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七十七

 

  卷377_1 【西上经灵宝观(观即尹真人旧宅)】孟郊

  道士无白发,语音灵泉清。青松多寿色,白石恒夜明。

  放步霁霞起,振衣华风生。真文秘中顶,宝气浮四楹。

  一片古关路,万里今人行。上仙不可见,驱策徒西征。

  卷377_2 【泛黄河】孟郊

  谁开昆仑源,流出混沌河。积雨飞作风,惊龙喷为波。

  湘瑟飕飗弦,越宾呜咽歌。有恨不可洗,虚此来经过。

  卷377_3 【往河阳宿峡陵,寄李侍御】孟郊

  暮天寒风悲屑屑,啼鸟绕树泉水噎。行路解鞍投古陵,

  苍苍隔山见微月。鸮鸣犬吠霜烟昏,开囊拂巾对盘飧。

  人生穷达感知己,明日投君申片言。

  卷377_4 【鸦路溪行,呈陆中丞】孟郊

  鸦路不可越,三十六渡溪。有物饮碧水,高林挂青蜺。

  历览道更险,驱使迹频暌。视听易常主,心魂互相迷。

  浪石忽摇动,沙堤信难跻。危峰紫霄外,古木浮云齐。

  出阻望汝郡,大贤多招携。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

  应怜泣楚玉,弃置如尘泥。

  卷377_5 【独宿岘首忆长安故人】孟郊

  月迥无隐物,况复大江秋。江城与沙村,人语风飕飗。

  岘亭当此时,故人不同游。故人在长安,亦可将梦求。

  卷377_6 【自商行谒复州卢使君虔】孟郊

  一身绕千山,远作行路人。未遂东吴归,暂出西京尘。

  仲宣荆州客,今余竟陵宾。往迹虽不同,托意皆有因。

  商岭莓苔滑,石坂上下频。江汉沙泥洁,永日光景新。

  独泪起残夜,孤吟望初晨。驱驰竟何事,章句依深仁。

  卷377_7 【梦泽中行】孟郊

  楚山争蔽亏,日月无全辉。楚路饶回惑,旅人有迷归。

  骐骥思北首,鹧鸪愿南飞。我怀京洛游,未厌风尘衣。

  卷377_8 【京山行】孟郊

  众虻聚病马,流血不得行。后路起夜色,前山闻虎声。

  此时游子心,百尺风中旌。

  卷377_9 【旅次湘沅有怀灵均】孟郊

  分拙多感激,久游遵长途。经过湘水源,怀古方踟蹰。

  旧称楚灵均,此处殒忠躯。侧聆故老言,遂得旌贤愚。

  名参君子场,行为小人儒。骚文衒贞亮,体物情崎岖。

  三黜有愠色,即非贤哲模。五十爵高秩,谬膺从大夫。

  胸襟积忧愁,容鬓复凋枯。死为不吊鬼,生作猜谤徒。

  吟泽洁其身,忠节宁见输。怀沙灭其性,孝行焉能俱。

  且闻善称君,一何善自殊。且闻过称己,一何过不渝。

  悠哉风土人,角黍投川隅。相传历千祀,哀悼延八区。

  如今圣明朝,养育无羁孤。君臣逸雍熙,德化盈纷敷。

  巾车徇前侣,白日犹昆吾。寄君臣子心,戒此真良图。

  卷377_10 【过彭泽】孟郊

  扬帆过彭泽,舟人讶叹息。不见种柳人,霜风空寂历。

  卷377_11 【过分水岭(一作东岭)】孟郊

  山壮马力短,马行石齿中。十步九举辔,回环失西东。

  溪水变为雨,悬崖阴濛濛。客衣飘飖秋,葛花零落风。

  白日舍我没,征途忽然穷。

  卷377_12 【分水岭别夜示从弟寂(一作示于孟叔)】孟郊

  南中少平地,山水重叠生。别泉万馀曲,迷舟独难行。

  四际乱峰合,一眺千虑并。潺湲冬夏冷,光彩昼夜明。

  赏心难久胜,离肠忽自惊。古木摇霁色,高风动秋声。

  饮尔一樽酒,慰我百忧轻。嘉期何处定,此晨堪寄情。

  卷377_13 【连州吟】孟郊

  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试为连州吟,泪下不可禁。

  连山何连连,连天碧岑岑。哀猿哭花死,子规裂客心。

  兰芷结新佩,潇湘遗旧音。怨声能翦弦,坐抚零落琴。

  羽翼不自有,相追力难任。唯凭方寸灵,独夜万里寻。

  方寻魂飘飖,南梦山岖嶔。仿佛惊魍魉,悉窣闻枫林。

  正直被放者,鬼魅无所侵。贤人多安排,俗士多虚钦。

  孤怀吐明月,众毁铄黄金。愿君保玄曜,壮志无自沉。

  朝亦连州吟,暮亦连州吟。连州果有信,一纸万里心。

  开缄白云断,明月堕衣襟。南风嘶舜琯,苦竹动猿音。

  万里愁一色,潇湘雨淫淫。两剑忽相触,双蛟恣浮沉。

  斗水正回斡,倒流安可禁。空愁江海信,惊浪隔相寻。

  卷377_14 【旅行】孟郊

  楚水结冰薄,楚云为雨微。野梅参差发,旅榜逍遥归。

  卷377_15 【上河阳李大夫】孟郊

  上将秉神略,至兵无猛威。三军当严冬,一抚胜重衣。

  霜剑夺众景,夜星失长辉。苍鹰独立时,恶鸟不敢飞。

  武牢锁天关,河桥纽地机。大将奚以安,守此称者稀。

  贫士少颜色,贵门多轻肥。试登山岳高,方见草木微。

  山岳恩既广,草木心皆归。

  卷377_16 【投赠张端公(一作赠裴枢端公)】孟郊

  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嫉邪霜气直,问俗春辞柔。

  日户昼辉静,月杯夜景幽。咏惊芙蓉发,笑激风飚秋。

  鸾步独无侣,鹤音仍寡俦。幸沾分寸顾,散此千万忧。

  卷377_17 【赠苏州韦郎中使君】孟郊

  谢客吟一声,霜落群听清。文含元气柔,鼓动万物轻。

  嘉木依性植,曲枝亦不生。尘埃徐庾词,金玉曹刘名。

  章句作雅正,江山益鲜明。萍蘋一浪草,菰蒲片池荣。

  曾是康乐咏,如今搴其英。顾惟菲薄质,亦愿将此并。

  卷377_18 【上张徐州】孟郊

  为水不入海,安得浮天波。为木不在山,安得横日柯。

  再来君子傍,始觉精义多。大德唯一施,众情自偏颇。

  至乐无宫徵,至声遗讴歌。愿鼓空桑弦,永使万物和。

  顾己诚拙讷,干名已蹉跎。献词惟在口,所欲无馀佗。

  乍作支泉石,乍作翳松萝。一不改方圆,破质为琢磨。

  贱子本如此,大贤心若何。岂是无异途,异途难经过。

  卷377_19 【上包祭酒】孟郊

  岳岳冠盖彦,英英文字雄。琼音独听时,尘韵固不同。

  春云生纸上,秋涛起胸中。时吟五君咏,再举七子风。

  何幸松桂侣,见知勤苦功。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

  卷377_20 【赠别崔纯亮】孟郊

  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

  有碍非遐方,长安大道傍。小人智虑险,平地生太行。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始知君子心,交久道益彰。

  君心与我怀,离别俱回遑。譬如浸蘖泉,流苦已日长。

  忍泣目易衰,忍忧形易伤。项籍岂不壮,贾生岂不良。

  当其失意时,涕泗各沾裳。古人劝加餐,此餐难自强。

  一饭九祝噎,一嗟十断肠。况是儿女怨,怨气凌彼苍。

  彼苍若有知,白日下清霜。今朝始惊叹,碧落空茫茫。

  卷377_21 【赠文应上人(一作赠高僧)】孟郊

  栖迟青山巅,高静身所便。不践有命草,但饮无声泉。

  斋性空转寂,学情深更专。经文开贝叶,衣制垂秋莲。

  厌此俗人群,暂来还却旋。

  卷377_22 【严河南】孟郊

  赤令风骨峭,语言清霜寒。不必用雄威,见者毛发攒。

  我有赤令心,未得赤令官。终朝衡门下,忍志将筑弹。

  君从西省郎,正有东洛观。洛民萧条久,威恩悯抚难。

  苦竹声啸雪,夜斋闻千竿。诗人偶寄耳,听苦心多端。

  多端落杯酒,酒中方得欢。隐士多饮酒,此言信难刊。

  取次令坊沽,举止务在宽。何必红烛娇,始言清宴阑。

  丈夫莫矜庄,矜庄不中看。

  卷377_23 【赠李观(观初登第)】孟郊

  谁言形影亲,灯灭影去身。谁言鱼水欢,水竭鱼枯鳞。

  昔为同恨客,今为独笑人。舍予在泥辙,飘迹上云津。

  卧木易成蠹,弃花难再春。何言对芳景,愁望极萧晨。

  埋剑谁识气,匣弦日生尘。愿君语高风,为余问苍旻。

  卷377_24 【吴安西馆赠从弟楚客】孟郊

  蒙笼杨柳馆,中有南风生。风生今为谁,湘客多远情。

  孤枕楚水梦,独帆楚江程。觉来残恨深,尚与归路并。

  玉匣五弦在,请君时一鸣。

  卷377_25 【赠章仇将军】孟郊

  将军不夸剑,才气为英雄。五岳拽力内,百川倾意中。

  本立谁敢拔,飞文自难穷。前时天地翻,已有扶正功。

  卷377_26 【赠道月上人】孟郊

  僧貌净无点,僧衣宁缀华。寻常昼日行,不使身影斜。

  饭术煮松柏,坐山敷云霞。欲知禅隐高,缉薜为袈裟。

  卷377_27 【抒情因上郎中二十二叔监察十五叔兼呈李益端公柳缜评事】孟郊

  方凭指下弦,写出心中言。寸草贱子命,高山主人恩。

  游边风沙意,梦楚波涛魂。一日引别袂,九回沾泪痕。

  自悲何以然,在礼阙晨昏。名利时转甚,是非宵亦喧。

  浮情少定主,百虑随世翻。举此胸臆恨,幸从贤哲论。

  明明三飞鸾,照物如朝暾。

  卷377_28 【赠城郭道士】孟郊

  望里失却山,听中遗却泉。松枝休策云,药囊翻贮钱。

  曾依青桂邻,学得白雪弦。别来意未回,世上为隐仙。

  卷377_29 【桐庐山中赠李明府】孟郊

  静境无浊氛,清雨零碧云。千山不隐响,一叶动亦闻。

  即此佳志士,精微谁相群。欲识楚章句,袖中兰茝薰。

  卷377_30 【献汉南樊尚书】孟郊

  天下昔崩乱,大君识贤臣。众木尽摇落,始见竹色真。

  兵势走山岳,阳光潜埃尘。心开玄女符,面缚清波人。

  异俗既从化,浇风亦归淳。自公理斯郡,寒谷皆变春。

  旗影卷赤电,剑锋匣青鳞。如何嵩高气,作镇楚水滨。

  云镜忽开霁,孤光射无垠。乃知寻常鉴,照影不照神。

  卷377_31 【赠转运陆中丞】孟郊

  掌运职既大,摧邪名更雄。鹏飞簸曲云,鹗怒生直风。

  投彼霜雪令,翦除荆棘丛。楚仓倾向西,吴米发自东。

  帆影咽河口,车声聋关中。尧知才策高,人喜道路通。

  皆经内史力,继得酂侯功。莱子真为少,相如未免穷。

  衣花野菡萏,书叶山梧桐。不是宗匠心,谁怜久栖蓬。

  卷377_32 【赠万年陆郎中】孟郊

  天子忧剧县,寄深华省郎。纷纷风响珮,蛰蛰剑开霜。

  旧事笑堆案,新声唯雅章。谁言百里才,终作横天梁。

  江鸿耻承眷,云津未能翔。徘徊尘俗中,短毳无辉光。

  卷377_33 【擢第后东归书怀,献座主吕侍御】孟郊

  昔岁辞亲泪,今为恋主泣。去住情难并,别离景易戢。

  夭矫大空鳞,曾为小泉蛰。幽意独沉时,震雷忽相及。

  神行既不宰,直致非所执。至运本遗功,轻生各自立。

  大君思此化,良佐自然集。宝镜无私光,时文有新习。

  慈亲诫志就,贱子归情急。擢第谢灵台,牵衣出皇邑。

  行襟海日曙,逸抱江风入。蒹葭得波浪,芙蓉红岸湿。

  云寺势动摇,山钟韵嘘吸。旧游期再践,悬水得重挹。

  松萝虽可居,青紫终当拾。

  卷377_34 【古意赠梁肃补阙】孟郊

  曲木忌日影,谗人畏贤明。自然照烛间,不受邪佞轻。

  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金铅正同炉,愿分精与粗。

  卷377_35 【赠黔府王中丞楚】孟郊

  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又闻天下泉,半落黔中鸣。

  山水千万绕,中有君子行。儒风一以扇,污俗心皆平。

  我愿中国春,化从异方生。昔为阴草毒,今为阳华英。

  嘉实缀绿蔓,凉湍泻清声。逍遥物景胜,视听空旷并。

  困骥犹在辕,沉珠尚隐精。路遐莫及眄,泥污日已盈。

  岁晏将何从,落叶甘自轻。

  卷377_36 【上达奚舍人】孟郊

  北山少日月,草木苦风霜。贫士在重坎,食梅有酸肠。

  万俗皆走圆,一身犹学方。常恐众毁至,春叶成秋黄。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暗室晓未及,幽行涕空行。

  卷377_37 【赠主人】孟郊

  斗水泻大海,不如泻枯池。分明贤达交,岂顾豪华儿。

  海有不足流,豪有不足资。枯鳞易为水,贫士易为施。

  幸睹君子席,会将幽贱期。侧闻清风议,饫如黄金卮。

  此道与日月,同光无尽时。

  卷377_38 【赠建业契公】孟郊

  师住青山寺,清华常绕身。虽然到城郭,衣上不栖尘。

  卷377_39 【献襄阳于大夫】孟郊

  襄阳青山郭,汉江白铜堤。谢公领兹郡,山水无尘泥。

  铁马万霜雪,绛旗千虹霓。风漪参差泛,石板重叠跻。

  旧泪不复堕,新欢居然齐。还耕竟原野,归老相扶携。

  物色增暧暧,寒芳更萋萋。渊清有遐略,高躅无近蹊。

  即此富苍翠,自然引翔栖。曩游常抱忆,夙好今尚暌。

  愿言从逸辔,暇日凌清溪。

  卷377_40 【赠郑夫子鲂】孟郊

  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

  宋玉逞大句,李白飞狂才。苟非圣贤心,孰与造化该。

  勉矣郑夫子,骊珠今始胎。

  卷377_41 【大隐坊·崔从事郧以直隳职】孟郊

  古人留清风,千载遥赠君。破松见贞心,裂竹见直文。

  残月色不改,高贤德常新。家怀诗书富,宅抱草木贫。

  安得一蹄泉,来化千尺鳞。含意永不语,钓璜幽水滨。

  卷377_42 【大隐坊·章仇将军良弃功守贫(一作赠章仇兵马使)】孟郊

  饮君江海心,讵能辨浅深。挹君山岳德,谁能齐嶔岑。

  东海精为月,西岳气凝金。进则万景昼,退则群物阴。

  我欲荐此言,天门峻沉沉。风飚亦感激,为我飕飗吟。

  卷377_43 【大隐坊·赵记室俶在职无事】孟郊

  卑静身后老,高动物先摧。方圆水任器,刚劲木成灰。

  大道母群物,达人腹众才。时吟尧舜篇,心向无为开。

  彼隐山万曲,我隐酒一杯。公庭何所有,日日清风来。

  卷377_44 【赠韩郎中愈】孟郊

  何以定交契,赠君高山石。何以保贞坚,赠君青松色。

  贫居过此外,无可相彩饰。闻君硕鼠诗,吟之泪空滴。

  硕鼠既穿墉,又啮机上丝。穿墉有闲土,啮丝无馀衣。

  朝吟枯桑柘,暮泣空杼机。岂是无巧妙,丝断将何施。

  众人尚肥华,志士多饥羸。愿君保此节,天意当察微。

  前日远别离,今日生白发。欲知万里情,晓卧半床月。

  常恐百虫秋,使我芳草歇。

  卷377_45 【戏赠无本】孟郊

  长安秋声干,木叶相号悲。瘦僧卧冰凌,嘲咏含金痍。

  金痍非战痕,峭病方在兹。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

  有时踉跄行,人惊鹤阿师。可惜李杜死,不见此狂痴。

  燕僧耸听词,袈裟喜新翻。北岳厌利杀,玄功生微言。

  天高亦可飞,海广亦可源。文章杳无底,劚掘谁能根。

  梦灵仿佛到,对我方与论。拾月鲸口边,何人免为吞。

  燕僧摆造化,万有随手奔。补缀杂霞衣,笑傲诸贵门。

  将明文在身,亦尔道所存。朔雪凝别句,朔风飘征魂。

  再期嵩少游,一访蓬萝村。春草步步绿,春山日日暄。

  遥莺相应吟,晚听恐不繁。相思塞心胸,高逸难攀援。

  

猜你喜欢
  七言律诗·刘克庄
  卷六百九十二·彭定求
  卷之二·高启
  江月松风集卷六·钱惟善
  第十六出 舞盘·洪昇
  卷九·杜文澜
  韵语阳秋卷十一·葛立方
  白云樵唱集附録·王恭
  卷五十九·陆游
  古诗镜卷九·陆时雍
  卷十九·佚名
  韦斋集补钞·吴之振
  卷二百八十六·陈廷敬
  御选明诗卷二十二·康熙
  御选元诗卷二·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二薇亭诗集·徐玑

    (宋)徐玑 撰 九月初四日分得然字 去载羁旅身千里望羣贤今夕良燕会况乃佳节前凉风日已多岁序日已迁春时种丛菊秋花满篱边采之不盈把泛彼清清泉行乐不易得贫贱焉可捐惟当从尔游吟哦思陶然 访梅 访梅行近郊寒气初淅沥欲开

  • 记忆·闻一多

    记忆渍起苦恼的黑泪, 在生活底纸上写满蝇头细字; 生活底纸可以撕成碎片, 记忆底笔迹永无磨灭之时。啊!友谊底悲剧,希望的挽歌, 情热底战史,罪恶的供状—— 啊!不堪卒读的文词哦! 是记忆底亲手笔,悲哀的旧文章!请弃绝了我罢,拯救了

  • 卷六十六·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六十六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陆游劒南诗钞【三】村夜寂寂山村夜悠然醉倚门月昏天有晕风软水无痕迹为遭谗远身由不仕尊敢嗟车马絶同社自鸡豚困甚戏书官如枝头乾不受雨露恩身如水上浮泛泛宁有根刈茆

  • 第六场·田汉

    报告员:就这佯,玉良和若英被抓去了。这对于在内地已经坐过两年监狱的章玉良,虽然是残酷了一些,但是这位战士认为又是一次熬炼。而对于过惯了舒适生活的若英,会有一些什么影响呢?这还不能知道。我们且看看日本便衣今天要逮捕

  • 卷之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三一四 武英殿修书处为充补纂修事致内阁典籍厅移会(附原折)·佚名

    三一四 武英殿修书处为充补纂修事致内阁典籍厅移会(附原折)乾隆四十年十二月十二日武英殿修书处为知照事。照得本处总裁王嵩奏补庶吉士翟槐、何思钧、戴心亨、缪晋充补纂修等因一折,于乾隆四十年十二月初二日奏,本日奉旨

  • 十国春秋卷六十九·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楚三废王世家废王名希广字德丕文昭王同母弟也【武穆王第三十五子】性谨顺文昭王絶怜爱之文昭王生平恶拓防恒切谏常令阍人止恒不得入谒及卧病始思恒召之属以希广文昭王既薨将佐未知所立都指挥使张少敌都押

  • 朝鲜传·张廷玉

    朝鲜,是古代箕子所封得的国家。汉代以前叫朝鲜。开始时,朝鲜为燕人卫满所占据,汉武帝平定该地后,设置了真番、临屯、乐浪和立菟四个郡。汉朝末年,有个扶余人高氏占据了该地,把国号改为高丽,又称高句丽。高氏居住在平壤,就是乐

  • 樊山政书卷六·樊增祥

    恩施樊增祥嘉父批咸宁县商民王日宣等呈词代粮务局批咸宁县训导张佩鈖禀批咸宁县刘令自理词讼月报清册批朝邑县易令国勋禀批续备防军统带周副将玉堂禀批华州详代农工局批宝鸡县朱令弼臣禀批紫阳县梁令禀批商州尹牧昌龄

  • 卷十六·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十六列传韩延徽韩延徽幽州人也仕刘仁恭为幽州观察支使後又事守光为幕府参军守光与六镇构怨自称燕帝延徽谏之不从守光置斧鑕於庭曰敢谏者斩孙鹤力谏守光杀之延徽以幕府之旧且素重之得

  • 卷十二·夏良胜

    <子部,儒家类,中庸衍义钦定四库全书中庸衍义卷十二     明 夏良胜 撰九经之义【来百工 柔远人 怀诸侯】兑彖曰説以先民民忘其劳説以犯难民忘其死程頥曰君子之道其説于民如天地之施感于其心而説服无斁故以之

  • 第10章&nbsp;礼器·戴圣

    以礼为器,就可导致“大顺”的局面。而这种局面乃是盛德的表现。礼能够消除邪恶,增进本质之美,用到人身上则无所不正,用到做事上则无所不成。礼对于人来说,就好比竹箭的外表青皮,又好比松柏的内部实心。普天之下,只有竹箭和松

  • 附录二 颜之推传(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

    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人也〔一〕。九世祖含,从晋元东度,官至侍中右光禄西平侯〔二〕。父勰,梁湘东王绎镇西府谘议参军。〔三〕世善周官、左氏学〔四〕。〔一〕洪亮吉晓读书斋四录下:&ldquo;南史颜协在文学传,其子颜之推,在北

  •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八千人。菩萨一万六千人俱。是诸菩萨智慧方便神通具足。辩才无碍得大总持。尔时世尊处大法座。与如是等无

  • 起信论疏卷下·元晓

    复次以下第三广上立义分中生灭之相。于中有二。先明生灭粗细之相。后显粗细生灭之义。初中亦二。一者正明粗细。二者对人分别。初中亦二。总标。别解。别解中言一者粗与心相应故者。六种染中。前之三染。是心相应。其

  • 大慧普觉禅师偈颂 第十一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偈颂 第十一卷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皇帝在建邸请升堂偈豁开顶门眼。照彻大千界。既作法中王。于法得自在又作偈大根大器大力量。荷担大事不寻常。一毛头上通消息。遍界明明不

  • 汲冢琐语·佚名

    杂史体志怪小说,作者不详。为“汲冢书”之一种,至南宋已亡佚,现在流传的是辑佚本。有遗文20余则,较完整的只有十五、六则。成书时代,大致在战国中期以前。内容取材于历史又杂以浓厚的虚幻成分,侈谈梦验、祥妖、预言吉

  • 资治通鉴外纪·刘恕

    宋刘恕撰史书。10卷。记事起自皇五帝,止于周威烈王二十二年,不接《资治通鉴》,共和(前841)以前取编世的形式,共和以后取编年的形式。全书占有材料极为丰富,体例严谨。另撰有《资治通鉴外纪目录》5卷,列朔闺天象和《外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