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五十一

 

  卷751_1 【早春左省寓直】徐铉

  旭景鸾台上,微云象阙间。时清政事少,日永直官闲。

  远籁飞箫管,零冰响珮环。终军年二十,默坐叩玄关。

  卷751_2 【寒食宿陈公塘上】徐铉

  垂杨界官道,茅屋倚高坡。月下春塘水,风中牧竖歌。

  折花闲立久,对酒远情多。今夜孤亭梦,悠扬奈尔何。

  卷751_3 【将去广陵别史员外南斋】徐铉

  家声曾与金张辈,官署今居何宋间。起得高斋临静曲,

  种成奇树学他山。鸳鸾终日同醒醉,萝薜常时共往还。

  贱子今朝独南去,不堪回首望清闲。

  卷751_4 【将过江题白沙馆】徐铉

  少长在维扬,依然认故乡。金陵佳丽地,不道少风光。

  稍望吴台远,行登楚塞长。殷勤语江岭,归梦莫相妨。

  卷751_5 【登甘露寺北望】徐铉

  京口潮来曲岸平,海门风起浪花生。人行沙上见日影,

  舟过江中闻橹声。芳草远迷扬子渡,宿烟深映广陵城。

  游人乡思应如橘,相望须含两地情。

  卷751_6 【山路花】徐铉

  不共垂杨映绮寮,倚山临路自娇饶。游人过去知香远,

  谷鸟飞来见影摇。半隔烟岚遥隐隐,可堪风雨暮萧萧。

  城中春色还如此,几处笙歌按舞腰。

  卷751_7 【京口江际弄水】徐铉

  退公求静独临川,扬子江南二月天。百尺翠屏甘露阁,

  数帆晴日海门船。波澄濑石寒如玉,草接汀蘋绿似烟。

  安得乘槎更东去,十洲风外弄潺湲。

  卷751_8 【早春旬假独直寄江舍人】徐铉

  省署皆归沐,西垣公事稀。咏诗前砌立,听漏向申归。

  远思风醒酒,馀寒雨湿衣。春光已堪探,芝盖共谁飞。

  卷751_9 【从驾东幸呈诸公】徐铉

  吴公台下旧京城,曾掩衡门过十春。别后不知新景象,

  信来空问故交亲。宦游京口无高兴,习隐钟山限俗尘。

  今日喜为华表鹤,况陪鹓鹭免迷津。

  卷751_10 【重游木兰亭】徐铉

  缭绕长堤带碧浔,昔年游此尚青衿。兰桡破浪城阴直,

  玉勒穿花苑树深。宦路尘埃成久别,仙家风景有谁寻。

  那知年长多情后,重凭栏干一独吟。

  卷751_11 【赋得彩燕】徐铉

  缕彩成飞燕,迎和启蛰时。翠翘生玉指,绣羽拂文楣。

  讵费衔泥力,无劳剪爪期。化工今在此,翻怪社来迟。

  卷751_12 【送魏舍人仲甫为蕲州判官】徐铉

  从事蕲春兴自长,蕲人应识紫薇郎。山资足后抛名路,

  莼菜秋来忆故乡。以道卷舒犹自适,临戎谈笑固无妨。

  如闻郡阁吹横笛,时望青溪忆野王。

  卷751_13 【题殷舍人宅木芙蓉】徐铉

  怜君庭下木芙蓉,袅袅纤枝淡淡红。晓吐芳心零宿露,

  晚摇娇影媚清风。似含情态愁秋雨,暗减馨香借菊丛。

  默饮数杯应未称,不知歌管与谁同。

  卷751_14 【送史馆高员外使岭南】徐铉

  东观时闲暇,还修喻蜀书。双旌驰县道,百越从轺车。

  桂蠹晨餐罢,贪泉访古初。春江多好景,莫使醉吟疏。

  卷751_15 【春日紫岩山期客不至】徐铉

  郊外春华好,人家带碧溪。浅莎藏鸭戏,轻霭隔鸡啼。

  掩映红桃谷,夤缘翠柳堤。王孙竟不至,芳草自萋萋。

  三十六天皆有籍,他年何处问归程。

  卷751_19 【春夜月】徐铉

  幽人春望本多情,况是花繁月正明。

  竟夕无言亦无寐,绕阶芳草影随行。

  卷751_20 【爱敬寺有老僧尝游长安言秦雍间事历历可听…示同行客】徐铉

  白首栖禅者,尝谈灞浐游。能令过江客,偏起失乡愁。

  室倚桃花崦,门临杜若洲。城中无此景,将子剩淹留。

  卷751_21 【游蒋山题辛夷花寄陈奉礼(本约陈同游,不至)】徐铉

  今岁游山已恨迟,山中仍喜见辛夷。簪缨且免全为累,

  桃李犹堪别作期。晴后日高偏照灼,晚来风急渐离披。

  山郎不作同行伴,折得何由寄所思。

  卷751_22 【和殷舍人萧员外春雪】徐铉

  万里春阴乍履端,广庭风起玉尘干。梅花岭上连天白,

  前年都尉没边城,帐下何人领旧兵。徼外瘴烟沉鼓角,

  山前秋日照铭旌。笙歌却返乌衣巷,部曲皆还细柳营。

  今日园林过寒食,马蹄犹拟入门行。

  卷751_26 【景阳台怀古】徐铉

  后主忘家不悔,江南异代长春。

  今日景阳台上,闲人何用伤神。

  卷751_27 【春分日】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卷751_28 【寄驾部郎中(瞻)】徐铉

  贱子乖慵性,频为省直牵。交亲每相见,多在相门前。

  君独疏名路,为郎过十年。炎风久成别,南望思悠然。

  卷751_29 【和王庶子寄题兄长建州廉使新亭】徐铉

  谢守高斋结构新,一方风景万家情。群贤讵减山阴会,

  远俗初闻正始声。水槛片云长不去,讼庭纤草转应生。

  阿连诗句偏多思,遥想池塘昼梦成。

  卷751_30 【谢文靖墓下作(时闽岭用师,契丹陷梁宋)】徐铉

  越徼稽天讨,周京乱虏尘。苍生何可奈,江表更无人。

  岂惮寻荒垄,犹思认后身。春风白杨里,独步泪沾巾。

  

猜你喜欢
  郑少微·唐圭璋
  第四折·宫天挺
  声调谱论例·赵执信
  提要·乾隆
  卷四百十五·曹学佺
  卷二百八十八·曹学佺
  卷八·苏泂
  卷二百二十二·佚名
  御选明诗卷九十一·康熙
  御选宋诗卷二十八·康熙
  序文·徐志摩
  致吴景超梁实秋·闻一多
  石屏诗集卷五 ·戴复古
  六娘对月·佚名
  萧闲老人明秀集注卷第一·蔡松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某·唐圭璋

      吴某,不知其名。有吴氏符川集一卷,见宋史艺文志。   失调名   剪罗幡儿,斜插真珠髻。   南乡子   楼台里、东风淡荡。   又   乍卷珠帘新燕入。   多丽   几声天外归鸿。   渔家傲   鶗鴂一声初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袁于令

    【粉蝶儿】〔小生高冠盛服上〕一片雄心。终日寄娱花酒。几年来负此吴钩。〔小旦〕慕贞姬。思义女。芳声垂后。苦淹留。伴杀舞裙歌袖。〔小生〕猿公剑术石公书。落魄吴门十载馀。〔小旦〕选伎徵歌惟买醉。只愁囘首岁华

  • 巻三·童轩

    ●钦定四库全书清风亭稿卷三(明)童轩 撰○五言古诗感寓景泰乙亥秋八月予家居无聊乃稽徃事述旧闻因而勉赋五言古诗六十八首谩録于此云幽居念无极乃在天地先两仪既肇位寒暑互推迁庖牺凿理窟马画斯播宣三才本一贯孰能窥其

  • 后汉光武皇帝纪四卷第四·袁宏

      二年(丙戌、二六)  春正月甲子朔,日有蚀之。本志曰〔一〕:“日者阳精,人君之象也。君道亏,故日为之蚀。诸侯顺从,则为王者。诸侯专权,则疑在日〔二〕。于是在危十度〔三〕,齐之分野,张步未宾之应也。” 〔一〕

  • 第十回 失辎重全军败溃 迷美色大帅投诚·蔡东藩

      却说清兵屡次得胜,正拟进取,忽由太宗寄谕,命回本国。多尔衮、多铎等,因不敢违命,只得率领兵士,仍取道青山口而归;归国后,问太宗何故班师?太宗道:“欲夺中原,必须先夺山海关,欲夺山海关,必须先夺宁、锦诸城。否则我兵深入中原,

  • ●卷一·王栐

    唐末,进士不第,如王仙芝辈唱乱,而敬翔、李振之徒,皆进士之不得志者也。盖四海九州之广,而岁上第者仅一二十人,苟非才学超出伦辈,必自绝意于功名之涂,无复顾藉。故圣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

  • 卷六十五·宋(金)·蒋一葵

    【废主亮】 〔尝自制尖靴,头极长锐,云“便于镫”。而足指所不及,谓之“不头”。又为短鞭,仅存其半,谓之“没下稍”。其后,渝盟犯顺,果为其下所戕,死于江上。大定初,降封海陵。〕 海陵初封岐王,为平章政事

  • 九九○ 寄谕江苏等各督抚留心访查《通鉴纲目续编》刻板一体铲改·佚名

    九九○ 寄谕江苏等各督抚留心访查《通鉴纲目续编》刻板一体铲改乾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尚书和<珅>字寄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各督抚,乾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奉上谕:据郝硕奏查改《通鉴纲目续编》,遍行明白晓谕,旋据

  • 四九四 谕内阁吴省兰等在四库馆校书得力着准与本科中式举人一体殿试·佚名

    四九四 谕内阁吴省兰等在四库馆校书得力着准与本科中式举人一体殿试乾隆四十三年四月初十日乾隆四十三年四月初十日内阁奉上谕:国子监助教吴省兰、助教衔张义年,学问尚优,且在四库馆校勘羣书,颇为得力,俱着加恩准其与本科

  • 王敬则传·李延寿

    王敬则,临淮射陽人。侨居在晋陵南沙县。母亲是个女巫,常常对别人说:“敬则出生的时候胞衣是紫色的,当时的时辰正好应该吹鸣鼓角。”别人笑她说:“你儿子可以为别人去吹号角。”王敬则渐渐长大,而两个腋窝下面生有乳房,每个都

  • 曹嘉祥·周诒春

    曹嘉祥 字希麟。年五十四岁。生于广州。已婚。子四女一。永久住址。天津河北。同治十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哈佛高等学堂。光緖七年回国。民国四年。任海军部次长。现时通信处。北京东四十一条三十二号。Tsao, Kai-Ch

  • 题近溪子明道录 耿定向·罗汝芳

    余曩为近溪子题《疏山会语》,其词甚俚且赣,近溪子不以余为迕,若谓有契于心者,梓而传之矣。顷,杜生来自滇,将公泉胡公大命复以其集问序于余。嗟!余于近溪子窃附忘言之交矣,又何言与?又何言与!顾余兹有积疑于衷,非近溪子末余释也,藉

  • 论语集注考证卷一·金履祥

    學而學之為言效也【此張宣公語四聲取訓於義為切又古文學通作斆易傳曰比而效之之謂體則效者體倣之謂也王文憲曰學之為言效也此字義正訓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後此原其所當學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指學者之方也明善復初則學之

  • 卷二十七·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二十七宋 高闶 撰成公四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雨着木而成冰是上温而下寒也与陨霜不杀菽相反刘向谓木者少阳贵臣卿大夫之象也是时叔孙侨如出奔公子偃诛死此虽汉儒传会之说然後世雨木冰多应在

  • 宣劫世品第九·佚名

    佛言:族姓子。乃往过去久远之世。不可计会无能称载。长远悬旷不可议劫。尔乃有佛名栴檀香如来至真等正觉。而出乎世。世界曰香土。劫号上香。其佛寿命千二百六十八万六千岁。其声闻众亦八百六十八万六千人。诸菩萨众不

  • 卷三·普济

      于唐仪凤二年四月八日降诞,感白气应于玄象,在安康之分。太史瞻见,奏闻高宗皇帝。帝乃问:“是何祥瑞?”太史对曰:“国之法器,不染世荣。”  帝传金州太守韩偕亲往,存慰其家。家有三子,唯师最小。炳然殊异,性唯恩让。父乃安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五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五卷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此大神咒。能令众生出生辩才。若有受持此大神咒。彼于此处最为殊胜。当令欢喜决定生力为自为他。复当得于四处无所缺减。何等为四。一者口业清净。二者意念清净。

  •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八卷·佚名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八卷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自性清净品第十四之二大王。是外地界坚硬性者。尔时世间初建梵天所居宫殿。大宝所成。复生他化自在诸天所居宫殿。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