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百三十九

 

  卷639_1 【兴善寺贝多树】张乔

  还应毫末长,始见拂丹霄。得子从西国,成阴见昔朝。

  势随双刹直,寒出四墙遥。带月啼春鸟,连空噪暝蜩。

  远根穿古井,高顶起凉飙。影动悬灯夜,声繁过雨朝。

  静迟松桂老,坚任雪霜凋。永共终南在,应随劫火烧。

  卷639_2 【华山】张乔

  青苍河一隅,气状杳难图。卓杰三峰出,高奇四岳无。

  力疑擎上界,势独压中区。众水东西走,群山远近趋。

  天回诸宿照,地耸百灵扶。石壁烟霞丽,龙潭雨雹粗。

  澄凝临甸服,险固束神都。浅觉川原异,深应日月殊。

  鹤归青霭合,仙去白云孤。瀑漏斜飞冻,松长倒挂枯。

  每来寻洞穴,不拟返江湖。傥有芝田种,岩间老一夫。

  卷639_3 【送何道士归山】张乔

  身非绝粒本清羸,束挂仙经杖一枝。落叶独寻流水去,

  深山长与白云期。树临丹灶寒花疾,坛近清岚夜月迟。

  樵客若能随洞里,回归人世始应悲。

  卷639_4 【城东寓居寄知己】张乔

  花木闲门苔藓生,浐川特去得吟情。病来久绝洞庭信,

  年长却思庐岳耕。落日独归林下宿,暮云多绕水边行。

  干时退出长如此,频愧相忧道姓名。

  卷639_5 【再书边事】张乔

  万里沙西寇已平,犬羊群外筑空城。分营夜火烧云远,

  校猎秋雕掠草轻。秦将力随胡马竭,蕃河流入汉家清。

  羌戎不识干戈老,须贺当时圣主明。

  卷639_6 【游边感怀二首】张乔

  贫游缭绕困边沙,却被辽阳战士嗟。

  不是无家归不得,有家归去似无家。

  兄弟江南身塞北,雁飞犹自半年馀。

  夜来因得思乡梦,重读前秋转海书。

  卷639_7 【无题(一作赠友人)】张乔

  九霄无诏下,何事触清尘。宅带松萝僻,身惟猿鸟亲。

  吟看仙掌月,期有洞庭人。莫问烟霞句,悬知见岳神。

  卷639_8 【蝉】张乔

  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曾感去年者,又鸣何处枝。

  细听残韵在,回望旧声迟。断续谁家树,凉风送别离。

  卷639_9 【江上逢进士许棠】张乔

  诗人推上第,新榜又无君。鹤发他乡老,渔歌故国闻。

  平江流晓月,独鸟伴馀云。且了髫年志,沙鸥未可群。

  卷639_10 【送河西从事】张乔

  结束佐戎旃,河西住几年。陇头随日去,碛里寄星眠。

  水近沙连帐,程遥马入天。圣朝思上策,重待奏安边。

  卷639_11 【河湟旧卒】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卷639_12 【促织】张乔

  念尔无机自有情,迎寒辛苦弄梭声。

  椒房金屋何曾识,偏向贫家壁下鸣。

  卷639_13 【猿(一作长安赠猿)】张乔

  挂月栖云向楚林,取来全是为清音。

  谁知系在黄金索,翻畏侯家不敢吟。

  卷639_14 【寄荐福寺栖白大师】张乔

  高塔六街无不见,塔边名出只吾师。

  尝闻朝客多相□,记得□□数句诗。

  卷639_15 【越中赠别】张乔

  东越相逢几醉眠,满楼明月镜湖边。

  别离吟断西陵渡,杨柳秋风两岸蝉。

  卷639_16 【寄清越上人(一作寄山僧)】张乔

  大道本来无所染,白云那得有心期。

  远公独刻莲花漏,犹向空山礼六时。

  卷639_17 【宿齐山僧舍】张乔

  一宿经窗卧白波,万重归梦隔烟萝。

  若言不得南宗要,长在禅床事更多。

  卷639_18 【春日游曲江】张乔

  日暖鸳鸯拍浪春,蒹葭浦际聚青蘋。

  若论来往乡心切,须是烟波岛上人。

  卷639_19 【渔家】张乔

  拥棹思悠悠,更深泛积流。唯将一星火,何处宿芦洲。

  卷639_20 【送人及第归海东】张乔

  东风日边起,草木一时春。自笑中华路,年年送远人。

  卷639_21 【题河中鹳雀楼】张乔

  高楼怀古动悲歌,鹳雀今无野燕过。树隔五陵秋色早,

  水连三晋夕阳多。渔人遗火成寒烧,牧笛吹风起夜波。

  十载重来值摇落,天涯归计欲如何。

  卷639_22 【宿洛都门】张乔

  山川马上度边禽,一宿都门永夜吟。

  客路不归秋又晚,西风吹动洛阳砧。

  卷639_23 【对月二首】张乔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

  卷639_24 【赠友人】张乔

  自说安贫归未得,竹边门掩小池冰。典琴赊酒吟过寺,

  送客思乡上灞陵。待月夜留烟岛客,忆云闲访翠微僧。

  几时献了相如赋,共向嵩山采茯苓。

  卷639_25 【笛】张乔

  剪雨裁烟一节秋,落梅杨柳曲中愁。

  尊前暂借殷勤看,明日曾闻向陇头。

  卷639_26 【渔者】张乔

  首戴圆荷发不梳,叶舟为宅水为居。

  沙头聚看人如市,钓得澄江一丈鱼。

  卷639_27 【宿潺湲亭】张乔

  走月流烟叠树西,听来愁甚听猿啼。

  几时御水声边住,却梦潺湲宿此溪。

  卷639_28 【台城】张乔

  宫殿馀基长草花,景阳宫树噪村鸦。

  云屯雉堞依然在,空绕渔樵四五家。

  卷639_29 【寄山僧】张乔

  闲倚蒲团向日眠,不能归老岳云边。

  旧时僧侣无人在,惟有长松见少年。

  卷639_30 【题上元许棠所任王昌龄厅】张乔

  琉璃堂里当时客,久绝吟声继后尘。

  百四十年庭树老,如今重得见诗人。

  卷639_31 【自诮】张乔

  每到花时恨道穷,一生光景半成空。

  只应抱璞非良玉,岂得年年不至公。

  卷639_32 【赠河南诗友】张乔

  山东令族玉无尘,裁剪烟花笔下春。

  不把瑶华借风月,洛阳才子更何人。

  卷639_33 【寄维扬故人】张乔

  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

  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

  卷639_34 【孤云】张乔

  舒卷因风何所之,碧天孤影势迟迟。

  莫言长是无心物,还有随龙作雨时。

  卷639_35 【咏棋子赠弈僧】张乔

  黑白谁能用入玄,千回生死体方圆。

  空门说得恒沙劫,应笑终年为一先。

  卷639_36 【谷口作】张乔

  巴客青冥过岭尘,雪崖交映一川春。

  晴朝采药寻源去,必恐云深见异人。

  卷639_37 【寄弟】张乔

  故里行人战后疏,青崖萍寄白云居。

  那堪又是伤春日,把得长安落第书。

  卷639_38 【春日有怀】张乔

  高下寻花春景迟,汾阳台榭白云诗。

  看山怀古翻惆怅,未胜遥传不到时。

  卷639_39 【鹭鸶障子】张乔

  剪得机中如雪素,画为江上带丝禽。

  闲来相对茅堂下,引出烟波万里心。

  卷639_40 【甘露寺僧房】张乔

  临水登山路,重寻旅思劳。竹阴行处密,僧腊别来高。

  远岫明寒火,危楼响夜涛。悲秋不成寐,明月上千舠。

  卷639_41 【宿江叟岛居】张乔

  一家烟岛隈,竹里夜窗开。数派分潮去,千樯聚月来。

  石楼云断续,涧渚雁徘徊。了得平生志,还归筑钓台。

  卷639_42 【江村】张乔

  贫游无定踪,乡信转难逢。寒渚暮烟阔,去帆归思重。

  潮平低戌火,木落远山钟。况是渔家宿,疏篱响夜舂。

  卷639_43 【赠进士顾云】张乔

  潮槛烟波别钓津,西京同□荻□贫。不知守道归何日,

  相对无言尽几春。晴景远山花外暮,云边高盖水边□。

  与君愁寂无消处,赊酒青门送楚人。

  卷639_44 【赠头陀僧】张乔

  自说年深别石桥,遍游灵迹熟南朝。已知世路皆虚幻,

  不觉空门是寂寥。沧海附船浮浪久,碧山寻塔上云遥。

  如今竹院藏衰老,一点寒灯弟子烧。

  卷639_45 【寻阳村舍】张乔

  荒林寄远居,坐卧见樵渔。夜火随船远,寒更出郡疏。

  雪迷登岳路,风阻转江书。寂寞高窗下,思乡岁欲除。

  卷639_46 【江楼作】张乔

  凭槛见天涯,非秋亦可悲。晚天帆去疾,春雪燕来迟。

  山水分乡县,干戈足别离。南人废耕织,早晚罢王师。

  卷639_47 【回鸾阁写望】张乔

  古阁上空半,寥寥千里心。多年为客路,尽日倚栏吟。

  山压秦川重,河来虏塞深。回銮今不见,烟雾杳沉沉。

  卷639_48 【题宣州开元寺】张乔

  谁家烟径长莓苔,金碧虚栏竹上开。流水远分山色断,

  清猿时带角声来。六朝明月唯诗在,三楚空山有雁回。

  达理始应尽惆怅,僧闲应得话天台。

  卷639_49 【题友人草堂】张乔

  空山卜隐初,生计亦无馀。三亩水边竹,一床琴畔书。

  深林收晚果,绝顶拾秋蔬。坚话长如此,何年献子虚。

  卷639_50 【七松亭】张乔

  七松亭上望秦川,高鸟闲云满目前。已比子真耕谷口,

  岂同陶令卧江边。临崖把卷惊回烧,扫石留僧听远泉。

  明月影中宫漏近,珮声应宿使朝天。

  卷639_51 【题友人林斋】张乔

  乔木带凉蝉,来吟暑雨天。不离高枕上,似宿远山边。

  簟冷窗中月,茶香竹里泉。吾庐近溪岛,忆别动经年。

  卷639_52 【经宣城元员外山居】张乔

  无人袭仙隐,石室闭空山。避烧猿犹到,随云鹤不还。

  涧荒岩影在,桥断树阴闲。但有黄河赋,长留在世间。

  卷639_53 【经九华山费征君故居】张乔

  草堂芜没后,来往问樵翁。断石荒林外,孤坟晚照中。

  数溪分大野,九子立寒空。烟壁曾行处,青云路不通。

  卷639_54 【题贾岛吟诗台】张乔

  吟魂不复游,台亦似荒丘。一径草中出,长江天外流。

  暝烟寒鸟集,残月夜虫愁。愿得生禾黍,锄平恨即休。

  卷639_55 【游南岳】张乔

  入岩仙境清,行尽复重行。若得闲无事,长来寄此生。

  涧松闲易老,笼烛晚生明。一宿泉声里,思乡梦不成。

  卷639_56 【寻桃源】张乔

  武林春草齐,花影隔澄溪。路远无人去,山空有鸟啼。

  水垂青霭断,松偃绿萝低。世上迷途客,经兹尽不迷。

  卷639_57 【青鸟泉】张乔

  只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

  净濑烟霞古,寒原草木凋。山河几更变,幽咽到唐朝。

  卷639_58 【望巫山】张乔

  溪叠云深转谷迟,暝投孤店草虫悲。愁连远水波涛夜,

  梦断空山雨雹时。边海故园荒后卖,入关玄发夜来衰。

  东归未必胜羁旅,况是东归未有期。

  卷639_59 【省中偶作】张乔

  二转郎曹自勉旃,莎阶吟步想前贤。不如何逊无佳句,

  若比冯唐是壮年。捧制名题黄纸尾,约僧心在白云边。

  乳毛松雪春来好,直夜清闲且学禅。

  卷639_60 【秋夕】张乔

  春恨复秋悲,秋悲难到时。每逢明月夜,长起故山思。

  巷僻行吟远,蛩多独卧迟。溪僧与樵客,动别十年期。

  卷639_61 【山中冬夜】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

  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卷639_62 【宿刘温书斋】张乔

  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调高。凉风移蟋蟀,落叶在离骚。

  回笔挑灯烬,悬图见海涛。因论三国志,空载几英豪。

  卷639_63 【归旧山】张乔

  昔年山下结茅茨,村落重来野径移。樵客相逢悲往事,

  林僧闲坐问归期。异藤遍树无空处,幽草缘溪少歇时。

  此景一抛吟欲老,可能文字圣朝知。

  卷639_64 【潭上作】张乔

  竹岛残阳映翠微,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卷639_65 【杨花落】张乔

  北斗南回春物老,红英落尽绿尚早。韶风澹荡无所依,

  偏惜垂杨作春好。此时可怜杨柳花,萦盈艳曳满人家。

  人家女儿出罗幕,净扫玉除看花落。宝环纤手捧更飞,

  翠羽轻裙承不著。历历瑶琴舞袖陈,飞红拂黛怜玉人。

  东园桃李芳已歇,犹有杨花娇暮春。

  卷639_66 【九华楼晴望】张乔

  一夜江潭风雨后,九华晴望倚天秋。

  重来此地知何日,欲别殷勤更上楼。

  卷639_67 【终南山】张乔

  带雪复衔春,横天占半秦。势奇看不定,景变写难真。

  洞远皆通岳,川多更有神。白云幽绝处,自古属樵人。

  卷639_68 【哭陈陶】张乔

  先生抱衰疾,不起茂陵间。夕临诸孤少,荒居吊客还。

  遗文禅东岳,留语葬乡山。多雨铭旌故,残灯素帐闲。

  乐章谁与集,陇树即堪攀。神理今难问,予将叫帝关。

  卷639_69 【长门怨】张乔

  御泉长绕凤凰楼,自是恩波别处流。

  闲揲舞衣归未得,夜来砧杵六宫秋。

  

猜你喜欢
  金淑柔·唐圭璋
  孙洙·唐圭璋
  卷十七·阮阅
  ●卷三·五代十国·王奕清
  第三折·武汉臣
  又一次试验·徐志摩
  康桥再会罢·徐志摩
  卷528 ·佚名
  原序·吕诚
  卷九十六·朱彝尊
  第十三歌 老酒吃吃有三样好·刘半农
  卷三百四十·曹学佺
  卷三十七·高棅
  玉山名胜集巻五·顾瑛
  96.六言诗·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柴望·唐圭璋

      望字仲山,号秋堂,又号归田,衢之江山人。嘉定五年(1212)生。嘉熙中,为太学上舍。淳祐丙午元旦日蚀,诏求直言,及撰丙丁龟鉴十一卷上之,忤贾似道,诏下府狱。大尹赵与疏救放归。景炎二年(1277),以布衣特旨授迪功郎,史馆编校。宋亡,自

  • 第二十七出 设计·李渔

    〖西地锦〗(外上)所事难酬良愿,终朝为友心悬。(小生)系人千里情如线,何时收下风鸢?(外)眉公,我昨日央人与董思老说亲,自揣万无不就。谁想那杨家女子被是空骗过一次,如今把真话都认做诳言,断不肯许,如之奈何?(小生)闻得他的意思,要选个四

  • 卷526 ·佚名

    赵文 野鹰来歌 野鹰来,高台下。 天寒鸟死狐兔伏,枯梢啄雪何为者。 宜城有酒煦尔寒,格高鞲暖肉不乾, 终日臂尔夜宿安。野鹰来, 山中忍饥良独难。天阴日落雪模糊, 有虎有虎雄当涂,两猿不饱睨我雏

  • 卷四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十五中秋类五言古中秋月         【唐】欧阳詹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素魄皓孤凝芳辉纷四扬徘徊林上头泛灔天中央皓露助流华轻风佐浮凉清冷到肌骨洁白

  • 卷之十·佚名

    壬寅春正月戊申朔○辛亥陈友谅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等得 上所与书即决意遣其同佥康泰至九江来降○乙卯改抚州路为临川府建昌路为肇庆府未几皆复其旧 上以胡廷瑞来降遂发九江如龙兴○己未 上师次樵舍胡廷瑞祝宗等遣人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十三·佚名

    万历二十九年九月乙未朔大学士沈一贯上疏恭谢册立 圣谕因言日今圣节已过宫闱多暇寒温甚适嘉会惟时跂立下风翘傒吉旦伏冀早发以慰群瞻其言殊切至云○南京兵部尚书邢玠请在籍养母奉旨卿外国归来便道省母准展限三月住赞

  • ●敘·佚名

    瀋館錄者朝鮮世子被質於瀋陽時之紀事也清太宗崇德元年冬親征朝鮮翌年正月朝鮮國王李倧 【 即仁祖憲文王】 力盡請降以世子??山王?及王子鳳林大君洖為質子留於瀋陽者八年當日世子等所居之館即在瀋陽城德盛門 【 即大南

  • 卷二百七十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七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经籍东汉光武建武元年陈元与桓谭杜林郑兴俱为学者所宗时议欲立左氏传博士范升奏以为左氏浅末不宜立元闻之乃上奏曰陛

  • 卷之二十二  革除遺事三(明)黃佐 撰·邓士龙

    (革除遺事六卷,明黃佐撰。佐,字才伯,號泰泉,嶺南香山人。正德十六年進士,官至少詹事。事蹟具明史文苑傳。正德十五年,黃佐自序稱:「是編也,本莆田宋君端儀革除錄、清江張君芹備遺錄,旁采諸家傳記,稍增飭之。」(見北京大學圖書館明

  • 纲鉴易知录卷四五·吴楚材

    唐纪太宗文武皇帝纲 戊申,二十二年,春正月,作帝范以赐太子。目 上作帝范十二篇以赐太子,曰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且曰:&ldquo;修身治国,备在其中。一旦不讳,更无所言

  • 卷首·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首契丹国初兴本末契丹本炎帝之後先世保鲜卑山以居号鲜卑氏为慕容燕所破析其部曰宇文曰库莫奚曰契丹契丹之名昉见於此【案叶隆礼原书称契丹之始简册不载无得而详今考辽史世表载辽先世传

  • 生平述略·梁漱溟

    我生于甲午中日战争前一年(1893年)。此次战争以后,国际侵略日加,国势危殆。1937年&ldquo;七七&rdquo;事变,我国又遭受日寇长达八年之久的入侵。我的大半生恰是在这两次中日之战中度过的。我原名焕鼎,祖籍广西桂林。但自曾祖

  • 卷四十二【礼器图二】·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四十二【礼器图二】案仪礼丧服传曰尊者尊统上卑者尊统下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收族者也不可以絶故族人以支子后大宗也适子不得后大宗丧服丈夫妇人爲宗子宗

  • 卷二十一·王志长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注疏删翼钦定四库全书周礼注疏删翼卷二十一明 王志长 撰弁师掌王之五冕皆?冕朱里延纽注冕服有六而言五冕者大裘之冕葢无旒不联数也延冕之覆在上是以名焉纽小鼻在武上笄所贯也疏凡冕制周礼

  •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七·智旭

    蕅益沙门智旭述 (癸)五释不定心所二。初举颂。二论释。(子)今初已说二十随烦恼相。不定有四。其相云何。颂曰。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 (子)二论释二。初正释颂文。二诸门分别。(丑)初中三。初释通名。二释别名。三

  • 修行道地经卷第四·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劝悦品第二十  承慧得度众  道成清为流  其智常饮此  服以法甘露  厥水而无尽  犹穿漏不断  愿归智慧种  道德已具足  其以羸弱者  承学意自达  造度定意使  立志法禅思

  • 卷第九十五·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九十五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八 【论】第一正入当位法门中从尔时善财已下至我唯知此一解脱门於此段中

  • 止观辅行搜要记卷第二·湛然

    天台沙门释湛然於佛垄述次释大行中初来意。标中云入位者。无期极果尚不为入位。若不为入位则唐丧其功。譬中意者。酪须钻成。苏假摇熟。成二苏已醍醐可获。住前如钻摇。名字观行同譬於乳。六根如酪及生熟苏。初住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