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八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八十八

卢钧

卢钧字子和举进士中第尝为李绦裵度幕僚历岭南山南昭义宣武节度大中时召为左仆射後以太保致仕卒年八十七诗一首

荐冰

荐冰朝日後辟庙晓光清不改晶荧质能彰雨露情且无霜共洁岂与水均明在捧揺寒色当呈表素诚凝姿陈俎豆浮彩映牕楹皎皎盘盂侧棱棱严气生范传质

范传质元和进士第诗一首

荐冰

乘春方啓闭羞献有常程洁朗寒光彻辉华素彩明色凝霜雪浄影照冕旒清肃肃将崇礼兢兢示捧盈方圆陈玉座小大表精诚朝觌当西陆桃弧每共行贾謩

贾謩元和进士诗一首

赋得芙蓉出水

的皪舒芳艳红姿映緑苹揺风开细浪出沼媚清晨翻影初迎日流香暗袭人独披千叶浅不竞百花春鱼戏参差动龟游次第新涉江如可采从此免迷津

陈彦博

陈彦博元和五年进士第诗一首

恩赐魏文贞公诸孙旧第以导直臣

阿衡随逝水池馆主他人天意能酬德云孙喜庇身生前由直道殁後振芳尘雨露新恩日芝兰旧【一作故】里春勲庸留十代光彩映诸邻共贺升平日【一作代】从兹得谏臣

唐扶

唐扶字云翔晋阳人莒公俭之後元和五年登进士第为侍御史终福州团练观察使诗二首

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

道林岳麓仲与昆卓荦请从先後论松根踏云二千步始见大屋开三门泉清或戏蛟龙窟殿豁数尽高帆掀即今异鸟声不断闻道看花春更繁从容一衲分若有萧瑟两?吾能髠逢迎侯伯转觉贵膜拜佛像心加尊稍揖皇英頮浓泪试与屈贾招清魂荒唐大树悉楠桂细碎枯草多兰荪沙弥去学五印字静女来悬千尺幡主人念我尘眼昏半夜号令期至暾迟回虽得上白舫羁泄不敢言緑尊两祠物色采拾尽壁间杜甫真【一作原】少恩晩来光彩更腾射笔锋正健如可吞

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松是中书相公任侍郎曰手栽 一本作奉和中书相公任兵部侍郎日後阁植四松】

幽抱应无语贞松遂自栽寄怀丞相业因擢大夫材日射苍鳞动尘迎翠箒回嫩茸含细粉初叶泛新桮偶圣为舟去逢时与鹤来寒声连晓竹静气结隂苔赫奕鸣驺至荧煌洞户开良辰一临眺憇树几裵回恨发风期阻诗从绮思裁还闻旧凋契凡在【一作九万】此中培

陶雍

陶雍元和间人诗一首

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郑侍郎澣也】

右相历兵署四松皆手栽斸时惊鹤去移处带云来根倍双桐植花分八桂开生成造化力长作栋梁材岂羡兰依省犹嫌柏占台出楼终百尺入梦已三台幽韵和宫漏余香度酒杯拂冠枝上雪染履影中苔高位相承地新诗寡和才何由比萝蔓攀附在条枚

郭周藩

郭周藩河东人登元和六年第诗一首

谭子池

澄水一百步世名谭子池余诘陵阳叟此池当因谁父老谓余说本郡谭叔皮开元末年中生子字阿宜坠地便能语九岁多须眉不饮亦不食未尝言渴饥十五鋭【一作能】行走快马不能追二十入山林一去无还期父母忆念深乡闾为立祠大历元年春此儿忽来归头冠簪凤皇身着霞【一作霓】裳衣普遍拯疲俗丁宁告亲知余为神仙官下界不可祈恐为妖魅假不如早平夷此有黄金藏镇在兹庙基发掘散生聚可以救贫羸金出继灵泉湛若清琉璃泓澄表符瑞水旱无竭时言讫辞冲虚杳霭上玄微凡情留不得攀望衆号悲寻禀神仙诫彻庙斸开窥果获无穷宝均融沾困危巨源出岭顶喷涌世间稀异境流千古终年福四维

侯冽【一作列】

侯冽元和六年进士第诗二首

金谷园花发怀古

金谷千年後春花发满园红芳徒笑日穠艳尚迎轩雨湿轻光软风揺碎影翻犹疑施锦帐堪叹罢朱纨愁态莺吟涩啼容露缀繁殷懃问前事桃李竟无言

花发上林

花发三阳盛香飘五柞深素晖云积苑红彩绣张林落水随鱼戏揺风映鸟吟琼楼出高艳玉辇驻浓隂乱蝶枝开影繁蜂蘂上音鲜芳盈禁籞布泽荷天心王质

王质字华卿太原祁人文中子之後元和六年登第太和中历河南尹宣歙观察使诗一首

金谷园花发怀古

寂寥金谷涧花发旧时园人事空怀古烟霞此独存管弦非上客歌舞少王孙繁蘂风惊散轻红鸟乍翻山川终不改桃李自无言今日经尘路凄凉讵可论高铢

高铢字权仲元和六年登第为太原判官检校观察御史大中初终太常卿诗一首

和太原张相公山亭怀古

鬬石类严巘飞流泻潺湲远壑檐宇际孤峦雉堞间何必到海岳境幽机自闲兹焉得高趣高步谢东山

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八十八

猜你喜欢
  卷三·彭定求
  郑文妻·唐圭璋
  提要·顾炎武
  第三出 闺咏·叶宪祖
  丁集第十·钱谦益
  卷八·孙默
  卷四十五·王奕清
  附录·吕诚
  卷三百六十八·陈思
  卷九 晚唐三·佚名
  卷三百八十五·陈廷敬
  卷一百八·佚名
  淳熙稿卷一·赵蕃
  卷三·文珦
  卷九·许及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七·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三十七兵部主事陈焯编吕本中【字居仁宰相公着之曾孙幼敏悟公着奇爱之少从杨时游酢尹焞游三家或有疑异未尝苟同用?授承务郎绍兴六年召赴行在特赐进士出身擢中舍请罢官吏犯

  • 卷五百四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四十六权审权审字子询天水人累官常侍诗二首题山院万叶风声利一山秋气寒晓霜浮碧瓦落日度朱栏絶句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悲多恨谩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邢

  • 杨巨源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755— ?)字景山。河中(治今山西永济)人。 贞元进士。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除国子司业。第五卷。《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杨花落 杨巨源 北斗南回春物老, 红英落尽绿尚早。 韶风澹

  • 列传第四十四 邓琬 袁鳷 孔觊·沈约

    邓琬,字元琬,豫章南昌人也。高祖混,曾祖玄,并为晋尚书吏部郎。祖潜之,镇南长史。父胤之,世祖征虏长史,吏部郎,彭城王义康大将军长史、豫章太守,光禄勋。琬初为州西曹主簿,南谯王义宣征北行参军,转参军事,又随府转车骑参军,仍转府主

  • 第八十六回 拒马儿许褚效忠 迎虎主刘璋失计·蔡东藩

      却说关西一带,向由马腾韩遂驻扎,两人本相和好,结为异姓弟兄,嗣因部曲相侵,竟成仇敌。曹操奉承诏命,替他和解,征马腾为卫尉,使腾子超代领部众。操欲往攻汉中,先遣亲将夏侯渊,发兵河东,与关中督军锺繇相会。关西诸将,闻事生疑,

  • 第一百二十二回 真开心帮办扶正 假护法军府倒楣·蔡东藩

      却说三姨太太秋月,又对众人说道:“大帅写完了字,奴又到后面解手去了。一个为大便而死,一个以小解送终,相映成趣。谁知道他会走这条绝路儿呢!当时奴只听得李妈叫一声,大帅要不好了,奴本是提心吊胆的,一听这话,倒把奴急得手

  • 卷之二百九十二·佚名

    成化二十三年秋七月戊戌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己亥命故狭西都指挥佥事侯纪子爵袭父原职庆阳卫指挥使○庚子 皇太子千秋节文武群臣朝参毕诣文华殿行庆贺礼○升翰林院编修刘震为侍讲以九年秩满也○命故锦衣卫

  •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传 第十五·班固

    (蒯通,伍被,江充,息夫躬)【原文】蒯通,范陽人也,本与武帝同讳。楚汉初起,武臣略定赵地,号武信君。通说范陽令徐公曰:“臣,范陽百姓蒯通也,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虽然,贺公得通而生也。”徐公再拜曰:“何以吊之?”通曰:“足下为令十余年

  • 四年·佚名

    (己酉)四年大明嘉靖二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壬申朔,上親行望闕禮及兩大妃殿賀禮,御勤政殿,受朝賀。○傳于政院曰:「近來點閱軍裝太頻,外方軍卒,困於徵贖,未必整齊軍裝,而徒貽怨苦。自今留一二朔者,一度摘奸事,其言于都摠府。」○日

  • 卷十二下 告子章句下·孙奭

    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五霸者,大国秉直道以率诸侯,齐桓、晋文、秦缪、宋襄、楚庄是也。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是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谓当孟子之时诸侯及大夫也。诸侯,臣,总谓之

  •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孔子

    【原文】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译文】 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不可改变的。” 【读解】 一方面,“性相近,习相远。” 另一方面,“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这两句话是密切相关的。“性相近,习相远”

  • 重刻朝宗禅师语录目次·朝宗通忍

    重刻朝宗禅师语录目次一卷缘起上堂二卷上堂三卷上堂四卷小参五卷小参晚参升座六卷普说七卷机缘八卷请益九卷法语颂古杂偈佛事十卷书问塔铭

  • 碧梧玩芳集·马廷鸾

    诗文集。南宋马廷鸾撰。24卷。凡奏状表1卷,诏制口宣8卷,申状书启2卷,序跋4卷,说赞铭记3卷,墓志祭文2卷,《读史旬编》1卷,诗词3卷。廷鸾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其家有碧梧精舍,又自号玩芳病叟,因以名集。其集宋诸书目不载,原卷数不

  • 东坡志林·苏轼

    又称《东坡手泽》。笔记。宋苏轼(1036—1101)撰。五卷。轼有《东坡七集》已著录。本书主要记元丰至元符二十年间事,多为亲见亲闻,随手笔记而成,命曰《手泽》。后人进行整理付梓时,因作者生前欲作《志林》未成,故改题《志林

  • 甘疯子传·何曰愈

    甘疯子,江苏上元人。逸其名,有神勇,力能斗虎,逾高绝远,捷疾如飞。淡嗜欲,不事家人生产。遨游名山,足迹半天下,性任侠,道遇不平,辄为人排难解纷,故人以“疯子”名之。

  • 翰苑群书·洪遵

    典志文献。南宋洪遵辑。2卷。遵父子兄弟皆入翰林,遂以家藏唐宋有关翰苑故实之作11种,汇为此编。其上卷录李肇《翰林志》、元稹《承旨学士院记》、韦处厚《翰林学士记》、韦执谊《翰林院故事》、杨钜《翰林学士院旧规

  • 宝行王正论·龙树

    梵名Ratna^vali^ (宝花环之意)。全一卷。龙树着,陈代真谛译(557~569)。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论计分五品,即安乐解脱品、杂品、菩提资粮品、正教王品、出家正行品等。此系龙树居于大乘佛教之立场,对宝行王(梵S/a^tava^h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