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九折 公心拒谳

【双调引秋蕊香】【二句】[末冠带扮李若朴上]正把朝纲嗟叹,何心入相国庭前。【集句】乌纱项上是青天,万事伤心在目前。敢向官途争虎首,西湖残景醉常眠。自家大理寺丞李若朴是也。早间秦府有人来请到府中议事,想为岳鹏举那桩公案了。我想人生在世,终是一死,若只图这现在的荣华,却不赊下了死后的报应?况忠良陷害,千古奇冤,我李若朴莫说拼了这个官,便拼了性命,骨头也是香的。来此已是相府门首,左右的通报一声。[杂传介][净上][末]【夜行船】一片心机千万转,真实话语好与谁传?为却精忠,难番情面,偏要执持刑典。[禀介][见介][末]太师有何分付?[净]就是为岳飞厮罪案。他前次逗遛不进,又有营还兵柄的私书,你可用心鞫问,我这里重重推擢。[末]丞相听禀:

【仙吕双调玉胞肚】明公休怨,说将来教人泪涟。[拭泪介][净]呀,怎幺哭起来?[末]那岳飞果是忠臣,圣上赐得有精忠旗一面,就这旗上字也堪为质见。[净]圣上赐旗,也是一时之兴[末]呀,太师乌纱顶上有青天,还望尊前终恕怜。[净],动口便说甚幺精忠,精忠便怎幺?

【其二】精忠谁羡,笑伊行言词倒颠。他明明是谋反,你到说是精忠。[末]是精忠。[净],是谋反。终不然我相府威仪,不能翻这宗文卷。你是个腐头巾的学问,如今用不着哩。书生见解若值半文钱,有德行的伊川先上天。[末背云]教我李若朴去杀人、媚人,怎幺使得?我不如将此官诰,送还官家去罢。秦桧、秦桧,我常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掷纱帽下][杂报介][净]这酸秀才径自去了。你不做官,难道朝中少你这一个出色的寒儒?叫左右,你可对那何铸说,岳飞这宗罪案要他好生问来,明午便要呈报。[杂]晓得。[净]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下][杂]敬传丞相语,说与问官知。此是何爷门首了。门上通报,秦府差人在此。[外扮何铸上]夜做淹缠梦,晨来窃自猜。檐前无鹊噪,门外有人来。[杂入介]丞相爷拜上何爷,说岳飞一案,一定要老爷问,请老爷明午便呈招上去。[外]呀,怎幺单要我问?[杂]因大理寺李爷不肯问,丞相大怒,故此改送何爷。[外作慌介]你只说我告了假罢。[杂]这怎幺使得?一定是老爷问,小人回复丞相爷便了。[杂做去介][外追转介]你回去,切莫便说我不肯问。[杂]晓得。不看低眉处,焉知宰相尊。[下][外]这事怎幺了?我何铸今番撞出这场费处的事来,不免到书房静想一回。呀,怎幺天色便已昏黑?何省那里?[小净上]自家名唤何省,一生只好打盹,昨夜梦遗三遭,快活其实难忍、难忍。[外],这厮好打,快张灯来。[小净张灯介][小厮作睡介][外]唉,这样一个忠臣,何忍将他陷害?也罢,如今世上的人,不知做了许多没天理的事,也不见报应,难道偏我何铸一弄就弄出来不成?便丧了这一次良心,谅也不妨。待我预先草个招稿者。[作写介]【沉醉东风】扭虚词写他满篇,且住,我何铸今夜在此踌躇,敢怕有鬼神听见。[做惊介]呀,为甚才说鬼,便忽然肉颤?[小净大叫介]打鬼、打鬼。[外]这狗才,怎幺发梦颠?[小净]适才看见老爷在阎王殿上被一个鬼卒扯住,小的慌忙去打那鬼,不想却是做梦。[外沉吟介]他直恁也胡缠,怎幺我心下只是不决?恁般心战,何铸若不依从,定有重祸了。那其间又怕相公埋怨。[合]为着这边,误却那边,算两下难图万全。总之,我辈生于此世,就是个悔气,左又不得,右又不得。倘若不执持的时节,到后来通鉴上叙出我的名字,逢着伊川程氏也骂一顿,致堂胡氏也骂一顿,却不是个遗臭万年了?

【其二】腐冤家骂词有万年,后来看鉴的呵,才开卷便便恶名先见。我想读书人不敢为非,他怕什幺来?都只怕史书传。看来圣贤这法儿到妙,也好挟持良善,唉,只怕死后的声名,也无益于生前的利害又还愁眼前雷电。罢、罢、罢![合前]夜已深了,且去歇息,明日只推病,不出堂理事便了。怕逢奸佞把忠沉,祸福无端一任侵。恰似和针吞却线,刺人肠肚系人心。

本折写无人愿审,以示奸贼的不得人心。

这是强加给岳飞的两大罪名,下一折岳飞与万俟的斗争,就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展开。

高宗赐旗是“一时之兴”,从秦桧口中揭出。

李若朴的刚强、正直,同何铸的软弱动摇,两个形象互相映衬。

伏三十六折“阴府审判”。

伏三十七折“存殁恩光”。

 

猜你喜欢
  第十八出 惊飓·李渔
  第二十二出 寄恨·李渔
  第六章 辞家访道·屠隆
  第二折·尚仲贤
  ●词旨叙·陆辅之
  ●三槐书屋诗钞卷三·金朝觐
  丙集第十二·钱谦益
  卷三十·陆游
  卷399 ·佚名
  卷一百一·冯惟讷
  卷四百六十三·曹学佺
  卷七十六·徐倬
  提要·王璲
  乌鲁木齐杂诗·纪昀
  第三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武溪集补钞·管庭芬

    武溪集补钞余靖送灵谷山人万树秋风一路蝉,渡头重舣木兰船。自惭蹙頞非奇骨,拟问清朝跃马年。游韶石世务常喧嚣,物外有真赏。结友探胜概,放情谐素想。韶山南国镇,灵踪传自囊。双阙倚天秀,一径寻云上。长江速萦带,众峦疑负襁。

  • 卷十五·连横

    抚垦志连横曰:台湾固土番之地,我先民入而拓之,以长育子姓,至于今是赖。故自开辟以来,官司之所经画,人民之所筹谋,莫不以理番为务。夫台湾之番,非有戎狄之狡也;浑沌狉榛,非有先王之教也;岩居谷处,非有城郭之守也;射飞逐走,非有炮火之

  • 雍正上谕 二、朕诸兄弟不可以德化,不可以理喻,不可·雍正

      二、朕诸兄弟不可以德化,不可以理喻,不可以情感,不可以恩结,而其悖逆妄乱,的确是百折不回  【原文】  又奉上谕:“从来善恶之报,纤毫不爽。凡罪大恶极之人,虽一时宽宥,免于诛戮,而伊辗转行回,仍复自投法网,若有驱逐之使然

  • 卷第九·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二宗藩宗藩蜀王至澍(太平王至渌) 襄王常澄 崇王慈爚 吉王慈煃(松滋王某、岷王子某)荣王由桢 潞王常淓瑞王常浩 义阳王朝燀东安王盛蒗德阳王至浚延长王识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八·佚名

    万历十年九月丙辰朔 上御皇极殿○河南右参政赵国璧南京吏科给事中吴琯各以病乞回籍许之○丁巳 上御经筵○云南进年例金二千两 上以后期诘问辅臣张四维等<婠勶-釒>请宽宥从之○和川王府镇国中尉廷垐殴死族弟廷□勒自

  • 卷之一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谈狐三·李定夷

    北京西园王某,江南籍。以典业兴家,赀财颇富。去年六月,祖父剑三暴疾卒。越四日,其父庚生亦无故身亡。不久,其母韦氏又与外祖母同日去世。维时上惟祖母刘氏,中惟幼姑运贞,下惟王某。刘氏见家运如此衰败,愤不欲生,将家堂神主抛弃

  • 皇王大纪卷五十七·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景王十三年冬十一月有星出于女郑禆灶曰晋君将死矣齐栾髙氏皆嗜酒信内多怨彊于陈鲍氏而恶之或告陈无宇曰栾施髙彊将攻陈鲍无宇授甲见鲍国使视二子则皆将饮酒无宇曰彼虽不信闻我授甲则必逐我及其饮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四十三·阿桂

    十一月壬子温福丰升额奏言【臣】等于十一月初六日黎明时督令哈国兴带兵攻达克蘓山巅大碉其时普尔普等领兵夺据山巅向下贼碉以断贼人来路海兰花等领兵上攻达克蘓山复令章京观音保带兵由山下小路进夺贼碉与海兰察兵上下

  • 正言第三十四(缺)·管仲

    失传

  • 卷一百二十·陈祥道

    大磬【後長二律尺八寸博九寸厚二寸弦者兩頭相望者也兩弦之間三尺三寸七分半前長三律二尺七寸博六厚三寸】【先儒曰磬立秋之音禹貢泗濱浮磬蓋以土少而水多故其聲和潤也秦刻嶧山以頌曰刻此樂石顔師古曰嶧山近泗水秦取泗

  • 中庸章句大全下·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中庸章句大全钦定四库全书中庸章句大全下哀公问政哀公鲁君名蒋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防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方版也防简也【叶氏少蕴曰木曰方竹曰防防大而方小聘礼束帛加书百名以上书于

  • 五种成败章第五·佚名

    已知要得佛。要中竟要作要并得要已竟并要已,更无当要。当礼应无所著。名闻无有量。所语言说譬如明月明为弟子得明知畏脑罪从生能坏幹已知五种阴得明成败如有当稽首听。佛言:行道者当知。五阴出入成败。譬如人命欲尽在呼

  • 普賢行品第三十六·欧阳竟无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復告諸菩薩大衆言。佛子如向所演.此但隨衆生根器所宜略   說如來少分境界。何以故.諸佛世尊爲諸衆生無智作惡.計我我所.執著於身.顛倒疑   惑.邪見分别.與諸結縛.恆共相應.隨生死流.遠如來

  • 攝大乘論本卷第三·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一]彼修差別分第六   如是已說彼入因果.彼修差別云何可見。由菩薩十地。何等爲十。一極喜地.二離垢地.   三發光地.四焰[二]慧地.五極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

  • 卷十五·佚名

    第十三篇四七四 庵罗果本生谭[菩萨=旃陀罗]序分此一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提婆达多所作之谈话。提婆达多自行吼啸:&ldquo;予已成佛,沙门瞿昙既非吾师,亦非为指导者。&rdquo;彼弃师尊之佛而离去。如是,彼失禅定,策划分裂僧

  • 十五少年漂流记·凡尔纳

    《十五少年漂流记》(Deux Ans de vacances)发表于1888年。书名直译为《两年假期》,又名《十五少年》、《十五小豪杰》、《荒岛奇遇》。描述了一艘载着十五个少年的帆船在暴风雨中遇难,漂流到荒岛上,坚强的十五个少年团结一

  • 无能胜大明心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成就一切吉祥事业,消除众罪,寿命延长,远离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