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百四十五

 

  卷645_1 【春风】李咸用

  青帝使和气,吹嘘万国中。发生宁有异,先后自难同。

  辇草不消力,岩花应费功。年年三十骑,飘入玉蟾宫。

  卷645_2 【自愧】李咸用

  多负悬弧礼,危时隐薜萝。有心明俎豆,无力执干戈。

  壮士难移节,贞松不改柯。缨尘徒自满,欲濯待清波。

  卷645_3 【夜吟】李咸用

  白兔轮当午,儒家业敢慵。竹轩吟未已,锦帐梦应重。

  落笔思成虎,悬梭待化龙。景清神自爽,风递远楼钟。

  卷645_4 【昭君】李咸用

  古帝修文德,蛮夷莫敢侵。不知桃李貌,能转虎狼心。

  日暮边风急,程遥碛雪深。千秋青冢骨,留怨在胡琴。

  卷645_5 【秋夕】李咸用

  寥廓秋云薄,空庭月影微。树寒栖鸟密,砌冷夜蛩稀。

  晓鼓军容肃,疏钟客梦归。吟馀何所忆,圣主尚宵衣。

  卷645_6 【秋日与友生言别】李咸用

  利名心未已,离别恨难休。为个文儒业,致多岐路愁。

  数花篱菊晚,片叶井梧秋。又决出门计,一尊期少留。

  卷645_7 【边城听角】李咸用

  戍楼鸣画角,寒露滴金枪。细引云成阵,高催雁著行。

  唤回边将梦,吹薄晓蟾光。未遂终军志,何劳思故乡。

  卷645_8 【秋日访同人】李咸用

  忽忆金兰友,携琴去自由。远寻寒涧碧,深入乱山秋。

  见后却无语,别来长独愁。幸逢三五夕,露坐对冥搜。

  卷645_9 【寄楚琼上人】李咸用

  遥知无事日,静对五峰秋。鸟隔寒烟语,泉和夕照流。

  凭栏疏磬尽,瞑目远云收。几句出人意,风高白雪浮。

  卷645_10 【游寺】李咸用

  无家自身在,时得到莲宫。秋觉暑衣薄,老知尘世空。

  幽情怜水石,野性任萍蓬。是处堪闲坐,与僧行止同。

  卷645_11 【春日】李咸用

  浩荡东风里,裴回无所亲。危城三面水,古树一边春。

  衰世难修道,花时不称贫。滔滔天下者,何处问通津。

  卷645_12 【论交】李咸用

  行亏何必富,节在不妨贫。易得笑言友,难逢终始人。

  松篁贞管鲍,桃李艳张陈。少见岁寒后,免为霜雪尘。

  卷645_13 【秋兴】李咸用

  木叶乱飞尽,故人犹未还。心虽游紫阙,时合在青山。

  近寺僧邻静,临池鹤对闲。兵戈如未息,名位莫相关。

  卷645_14 【山居】李咸用

  草堂书一架,苔径竹千竿。难世投谁是,清贫且自安。

  邻居皆学稼,客至亦无官。焦尾何人听,凉宵对月弹。

  卷645_15 【遣兴】李咸用

  风细酒初醒,凭栏别有情。蝉稀秋树瘦,雨尽晚云轻。

  旅鬓一丝出,乡心寸火生。子牟魂欲断,何日是升平。

  卷645_16 【待旦】李咸用

  檐静燕雏语,窗虚蟾影过。时情因客老,归梦入秋多。

  蔽日群山雾,滔天四海波。吾皇思壮士,谁应大风歌。

  卷645_17 【送从兄坤载】李咸用

  忍泪不敢下,恐兄情更伤。别离当乱世,骨肉在他乡。

  语尽意不尽,路长愁更长。那堪回首处,残照满衣裳。

  卷645_18 【惜别】李咸用

  细雨妆行色,霏霏入户来。须知相识喜,却是别愁媒。

  白刃方盈国,黄金不上台。俱为邹鲁士,何处免尘埃。

  卷645_19 【早秋游山寺】李咸用

  闲卧云岩稳,攀缘笑戏猱。静于诸境静,高却众山高。

  至理无言了,浮生一梦劳。清风朝复暮,四海自波涛。

  卷645_20 【秋日疾中寄诸同志】李咸用

  闲居无胜事,公干卧来心。门静秋风晚,人稀古巷深。

  花疏篱菊色,叶减井梧阴。赖有斯文在,时时得强寻。

  卷645_21 【赠山僧】李咸用

  荣枯虽在目,名利不关身。高出城隍寺,野为云鹤邻。

  松声寒后远,潭色雨馀新。岂住空空里,空空亦是尘。

  卷645_22 【宿隐者居】李咸用

  永日连清夜,因君识躁君。竹扉难掩月,岩树易延云。

  曙鸟枕前起,寒泉梦里闻。又须随计吏,鸡鹤迥然分。

  卷645_23 【送钱契明尊师归庐山】李咸用

  瘦倚青竹杖,炉峰指欲归。霜黏行日屦,风暖到时衣。

  凭槛云还在,攀松鹤不飞。何曾有别恨,杨柳自依依。

  卷645_24 【送进士刘松】李咸用

  滔滔皆鲁客,难得是心知。到寺多同步,游山未失期。

  云低春雨后,风细暮钟时。忽别垂杨岸,遥遥望所之。

  卷645_25 【赠任肃】李咸用

  玄发难姑息,青云有路岐。莫言多事日,虚掷少年时。

  松色雪中出,人情难后知。圣朝公道在,中鹄勿差池。

  卷645_26 【题陈正字山居】李咸用

  怪来忘禄位,习学近潇湘。见处云山好,吟中岁月长。

  花光笼晚雨,树影浸寒塘。几日凭栏望,归心自不忙。

  卷645_27 【赠来进士鹏】李咸用

  语玄人不到,星汉在灵空。若使无良遇,虚言有至公。

  月明千峤雪,滩急五更风。此际若吟力,分将造化功。

  卷645_28 【送曹税】李咸用

  掺袂向春风,何时约再逢。若教相见密,肯恨别离重。

  芳草渔家路,残阳水寺钟。落帆当此处,吟兴不应慵。

  卷645_29 【赠来鹏】李咸用

  默坐非关闷,凝情只在诗。庭闲花落后,山静月明时。

  答客言多简,寻僧步稍迟。既同和氏璧,终有玉人知。

  卷645_30 【途中作】李咸用

  瘦马倦行役,斜阳劝著鞭。野桥寒树亚,山店暮云连。

  退鹢风虽急,攀龙志已坚。路人休莫笑,百里有时贤。

  卷645_31 【秋晚】李咸用

  斜阳山雨外,秋色思无穷。柳叶飘干翠,枫枝撼碎红。

  鬓毛看似雪,生计尚如蓬。不及樵童乐,蒹葭一笛风。

  卷645_32 【晓望】李咸用

  露惊松上鹤,晓色动扶桑。碧浪催人老,红轮照物忙。

  世情随日变,利路与天长。好驾觥船去,陶陶入醉乡。

  卷645_33 【寄友生】李咸用

  交情应不变,何事久离群。圆月思同步,寒泉忆共闻。

  雪霜松色在,风雨雁行分。每见人来说,窗前改旧文。

  卷645_34 【江行】李咸用

  潇湘无事后,征棹复呕哑。高岫留斜照,归鸿背落霞。

  鱼残沙岸草,蝶寄洑流槎。共说干戈苦,汀洲减钓家。

  卷645_35 【题王氏山居】李咸用

  檐有烟岚色,地多松竹风。自言离乱后,不到鼓鼙中。

  径柳拂云绿,山樱带雪红。南边青嶂下,时见采芝翁。

  卷645_36 【送别】李咸用

  别意说难尽,离杯深莫辞。长歌终此席,一笑又何时。

  棹入寒潭急,帆当落照迟。远书如不寄,无以慰相思。

  卷645_37 【览文僧卷】李咸用

  虽无先圣耳,异代得闻韶。怪石难为古,奇花不敢妖。

  调高非郢雪,思静碍箕瓢。未可重吟过,云山兴转饶。

  卷645_38 【望仰山忆玄泰上人】李咸用

  晴岚凝片碧,知在此中禅。见面定何日,无书已一年。

  高秋关静梦,良夜入新篇。仰德心如是,清风不我传。

  卷645_39 【闻泉】李咸用

  淅淅梦初惊,幽窗枕簟清。更无人共听,只有月空明。

  急想穿岩曲,低应过石平。欲将琴强写,不是自然声。

  卷645_40 【酬郑进士九江新居见寄】李咸用

  蹑屐扣柴关,因成尽日闲。独听黄鸟语,深似白云间。

  萍沼宽于井,莎城绿当山。前期招我作,此景得吟还。

  卷645_41 【九江和人赠陈生】李咸用

  天畏斯文坠,凭君助素风。意深皆可补,句逸不因功。

  暮替云愁远,秋惊月占空。寄家当瀑布,时得笑言同。

  卷645_42 【登楼值雨二首】李咸用

  共讶高楼望,匡庐色已空。白云横野阔,遮岳与天同。

  数点雨入酒,满襟香在风。远江吟得出,方下郡斋东。

  江徼多佳景,秋吟兴未穷。送来松槛雨,半是蓼花风。

  浪猛惊翘鹭,烟昏叫断鸿。不知今夜客,几处卧鸣篷。

  卷645_43 【送赵舒处士归庐山】李咸用

  归岫香炉碧,行吟步益迟。诸侯师不得,樵客偶相随。

  思旧江云断,谈玄岳月移。只应张野辈,异代作心知。

  卷645_44 【僧院蔷薇】李咸用

  客引擎茶看,离披晒锦红。不缘开净域,争忍负春风。

  小片当吟落,清香入定空。何人来此植,应固恼休公。

  卷645_45 【友生携修睦上人诗见访】李咸用

  雪中敲竹户,袖出岳僧诗。语尽景皆活,吟阑角独吹。

  意如将俗背,业必少人知。共约冰销日,云边访所思。

  卷645_46 【冬夕喜友生至】李咸用

  天涯行欲遍,此夜故人情。乡国别来久,干戈还未平。

  灯残偏有焰,雪甚却无声。多少新闻见,应须语到明。

  卷645_47 【牡丹】李咸用

  少见南人识,识来嗟复惊。始知春有色,不信尔无情。

  恐是天地媚,暂随云雨生。缘何绝尤物,更可比妍明。

  卷645_48 【送春】李咸用

  四时为第一,一岁一重来。好景应难胜,馀花虚自开。

  相思九个月,得信数枝梅。不向东门送,还成负酒杯。

  卷645_49 【送边将】李咸用

  天骄频犯塞,铁骑又征西。臣节轻乡土,雄心生鼓鼙。

  地寒花不艳,沙远日难低。渐喜秋弓健,雕翻白草齐。

  卷645_50 【春晴】李咸用

  檐滴春膏绝,凭栏晚吹生。良朋在何处,高树忽流莺。

  游寺期应定,寻芳步已轻。新诗吟未稳,迟日又西倾。

  卷645_51 【冬夜与修睦上人宿远公亭,寄南岳玄泰禅师】李咸用

  丈室掩孤灯,更深霰雹增。相看云梦客,共忆祝融僧。

  语合茶忘味,吟欹卷有棱。楚南山水秀,行止岂无凭。

  卷645_52 【落花】李咸用

  拾得移时看,重思造化功。如何飘丽景,不似遇春风。

  满地馀香在,繁枝一夜空。只应公子见,先忆坠楼红。

  卷645_53 【寄嵩阳隐者】李咸用

  昔年江上别,初入乱离中。我住匡山北,君之少室东。

  信来经险道,诗半忆皇风。何事犹高卧,岩边梦未通。

  卷645_54 【早蝉】李咸用

  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

  暂默斜阳雨,重吟远岸烟。前年湘竹里,风激绕离筵。

  卷645_55 【酬蕴微】李咸用

  白衣经乱世,相遇一开颜。得句禅思外,论交野步间。

  举朝无旧识,入眼只青山。几度斜阳寺,访君还独还。

  卷645_56 【萱草】李咸用

  芳草比君子,诗人情有由。只应怜雅态,未必解忘忧。

  积雨莎庭小,微风藓砌幽。莫言开太晚,犹胜菊花秋。

  卷645_57 【访友人不遇】李咸用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卷645_58 【苔】李咸用

  几年风雨迹,叠在石孱颜。生处景长静,看来情尽闲。

  吟亭侵坏壁,药院掩空关。每忆东行径,移筇独自还。

  卷645_59 【红薇】李咸用

  春雨有五色,洒来花旋成。欲留池上景,别染草中英。

  画出看还欠,蓪为插未轻。王孙多好事,携酒寄吟倾。

  卷645_60 【别所知】李咸用

  有路有西东,天涯自恨同。却须深酌酒,况不比飘蓬。

  帆冒新秋雨,鼓传微浪风。闰牵寒气早,何浦值宾鸿。

  卷645_61 【小雪】李咸用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卷645_62 【和修睦上人听猿】李咸用

  禅客闻犹苦,是声应是啼。自然无稳梦,何必到巴溪。

  疏雨洒不歇,回风吹暂低。此宵秋欲半,山在二林西。

  卷645_63 【庭竹】李咸用

  嫩绿与老碧,森然庭砌中。坐销三伏景,吟起数竿风。

  叶影重还密,梢声远或通。更期春共看,桃映小花红。

  卷645_64 【早行】李咸用

  家国三千里,中宵算去程。困才成蝶梦,行不待鸡鸣。

  马首摇残月,鸦群起古城。发来经几堠,村寺远钟声。

  卷645_65 【哭所知】李咸用

  朝作青云士,暮为玄夜人。风灯无定度,露薤亦逡巡。

  乘马惊新冢,书帷摆旧尘。只应从此去,何处福生民。

  卷645_66 【分题雪霁望炉峰】李咸用

  雪霁上庭除,炉峰势转孤。略无烟作带,独有影沈湖。

  冷触归鸿急,明凝落照俱。□□□□□,□□□□□。

  卷645_67 【雪十二韵】李咸用

  六出凝阴气,同云指上天。结时风乍急,集处霰长先。

  草穗翘祥燕,陂桩叶白莲。犬狂南陌上,竹醉小池前。

  樵径花黏屦,渔舟玉帖舷。阵经旸谷薄,势想朔方偏。

  楼面光摇锡,篱头晓列钱。石苔青鹿卧,殿网素蛾穿。

  嘶马应思塞,蹲乌似为燕。童痴为兽捏,僧爱用茶煎。

  念物希周穆,含毫愧惠连。吟阑馀兴逸,还忆剡溪船。

  卷645_68 【庐山】李咸用

  非岳不言岳,此山通岳言。高人居乱世,几处满前轩。

  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馀阴铺楚甸,一柱表吴门。

  静得八公侣,雄临九子尊。对犹青熨眼,到必冷凝魂。

  势受重湖让,形难七泽吞。黑岩藏昼电,紫雾泛朝暾。

  莲堕宁唯华,玉焚堪小昆。倒松微发罅,飞瀑远成痕。

  叠见云容衬,棱收雪气昏。裁诗曾困谢,作赋偶无孙。

  流碍星光撇,惊冲雁阵翻。峰奇寒倚剑,泉曲旋如盆。

  草短分雏雉,林明露掷猿。秋枫红叶散,春石谷雷奔。

  月好虎溪路,烟深栗里源。醉吟长易醒,梦去亦销烦。

  有觉南方重,无疑厚地掀。轻扬闻旧俗,端用镇元元。

  卷645_69 【和吴处士题村叟壁】李咸用

  因阅乡居景,归心寸火然。吾家依碧嶂,小槛枕清川。

  远雨笼孤戍,斜阳隔断烟。沙虚遗虎迹,水洑聚蛟涎。

  粝曲芟汀蓼,甘茶挈石泉。霜朝巡栗树,风夜探渔船。

  戏日鱼呈腹,翘滩鹭并肩。棋寻盘石净,酒傍野花妍。

  器以锄为利,家惟竹直钱。饭香同豆熟,汤暖摘松煎。

  睡岛凫藏足,攀藤狖冻拳。浅茅鸣斗雉,曲枿啸寒鸢。

  秋果楂梨涩,晨羞笋蕨鲜。衣蓑留冷阁,席草种闲田。

  椎髻担铺饷,庞眉识稔年。吓鹰刍戴笠,驱犊筱充鞭。

  不重官于社,常尊食作天。谷深青霭蔽,峰迥白云缠。

  每忆关魂梦,长夸表爱怜。览君书壁句,诱我率成篇。

  卷645_70 【谢友生遗端溪砚瓦】李咸用

  寻常濡翰次,恨不到端溪。得自新知己,如逢旧解携。

  玩馀轻照乘,谢欲等悬黎。静对胜凡客,闲窥忆好题。

  娲天补剩石,昆剑切来泥。著指痕犹湿,停旬水未低。

  呵云润柱础,笔彩饮虹霓。鹆眼工谙谬,羊肝士乍刲。

  连澌光比镜,囚墨腻于cD。书信成池黑,吟须到日西。

  正夸忧盗窃,将隐怯攀跻。捧受同交印,矜持过秉珪。

  草颠终近旭,懒癖必无嵇。用合缘鹦鹉,珍应负会稽。

  贞姿还落落,寒韵落凄凄。风月情相半,烟花思岂迷。

  宜从方袋挈,枉把短行批。浅小金为斗,泓澄玉作堤。

  遇人依我惜,想尔与天齐。□□□□□,行时只独赍。

  卷645_71 【和殷衙推春霖即事】李咸用

  东风吹暖雨,润下不能休。古道云横白,移时客共愁。

  绿沈莎似藻,红泛叶为舟。忽起江湖兴,疑邻畎浍流。

  此时无胜会,何处滞奇游。阵急如酣战,点粗成乱沤。

  竹因添洒落,松得长飕飗。花惨闲庭晚,兰深曲径幽。

  丝牵汀鸟足,线挂岳猿头。天地昏同醉,寰区浩欲浮。

  柳眉低带泣,蒲剑锐初抽。石燕翻空重,虫罗缀滴稠。

  荷倾蛟泪尽,岩拆电鞭收。岂直望尧喜,却怀微禹忧。

  树滋堪采菌,矶没懒垂钩。腥觉闻龙气,寒宜拥豹裘。

  名膏那作沴,思稔必通侯。蚌鹬徒喧竞,笙歌罢献酬。

  山川藏秀媚,草木逞调柔。极目非吾意,行吟独下楼。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一十七·彭定求
  卷八十四·彭定求
  ●卷九·陈衍
  唐诗三百首卷二五言乐府·蘅塘退士
  ◆须溪先生刘辰翁(须溪集)·顾嗣立
  第四十出 会内·陆采
  二回 晓谕各国·佚名
  卷404 ·佚名
  御选元诗卷三十一·康熙
  卷十四·沈季友
  第四回 仙女抄书·蒲松龄
  ●错转轮·沈泰
  刻太白山人漫藁题辞·孙一元
  目录·吴梅
  霜红词·胡士莹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彭年·唐圭璋

      朝中措   彭年不学空疏,才无足取。蒙赖教养,   更叨荐送。而燕饯之日,曲尽礼意。至于篇   章重攽,褒宠勤至。闻诸乡老,谓:在承平   时,亦无此作。退自揆度,不知何以得之!   铭佩厚德,无以自见。敢借所赐词歆,少信

  • 提要·杜荀鹤

    【臣】等谨按唐风集三巻唐杜荀鹤撰荀鹤池州人按计有功唐诗纪事称荀鹤有诗名大顺初擢进士第二牧之微子也牧之自齐安移守秋浦时有妾懐姙出嫁长林乡杜筠而生荀鹤又称荀鹤擢第时危势晏复还旧山田頵在宣州甚重之頵起兵阴令

  • 雍正实录卷之六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二十六·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二十六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二十三 魏 曹丕【文帝】 谨案曹丕传文全阙止存议赞 议曰高帝除秦苛虐蠲楚暴戾恢张雄图铺绎远畧创业垂统

  • 第六卷 名宦 六·缪荃孙

    镇 江 府 汉史 崇史崇,字伯勤,其先济北人也,高祖恭徙杜陵。恭有女弟为卫太子良娣,生史皇孙。武帝末,巫蛊事起,太子等皆遭害,皇孙有男号皇曾孙,生数月系狱,五岁乃赦。治狱使者邴吉以付恭,恭母贞君见孙孤,甚哀之,自养视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纪昀

    校雠略(臣)等谨案校雠之要在于正部分考原委部分者犹星垣之次舍也原委者犹山川之支脉也谈天者必明次舍度地者必寻支脉编 书者必循部分原委书各自为类因其类而类之此部分也于各自为类之中而复有异同焉有先后焉此原委也昔

  • 六朝通鉴博议卷六·李焘

    (宋)李焘 撰宋论臣焘曰臣尝谓宋武帝以英特之资锐意征伐之事先定巴蜀乃鸣金击鼓驱江南之众以与夷狄从事于中原义旗东举则慕容出降天戈西指则姚泓就缚中国之气至是亦以振矣故臣论六朝之君惟吴善守而武帝善攻善守故曹氏虽

  • ·咨部请奖清单·丁曰健

    谨将巡防逆首戴万生等滋事案内台、凤、嘉、彰稍次出力绅团义首人等,援照历办军务便宜奖赏成案,分别酌给五品以下顶戴,汇列清册,呈请大部察核立案。须至清册者。计开蓝翎千总张建功、庄鸿禧、把总张荣贵、余

  • 顺帝后完者忽都传·宋濂

    顺帝完者忽都皇后,姓奇氏,高丽人,生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奇氏皇后本出身贫贱,立为皇后,其家族三世皆追封王爵。最初,徽政院使秃满迭儿把奇氏作为宫女送来侍奉顺帝,只不过进茶送水而已。奇氏聪敏机灵,逐渐受到顺帝宠爱。答纳失

  • 陆光祖传·张廷玉

    陆光祖,字与绳,平湖人。祖父陆淞,父亲陆杲,都是进士。陆淞任光禄卿。陆杲任刑部主事。陆光祖十七岁时,与父亲同时在乡试中举。不久考中嘉靖二十六年(1547)的进士,授职为睿县知县。兵部尚书赵锦发布命令让京郊的百姓修筑边墙

  • 三十二年·佚名

    (己亥)三十二年大明萬曆二十七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午,領議政李元翼還自京師。上箚曰:柳成龍以陳奏時,不卽請行被劾。夫辨誣之擧,晷刻爲急,而處事遲緩,以致人議,尙誰咎哉,而因此一事,攻擊之議紛然而起,遂大有蔓及之端,臣竊憂之。成

  • 白马论第二·公孙龙

    &ldquo;白马非马&rdquo;,可乎?曰:可。曰:何哉?曰: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名形也。故曰:&ldquo;白马非马&rdquo;。曰:有马不可谓无马也。不可谓无马者,非马也?有白马为有马,白之,非马何也?曰: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

  • 卷四·杂述·李贽

    〔凡三十八篇,附周思敬文两篇〕  ● 解经题  《大佛顶》者,至大而无外,故曰大;至高而莫能上,故曰顶。至大至高,唯佛为然,故曰《大佛顶》也。夫自古自今,谁不从是《大佛顶》如如而来乎?但鲜有知其因者耳。能知其因,如是至大,

  • 序·智旭

    蕅益子年十二。谈理学而不知理。年二十。习玄门而不知玄。年二十三。参禅而不知禅。年二十七。习律而不知律。年三十六。演教而不知教。逮大病几绝。归卧九华。腐滓以为馔。糠粊以为粮。忘形骸。断世故。万虑尽灰。一

  • 卷第二十二·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二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经藏 般若部第三之七 大般若经之余六 第二分。缘起品第一。佛住鹫峰山,与五千苾刍,五百苾刍尼等俱。并如初分中说。 欢喜品第二。佛知

  • 雪峰真觉大师年谱·雪峰义存

    唐穆宗皇帝长庆二年壬寅师泉州南安县人也。姓曾氏。父讳勉。是年。师降诞。师家世奉佛。其先茔在杨梅山。西去城四十五里。一峰翔拜于前。俗谓胡僧投拜。三年癸卯 四年甲辰敬宗皇帝宝历元年乙巳二年丙午师五岁生酷恶

  • 乾坤凿度·郑玄

    旧题东汉郑玄注。二卷。《四库全书》本。又称《易纬乾坤凿度》或《周易乾坤凿度》。为《易纬八种》之一。其书久佚,此本乃辑自《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列此书于“经部易类附录”。《提要》指出:“案《乾坤凿度》,

  • 证治准绳[四库本]·王肯堂

    一百二十卷,明王肯堂撰。肯堂有《尚书要旨》,已著录。是编据肯堂自序,称先撰《证治准绳》八册,专论杂证,分十三门,附以类方八册,皆成於丁酉、戊戌间。其书采摭繁富,而参验脉证,辨别异同,条理分明,具有端委,故博而不杂,详而有要,於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