冷光中。

  卷750_7 【宿钟山知觉院】李中

  宿投林下寺,中夜觉神清。磬罢僧初定,山空月又生。

  笼灯吐冷艳,岩树起寒声。待晓红尘里,依前冒远程。

  卷750_8 【游茅山二首】李中

  绿藓深迎步,红霞烂满衣。洞天应不远,鸾鹤向人飞。

  茅许仙踪在,烟霞一境清。夷希何许叩,松径月空明。

  卷750_9 【鹤】李中

  九皋羽翼下晴空,万里心难驻玉笼。清露滴时翘藓径,

  白云开处唳松风。归当华表千年后,怨在瑶琴别操中。

  好共灵龟作俦侣,十洲三岛逐仙翁。

  卷750_10 【暮春吟怀寄姚端先辈】李中

  无奈诗魔旦夕生,更堪芳草满长汀。故人还爽花前约,

  新月又生江上亭。庄梦断时灯欲烬,蜀魂啼处酒初醒。

  何时得见登龙客,隔却千山万仞青。

  卷750_11 【送圆上人归庐山】李中

  莲宫旧隐尘埃外,策杖临风拂袖还。踏雪独寻青嶂下,

  听猿重入白云间。萧骚红树当门老,斑驳苍苔锁径闲。

  预想松轩夜禅处,虎溪圆月照空山。

  卷750_12 【送相里秀才之匡山国子监】李中

  气秀情闲杳莫群,庐山游去志求文。已能探虎穷骚雅,

  又欲囊萤就典坟。目豁乍窥千里浪,梦寒初宿五峰云。

  业成早赴春闱约,要使嘉名海内闻。

  卷750_13 【渔父二首】李中

  偶向芦花深处行,溪光山色晚来晴。

  渔家开户相迎接,稚子争窥犬吠声。

  雪鬓衰髯白布袍,笑携赪鲤换村醪。

  殷勤留我宿溪上,钓艇归来明月高。

  卷750_14 【旅次闻砧】李中

  砧杵谁家夜捣衣,金风淅淅露微微。

  月中独坐不成寐,旧业经年未得归。

  卷750_15 【寄杨先生】李中

  仙翁别后无信,应共烟霞卜邻。莫把壶中秘诀,

  轻传尘里游人。浮生日月自急,上境莺花正春。

  安得一招琴酒,与君共泛天津。

  卷750_16 【对酒招陈昭用】李中

  花开叶落堪悲,似水年光暗移。身世都如梦役,

  是非空使神疲。良图有分终在,所欲无劳妄思。

  幸有一壶清酒,且来闲语希夷。

  卷750_17 【旅夜闻笛】李中

  长笛起谁家,秋凉夜漏赊。一声来枕上,孤客在天涯。

  木末风微动,窗前月渐斜。暗牵诗思苦,不独落梅花。

  卷750_18 【送绍明上人之毗陵】李中

  忽起毗陵念,飘然不可留。听蝉离古寺,携锡上扁舟。

  月出沙汀冷,风高苇岸秋。回期端的否,千里路悠悠。

  卷750_19 【再到山阳寻故人不遇二首】李中

  维舟登野岸,因访故人居。乱后知何处,荆榛匝弊庐。

  欲问当年事,耕人都不知。空馀堤上柳,依旧自垂丝。

  卷750_20 【寄庐山简寂观重道者】李中

  忆昔采芝庐岳顶,清宫常接绛霄人。玉书闲展石楼晓,

  瑶瑟醉弹琪树春。惟恨仙桃迟结实,不忧沧海易成尘。

  似醒一梦归凡世,空向彤霞寄梦频。

  卷750_21 【思湓渚旧居】李中

  昔岁曾居湓水头,草堂吟啸兴何幽。迎僧常踏竹间藓,

  爱月独登溪上楼。寒翠入檐岚岫晓,冷声萦枕野泉秋。

  从拘宦路无由到,昨夜分明梦去游。

  卷750_22 【思朐阳春游感旧寄柴司徒五首】李中

  王孙昔日甚相亲,共赏西园正媚春。

  醉卧如茵芳草上,觉来花月影笼身。

  烟铺芳草正绵绵,藉草传杯似列仙。

  暂辍笙歌且联句,含毫花下破香笺。

  南陌风和舞蝶狂,惜春公子恋斜阳。

  高歌饮罢将回辔,衣上花兼百草香。

  春郊饮散暮烟收,却引丝簧上翠楼。

  红袖歌长金斝乱,银蟾飞出海东头。

  昔年常接五陵狂,洪饮花间数十场。

  别后或惊如梦觉,音尘难问水茫茫。

  卷750_23 【泉】李中

  潺潺青嶂底,来处一何长。漱石苔痕滑,侵松鹤梦凉。

  泛花穿竹坞,泻月下莲塘。想得归何处,天涯助渺茫。

  卷750_24 【题徐五教池亭】李中

  多士池塘好,尘中景恐无。年来养鸥鹭,梦不去江湖。

  泉脉通深涧,风声起短芦。惊鱼跳藻荇,戏蝶上菰蒲。

  泛泛容渔艇,闲闲载酒壶。涨痕山雨过,翠积岸苔铺。

  花影沈波底,烟光入座隅。晓香怜杜若,夜浸爱蟾蜍。

  步逸心难厌,看吟兴不辜。凭君命奇笔,为我写成图。

  卷750_25 【遥赋义兴潜泉】李中

  见说灵泉好,潺湲兴莫穷。谁当秋霁后,独听月明中。

  溅石苔花润,随流木叶红。何当化霖雨,济物显殊功。

  卷750_26 【和毗陵尉曹昭用见寄】李中

  决狱多馀暇,冥搜万象空。卷帘疏雨后,锁印夕阳中。

  还往多名士,编题尚古风。宦途知此味,能有几人同。

  卷750_27 【梅花】李中

  群木方憎雪,开花长在先。流莺与舞蝶,不见许因缘。

  卷750_28 【舟次吉水逢蔡文庆秀才】李中

  别后音尘断,相逢又共吟。雪霜今日鬓,烟月旧时心。

  舣棹夕阳在,听鸿秋色深。一尊开口笑,不必话升沈。

  卷750_29 【新喻县偶寄彭仁正字】李中

  经年离象魏,孤宦在南荒。酒醒公斋冷,雨多归梦长。

  志难酬国泽,术欠致民康。吾子应相笑,区区道未光。

  卷750_30 【和彭正字喜雪见寄】李中

  千门忻应瑞,偏称上楼看。密洒虚窗晓,狂飘大野寒。

  园深宜竹树,帘卷洽杯盘。已作丰年兆,黎民意尽安。

  卷750_31 【海上和柴军使清明书事】李中

  清明时节好烟光,英杰高吟兴味长。捧日即应还禁卫,

  当春何惜醉朐阳。千山过雨难藏翠,百卉临风不藉香。

  却是旅人凄屑甚,夜来魂梦到家乡。

  卷750_32 【壬申岁承命之任淦阳再过庐山国学感旧寄刘钧明府】李中

  三十年前共苦辛,囊萤曾寄此烟岑。读书灯暗嫌云重,

  搜句石平怜藓深。各历宦途悲聚散,几看时辈或浮沈。

  再来物景还依旧,风冷松高猿狖吟。

  卷750_33 【留题胡参卿秀才幽居】李中

  竹荫庭除藓色浓,道心安逸寂寥中。扣门时有栖禅客,

  洒酒多招采药翁。江近好听菱芡雨,径香偏爱蕙兰风。

  我惭名宦犹拘束,脱屣心情未得同。

  卷750_34 【放鹭鸶】李中

  池塘多谢久淹留,长得霜翎放自由。

  好去蒹葭深处宿,月明应认旧江秋。

  卷750_35 【柳絮】李中

  年年二月暮,散乱杂飞花。雨过微风起,狂飘千万家。

  卷750_36 【早春】李中

  一种和风至,千花未放妍。草心并柳眼,长是被恩先。

  卷750_37 【春云】李中

  阴去为膏泽,晴来媚晓空。无心亦无滞,舒卷在东风。

  卷750_38 【送姚端秀才游毗陵】李中

  毗陵嘉景太湖边,才子经游称少年。风弄青帘沽酒市,

  月明红袖采莲船。若耶罨画应相似,越岫吴峰尽接连。

  此去高吟须早返,广寒丹桂莫迁延。

  卷750_39 【和朐阳载笔鲁裕见寄】李中

  燕台多事每开颜,相许论交淡薄间。饮兴共怜芳草岸,

  吟情同爱夕阳山。露浓小径蛩声咽,月冷空庭竹影闲。

  何事此时攀忆甚,与君俱是别乡关。

  卷750_40 【叙吟二首】李中

  往哲搜罗妙入神,隋珠和璧未为珍。

  而今所得惭难继,谬向平生著苦辛。

  成僻成魔二雅中,每逢知己是亨通。

  言之无罪终难厌,欲把风骚继古风。

  卷750_41 【贻毗陵正勤禅院奉长老】李中

  随缘驻瓶锡,心已悟无生。默坐烟霞散,闲观水月明。

  竹深风倍冷,堂迥磬偏清。愿作传灯者,忘言学净名。

  卷750_42 【冬日书怀寄惟真大师】李中

  自别吾师后,风骚道甚孤。雪霜侵鬓发,音信隔江湖。

  扰扰悲时世,悠悠役梦途。向公期尽节,多病怕倾壶。

  贱迹虽惭滞,幽情忍使辜。诗成天外句,棋覆夜中图。

  落壁灯花碎,飘窗雪片粗。煮茶烧栗兴,早晚复围炉。

  卷750_43 【献中书潘舍人】李中

  运叶半千数,天钟许国臣。鹏霄开羽翼,凤阙演丝纶。

  顾问当清夜,从容向紫宸。立言成雅诰,正意叙彝伦。

  朴素偕前哲,馨香越搢绅。褒辞光万代,优旨重千钧。

  公退谁堪接,清闲道是邻。世间身属幻,物外意通津。

  吊往兼春梦,文高赋复新。琴弹三峡水,屏画十洲春。

  庭冷铺苔色,池寒浸月轮。竹风来枕簟,药气上衣巾。

  茶谱传溪叟,棋经受羽人。清虚虽得趣,献替不妨陈。

  杞梓呈才后,神仙入侍频。孤寒皆有赖,中外亦同忻。

  有士曾多难,无门得望尘。忙忙罹险阻,往往耗精神。

  寻果巢枝愿,终全负米身。遭逢敦孝治,蹇塞值通津。

  最庆清朝禄,还沾白发亲。甘柔心既遂,虚薄报何因。

  远宦联绵历,卑栖夙夜勤。良时空爱惜,末路每悲辛。

  骨立驹犹病,颜凋女尚贫。而今谐顾遇,尺蠖愿求伸。

  

猜你喜欢
  卷三百四十六·彭定求
  虞某·唐圭璋
  陈朴·唐圭璋
  ◆神川遯士刘祁(神川遯士集)·顾嗣立
  ◆玉井峰樵尹廷高(玉井樵唱)·顾嗣立
  第四十四出 治定·梁辰鱼
  卷九十六·徐世昌
  第一出 买舟逢幻·丁耀亢
  卷495 ·佚名
  唐诗镜卷十二·陆时雍
  卷四百八十八·佚名
  第四回 佳人出狱·蒲松龄
  第五场·田汉
  卷九·
  ●戏曲考源·王国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二十三·彭定求

        卷423_1 【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大夫本题言…次本韵】元稹   闻有池塘什,还因梦寐遭。攀禾工类蔡,咏豆敏过曹。   庄蝶玄言秘,罗禽藻思高。戈矛排笔阵,貔虎让文韬。   彩缋鸾凰颈,权奇骥騄髦。神枢

  • 卷二百二十七·彭定求

        卷227_1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杜甫   汲黯匡君切,廉颇出将频。直词才不世,雄略动如神。   政简移风速,诗清立意新。层城临暇景,绝域望馀春。   旗尾蛟龙会,楼头燕雀驯。地平江动蜀,天阔树浮秦。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许三阶

    第十一齣 计谄【生查子】〔丑扮李秦授上〕孺子犯天威。远谪投荒裔。只道瘴烟悲。却赴鸳鸯会。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裴伷先违犯圣上。伤触我们。前日决杖一百。流发岭南。谁想这贼骨头打又打他不死。去到岭南。恰

  • 余集卷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余集卷三古今体二十八首【丙辰三】雨【二月廿六日】五鼓闻云布甘膏落?晨恰欣符十日【昨十七日得雨深透不可以寸计至今日甘膏接闰复三寸余恰符十日之占】 难得是中春禾

  • 卷六百七十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七十四郑谷郑谷字守愚袁州人光启三年擢第官右拾遗历都官郎中幼即能诗名盛唐末有云台编三卷宜阳集八卷外集三卷今编诗四卷感兴禾黍不阳艳竞栽桃李春翻令力耕者半

  • 志第八 礼乐八·欧阳修

    皇帝纳皇后。 制命太尉为使,宗正卿为副,吏部署承以戒之。前一日,有司展县、设桉、陈车舆于太极殿廷,如元日。文武九品、朝集、蕃客之位,皆如冠礼。设使者受命位于大横街南道东,西上,副少退,北面。侍中请“中严”。群臣入就位

  •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第七)·赵晔

      勾践入臣外传第七   越王勾践五年五月,与大夫种、范蠡入臣于吴,群臣皆送至浙江之上。临水祖道,军阵固陵。大夫文种前为祝,其词曰:"皇天祐助,前沉后扬。祸为德根,忧为福堂。威人者灭,服从者昌。王虽牵致,其后无殃。君臣生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六十七·佚名

    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癸卯朔○丙午 慈孝献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升南京大理寺右寺丞赵孔昭为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初操江都御史缺推广东左布政使魏良贵未几良贵为御史徐仲揖劾罢乃改用孔昭○升太仆寺卿刘大实

  • 靖康要録卷一·汪藻

    孝慈渊圣皇帝名桓道君太上皇帝长子母曰恭恵皇后王氏以元符三年四月十三日生于坤宁殿九月赐名亶授检校太尉山南东道节度使韩国公建中靖国元年六月迁开府仪同三司兴徳军节度使进封京兆郡王崇宁元年二月改赐名烜八月又改

  • 明亡述略卷一·锁绿山人

    庄烈愍皇帝者,讳由检,神宗之孙,光宗之子,而熹宗之弟也。当熹宗时,太监魏忠贤用事,而与乳母客氏通,日引熹宗为声色狗马之事,御史杨涟首发其二十四大罪,魏大中、左光斗之徒,群起击之,皆为诬死于狱,而榜海内贤人姓名数百人,削籍禁锢,名

  • 宋纪十六 苍梧王下元徽四年(丙辰、476)·司马光

    宋纪十六 宋苍梧王元徽四年(丙辰,公元476年) [1]春,正月,己亥,帝耕籍田,大赦。 [1]春季,正月,己亥(初九),刘宋皇帝刘昱亲自主持耕田典礼,实行大赦。 [2]二月,魏司空东郡王陆定国坐恃恩不法,免官爵为兵。 [2]二月,北魏司空东郡王陆定国

  • 卷一百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三郊社考【十三】告祭【臣】等谨按马端临立告祭门於郊社考而告宗庙者亦附载又於後略述告陵及告岳渎山川宫观神祠之仪盖告祭云者因事而告其举

  • 第二十一章 宗敦思想之弥漫【上古至南北朝之宗教思想】·钱穆

    代表魏晋、南北朝长时期之中国衰落情态者,有一至要之点,为社会宗教思想之弥漫,同时又为异族新宗教之侵入,即印度佛教之盛行於中国是也。一、古代宗教之演变古代的中国人信仰上帝,可说是一种&ldquo;一神教&rdquo;。【或说是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八·高晋

    程涂【臣】等谨案周礼掌方氏辨九服之邦国自王畿千里而外率以五百里为准王将巡守则戒于四方及王之所行先道帅其属而巡戒令盖所以周知夫山镇泽薮之殊而因以广布夫人民谷畜之利典至钜也我国家幅员广逺亘古罕有伦比而维江

  • 序·何休

    汉司空掾任城樊何休序(○陆氏《音义》曰:“掾,弋绢反。”)[疏]“汉司空掾”。解云:汉者,巴汉之间地名也。于秦二世元年,诸侯叛秦,沛人共立刘季以为沛公。二年八月,沛公入秦,秦相赵高杀二世,立二世兄子子婴。冬十月为汉元年,子婴降

  • 春秋集传详説原序·家铉翁

    春秋非史也谓春秋为史者后儒浅见不明乎春秋者也昔夫子因鲁史脩春秋垂王法以示后世鲁史史也春秋则一王法也而岂史之谓哉陋儒曲学以史而观春秋谓其间或书或不书或书之详或书之略或小事得书大事缺书遂以此疑春秋其尤无忌

  • 卷二十八·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二十八士丧礼上第十二之三宾为燎于中庭正义郑氏康成曰宵夜也燎大燋【贾疏云大者对手执者为大也】贾氏公彦曰古者以荆燋为烛或云以布纒苇以蜡灌之谓之庭燎

  • 尚书疏衍卷四·陈第

    明 陈第 撰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十有三年武王即位之十三年也此明明经文本无可疑者孔安国泥于大统未集之语遂以虞芮质成之日为文王受命之年九年文王崩武王立二年观兵又二年伐纣总之为十三年是以武王上冐文王之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