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八

  ●卷四十八·丽人门

  陈筑字梦和,莆田人。崇德(宁)初登笫,为福州古田尉。既至官,惑一倡周氏。周能诗,尝有诗赠筑曰:“梦和残月过楼西,月过楼西梦已迷。唤起一声肠断处,落花枝上鹧鸪啼。”首句盖寓筑字也。又有《春时(晴)诗》曰:”瞥然飞过谁家燕,蓦地香来甚处花?深院日长无个事,一瓶春水自煎茶。”〔《夷坚志》、《渔隐丛话》前集卷六○〕

  往时青幕之子妇,妓也,善为诗词。同府以词挑之。妓答〔之〕曰:“清词丽句,永叔子瞻曾独步。似恁文章。写得出来当甚强?”〔《后山诗话》,同上〕

  杭妓胡楚龙(靓)靓皆有诗名,胡云:“不见当年(时)丁令威,年来处处是相思。若将此恨同芳草,却恐青青有尽时。”张子野老于杭,多为官妓作词而不及靓。靓献诗云:“天与群(碧)芳十样葩,独分颜色不堪夸。牡丹芍药人题遍,自分身如鼓子花。”子野于是为作词也。〔同上,同上〕

  苏子瞻通判钱唐,尝权领郡事,新太守将至,营妓陈状,以年老乞出籍从良。

  公即判曰:“五日京兆,判状不准;九尾野狐,从良任便。”有周生者,色艺为一郡之最,闻之,亦陈状乞嫁,公惜其去,判云:“慕《周南》之化,此意诚可嘉;空冀北之群,所请宜不允。”其敏捷喜(善)谑如此。〔《渑水燕谈录》,同上〕

  韩魏公为陕西安抚,开府长安。李待制师中过之。李有诗名,席间使为官妓贾爱卿赋诗,云:“愿得貔貅十万兵,犬戎巢穴一时平。归来不用封侯印,只问君王乞爱卿。”〔《后山诗话》,同上〕

  李元膺丧妻,作长短句云:“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歌罢花如雨。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门路。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元膺寻亦卒。〔《冷斋夜话》,同上〕

  杜大中自行伍行(为)将,与物无情,西人呼为杜大虫。虽妻有过,亦公杖杖之。有爱妾,才色俱美,大中笺表皆此妾所为。一日,大〔中〕方寝,妾至,见几间有纸笔颇佳,因书一阕寄《临江仙》,有“彩凤随鸦”之语。大中觉而视之云:“鸦且打凤。”于是掌其面,至项折而毙。〔《今是堂手录》,同上〕

  东坡在丰城,有老人生子,为具召东坡,且求一诗。东坡问:“翁年寿几何?”

  曰:“七十。”“翁之妻几何?”曰:“三十。”东坡即席戏作八句,其警联云:“圣善方当而立岁,乃翁已及古希年。”〔《遁斋闲览》,同上〕

  治平中,钱忠道过吴江,爱其风物清佳,留恋不能去,〔终日〕讽咏游赏。

  遇一女子,小舟独棹于烟波浩渺间。忠悦之,作诗赠女子,其警句云:“满目生涯千顷浪,全家衣食一轮(纶)竿。”女子得诗,携之归,呈其父,其父盖隐沦客也。喜忠此诗,遂以女子奉忠箕帚,泛舟同入烟波,不知所往。〔《青琐集》,同上〕

  “白藕作花风已秋,不堪残睡更回头。晚云带雨归飞急,去作西窗一夜愁。”

  此赵德麟细君王氏所作也。德麟既鳏居,因见此篇,遂与之为亲,余以为乃二十八字媒也。德麟名令。东坡作《秋阳赋》云:“越王之孙,有贤公子。宅于不土之里,而咏无言之诗。”盖字也。坡云:“且教人别处使不得。”苕溪渔隐曰:德磷(麟)小词有“脸薄难藏泪,眉长易觉愁”之句,人多称之。乃全用(也)《香奁集》“桃花脸薄难藏泪,柳叶眉长易觉愁”一联诗,但去其上四字耳。〔《王直方诗活》,同上〕

  毛达可未第时,其内以一诗寄之云:“剔烛亲〔封〕锦字书,拟凭归雁寄天隅。经年未报干秦策,不识如今舌在无?”〔《寄斋录》,同上〕

  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小词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此言(语)甚新。又《九日词》云:“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此语亦妇人所难到也。易安再适张〔汝〕舟,未几反目,有启事与綦处厚〔云〕:“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传者争(“争”字作“无不”)笑之。〔《苕溪渔隐》,同上〕

  朝奉郎丘舜(中)诸女皆能文词,每兄弟内集,必联咏为乐。其仲尝作寄夫诗云:“帘里孤灯觉晓迟,独眠留得宿(得)妆眉。珊瑚枕上惊残梦,认得萧郎马过时。”〔《苕溪渔隐》,同上〕

  近世妇人多能诗,往往有臻古人者。王荆公家能诗者最众。张奎妻长安县君,荆公之妹也,佳句为最:“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吴安持妻蓬莱县君,荆公之女也,有句云:“西风不入小窗纱,秋意应怜我忆家。极目江山千万恨,依前和泪看黄花。”刘天保妻,平甫女也。句有“不缘燕子穿帘幕,春去春来可得知”。荆公妻吴因夫人亦能文,尝有小词约诸亲游西池,有“待得明年重把酒。携手。那知无雨又无风。”皆脱洒可喜之句也。〔《隐居诗话》,同上〕

  作诗押韵是一巧。《中秋夜月》诗押尖字,数首之后,一妇人云:“蚌胎光透壳,犀角晕盈尖。”〔《许彦周诗话》,同上后集卷四○〕

  广汉营妓小名僧儿,秀外惠中,善填词。有〔姓〕戴者忘其名,两作汉守,宠之,既而得请玉局之祠以归。僧儿作《满庭芳》见意云:“团菊包金,丛兰减翠,画成秋幕风烟。使君归去,千里倍潸然。两度朱幡雁水,全胜得陶侃当年。

  如何见,一时盛事,都在送行篇。愁烦。梳洗懒,寻思陪宴,花月湖边。有多少风流,往事萦牵。闻道霓旌羽驾,看看是玉局神仙。应相许,冲云破雾,一到洞中天。”〔《苕溪渔隐》,同上〕

  姑苏官妓姓苏名琼,行第九。蔡元长道过苏州,太守召饮,元长闻琼之能词,因命即席为之,乞韵,以九字。词云:“韩愈文章盖世,谢安情性风流。良辰美景在西楼。敢劝一卮芳酒。记得南宫高过(第),弟兄争占鳌头。金炉玉殿瑞烟浮。高占甲科第九。”盖元长奏名第九也。〔《复斋漫录》,同上〕

  夏均父尝言诗之比类,直要相停。常与客泛舟载肥妓而饮浊酒,其诗曰:“蚁浮金碗浊,妓压画船低。”〔《诗成隽永》,同上〕

  文潞公守洛,富郑公致仕(政),司马温公宫祠,范蜀公自许下来,同过郡会。出四玉杯劝酒,官妓不谨,碎其一。潞公将治之,温公请书牍尾云:“玉爵弗挥,典礼虽闻于往记;彩云易散,过差可恕于新人。”乃笑面释之。〔同上〕

  东坡自钱塘被召,过京师(口),林子中作守,郡有会。坐中营妓出牒,郑容求落籍,高莹求从良。子中命呈东坡。东坡索笔为《减字木兰花》书牒后云:“郑庄好客。容我樽前先堕帻。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高山白早。莹骨冰肌那解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暗用此八字于句端也。苕溪渔隐曰:《聚兰集》载此词乃东坡赠润守许仲涂,且以“郑容落籍,高莹从良”为句首,非林子中也。〔同上,同上〕

  江宁章文虎,其妻刘氏名彤,文美其字也。工诗词,尝有词寄文虎云:“千里长安名利客,轻离轻散寻常。难禁三月好风光。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记得年时临上马,看人泪眼汪汪。如今不忍更思量。恨无千日酒,空断九回肠。”

  又云:“向日寄去诗曲,非敢为工,盖欲道衷肠万一耳。何不掩恶,辄示他人,适足取笑文虎也。本不复作,然意有所感,不〔能〕自己,小诗(草)二章章四句奉〔寄〕。”其一云:“碧纱窗外一声蝉,牵断愁肠懒昼脱。千里才郎归末得,无言空拨玉炉烟。”其二云:“画扇停挥白日长,清风细细袭罗裳。女童来报新难酒(ド熟),安得良人共一觞?”〔《苕溪渔隐》,同上〕

  祭文,唐人多用四六,韩退之亦然。故李易安《祭赵湖州文》云:“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妇人四六〔之〕工者。〔《四六谈麈》,同上〕

  今代妇人能诗者,前者曾夫人魏,后有易安李。李在赵氏时,建炎初,从秘阁守建康,作诗云:“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又云:“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诗说隽永》,同上〕

  山谷《戏闻喜(善)遣侍儿来促诗》云:“日遣侍儿来报嘉,草鞋十里踏堤沙。鸠盘茶样施丹粉,只欠一枝莴苣花。”其丑陋可想,山谷亦善戏也。〔《苕溪渔隐》,同上〕

  刘伟明既丧爱妾而不能忘,为《清平乐词》云:“东风依旧。着意隋堤柳。

  搓得鹅儿黄欲就。天色清明时候(厮勾)。去年紫陌青城(朱门)。今朝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知他几个黄昏?”与唐阿灰之词有间矣。〔《复斋漫录》〔同上〕

  陆敦礼藻有侍儿名美奴,善缀词,出侑樽俎,每丐韵于坐客,顷刻成章。

  《卜算子》云:“送我出东门,乍别长安道。两岸垂杨锁暮烟,正是秋光老。一曲古《阳关》;莫惜金樽倒。‘君向潇湘我向秦’,鱼雁何时到?”《如梦令》云:“日暮马嘶人去。船逐清波东注。后夜最高楼,还肯思量人否?无绪。无绪。

  生怕黄昏疏雨。”〔《苕溪渔隐》,同上〕

  王定国岭外归,出歌者劝东坡酒。坡作《定风波》,《序》云:“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此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苏(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东皋杂录》,同上〕

  余观《古今诗话翰府名谈》皆载寇莱公侍儿茜桃诗二首,和章一首并同。

  《翰府名谈》仍益以怪辞,吾所不取。今但笔其诗云。公自相府出镇北门,有善歌者至庭下,公收(取)金钟独酌,令歌数阕。公赠之束彩,歌者朱满〔思〕,茜桃自内窥之,立为诗二章呈公,云:“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尚(意)嫌轻。不知织女莹(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其二云:“夜冷衣单手屡呵,幽窗轧轧度寒梭。腊天日短不盈尺,何似妖姬一曲歌?”公和云:“将相功名终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人间万事君休问,且向樽前听艳歌。”〔同上,同上〕

猜你喜欢
  ●卷二一·陈衍
  ●集序·徐陵
  璇玑图诗读法记·康万民
  第二十四章 访道仙翁·屠隆
  第三回 老秀才暗里遭殃 周老者雪中送炭·萧晶玉
  常建诗卷一·常建
  鲤跳·徐志摩
  人境庐诗草·卷十一·黄遵宪
  卷194 ·佚名
  古赋辨体巻一·祝尧
  拟装木脚者语·刘半农
  韦斋诗钞·吴之振
  卷八百五十七·佚名
  御选宋诗卷十五·康熙
  倚松诗集巻二·饶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八十九·彭定求

        卷389_1 【走笔追王内丘】卢仝   自识夫子面,便获夫子心。夫子一启颜,义重千黄金。   平原孟尝骨已土,始有夫子堪知音。忽然夫子不语,   带席帽,骑驴去。余对醁醽不能斟,君且来,   余之瞻望心悠哉。零雨其

  • 卷二百二十九·彭定求

        卷229_1 【哭严仆射归榇】杜甫   素幔随流水,归舟返旧京。老亲如宿昔,部曲异平生。   风送蛟龙雨,天长骠骑营。一哀三峡暮,遗后见君情。   卷229_2 【宴戎州杨使君东楼】杜甫   胜绝惊身老,情忘发兴奇。

  • 卷三十二·阮阅

      ●卷三十二·乐府门  翰林学士聂冠卿,尝于李良定公席上赋《多丽》词云:“想人生,美景良辰堪惜。问其间,赏心乐事,就中谁(难)是并得。况东城,凤台沁苑,泛晴波,浅照金碧。露洗华桐,烟霏丝柳,绿阴摇曳,荡春一色。画

  • 唐诗镜卷二十四·陆时雍

    <集部,总集类,古诗镜__唐诗镜>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二十四 明 陆时雍 编 盛唐第十六 杜甫【四】 七言古诗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劒器行【并序】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特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劔器壮其蔚跂问其

  • 卷四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四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张都官集张先字子野乌程人康定进士知吴江县诗格清丽尤长于乐府有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破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之句时号张三影李公择守吴兴招子野軰集于

  •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姓名爵里一帝系太祖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濠之钟离人元至正丁未称呉元年戊申建元洪武在位三十一年諡曰圣神文武钦明起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庙号太祖有御制诗集五卷】成祖皇帝【讳棣太祖第

  • 李淑诗苑类格·佚名

    诗苑类格 宋 李淑李淑(生卒年不详),字献臣,徐州丰(今属江苏)人。少傅若谷子。景祐(1034-1038年)初,知制诰,除翰林学士。累官户部侍郎,出知河中府。卒谥尚书右丞。著有《三朝宝训》、《三朝训鉴图》等,编有《诗苑类格》。《

  • 列传第三十一 徐湛之 江湛 王僧绰·沈约

    徐湛之,字孝源,东海郯人。司徒羡之兄孙,吴郡太守佩之弟子也。祖钦之,秘书监。父逵之,尚高祖长女会稽公主,为振威将军、彭城、沛二郡太守。高祖诸子并幼,以逵之姻戚,将大任之,欲先令立功。及讨司马休之,使统军为前锋,配以精兵利器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八·佚名

    万历二十二年十月乙巳朔以孟冬享 太庙遣定国公徐文璧恭代○皇极门给赐百官二十三年大统历颁行天下辅臣及日讲官特赐历有差○差御史周维翰巡按福建○丙午 孝洁肃皇后忌辰遣官祭 永陵○丁未大学士赵志皋催行取各官谓

  • 卷之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二十二·佚名

    宣统元年。己酉。九月。壬戌。谕内阁、朝廷肬■闲任疆臣。畀以用人重寄。近来办理新政。遇有奏调人员。无不俯如所请。惟念该督抚等果能于本省属员认真考察。何至一省之中。竟致无员可用。必须借材他省。方收臂指之

  • 贺拔岳传·李延寿

    贺拔岳,字阿斗泥,贺拔胜的弟弟。他从小胸怀大志,爱好施舍,喜欢交结读书人。开始,为太学生,长大后能骑马向左右两边射箭,骁勇绝伦。他不读兵书,而谋略却与兵法相符,了解他的人都很惊奇。他与父亲和哥哥一起赴援怀朔,敌兵首领卫可

  • ●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三·丁传靖

    秦观 张耒 陈师道 洪刍 少游为黄本校勘甚贫,钱穆父为户书,皆居东华门之堆垛场。少游春日作诗遗穆父曰:&ldquo;三年京国鬓如丝,又见新花发故枝。日典春衣非为酒,家贫食粥已多时。&rdquo;穆父以米二石送之。王直方诗话 王右

  •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允禄

    和硕荘亲王【臣】允禄和硕果亲王【臣】允礼恭承勅旨编刋雍正元年至五年上谕告成谨奉表上进者【臣】等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上言伏惟二典垂光示百王之模范六官成式备万事之纲维咨岳牧以询谋聿彰尧舜执中之用昭典常而训廸丕

  • 卷一百二十二·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二十二  宋 卫湜 撰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诗云尔卜尔筮履无咎言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让善诗云考卜惟王度是镐京惟龟正之武王成之子云善则称君过则

  • 条例·严粲

    诗缉条例 集诸家之说为诗缉旧说已善者不必求异有所未安乃参以已说要在以意逆志优而柔之以求吟咏之情性而已字训句义插注经文之下以着所从乃错综新旧说以为章指顺经文而点掇之【点平声】使诗人纡余涵泳之趣一见可了以

  • 序品第一·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二万八千人俱。皆所作已办。梵行已立。不受後有。如摩诃那伽心得自在。其名曰摩诃迦叶。须菩提。憍陈如。离越多诃多。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毕陵伽婆蹉。舍利弗。摩诃迦旃

  • 勤有堂随录·陈栎

    一卷。元陈栎(1252—1334)撰。陈栎字寿翁,人称定宇先生,休宁(今属安徽)人。此书为陈栎随笔札记之文,以谈理学为主,兼及考证。对宋末元初诸人,各举其学问源流、文章得失,言之有物,非泛泛空言者流。因其夫妇辛勤,建有“勤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