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七十二

 

  卷272_1 【木兰歌】韦元甫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

  却卸巾鞲理丝簧。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

  十年共崎岖。本结弟兄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

  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世有臣子心,

  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卷272_2 【登越王楼见乔公诗偶题】王铤

  云架重楼出郡城,虹梁雅韵仲宣情。越王空置千年迹,

  丞相兼扬万古名。过鸟时时冲客会,闲风往往弄江声。

  谬将蹇步寻高躅,鱼目骊珠岂继明。

  卷272_3 【清如玉壶冰】潘炎

  琰玉性惟坚,成壶体更圆。虚心含景象,应物受寒泉。

  温润资天质,清贞禀自然。日融光乍散,雪照色逾鲜。

  至鉴功宁宰,无私照岂偏。明将冰镜对,白与粉花连。

  拂拭终为美,提携伫见传。勿令毫发累,遗恨鲍公篇。

  卷272_4 【长至日上公献寿】张叔良

  凤阙晴钟动,鸡人晓漏长。九重初启钥,三事正称觞。

  日至龙颜近,天旋圣历昌。休光连雪净,瑞气杂炉香。

  化被君臣洽,恩沾士庶康。不因稽旧典,谁得纪朝章。

  卷272_5 【泾渭扬清浊】吕牧

  泾渭横秦野,逶迤近帝城。二渠通作润,万户映皆清。

  明晦看殊色,潺湲听一声。岸虚深草掩,波动晓烟轻。

  御猎思投钓,渔歌好濯缨。合流知禹力,同共到沧瀛。

  卷272_6 【别张贾】韦夏卿

  束简下高阁,买符驱短辕。故人惜分袂,结念醉芳樽。

  切切别思缠,萧萧征骑烦。临归无限意,相视却忘言。

  卷272_7 【送顾况归茅山】韦夏卿

  圣代为迁客,虚皇作近臣。法尊称大洞,学浅忝初真。

  鸾凤文章丽,烟霞翰墨新。羡君寻句曲,白鹄是三神。

  卷272_8 【和丘员外题湛长史旧居】韦夏卿

  道胜物能齐,累轻身易退。苟安一丘上,何必三山外。

  云霞长若绮,松石常如黛。徒有昔王过,竟遗青史载。

  诗因野寺咏,酒向山椒酹。异时逢尔知,兹辰驻余旆。

  卷272_9 【同韦夏卿送顾况归茅山】綦毋诚

  谪宦闻尝赋,游仙便作诗。白银双阙恋,青竹一龙骑。

  先入茅君洞,旋过葛稚陂。无然列御寇,五日有还期。

  卷272_10 【感秋】姚伦

  试向疏林望,方知节候殊。乱声千叶下,寒影一巢孤。

  不蔽秋天雁,惊飞夜月乌。霜风与春日,几度遣荣枯。

  卷272_11 【过章秀才洛阳客舍】姚伦

  达人心自适,旅舍当闲居。不出来时径,重看读了书。

  晚山岚色近,斜日树阴疏。尽是忘言客,听君诵子虚。

  卷272_12 【赋得生刍一束】于结

  比玉人应重,为刍物自轻。向风倾弱叶,裛露示纤茎。

  蒨练宜春景,芊绵对雨情。每惭蘋藻用,多谢vK兰荣。

  孺子才虽远,公孙策未行。谘询如不弃,终冀及微生。

  卷272_13 【赋得生刍一束】郑孺华

  孙弘期射策,长倩赠生刍。至洁心将比,忘忧道不孤。

  芝兰方入室,萧艾莫同途。馥馥香犹在,青青色更殊。

  芳宁九春歇,薰岂十年无。葑菲如堪采,山苗自可逾。

  卷272_14 【空灵岸】张叔卿

  寒尽鸿先去,江回客未归。早知名是幻,不敢绣为衣。

  雾积川原暗,山多郡县稀。今朝下湘岸,更逐鹧鸪飞。

  卷272_15 【流桂州】张叔卿

  莫问苍梧远,而今世路难。胡尘不到处,即是小长安。

  卷272_16 【酬窦大闲居见寄】房孺复

  来自三湘到五溪,青枫无树不猿啼。名惭竹使宦情少,

  路隔桃源归思迷。鵩鸟赋成知性命,鲤鱼书至恨暌携。

  烦君强著潘年比,骑省风流讵可齐。

  卷272_17 【送妓人出家】杨郇伯

  尽出花钿与四邻,云鬟剪落厌残春。暂惊风烛难留世,

  便是莲花不染身。贝叶欲翻迷锦字,梵声初学误梁尘。

  从今艳色归空后,湘浦应无解珮人。

  卷272_18 【宿北乐馆】陈润

  欲眠不眠夜深浅,越鸟一声空山远。庭木萧萧落叶时,

  溪声雨声听不辨。溪流潺潺雨习习,灯影山光满窗入。

  栋里不知浑是云,晓来但觉衣裳湿。

  卷272_19 【东都所居寒食下作】陈润

  江南寒食早,二月杜鹃鸣。日暖山初绿,春寒雨欲晴。

  浴蚕当社日,改火待清明。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

  卷272_20 【登西灵塔】陈润

  塔庙出招提,登临碧海西。不知人意远,渐觉鸟飞低。

  稍与云霞近,如将日月齐。迁乔未得意,徒欲蹑云梯。

  卷272_21 【送骆征君】陈润

  野人膺辟命,溪上掩柴扉。黄卷犹将去,青山岂更归。

  马留苔藓迹,人脱薜萝衣。他日相思处,天边望少微。

  卷272_22 【赋得浦外虹送人】陈润

  日影化为虹,弯弯出浦东。一条微雨后,五色片云中。

  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还将饮水处,持送使车雄。

  卷272_23 【赋得秋河曙耿耿】陈润

  晚望秋高夜,微明欲曙河。桥成鹊已去,机罢女应过。

  月上殊开练,云行类动波。寻源不可到,耿耿复如何。

  卷272_24 【赋得池塘生春草(一作陈陶诗)】陈润

  谢公遗咏处,池水夹通津。古往人何在,年来草自春。

  色宜波际绿,香爱雨中新。今日青青意,空悲行路人。

  卷272_25 【阙题】陈润

  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

  卷272_26 【哭长孙侍郎(一作杜甫诗)】杜诵

  道为诗书重,名因赋颂雄。礼闱曾擢桂,宪府既乘骢。

  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唯馀旧台柏,萧瑟九原中。

  卷272_27 【明皇帝挽歌】郑丹

  律历千年会,车书万里同。固期常戴日,岂意厌观风。

  地惨新疆理,城摧旧战功。山河万古壮,今夕尽归空。

  卷272_28 【肃宗挽歌】郑丹

  国以重明受,天从谅闇移。诸侯方北面,白日忽西驰。

  龙影当泉落,鸿名向庙垂。永言青史上,还见戴无为。

  卷272_29 【落花】郑昈

  早春见花枝,朝朝恨发迟。直看花落尽,却意未开时。

  以此方人世,弥令感盛衰。始知山简绕,频向习家池。

  卷272_30 【宿新安江深渡馆寄郑州王使君】朱长文

  霜飞十月中,摇落众山空。孤馆闭寒木,大江生夜风。

  赋诗忙有意,沈约在关东。

  卷272_31 【春眺扬州西上岗寄徐员外】朱长文

  芜城西眺极苍流,漠漠春烟间曙楼。瓜步早潮吞建业,

  蒜山晴雪照扬州。隋家故事不能问,鹤在仙池期我游。

  卷272_32 【送李司直归浙东幕兼寄鲍将军(一作朱湾诗)】朱长文

  翩翩书记早曾闻,二十年来愿见君。今日相逢悲白发,

  同时几许在青云。人从北固山边去,水到西陵渡口分。

  会作王门曳裾客,为余前谢鲍将军。

  卷272_33 【望中有怀】朱长文

  龙向洞中衔雨出,鸟从花里带香飞。

  白云断处见明月,黄叶落时闻捣衣。

  卷272_34 【题虎丘山西寺】朱长文

  王氏家山昔在兹,陆机为赋陆云诗。

  青莲香匝东西宇,日月与僧无尽时。

  卷272_35 【吴兴送梁补阙归朝赋得荻花】朱长文

  柳家汀洲孟冬月,云寒水清荻花发。

  一枝持赠朝天人,愿比蓬莱殿前雪。

  卷272_36 【句】朱长文

  夜静忽疑身是梦,更闻寒雨滴芭蕉。

  (《宿僧房》,见《诗式》)。

  

猜你喜欢
  卷四百零六·彭定求
  卷二百一十五·彭定求
  歴代诗话卷三十五·吴景旭
  卷十三·董康
  ◆智觉禅师明本(中峰广录 梅花百咏)·顾嗣立
  第十二出 寻梦·汤显祖
  第五折 缔姻·李玉
  声调谱卷三·赵执信
  题剔空菩提叶·林徽因
  卷二十二·梅鼎祚
  卷二十二·陈起
  卷二十四·陈起
  卷四十五·陈焯
  歳时杂咏巻四十一·蒲积中
  巻四·宋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十七·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七十七    宋 陈起 编许棐梅屋稿 已亥至癸卯诗不满二十首甲辰一春却得四十余篇疑诗之多寡迟速似有数也天或夀予予诗之数固不止此然当以贪多务速为戒梅屋许棐题 兰花 竹底松根惯寂寥肯

  • 王维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维(701—761 ), 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九岁知属辞,十九岁应京兆府试点了头名,二十一岁(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大乐丞。但不久即因伶人越规表演黄狮子舞被贬为济州(在今山东境内) 司功参军。宰相张九龄执政时,王

  • 卷二百四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八·柯劭忞

      ○隐逸   张特立 郑思肖 谢翱 吴思齐 方凤 唐钰 林景熙 王炎午 张宏毅龚开 汪元量 孙潼发 赵友钦 陆钊 张庆之 王义端 王昌世 杜瑛 杜本 王鉴   《易·蛊》之上九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后汉严子陵、魏

  • 卷十六·连横

    城池志易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是故有百里之封者,必有十里之城;有五十里之封者,必有三里之城;所以驻军旅而卫人民也。连横曰:台湾之建城古矣。澎湖虎井屿之东南,有沈城焉,天空浪静,望之在自,缭垣相错,周可数十丈,渔者常得其砖

  • 卷五 英宗·王夫之

      〖一〗  集思广益,而功不必自己立,大臣之道也。而抑有不尽然者,非光大宅心而忠忱不渝者,其孰能知之?夫博访于前,以尽人之才;分功于后,以奖人之善;是道也,则亦唯其当而已矣。用人则采公论,而后断之以其真;其合者,则曰此众之所

  • 卷之十九·佚名

    英宗睿皇帝神主诣庙享祀○遣内官祭司户之神○祭历代帝王陵寝遣太常寺乐舞生赍香祝付所在有司行礼○丁未狭西洮州卫大崇教寺番僧叁竹藏卜岷州卫剌答等簇番僧领占藏卜赏哈等簇番僧人癿丹端竹等各贡马及方物赐衣服彩叚等

  • ◎进步党失败原因·刘以芬

    梁、汤、林入阁,为进步党最盛时期,同时亦即其失败开始时期。盖前此因有国民党对峙,不但以对外苦斗促成内部团结,即与相接近之现势力,亦以有正面敌人存在,虽对之未必完全信任,终不能不相当敷衍,恐操之过切,难保不激而与敌人携手

  • 六朝通鉴博议卷六·李焘

    (宋)李焘 撰宋论臣焘曰臣尝谓宋武帝以英特之资锐意征伐之事先定巴蜀乃鸣金击鼓驱江南之众以与夷狄从事于中原义旗东举则慕容出降天戈西指则姚泓就缚中国之气至是亦以振矣故臣论六朝之君惟吴善守而武帝善攻善守故曹氏虽

  • 第三节 杂迷信·吕思勉

    古代一切迷信,后世总称为阴阳。如《旧书·吕才传》言:“太宗以阴阳书近代以来,渐致讹伪,穿凿既甚,拘忌亦多,命才与学者十余人共加刊正”是也。才既受命,“削其浅俗,存其可用者,勒成五十三卷,并旧书四十七卷”。合百卷。贞观十五

  • 第二节 武、宣朝局·吕思勉

    唐自代宗以来,立君多由宦寺,而武宗之立,尤不以正。初,敬宗五子:长曰晋王普,次第二子梁王休复,次第三子襄王执中,次第四子纪王言扬,次第五子陈王成美。晋王,《旧书》云:文宗欲建为储贰,《庄恪太子传》。而以太和二年(828年)薨。年五

  • 八总持品二十三·佚名

    时有菩萨名师子英。在会中坐。问总{敖力}王菩萨。唯族姓子。菩萨所立。於何总持而皆受持。诸佛所说所演经典不可穷尽,则以善教悦可众生。靡不忽然如冥睹明。总{敖力}王菩萨。报师子英。菩萨所住此八总持。悦可众生使得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澄观

    (已下入第三经)自下第二有八段。明八部四王众。初四段皆初一是天义如前释。今初乾闼婆王长行十法。初一即东方天王。谓摄受折伏逆顺多端。善巧应机故名自在。二普见等者。谓令众生见佛一切功德严。佛一毛而为利益。一

  • 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宗论·佚名

    沙门大照居士慧光集释夫大道融心显实一理。前后贤圣唯趣此门。悟者三界唯心。不悟随眠□□□乘宗定对相显。真了悟者知诸法寂然因缘立事假合成名。不了者著名住字取想奔耶。若欲摄妄归真染净平等者。要须注意观心。本

  •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第五·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第四结从非亲里尼取衣因缘花色比丘尼者。容貌端政。色作优钵罗花色。此人前世久远劫时。作一婆罗门女。父母家人入海采宝。是女在后不能自活。便与诸淫女共在一处。卖色自供。此女色貌不丰。无人往来

  • 潭州开福禅寺第十九代宁和尚语录卷上·开福道宁

      住大沩山嗣法小师 善果 集师开堂日拈香云。此一瓣香。虔祝今上皇帝圣寿无穷。此一瓣香。奉为 知府待制诸位监司阖郡官僚常居禄位。此一瓣香。佛祖不知名。人天共瞻仰。信手拈来半斤八两。今对人天众前更不囊藏

  • 文苑英华辨证·彭叔夏

    十卷。宋彭叔夏撰。彭叔夏,庐陵 (今江西吉安)人。乡贡进士,《江西通志》列其名于绍熙三年 (1192)乡举条下,不为立传,生卒年及事迹已不可考。是书盖因周必大所校 《文苑英华》而作。考周必大 《文苑英华》跋曰: 孝宗皇帝欲

  • 逞风流王焕百花亭·佚名

    本剧简名《百花亭》。四折一楔子,末本。情节出南宋黄可道《风流王焕贺怜怜》戏文及宋话本《洛京王焕》。剧写汴梁书生王焕多才多艺、能文能武,人称“风流王焕”。清明春游,与上厅行首贺怜怜相遇于百花亭,各有眷心。经人撮

  • 台湾海防档·佚名

    本书(二册二○三面一二一、八○○字)系就「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海防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选辑而成;不分卷,按年编次。所谓「海防档」,即为清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暨外务部誊清之「海防」档案。本书所录,凡与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