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戒显字晦山,太仓人。以下僧诗。○玩《登黄鹤楼》诗,应是遗民而为僧者,无诗稿,于卷轴中得之。○登黄鹤楼谁知地老天荒后,犹得重登黄鹤楼。浮世已随尘劫换,空江仍入大荒流。楚王宫殿铜驼卧,唐代仙真铁笛秋。极目苍茫渺何处,一 
- ○王朴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使杨邠。邠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朴见汉兴日浅,隐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邠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去邠东归。后李业等教隐帝诛权臣,邠与章、弘肇皆见杀,三家之客多 
- 「辛酉」咸丰十一年,公五十一岁。正月,公在祁门营。初六日,贼由石埭县分二股,一由大洪岭窜入,一由大赤岭窜入,直趋祁门。公老营单薄,人心震恐,居民惊走。初七日,提督江长贵击贼于大洪岭,却之。初八日,公派唐义训、朱品隆出队,击贼 
-  烏古論先生令軍民服元氣  乙卯,妖人烏古論先生因閹豎白上,乞在城軍民皆服元氣,不費官糧,可以經久抗敵。右丞仲德知其妄,乃奏:「昔田單守即墨,以一賤卒充天命,師動靜必咨。至於退燕軍而復齊七十餘城,事固有以權詐成功者,況用 
- 宣德元年八月壬戌朔汉王高煦反高煦 太宗皇帝第二子母仁孝皇后高煦为人狡黠狠愎初 太祖皇帝召秦晋燕周四府世子及郡王之稍长者就学京师高煦与焉而与晋恭王第三子济熿周定王第二子有勋相好言动皆轻佻素不为 太祖所爱 太 
- 第九册  天聪二年正月至三月满洲国天聪二年戊长正月初二日。遣先前为我阵获银柱赍书往宁远。银柱原後宁远总兵官祖大寿下随侍。丁卯年五月,兴师往征,为我兵擒获解至。银柱所赍书曰:“彼此互为大言,渐冉■蔓,何所底 
- 章昭达字伯通,吴兴郡武康县人。祖父章道盖,是齐朝广平太守。父亲章法尚,是梁朝扬州议曹从事。章昭达性情卓越豪迈,轻视财物而崇尚义气。年轻时,曾经遇到一位相命先生,他对章昭达说:“您面相很好,必须经历一次小摧残,然后就能富 
-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二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御边後魏宣武帝正始间议选边戍事豫州中正袁飜议曰臣闻两汉警於西北魏晋备在东南是以镇边守塞必寄威重伐叛柔服实赖温良故田叔魏尚声高於沙漠当阳钜平绩流於江汉 
-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十七征榷考【二】征商【关市】乾隆元年革除龙江西新关衙规验票等项银两户部覆准两江总督赵宏恩等奏称龙江西新关务旧有衙规茶果照验单票等项在正额盈余加一火耗之外应令一概革除如织造衙 
- 【经】八年春王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吴伐我。夏,齐人取讙及阐。归邾子益子邾。秋七月。冬十有二月癸亥,杞伯过卒。齐人归讙及阐。【传】八年春,宋公伐曹,将还,褚师子肥殿。曹人诟之,不行,师待之。公闻之,怒,命反之,遂灭曹。 
- △菩萨见实会第十六之五夜叉授记品第十尔时复有八亿夜叉。见诸阿修罗伽楼罗龙女龙王鸠槃荼乾闼婆等。供养如来闻授记已,欣喜踊悦皆得称心。生希有心得未曾有。知佛世尊智慧无尽最尊最胜无所罣碍不可思议。复更得闻法门 
-   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第一分遊行經第二之三   爾時佛告阿難時王自念我本積何功德修何善本今獲果報巍巍若是.[一]復自思念以   三因緣致此福報.何謂爲三.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禪思.以是因緣今 
- 梁天竺三藏真谛译  如来功德品第四  佛告阿难。有百八十不共之法。此是如来胜妙功德。一者三十二相。二者八十种好。三者六十八法。何者三十二相。菩萨修四因缘。一持戒。二禅定。三者忍辱。四者舍财及诸烦恼。修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慈品第六  贾人行旷野  饥渴于厄道  导师救护之  将至水果处  以无为之道  消灭诸垢毒  积安得等心  稽首佛世尊  本船在巨海  向鱼摩竭口  其船入鱼腹  发慈以济之   
- 嗣法門人行浚等編小參結制,小參。僧問:「龍蛇混雜,凡聖同居,今日結制,如何辨的?」師打云:「者裏著眼。」進云:「如是,則棒頭薦取。」師云:「釘樁搖櫓漢。」進云:「煆煉須憑宗匠手,真金終不混泥沙。」師云:「瓦礫不勞拈出。」乃云:「 
- 伤寒类著作。清初柯琴撰。二卷。琴有《伤寒来苏集》已著录。依据《内经》理论,阐发仲景之学,采用六经分类法,分列诸方,于康熙十三年(1674)撰成是书。上卷为太阳方总论及列方,下卷为阳明方总论及列方、少阳方总论及列 
-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述说诸饿鬼问恶报业因于目连,目连乃一一答之。 
- 二卷,赵宋法天译。佛在楞伽国,说宝藏神大夜叉王之陀罗尼及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