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六出 赠荫(中吕调江阳韵)

(副末扮雕塑匠上)金碧重重庙貌新,云台何用画麒麟!只今百代隆封祀,犹是当年赴丈人。自家乃雕塑匠便是。今奉圣旨。修建忠臣杨椒山老爷庙像。怎见这祠堂齐整,神像威严。

但见翠森森列两行秀柏,千年枝压虬龙;碧巍巍竖几座名碑,一疏光寒星斗。四面回廊,碧瓦参差冲汉起;三重大殿,朱栏高耸出云平。那老爷冠裳珮玉,浩然气直射丹霄;秉笏垂绅,落腮胡俨开生面。春秋配享学宫旁,榜额金书敕建;远近瞻趋忠愍像,往来彩笔留题。今日大工已完,钦差将到,不免请出老爷神像,安在居中,好受香火。

(众抬生木像幞头蟒玉执笏坐介)

(丑、净扮二木吏捧印捧疏傍立介)

(副末)是好一尊神像也!正是:一门封荫天边至。百世清忠海内传。

(下)

(小生冠带捧敕众旗帜引上)

【绕地游】

(小生)云开仙仗,日月重清朗。捧天书,追封忠谠。电扫奸霾,史留疏草,庆荣封千秋配享。

下官王世贞,将椒山年兄冤情奏明,蒙圣上赐谥“忠愍”,立庙赠官,一门封荫。巳到容城,左右即向杨老爷敕建祠堂开读新诏,以慰忠魂!

(旦冠帔、二子冠带上接介)圣旨巳到。跪听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设鼗建铎,圣王重直言之臣;为国锄奸,志士壮致身之节。兹尔明故兵部武选司员外杨继盛,孤忠天负,义勇性成。具二疏之屡奏,犯九死而不回。从容就义,以明直介之心;积渐回天,始正奸邪之戮。如无追赠,何劝将来?兹特赠尔为太常寺少卿,立祠岁祭,赐谥忠愍。用表遗芳,少抒幽枉。妻孺人张氏,相夫以佐齑盐,临难而投斧钺,贞心苦节,不愧所天,加封贞淑夫人。二子应尾、应箕,伸缇萦之请,泣血当衢;痛风木之悲,枕苫庐墓。节义传之百代,忠孝萃于一门。念厥贞魂,允宜封荫。应尾,特受尚宝司丞;应箕,入监渎书。其被诬忠臣夏言、沈炼等,各照例追赠封荫,用彰直道。鸣呼!旌善惩恶,百王之大章;崇祀挫贤,千秋之盛典。钦哉谢恩!

(众)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生向旦、二子贺介)杨年兄忠心,今日始可表扬。年嫂年侄一时荣荫,可喜可贺!

(二小同旦谢介)此皆老年伯生死不忘,存没沾恩!㈠、生)可向杨年兄神前拜贺!

(众朝外拜介)

【山花子】

(小生)平生自负皋夔上,逢时欲奏平康。痛忠忱空垂谏章,浮云不遇当阳。

(合)荷皇朝荣褒勒芳,黄麻紫泥旌额坊。封妻荫子登庙廊。祀享千秋,名流万邦。

【前腔】

(旦)九重特地恩波荡,旌忠御旨琳琅。仗良朋雷陈未忘,孤婺并求辉光。

(合前)

【前腔】

(小)十年风木伊蒿怆,蓼莪泪洒昊苍。斩元憝才明善良,何期恩锡揄扬!

(合前)

(小)请年伯少歇片时,备有粗席奏候。

(小生)钦差尚有公务,不能久留。一封丹诏下,千里故人来。

(二子送小生下)

(旦二小生)就此拜谢天地!

(众拜介)

【锦衣香】

(众)紫诰封,泥金像。白骨香,丹心朗。史阁留书,彤庭题榜。龙碑十丈篆文长,二疏高列,千古辉煌。见才人题咏,蚺蛇胆千年歌唱。大节纯忠,并画出奸邪丑状·主圣臣贤,王风遐畅。

(末扮金甲神捧敕、二童旌节引上,登高立介)一统王基归顺治,万年天运壮清朝。今当顺治十四年,大清国圣明天子御笔亲题表忠御序,颁行天下,上帝大喜。从此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享国太平,万年福寿。那杨忠臣可回天去也。

(生扮木主同丑、净俱起介)

(生)一点忠魂今始慰,隔朝御笔古难逢。

(下)

(众)你看一朵祥云,露出天神,簇拥而去,好奇怪也。

【浆水令】

(众)歌太平,仁风流广;驭和气,仙音嘹亮。山河一统庆羲黄·凌云词赋。轔凤文章,相如渴饮仙人掌。祝顺治,祝顺治,民歌击壤。颂清朝,颂清朝,圣寿无疆!

【尾声】国运天心原不爽,御序颁行卿相。因此代表忠臣颂圣皇。

(共下)

诗次忠愍原韵

青史徒传烈骨香,未闻天笔赞曹郎。

当年疏草留忠愍,隔代褒封赖圣王。

按谱写真成感慨,因天劝世愧荒唐。

汉朝谁荐凌云赋,空叹相如不遇扬!

末结归重于表忠御序而颂美本朝者。既见盛典之不朽,亦以顺天心、彰王道也。堂堂序论皆忠愍之见征于天者。彼严、赵诸子安在哉?灰飞烟灭,止见其愚横贪痴,供铁桧之瓦击耳。

容城教谕丁耀亢拜纪

猜你喜欢
  卷六百四十三·彭定求
  崔与之·唐圭璋
  董德元·唐圭璋
  张焘·唐圭璋
  解人颐 游戏集·钱德苍
  第二折·吴昌龄
  ●序·龚鉽
  卷八·周权
  于湖词卷三·张孝祥
  卷七十二·冯惟讷
  卷十五·沈季友
  卷三·文珦
  李白诗鉴赏·佚名
  卷八·温庭筠
  提要·赵汝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佚名

    (冲末扮钟离上,诗云)生我之门死我户,几个惺惺几个悟。夜来铁汉自寻思,长生不死由人做。贫遭覆姓钟离,名权,字云房,道号正阳子。因赴天斋已回,观见下方一道青气,冲于九霄。贫道观看多时,见洛阳梁园棚内,一伶人,姓许名坚,乐名蓝采和

  • 沧浪集卷一·严羽

    宋 严羽 撰诗辩禅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若小乘禅声闻辟支果皆非正也论诗如论禅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大歴以还之诗则小乘禅也已落第二义矣晩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学汉

  • 分春馆集外词·朱庸斋

    蝶恋花 十五岁时作鹦鹉唤茶添意绪。不管春归,只解留春住。花事暗中知几许。梨英尚有销魂处。楼外东风吹柳絮。倚遍阑干,明月空来去。争似旧时春草渡。桃花扇底遮人语。好事近 题溪山一角一抹故山云,回首渐收残雨。指点

  • 卷四十八·志第一·天文一·脱脱

        ◎天文一   ○仪象 极度 黄赤道 中星 土圭   夫不言而信,天之道也。天于人君有告戒之道焉,示之以象而已。故自上古以来,天文有世掌之官,唐虞羲、和,夏昆吾,商巫咸,周史佚、甘德、石申之流。居是官者,专察

  • 卷一百十八 景祐三年(丙子,1036)·李焘

      起仁宗景祐三年正月盡是年六月   春正月丙戌,詔刑部,自今臣僚雪罪經它司覆視而不當者,其元奏斷及檢書官毋得以赦原。   戊子,命知樞密院事李諮、參知政事蔡齊、三司使程琳、御史中丞杜衍、知制誥丁度同議茶法。諮

  •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王祎

    汉孝献皇帝建安元年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正月郊祀上帝于安邑改元建安春正月帝居安邑【以春秋脩】郊祀上帝改元【以本纪脩】二月张扬使董承治洛阳宫室刘表遣兵助之【以列传脩】六月乙未帝幸闻喜【本纪】袁术攻刘备备拒之

  • 读礼通考卷八十二·徐乾学

    葬考一干学案葬者藏也孝子不忍其亲之体魄暴露于地上而坎土以藏之勿使人见也孟子云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不忍见狐狸蝇蚋之患遂归反蔂梩而掩之葬埋之法盖权舆于此矣易大传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

  • 绥寇纪畧卷十·吴伟业

    国子监祭酒吴伟业撰盐亭诛张献忠不知其所自起延帅杜文焕以庚午春二月督延绥固原兵三千便宜剿抚既定黄甫清水木三堡而米脂贼张献忠所据十八寨闻兵至诡乞降延抚洪承畴亦常以辛未冬十二月抚贼张献

  • 斛律金传·李百药

    斛律金,字阿六敦,朔州敕勒部人氏。高祖倍侯利,因强壮武勇而扬名塞外,随道武内附,赐爵孟都公。祖父幡地斤,任殿中尚书。父大那瑰,光禄大夫、第一领民酋长。天平中,斛律金显贵,赠司空公。斛律金性格敦厚直率,善于骑马射箭,行兵使用

  • 卷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四十五凶礼周官凶礼有五丧居其首昭慎终也唐显庆礼删国恤之条后世遂末由详考厥制下逮臣庶罕得遵循或泥古而失其情或从俗而违于义者有之我朝孝治光昭与成周嫓美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其间称

  •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二十八·钱若水

    起太平兴国九年正月,尽二月壬子,朔,上不受朝,群臣诣阁,拜表称贺。丙辰,命户部推官、监察御史索湘、元玘按行河决所坏民田。丁已, 驾幸景龙门外水硙, 上临水而坐,命近臣观之,因谓近臣曰:‘此水出于山源,凊澄甘㓗,近河之地,水

  • 200.李纲守东京·林汉达

    金太宗灭了辽朝之后,借口宋朝收留了一名辽朝逃亡的将领,分兵两路进攻北宋。西路由宗翰(又名粘罕)率领,攻打太原;东路由宗望(又名斡离不,斡音wò)率领,攻打燕京。两路大军约定在东京会师。前线的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飞到北宋朝廷

  • 卷十二·高诱

    钦定四库全书淮南鸿烈解卷十二汉 高诱 注道应训【道之所行物动而应考之祸福以知验符也故曰道应】太清问於无穷曰子知道乎无穷曰吾弗知也【太清元气之清者也无穷无形也】又问於无为曰子知道乎无为曰吾知道【无为有形

  • 卷之一 原道训·高诱

    原道训上原,本也。本道根真,包裹天地,以历万物,故曰原道。因以题篇。夫道者,覆天载地,道无形而大也。廓四方,柝八极。廓,张也。柝,开也。八极,八方之极也。言其远。柝,读重门击柝之柝也。高不可际,深不可测。际,至也。度深曰测,一曰

  • 榕村语录卷二十七·李光地

    治道一天下有道不止是朝廷清明连士庶人都依傍着道理上行方算清明在上重浊在下其实息息相应如天气清朗则地下百物滋生人靣上光润则体中无病果然朝廷清明便百姓殷实矣草木无根岂能开花结实学问不有心得总不相干功名亦然

  • 大学章句序·胡广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朱子曰天之生民各与以性性非有物只是一个道理之在我者耳仁则是个温和慈爱底道理义则是个断制裁割底道理礼则是个恭敬撙节底道理智则是个分

  • 观所缘缘论·陈那

        陈那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诸有欲令眼等五识。以外色作所缘缘者。或执极微许有实体。能生识故或执和合。以识生时带彼相故。二俱非理。所以者何。  极微于五识  设缘非所缘  彼相识无

  • 顯聖三宜禪師語錄序·明盂

    世尊有密語,迦葉不覆藏。夫一華拈出,覿體全彰,果世尊有密語乎?然而百萬人天,咸皆罔措者,何也?昔者趙簡子,因姑布子卿,以翟妃子毋恤為賢,欲試之,乃告諸子曰:吾藏寶符於常山上,先得者賞,諸子馳之,常山上求無所得,毋恤還日,已得符矣。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