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九十六

 

  卷496_1 【送狄尚书镇太原】姚合

  授钺儒生贵,倾朝赴饯筵。麾幢官在省,礼乐将临边。

  代马龙相杂,汾河海暗连。远戎移帐幕,高鸟避旌旃。

  天下屯兵处,皇威破虏年。防秋嫌垒近,入塞必身先。

  中外恩重叠,科名岁接连。散材无所用,老向琐闱眠。

  卷496_2 【送杨尚书祭西岳】姚合

  报功严祀典,宠诏下明庭。酒气飘林岭,香烟入杳冥。

  乐清三奏备,词直百神听。衣拂云霞湿,诗通水石灵。

  何因逐驺骑,暂得到岩扃。

  卷496_3 【送李侍御过夏州(一作送李廓侍郎)】姚合

  酬恩不顾名,走马觉身轻。迢递河边路,苍茫塞上城。

  沙寒无宿雁,虏近少闲兵。饮罢挥鞭去,旁人意气生。

  卷496_4 【送李起居赴池州】姚合

  天子念疲民,分忧辍侍臣。红旗高起焰,绿野静无尘。

  阙下亲知别,江南惠化新。朝昏即千里,且愿话逡巡。

  卷496_5 【送刘詹事赴寿州】姚合

  殷勤莫遽起,四坐悉同袍。世上诗难得,林中酒更高。

  隋堤傍杨柳,楚驿在波涛。别后书频寄,无辞费笔毫。

  卷496_6 【送裴大夫赴亳州】姚合

  杭人遮道路,垂泣浙江前。谯国迎舟舰,行歌汴水边。

  周旋君量远,交代我才偏。寒日严旌戟,晴风出管弦。

  一杯诚淡薄,四坐愿留连。异政承殊泽,应为天下先。

  卷496_7 【送徐州韦仅行军】姚合

  饯幕俨征轩,行军归大藩。山程度函谷,水驿到夷门。

  晓日诗情远,春风酒色浑。逡巡何足贵,所贵尽残樽。

  卷496_8 【送刘禹锡郎中赴苏州】姚合

  三十年来天下名,衔恩东守阖闾城。初经咸谷眠山驿,

  渐入梁园问水程。霁日满江寒浪静,春风绕郭白蘋生。

  虎丘野寺吴中少,谁伴吟诗月里行。

  州城全是故吴宫,香径难寻古藓中。云水计程千里远,

  轩车送别九衢空。鹤声高下听无尽,潮色朝昏望不同。

  太守吟诗人自理,小斋闲卧白蘋风。

  卷496_9 【送贾谟赴共城营田】姚合

  上国羞长选,戎装贵所从。山田依法种,兵食及时供。

  水气诗书软,岚烟笔砚浓。几时无事扰,相见得从容。

  卷496_10 【送裴宰君】姚合

  见说为官处,烟霞思不穷。夜猿啼户外,瀑水落厨中。

  名药人难识,仙山路易通。还应施静化,谁复与君同。

  卷496_11 【送顾非熊下第归越】姚合

  失意寻归路,亲知不复过。家山去城远,日月在船多。

  楚塞数逢雁,浙江长有波。秋风别乡老,还听鹿鸣歌。

  卷496_12 【送雍陶游蜀】姚合

  春色三千里,愁人意未开。木梢穿栈出,雨势隔江来。

  荒馆因花宿,深山羡客回。相如何物在,应只有琴台。

  卷496_13 【送崔约下第归扬州】姚合

  满座诗人吟送酒,离城此会亦应稀。春风下第时称屈,

  秋卷呈亲自束归。日晚山花当马落,天阴水鸟傍船飞。

  江边道路多苔藓,尘土无由得上衣。

  卷496_14 【送李廓侍御赴西川行营】姚合

  不道弓箭字,罢官唯醉眠。何人荐筹策,走马逐旌旃。

  阵变孤虚外,功成语笑前。从今巂州路,无复有烽烟。

  卷496_15 【送杨尚书赴东川】姚合

  却縠诗书将,衔恩赴梓州。绕身垂印绶,护马执戈矛。

  剑阁和铭峭,巴江带字流。从来皆惜别,此别复何愁。

  卷496_16 【送邢郎中赴太原】姚合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卷496_17 【送裴中丞赴华州】姚合

  我梦何曾应,看君渡浐川。自无仙掌分,非是圣心偏。

  径草多生药,庭花半落泉。人间有此郡,况在凤城边。

  卷496_18 【送徐员外赴河中从事】姚合

  赤府从军美,儒衣结束轻。凉飙下山寺,晓浪满关城。

  闲坐饶诗景,高眠长道情。将军不战术,计日立功名。

  卷496_19 【送殷尧藩侍御赴同州】姚合

  吟诗掷酒船,仙掌白楼前。从事关中贵,主人天下贤。

  此生无了日,终岁踏离筵。何计因归去,深山恣意眠。

  卷496_20 【送崔中丞赴郑州】姚合

  仆射陂前郡,清高越四邻。丹霄凤诏下,太守虎符新。

  雾湿关城月,花香驿路尘。连枝相庭树,岁岁一家春。

  卷496_21 【送丁端公赴河阴】姚合

  炎天木叶焦,晓夕绝凉飙。念子独归县,何人不在朝。

  市连风浪动,帆彻海门遥。饮尽樽中酒,同年同寂寥。

  卷496_22 【送郑尚书赴兴元】姚合

  儒有登坛贵,何人得此功。红旗烧密雪,白马踏长风。

  斧钺来天上,诗书理汉中。方知百胜略,应不在弯弓。

  卷496_23 【送田使君赴蔡州】姚合

  长年离别情,百盏酒须倾。诗外应无思,人间半是行。

  路遥嘶白马,林断出红旌。功业今应立,淮西有劲兵。

  卷496_24 【送无可上人游边】姚合

  一钵与三衣,经行远近随。出家还养母,持律复能诗。

  春雪离京厚,晨钟近塞迟。亦知莲府客,夜坐喜同师。

  卷496_25 【送僧】姚合

  人间扰扰唯闲事,自见高人只有诗。

  寂寞嵩峰云外寺,常多梦里过斋时。

  城中听得新经论,却过关东说向人。

  旧国门徒终日望,见时应是见真身。

  卷496_26 【送宋慎言】姚合

  童稚便知闻,如今只有君。百篇诗尽和,一盏酒须分。

  驿路多连水,州城半在云。离情同落叶,向晚更纷纷。

  卷496_27 【送家兄赴任昭义】姚合

  早得白眉名,之官濠上城。别离浮世事,迢递长年情。

  广陌垂花影,遥林起雨声。出关春草长,过汴夏云生。

  黠吏先潜去,疲人相次迎。宴馀和酒拜,魂梦共东行。

  卷496_28 【送崔玄亮赴果州冬夜宴韩卿宅】姚合

  兰烛照重茵,飞杯复几分。主人寒不寐,上客晓离群。

  骑吏缘青壁,旌旗度白云。剑铭生藓色,巴字叠冰文。

  华省思仙侣,疲民爱使君。泠泠唯自适,郡邸有谁闻。

  卷496_29 【送喻凫校书归毗陵】姚合

  主人庭叶黑,诗稿更谁书。阙下科名出,乡中赋籍除。

  山春烟树众,江远晚帆疏。吾亦家吴者,无因到弊庐。

  卷496_30 【送董正字武归常州觐亲】姚合

  路岐知不尽,离别自无穷。行客心方切,主人樽未空。

  楚樯收月下,江树在潮中。人各还家去,还家庆不同。

  卷496_31 【送萧正字往蔡州贺裴相淮西平】姚合

  相府旌旄重,还邀上客行。今朝郭门路,初彻蔡州城。

  从马唯提酒,防身不要兵。从来皆作使,君去是时平。

  卷496_32 【送进士田卓入华山】姚合

  何物随身去,六经与一琴。辞家计已久,入谷住应深。

  偶坐僧同石,闲书叶满林。业成须谒帝,无贮白云心。

  卷496_33 【送右司薛员外赴处州】姚合

  怀中天子书,腰下使君鱼。瀑布和云落,仙都与世疏。

  远程兼水陆,半岁在舟车。相送难相别,南风入夏初。

  卷496_34 【送王建秘书往渭南庄】姚合

  白须芸阁吏,羸马月中行。庄僻难寻路,官闲易出城。

  看山多失饭,过寺故题名。秋日田家作,唯添集卷成。

  卷496_35 【送殷尧藩侍御游山南】姚合

  诗境西南好,秋深昼夜蛩。人家连水影,驿路在山峰。

  谷静云生石,天寒雪覆松。我为公府系,不得此相从。

  卷496_36 【送李植侍御】姚合

  圣代无邪触,空林獬豸归。谁知陇山鸟,长绕玉楼飞。

  风雨依山急,云泉入郭微。无同昔年别,别后寄书稀。

  卷496_37 【送王澹】姚合

  常省为官处,门前数树松。寻山屐费齿,书石笔无锋。

  果熟猿偷乱,花繁鸟语重。今来为客去,惜取最高峰。

  卷496_38 【送崔之仁(一作别刘得仁)】姚合

  欲出还成住,前程甚谪迁。佯眠随客醉,愁坐似僧禅。

  旧国归何处,春山买欠钱。几时无一事,长在故人边。

  卷496_39 【送孙山人】姚合

  山翁来帝里,不肯住多时。尘土衣裳重,腥膻仆隶饥。

  林中愁不到,城外老应迟。喧寂一为别,相逢未有期。

  卷496_40 【送费骧】姚合

  兄寒弟亦饥,力学少闲时。何路免为客,无门卖得诗。

  几人携酒送,独我入山迟。少小同居止,今朝始别离。

  卷496_41 【送河中杨少府宴崔驸马宅】姚合

  凤凰楼下醉醺醺,晚出东门蝉渐闻。不使乡人治驿路,

  却将家累宿山云。闲时采药随僧去,每月请钱共客分。

  县吏若非三载满,自知无计更寻君。

  卷496_42 【送文著上人游越】姚合

  水石随缘岂计程,东吴相遇别西京。夜禅月下袈裟湿,

  晓上山巅锡杖鸣。念我为官应易老,羡师依佛学无生。

  越中多有前朝寺,处处铁钟石磬声。

  卷496_43 【送无可上人游越(一作送无可住越州)】姚合

  清晨相访立门前,麻履方袍一少年。懒读经文求作佛,

  愿攻诗句觅升仙。芳春山影花连寺,独夜潮声月满船。

  今日送行偏惜别,共师文字有因缘。

  卷496_44 【送洛阳张员外】姚合

  饯客未归城,东来驺骑迎。千山嵩岳峭,百县洛阳清。

  朔雁和云度,川风吹雨晴。藓庭公事暇,应只独吟行。

  卷496_45 【送少府田中丞入西蕃】姚合

  萧关路绝久,石堠亦为尘。护塞空兵帐,和戎在使臣。

  风沙去国远,雨雪换衣频。若问凉州事,凉州多汉人。

  卷496_46 【送王龟处士】姚合

  送客客为谁,朱门处士稀。唯修曾子行,不著老莱衣。

  古寺随僧饭,空林共鸟归。壶中驻年药,烧得献庭闱。

  卷496_47 【送崔郎中赴常州】姚合

  贵是鴒原在紫微,荣逢知己领黄扉。人间盛事今全得,

  江上政声复欲归。风起满城山果落,雨馀穿宅水禽飞。

  昔年尝作毗陵客,石峭泉清天下稀。

  卷496_48 【送林使君赴邵州】姚合

  诏书飞下五云间,才子分符不等闲。驿路算程多是水,

  州图管地少于山。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采还。

  清净化人人自理,终朝无事更相关。

  卷496_49 【送别友人(一作别友人山居)】姚合

  独向山中觅紫芝,山人勾引住多时。摘花浸酒春愁尽,

  烧竹煎茶夜卧迟。泉落林梢多碎滴,松生石底足旁枝。

  明朝却欲归城市,问我来期总不知。

  卷496_50 【送李琮归灵州觐省】姚合

  饯席离人起,贪程醉不眠。风沙移道路,仆马识山川。

  塞树花开小,关城雪下偏。胡尘今已尽,应便促朝天。

  卷496_51 【送任畹评事赴沂海】姚合

  掷笔不作尉,戎衣从嫖姚。严冬入都门,仆马气益豪。

  沂州右镇雄,士勇旌旗高。洛东无忧虞,半夜开虎牢。

  丈夫贵功勋,不贵爵禄饶。仰眠作书生,衣食何由销。

  任生非常才,临事胆不摇。必当展长画,逆波斩鲸鳌。

  九陌尘土黑,话别立远郊。孟坚勒燕然,岂独在汉朝。

  卷496_52 【送李馀及第归蜀】姚合

  蜀山高岧峣,蜀客无平才。日饮锦江水,文章盈其怀。

  十年作贡宾,九年多邅回。春来登高科,升天得梯阶。

  手持冬集书,还家献庭闱。人生此为荣,得如君者稀。

  李白蜀道难,羞为无成归。子今称意行,所历安觉危。

  与子久相从,今朝忽乖离。风飘海中船,会合难自期。

  长安米价高,伊我常渴饥。临岐歌送子,无声但陈词。

  义交外不亲,利交内相违。勉子慎其道,急若食与衣。

  苦爇道路赤,行人念前驰。一杯不可轻,远别方自兹。

  卷496_53 【送饶州张使君】姚合

  鄱阳胜事闻难比,千里连连是稻畦。山寺去时通水路,

  郡图开处是诗题。化行应免农人困,庭静惟多野鹤栖。

  饮罢春明门外别,萧条驿路夕阳低。

  卷496_54 【送张宗原】姚合

  东门送客道,春色如死灰。一客失意行,十客颜色低。

  住者既无家,去者又非归。穷愁一成疾,百药不可治。

  子贤我且愚,命分不合齐。谁开蹇踬门,日日同游栖。

  子行何所之,切切食与衣。谁能买仁义,令子无寒饥。

  野田不生草,四向生路岐。士人甚商贾,终日须东西。

  鸿雁春北去,秋风复南飞。勉君向前路,无失相见期。

  卷496_55 【送王求】姚合

  士有经世筹,自无活身策。求食道路间,劳困甚徒役。

  我身与子同,日被饥寒迫。侧望卿相门,难入坚如石。

  为农昧耕耘,作商迷贸易。空把书卷行,投人买罪责。

  六月南风多,苦旱土色赤。坐家心尚焦,况乃远作客。

  羸马出郭门,饯饮晓连夕。愿君似醉肠,莫谩生忧戚。

  卷496_56 【送朱庆馀及第后归越】姚合

  劝君缓上车,乡里有吾庐。未得同归去,空令相见疏。

  山晴栖鹤起,天晓落潮初。此庆将谁比,献亲冬集书。

  卷496_57 【送朱庆馀越州归觐】姚合

  乡书落姓名,太守拜亲荣。访我波涛郡,还家雾雨城。

  海山窗外近,镜水世间清。何计随君去,邻墙过此生。

  卷496_58 【送任尊师归蜀觐亲】姚合

  白云修道者,归去春风前。玉简通仙籍,金丹驻母年。

  锦文江一色,酒气雨相连。众说君平死,真师易义全。

  卷496_59 【送友人游蜀】姚合

  送君一壶酒,相别野庭边。马上过秋色,舟中到锦川。

  峡猿啼夜雨,蜀鸟噪晨烟。莫便不回首,风光促几年。

  卷496_60 【送杜立归蜀】姚合

  迢递三千里,西南是去程。杜陵家已尽,蜀国客重行。

  雪照巴江色,风吹栈阁声。马嘶山稍暖,人语店初明。

  旅梦心多感,孤吟气不平。谁为李白后,为访锦官城。

  卷496_61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

  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

  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卷496_62 【送潘传秀才归宣州】姚合

  李白坟三尺,嵯峨万古名。因君还故里,为我吊先生。

  晴日移虹影,空山出鹤声。老郎闲未得,无计此中行。

  卷496_63 【送僧默然】姚合

  出家侍母前,至孝自通禅。伏日江头别,秋风樯下眠。

  鸟声猿更促,石色树相连。此路多如此,师行亦有缘。

  卷496_64 【送陟遐上人游天台】姚合

  万叠赤城路,终年游客稀。朝来送师去,自觉有家非。

  石净山光远,云深海色微。此诗成亦鄙,为我写岩扉。

  卷496_65 【送盛秀才赴举】姚合

  重重吴越浙江潮,刺史何门始得消。五字州人唯有此,

  四邻风景合相饶。橘村篱落香潜度,竹寺虚空翠自飘。

  君去九衢须说我,病成疏懒懒趋朝。

  卷496_66 【送僧贞实归杭州天竺】姚合

  石桥寺里最清凉,闻说茆庵寄上方。林外猿声连院磬,

  月中潮色到禅床。他生念我身何在,此世唯师性亦忘。

  九陌相逢千里别,青山重叠树苍苍。

  卷496_67 【送卢二弟茂才罢举游洛谒新相】姚合

  踏碎作赋笔,驱车出上京。离筵俯岐路,四坐半公卿。

  守命贫难掷,忧身梦数惊。今朝赴知己,休咏苦辛行。

  卷496_68 【送任畹及第归蜀中觐亲】姚合

  子规啼欲死,君听固无愁。阙下声名出,乡中意气游。

  东川横剑阁,南斗近刀州。神圣题前字,千人看不休。

  卷496_69 【送杜观罢举东游】姚合

  秋风离九陌,心事岂云安。曾是求名苦,当知此去难。

  辛勤程自远,寂寞夜多寒。诗句无人识,应须把剑看。

  卷496_70 【送狄兼谟下第归故山】姚合

  慈恩塔上名,昨日败垂成。赁舍应无直,居山岂钓声。

  半年犹小隐,数日得闲行。映竹窥猿剧,寻云探鹤情。

  爱花高酒户,煮药污茶铛。莫便多时住,烟霄路在城。

  卷496_71 【送源中丞赴新罗】姚合

  赤墀赐对使殊方,官重霜台紫绶光。玉节在船清海怪,

  金函开诏拜夷王。云晴渐觉山川异,风便那知道路长。

  谁得似君将雨露,海东万里洒扶桑。

  卷496_72 【送陈倜赴江陵从事】姚合

  荆州胜事众皆闻,幕下今朝又得君。才子何须藉科第,

  男儿终久要功勋。江村竹树多于草,山路尘埃半是云。

  新什定知饶景思,不应一向赋从军。

  卷496_73 【送张郎中副使赴泽潞】姚合

  晓陌事戎装,风流粉署郎。机筹通变化,除拜出寻常。

  地冷饶霜气,山高碍雁行。应无离别恨,车马自生光。

  卷496_74 【送陆畅侍御归扬州】姚合

  故园偏接近,霅水洞庭边。归去知何日,相逢各长年。

  山川南北路,风雪别离天。楚色穷冬烧,淮声独夜船。

  从军丞相府,谈笑酒杯前。

  卷496_75 【送韦瑶校书赴越】姚合

  寄家临禹穴,乘传出秦关。霜落橘满地,潮来帆近山。

  相门宾益贵,水国事多闲。晨省高堂后,馀欢杯酒间。

  卷496_76 【送雍陶及第归觐】姚合

  献亲冬集书,比橘复何如。此去关山远,相思笑语疏。

  路寻丹壑断,人近白云居。幽石题名处,凭君亦记余。

  卷496_77 【送李秀才赴举】姚合

  罗刹楼头醉,送君西入京。秦吴无限地,山水半分程。

  海上烟霞湿,关中日月明。登科旧乡里,当为改嘉名。

  卷496_78 【送李传秀才归宣州】姚合

  谢守青山宅,山孤宅亦平。池塘无复见,春草野中生。

  常日登楼望,今朝送客行。殷勤拂石壁,为我一书名。

  卷496_79 【送元绪上人游商山】姚合

  万法空门里,师修历几生。过来心已悟,未到行弥精。

  溪寂钟还度,林昏锡独鸣。朝簪抽未得,此别岂忘情。

  卷496_80 【送僧栖真归杭州天竺寺】姚合

  吏事日纷然,无因到佛前。劳师相借问,知我亦通禅。

  古寺杉松出,残阳钟磬连。草庵盘石上,归此是因缘。

  卷496_81 【送敬法师归福州】姚合

  结得随缘伴,蝉鸣方出关。新经译旧寺,故国与谁还。

  斋为无钟早,心因罢讲闲。东南数千里,何处不逢山。

  卷496_82 【送清敬闍黎归浙西】姚合

  大地无生理,吴中岂是归。自翻贝叶偈,人施福田衣。

  夏尽滩声出,潮来日色微。郡斋师去后,寂寞夜吟稀。

  卷496_83 【送贾岛及钟浑】姚合

  日日攻诗亦自强,年年供应在名场。

  春风驿路归何处,紫阁山边是草堂。

  卷496_84 【送僧游边(一作送无可)】姚合

  师向边头去,边人业障轻。腥膻斋自洁,部落讲还成。

  传教多离寺,随缘不计程。三千世界内,何处是无生。

  卷496_85 【送澄江上人赴兴元郑尚书招】姚合

  师经非纸上,师佛在心中。觉路何曾异,行人自不同。

  水云晴亦雨,山木夜多风。闻结西方社,尚书待远公。

  卷496_86 【送马戴下第客游】姚合

  昨来送君处,亦是九衢中。此日殷勤别,前时寂寞同。

  鸟啼寒食雨,花落暮春风。向晚离人起,筵收樽未空。

  卷496_87 【送薛二十三郎中赴婺州】姚合

  我住浙江西,君去浙江东。日日心来往,不畏浙江风。

  卷496_88 【送独孤焕评事赴丰州】姚合

  东门携酒送廷评,结束从军塞上行。深碛路移唯马觉,

  断蓬风起与雕平。烟生远戍侵云色,冰叠黄河长雪声。

  须凿燕然山上石,登科记里是闲名。

  卷496_89 【送张齐物主簿赴内乡(一作送张主簿赴山)】姚合

  几年山下事仙翁,名在长生箓籍中。

  烧得药成须寄我,曾为主簿与君同。

  卷496_90 【送王嗣之典仪城】姚合

  日日思朝位,偷闲城外行。唯求采药者,不道在官名。

  好异嫌山浅,寻幽喜径生。病来文字拙,不要把归城。

  卷496_91 【别贾岛】姚合

  懒作住山人,贫家日赁身。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

  野客狂无过,诗仙瘦始真。秋风千里去,谁与我相亲。

  卷496_92 【别李馀】姚合

  病童随瘦马,难算往来程。野寺僧相送,河桥酒滞行。

  足愁无道性,久客会人情。何计羁穷尽,同居不出城。

  卷496_93 【别胡逸】姚合

  记得春闱同席试,逡巡何啻十年馀。

  今日相逢又相送,予乘五马子单车。

  卷496_94 【惜别】姚合

  酒阑歌罢更迟留,携手思量凭翠楼。桃李容华犹叹月,

  风流才器亦悲秋。光阴不觉朝昏过,岐路无穷早晚休。

  似把剪刀裁别恨,两人分得一般愁。

  卷496_95 【欲别】姚合

  山川重叠远茫茫,欲别先忧别恨长。红芍药花虽共醉,

  绿蘼芜影又分将。鸳鸯有路高低去,鸿雁南飞一两行。

  惆怅与君烟景迥,不知何日到潇湘。

  卷496_96 【别杭州】姚合

  醉与江涛别,江涛惜我游。他年婚嫁了,终老此江头。

  

猜你喜欢
  寇准·唐圭璋
  逸民·唐圭璋
  程霁岩·唐圭璋
  徐瑞·唐圭璋
  ●例言四则·杨际昌
  赌棋山庄词话卷六·谢章铤
  离骚草木疏卷四·吴仁杰
  ●卷二·葛立方
  卷三·唐圭璋
  卷38 ·佚名
  卷一百三十八·陈思
  巻二十六·袁表
  卷三十·曹学佺
  卷五·陈焯
  前集卷三·孙存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十 王窦·欧阳修

    王世充字行满。祖西域胡,号支颓耨,后徙新丰,死,其妻与霸城人王粲为庶妻。颓耨子收从之,冒粲姓,仕隋,历怀、汴二州长史。生世充,豺声卷发,忌刻深阻。涉书传,喜兵法,通龟策、推步。以廕为左翊卫,迁御府直长、兵部员外郎。从杨素北伐

  • 资治通鉴后编卷八·徐乾学

    宋纪【起柔兆困敦正月尽彊圉赤奋若十二月凡二年】太祖起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徳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开寳九年【十二月太宗太平兴国元年○李焘曰司马光资治通鉴例年号皆从后来者为定唐髙祖武徳元年正月便不称隋义宁二年明皇先

  • 卷之一千二百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序·缪荃孙

    旧草古迹,属于地理,今以过繁,爰为分析。宁郡最盛,八代所遗;苏郡次之;余郡所载,亦不为少。古初已有,吴晋而后,不可胜原。都邑、城戍、宫殿、府寺、楼台、亭苑、津梁、第宅,凡似此者,甲于各省。清代有者,已入建置;朱明以前,则胥入此。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纪昀

    忠义传宋 【四】○宋四陈寅【贾子坤 贾纯孝】高稼曹友闻【万】蹇彝【维之 永叔】刘锐【赵汝向】 丁黼王翊【蒲东卯 刘当可 邵复 罗由 崇启 罗君文 冯仲煜 李大全赵晨 赵朋 胡天启 杨礼 周德荣 王 佐

  • 卷一百九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六刑考【二】刑制顺治十八年二月圣祖仁皇帝御极定校尉干连词讼不服拘提之禁兵部议覆巡城御史徐越条奏校尉干连词讼不服拘提应令承审衙门移关该卫提究如有其亲属冒称校尉名色者巡城

  • 卷三·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三 朱批杨名时奏摺 雍正元年二月初二日云南廵抚【臣】杨名时谨 奏请 皇上圣安 朕安尔向日在官历任有声朕所稔悉自兹益当加勉莫移初志 雍

  • 卷七十八学堂一·冯煦

    讲武堂陆军讲武堂为将校研究武事之所。凡新军各标营官长,须轮班分派驻堂讲学,以资练习。所有学科编制、经费、员额列表如左。讲武堂学术分科表研究所甲班缓设研究所乙班学科术科无学科术科基本战术基本战术各种添练教授

  • 卷三十一·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三十一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襄公七防于夷仪之歳齐人城郏【在二十四年不直言防夷仪者别二十五年夷仪防○郏古洽反】其五月秦晋为城【林自十四年十三国伐秦二国不平至今年始为平】晋韩

  • 序·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

  • 破见之罪甚重·印光

    佛言世间有二罪人,一是破戒,二是破见。破戒之罪尚轻,破见之罪甚重。何谓破见?即如汝所说,求来生不求往生。乃是邪执谬见,乃是破坏佛法之邪见,及引一切人起邪执谬见。其罪极大极重。以其心与佛相反,复能误一切人故也。(复智正居

  •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九颂精义论卷上·佚名

        胜德赤衣菩萨造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般若波罗蜜多智  体积善宝功德聚  所有一切波罗蜜  而彼本来性常住  离诸戏论无对碍  离诸分别得安隐 

  • 蒙鞑备录·赵珙

    南宋赵珙(旧误为孟珙)撰。1卷。南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作者奉使蒙古军前议事,至燕京(今北京),见到总领蒙古军的木华黎国王。归后将亲身闻见著录成书,记述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国的事迹。全书分立国、鞑主始起、国号年号、

  • 家世旧闻·陆游

    笔记。宋陆游(1125—1210)撰。一卷。游有《陆放翁全集》已著录。此编录其曾祖以下屡使辽见闻,多载契丹人和汉人风俗习尚。录道士施术,暗示亡国之兆。言因果报应,多有附会。有《说郛》本,《稗乘》本。成书时间约在南宋

  • 训世评话·李边

    《训世评话》是朝鲜早期一部非常独特的汉语课本。它既不同于当时朝鲜人学习汉语所常使用的“百、三、千”和四书五经等来自中国的汉语课本,也不同于朝鲜人自己编写的《老乞大》、《朴通事》等“会话体”汉语课本,是朝

  • 推易始末·毛奇龄

    四卷。清毛奇龄撰。奇龄既作《仲氏易》之后,又取汉、唐、宋代以来言《易》之涉及卦变者,另加综合核对,编成此书。取名为《推易》,大概本《系辞传》“刚柔相推”一语,依照《仲氏易》“移易”义而作。大旨说朱熹《本义》尽管

  • 辟除贼害咒经·佚名

    一卷,失译,如题可知,能除劫贼之难。

  • 西方合论·袁宏道

    凡十卷。明代袁宏道撰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乃承永明延寿等之主张,对禅儒之徒不知念佛实义而妄加非难者,阐述禅净双修之要旨,显示念佛三昧之真义。计分十门:刹土门、缘起门、部类门、教相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