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君子具王佐才,立志奇伟。童时,随先大父与钱牧斋诸老,宿咏淮阴钓台。叉手立就,诸公皆阁笔顾不喜沾沾弄翰,与时流竞声誉。独肆力于古史传,潜考其兴亡治乱之所由。尤于兵法战守诸器具,靡不究习。尝与诸同社作诗,掷笔即弃去弗存 
- 苇航漫逰稿四巻   别集类三【宋】【臣】等谨案苇航漫逰稿四巻宋胡仲弓撰仲弓字希圣清源人其生平不少槩见惟集中一第诗有衣冠新进士湖海旧诗人之句知尝登第夜梦防仲作二象笏诗有嗟余初筮令之句知尝宰县将之官越上留 
- 雍正元年正月,先是,河南武陟县马营口河决,副都御史牛钮、侍讲齐苏勒奉旨前往堵筑。牛钮等议于黄河北岸,自沁河堤至詹家店十八里无堤处,接筑遥堤,以资捍御。河南巡抚杨宗义以沁、黄并涨时,水无所泄,恐致冲决,不若仍留空隙,以备宣 
-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五十下 【丁卯】宣宗皇帝大中元年春二月旱 【上以旱故减膳彻乐出宫女纵鹰隼止营缮命卢商与御史中丞封敖踈理京城系因大理卿马植奏曰官兴犯赃及故杀人大赦所不免 
-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春正月癸丑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御太和门。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朝鲜国王李焞、遣陪 
- 一二六一 礼部尚书纪昀奏请将文渊阁翻译册档移送热河一分等事折乾隆五十二年十月二十四日臣纪昀跪奏,为奏明请旨事。窃臣仰承恩命,率同各员复核文津阁四库全书。臣于本月十五日已抵热河,见全德、董椿等所办章程,俱各妥协 
- 三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总裁程景伊等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乾隆四十二年六月初八日户部为遵旨等事。陕西司案呈,本年五月初七日准都察院咨称,本院具题内开:查四库全书馆所进书籍,该总裁等理应悉心校阅,毋致错误。乃总核 
- 王旦字子明,大名府莘县人。曾祖王言,黎阳县令。祖父王彻,左拾遗。父亲王..,尚书兵部侍郎,以文章显名于后汉、后周之际,事奉太祖、太宗为名臣。曾晓谕杜重威使其不反叛后汉,拒绝卢多逊杀害赵普的谋划,极力辨明符彦卿无罪,世人多 
- 齐纪五 齐明帝建武元年(甲戌,公元494) [1]春,正月,丁未,改元隆昌;大赦。 [1]春季,正月丁未(初一),郁林王萧昭业改年号为隆昌,大赦天下。 [2]雍州刺史晋安王子懋,以主幼时艰,密为自全之计,令作部造仗;征南大将军陈显达屯襄阳,子懋欲胁取 
- 正月编辑光绪七年元日阴。巳初起,公服率僚属在大厅向阙行礼,与僚友相贺。设先考妣像于签押房中行礼。发笔后,更衣,至清臣、日意格室答拜,一坐,至湘浦室一坐,至小村室久谈,至逸斋室一坐。饭后,画地图三幅,清捡地图良久。静坐极久 
-   六经之文不相师也,而后世不敢轩轾。后之为文者,吾惑矣。  拟韩临柳,效马学班,代相祖述,窃其糟粕,谬矣。夫文以载道也,苟文足以明道,谓吾之文为六经可也。何也?与六经不相叛也。否则,发明申、韩之学术,饰以六经之文法,有道君 
- △授记品之馀尔时息华魔眷属同声唱言:世尊,我等眷属随顺佐助。若汝善男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当与我等授菩提记。息华魔言:如是善男子,魔眷属言:所有众生下种於地收诸果实而受食者,以此善根当令我等得大安乐得大利益。 
-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正法念经七十卷 玄应  佛本行集经六十卷 玄应  本事经七卷 慧琳  兴起行经两卷 玄应  业报差别经一卷 玄应  右五经一百四十卷同此卷音。  正法念经七十卷第一卷  [矛* 
-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第六	罽宾国三藏沙门般若共牟尼室利译	入如来不思议甚深事业品第五之二	复次善男子。如来安住四无所畏。能作种种诸佛事业。谓知自身即是无上正等正觉。一切世间若天若人。无有能作如理说言如来 
- 嘉兴大藏经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雪窦石奇禅师语录卷第十五嗣法门人行正等编录佛事为林野和尚封龛。云林和尚我师弟。十年行道四坐道场。忽尔告终人天失望。正期长光佛日永作舟航。岂宜缩手偷闲退藏于密。咦。我虽与你同 
- 经名:洞真上清神州七转七变 舞天经。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系早期上清派重要经典。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5《上清大洞真经目》著录《上清神州七转七变舞天经》1卷,为六朝上 
- 医话。清周学海撰。六卷。学海有《周氏医学丛书》已著录。是书撰成于光绪十七年(1891)。卷一证治总论,论述气血精神、升降出入、承制生化、虚实补泻等基本理论与证治法则;卷二分上下两编。上编形气类,论述六淫及三焦 
- 六卷。旧本题《李深之文集》,唐李绛撰。实为唐史官蒋偕辑录李绛生前论奏编纂而成,卷首有蒋偕大中五年序文一篇,已有说明。李绛(764~830)字深之,赞皇 (今属河北)人。宪宗朝宰相,佐宪宗平定藩镇有功。文宗时出为山南西道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