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三十五

 

  卷135_1 【冬夜寓居寄储太祝(一作薛据诗)】綦毋潜

  自为洛阳客,夫子吾知音。尽义能下士,时人无此心。

  奈何离居夜,巢鸟悲空林。愁坐至月上,复闻南邻砧。

  卷135_2 【春泛若耶溪】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卷135_3 【题鹤林寺】綦毋潜

  道林隐形胜,向背临层霄。松覆山殿冷,花藏谿路遥。

  珊珊宝幡挂,焰焰明灯烧。迟日半空谷,春风连上潮。

  少凭水木兴,暂令身心调。愿谢携手客,兹山禅诵饶。

  卷135_4 【题栖霞寺】綦毋潜

  南山势回合,灵境依此住。殿转云崖阴,僧探石泉度。

  龙蛇争翕习,神鬼皆密护。万壑奔道场,群峰向双树。

  天花飞不著,水月白成路。今日观身我,归心复何处。

  卷135_5 【送储十二还庄城】綦毋潜

  西坂何缭绕,青林问子家。天寒噪野雀,日晚度城鸦。

  寂历道傍树,曈曨原上霞。兹情不可说,长恨隐沦赊。

  卷135_6 【送章彝下第】綦毋潜

  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献赋温泉毕,无媒魏阙深。

  黄莺啼就马,白日暗归林。三十名未立,君还惜寸阴。

  卷135_7 【送崔员外黔中监选】綦毋潜

  持衡出帝畿,星指夜郎飞。神女云迎马,荆门雨湿衣。

  听猿收泪罢,系雁待书稀。蛮貊虽殊俗,知君肝胆微。

  卷135_8 【送贾恒明府兼寄温张二司户】綦毋潜

  越客新安别,秦人旧国情。舟乘晚风便,月带上潮平。

  花路西施石,云峰句践城。明州报两掾,相忆二毛生。

  卷135_9 【送宋秀才】綦毋潜

  冠古积荣盛,当时数戟门。旧交丞相子,继世五侯孙。

  长剑倚天外,短书盈万言。秋风一送别,江上黯消魂。

  卷135_10 【送平判官入秦(一作卢象诗)】綦毋潜

  谪远自安命,三年已忘归。同声愿执手,驿骑到门扉。

  云是帝乡去,军书谒紫微。曾为金马客,向日泪沾衣。

  卷135_11 【送郑务拜伯父】綦毋潜

  名公作逐臣,驱马拂行尘。旧国问郧子,劳歌过郢人。

  一川花送客,二月柳宜春。奉料竹林兴,宽怀此别晨。

  卷135_12 【题招隐寺绚公房】綦毋潜

  开士度人久,空岩花雾深。徒知燕坐处,不见有为心。

  兰若门对壑,田家路隔林。还言证法性,归去比黄金。

  卷135_13 【宿太平观】綦毋潜

  夕到玉京寝,窅冥云汉低。魂交仙室蝶,曙听羽人鸡。

  滴沥花上露,清泠松下谿。明当访真隐,挥手入无倪。

  卷135_14 【题灵隐寺山顶禅院】綦毋潜

  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

  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

  卷135_15 【若耶溪逢孔九】綦毋潜

  相逢此溪曲,胜托在烟霞。潭影竹间动,岩阴檐外斜。

  人言上皇代,犬吠武陵家。借问淹留日,春风满若耶。

  卷135_16 【宿龙兴寺】綦毋潜

  香刹夜忘归,松青古殿扉。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

  白日传心静,青莲喻法微。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

  卷135_17 【题沈东美员外山池】綦毋潜

  仙郎偏好道,凿沼象瀛洲。鱼乐随情性,船行任去留。

  秦人辨鸡犬,尧日识巢由。归客衡门外,仍怜返景幽。

  卷135_18 【茅山洞口】綦毋潜

  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

  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

  卷135_19 【过方尊师院】綦毋潜

  羽客北山寻,草堂松径深。养神宗示法,得道不知心。

  洞户逢双履,寥天有一琴。更登玄圃上,仍种杏成林。

  卷135_20 【经陆补阙隐居】綦毋潜

  不敢要君征亦起,致君全得似唐虞。谠言昨叹离天听,

  新象今闻入县图。琴锁坏窗风自响,鹤归乔木隐难呼。

  学书弟子何人在,点检犹存谏草无。

  卷135_21 【登天竺寺】綦毋潜

  郡有化城最,西穷叠嶂深。松门当涧口,石路在峰心。

  幽见夕阳霁,高逢暮雨阴。佛身瞻绀发,宝地践黄金。

  云向竹谿尽,月从花洞临。因物成真悟,遗世在兹岑。

  卷135_22 【满公房】綦毋潜

  世界莲花藏,行人香火缘。灯王照不尽,中夜寂相传。

  卷135_23 【过融上人兰若(一作孟浩然诗)】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卷135_24 【早发上东门】綦毋潜

  十五能行西入秦,三十无家作路人。

  时命不将明主合,布衣空染洛阳尘。

  卷135_25 【祇园寺】綦毋潜

  宝坊求往迹,神理驻沿洄。雁塔酬前愿,王身更后来。

  加持将暝合,朗悟豁然开。两世分明见,馀生复几哉。

  卷135_26 【送集贤学士伊阙史少府放归江东觐省(一作陶翰诗)】綦毋潜

  墨客钟张侣,材高吴越珍。千门来谒帝,驷马去荣亲。

  吏邑沿清洛,乡山指白蘋。归期应不远,当及未央春。

  

猜你喜欢
  卷四十一·阮阅
  卷二十八·阮阅
  第四出 别赏·李渔
  ◆偰廉访玉立(世玉集)·顾嗣立
  第一场 《飘彩》·佚名
  卷八·杜文澜
  卷二·孙默
  卷一百二十九·陈思
  卷四百十六·曹学佺
  卷一百二十三·曹学佺
  原序·曹庭栋
  龟谿集补钞·吴之振
  卷九·陈邦彦
  巻四·宋绪
  碧云集卷中·李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张德瀛

    ○十二律十二律分寸毫厘丝数,吕氏、司马氏、郑氏、蔡氏,诸说各异。其后推算家以密率求今律调律数,皆连比例。戴锷士补校象数一原云:黄锺与大吕,大吕与太簇,距一位而成比例。黄锺与太簇,太簇与姑洗,距二位而成比例。故知乐记比

  • 草泽狂歌卷三·王恭

    (明)王恭 撰○五言律诗九日落叶满秋山亲朋杳霭间江村多雨外世难几人还白髪偏能长黄花好是闲聊将一杯酒暂尔解离颜寄别陈大坐罪之京师泪沾行子衣不得顾庭闱祖席君难醉朋簮我独违风波千里别淮海几人归剩把乡书寄新秋有雁

  • 卷三十九·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三十九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枣东集【起庚寅八月尽辛卯十二月】庚寅秋闰大儿妇携诸孙将至槐簃湫隘不能容乃迁居魏染衚衕西邻枣树一本已累累垂实矣余下榻於东偏故名

  • 王安石·朱自清

    王安石,字介甫,临川属抚州人。后居金陵,亦号半山。登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再调知鄞县,通判舒州。召试馆职,不就;用为群牧判官。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1058)入为度支判官。俄直集贤院。明年,同修起居注,知制诰,纠察

  • 跋·赵执信

    因园集跋今年秋重谒赵秋谷夫子於因园而夫子病目弥甚不作诗六年矣从仲君羮梅得夫子手定平生诗藁分十三集假归録副未及校而羮梅遽索原本以去岁寒无事乃校一过曩夫子手书济南竹枝及宿法庆寺二律皆不在盖所删多矣乾隆辛酉

  • 卷一百八·列传第三十八·方技·脱脱

        ◎方技   ○直鲁古 王白 魏璘 耶律敌鲁 耶律乙不哥   孔子称“小道必有可观”,医卜是已。医以济夭札,卜以决犹豫,皆有补于国,有惠于民。前史录而不遗,故传。   直鲁古,吐谷浑人。初,太祖破吐谷浑,一骑士

  • 雍正七年一月至雍正七年十二月·蒋良骐

    雍正七年正月,云贵督鄂尔泰奏:十月二十九日,恭遇万寿令节,滇南省城五色庆云捧日,经辰、巳、午三时,至十一月朔,绚烂倍常,呈现两日,实从古未有之祥。旨:朕每遇嘉祥,不敢丝毫庆幸,惟倍加敬畏。况此实卿忠诚所感,而现于朕寿日者,正表卿

  •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四·王祎

    唐则天顺圣皇后武氏圣厯元年正月甲子朔庐陵王出居于房州改元【以通鉴脩】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将复召庐陵王故改元三月己巳召庐陵王于房州戊子庐陵王至自房州【以新纪脩】解题曰按新旧史列传后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以问宰相

  • ○玛噶喇庙二则·许指严

    睿亲王多尔衮以骄贵跋扈致败,削爵仆碑,视同叛逆,改其居邸为喇嘛庙,名曰“玛噶喇庙”,今在南池子内者是也。多尔衮美丰裁,善骑射,顺治太后绝爱之,致有下嫁之故事。太后尝谓:“此美男子态度,不可不传于后世。”乃命巧工为塑像,终不

  • 卷之三百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九百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管蔡世家第五·司马迁

    赵季 译注【说明】司马迁在本书《太史公自序》一篇中介绍了本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意图。他说:“管蔡相武庚,将宁旧商;及旦摄政,二叔不飨;杀鲜放度,周公为盟;太妊十子,周以宗强。嘉仲悔过,作《管蔡世家第五》。

  • 韦世康传·魏徵

    韦世康,京兆杜陵人,韦家世世代代都是关内的大姓。 祖父韦旭,魏国南幽州刺史。 父亲韦..,隐居不仕,在北魏、北周两代,十次征他出仕,他都不出山,世人称之为“逍遥公”。 世康小时即沉稳敏捷,有器度。 十岁,州里任他为主簿。 在北

  • 卷十八·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十八明 杨士奇等 撰郊庙後汉高祖入汴初营宗庙帝以姓自汉出遂袭国号尊光武为始祖并亲庙为五诏羣臣议刑部尚书窦贞固上言曰按王制天子七庙诸侯五

  • 卷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十一旗分志十一八旗佐领十一【镶白旗满洲佐领 镶白旗包衣佐领管领分管】镶白旗满洲佐领下【四参领至五参领】第四参领第一佐领系第二佐领内滋生人丁

  • 卷十六·汪克宽

    <經部,春秋類,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録纂疏卷十六元 汪克寛 撰宣公【癸匡王丑五年】元年【晉靈十三年齊惠公元元年衛成二十七年蔡文四年鄭穆二十年曹文十年陳靈六年杞桓二十九年宋文三年秦共公稻

  • 贡愚录·王晋之

    岁甲申张公和大令莅任卢龙招余幕中凡所商搉辄条录代面厯时既久得若干纸汇录如左命曰贡愚或亦千虑之一耳 近日处士之横议半出于书院故昨属直卿转达我兄抚宁书院遇考断不可不考致有烦言然又不可因其言之可畏而不我用我

  • 大金集礼·佚名

    四十卷。传本颇有缺失、错简。一说金明昌六年(1195)张玮等议礼时所进,一说成书于大定年间。参与编纂者不详。约于章宗时成书。记金朝各种礼仪。其卷1、卷2分别介绍太祖、太宗皇帝即位仪和皇位、天德、大定等年的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