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近思録集注卷十四

观圣贤【几二十六条】

明道先生曰尧与舜更无优劣及至汤武便别孟子言性之反之自古无人如此说只孟子分别出来便知得尧舜是生而知之汤武是学而能之文王之徳则似尧舜禹之徳则似汤武要之皆是圣人【遗书上同】仲尼元气也顔子春生也孟子并秋杀尽见【见音现】仲尼无所不包顔子示不违如愚之学于后世有自然之和气不言而化者也孟子则露其材盖亦时然而已【问孟子露其材盖亦时然而已岂孟子亦有战国之习否朱子曰亦是战国之习如三代人物自是一般气象左传所载春秋人物又是一般气象战国人物又是一般气象】仲尼天地也顔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观其言皆可见之矣仲尼无迹顔子微有迹孟子其迹着孔子尽是明快人顔子尽岂弟孟子尽雄辩【岂弟恺悌同】 伊川先生曰曾子传圣人学其徳后来不可测安知其不至圣人如言吾得正而毙且休理防文字只看他气象极好被他所见处大后人虽有好言语只被气象卑终不类道【遗书又曰曽子疾病只要以正不虑死与武王杀一不辜行一不义得天下不为同心】 传经为难如圣人之后才百年传之已差圣人之学若非子思孟子则防乎息矣道何尝息只是人不由之道非亡也幽厉不由也【差初加反汉书董仲舒对贤良策云夫周道衰于幽厉非道亡也幽厉不丝也】 荀卿才高其过多扬雄才短其过少【卿吕本作子 荀卿名况字卿为楚兰陵令扬雄见前叶氏曰荀子才高过多如以人性为恶子思孟子为非是也扬雄才短过少如作太拟易作法言拟论语皆摹仿前圣遗言是也 朱子曰荀子亦有说得好处君子大心则天而道小心则畏义而节又如说能定而后能应皆是好语子无好处说到深处只是走入老荘窠窟里去如清静寂寞之说皆是也】 荀子极偏驳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扬子虽少过然已自不识性更说甚道【荀子性恶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子修身篇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气者所识善恶之马也此因韩退之有荀与大醇小疵之说而论之如此 朱子曰程子说荀子极偏驳扬子虽少过此等语皆是就分金秤上说下来若不曾看荀子子则所谓偏驳少过等处亦见不得】 董仲舒曰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此董子所以度越诸子【仲舒语见第二卷度越诸子见汉书扬雄赞顔师古曰度也 或谓此语是有是非无利害如何朱子曰是不论利害只论是非理固然也要亦当权其轻重方尽善但今人止知有利害于是非全轻也 以上并伊川语】 汉儒如毛苌董仲舒最得圣贤之意然见道不甚分明下此即至扬雄规模又窄狭矣【苌后汉书作长按孔氏毛诗正义汉书儒林传云毛公赵人也为河间献王博士不言其名范晔后汉书云赵人毛苌传诗】

【初学记荀卿授鲁国毛亨作诂训传以授赵国毛苌时人谓亨为大毛公苌为小毛公朱子曰董子识得本原如云正心修身可以治国平天下又仁义礼乐皆其具俱说得好问见道不分明处曰如命者天之令性者生之质情者人之欲命非圣人不行性非教化不成情非制度不节等语似不识性善模様又云明于天性知自贵于物知自贵于物然后知仁义知仁义然后重礼节重礼节然后安处善安处善然后乐循理又似见得性善模様终是説得骑墙不甚分明端的问何故而取毛公曰考之诗传要有数处如关睢所谓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要之亦不多见只是气象大概好】伊川先生曰林希谓扬雄为禄隐雄后人只为见

他著书便须要做他是怎生做得是【只为之为去声按遗书或问括囊还做得在位使否先生曰六四位是在上然坤之六四却是重隂故曰贤人隐便做不得在位又问恐后人縁此谓有朝隐者先生既答以安有此理而遂以林希尝有此说语之也林希字子中长乐人阿章惇意草元祐诸贤谪词朱子曰子云深沈善思索如隂阳消长之妙都去推求然如太之类亦是拙底工夫盖天地之间只有自二而四自四而八如此推去都走不得子云却添両作三谓之天地人事事欲分作三截又有气无朔有日星无月恐不是道理】 孔明有王佐之心道则未尽王者如天地之无私心焉行一不义而得天下不为孔明必求有成而取刘璋圣人宁无成耳此不可为也【孔明先世葛氏琅琊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葛姓者时人谓诸葛因氏刘璋字季江夏竟陵人益州牧焉子也张松劝璋迎先主先主至涪璋往防之松劝先主于防袭璋先主不忍松兄广汉太守肃惧祸及已因发其谋璋收松斩之敇诸关戍文书勿复得通先主先主怒还兵击璋所在战克进围成都璋降迁之公安以病卒事详后汉书及蜀志】若刘表子琮将为曹公所并取而兴刘氏可也【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为荆州牧卒子琮举州降曹操先主乆之乃觉或劝先主攻琮荆州可得日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且死何面目以见荆州乎遂将其众去事详后汉书及魏志】 诸葛武侯有儒者气象【此程子所以语孙觉者如此 朱子曰孔明虽尝学申韩然资质好却有正大气象】孔明庻几礼乐【中说王道篇曰使孔明而无死礼乐其有兴乎 朱子曰义利之大分武】

【侯知之有非他人所及者亦其天资有过人处若其细微之间则不能无未察处观其读书之时他人务为精熟而已则独观大意此其大者固非人所及而不务精熟亦岂得无欠阙耶】 文中子本是一隐君子世人往往得其议论附防成书其间极有格言荀道不到处【文中子见第三卷 朱子曰其书多为人添入真伪难见然好处甚多就中论世变因革处最好又曰文中子于作用处晓得故上书欲兴太平为周公事业及知时势不可为则急退而续诗书续元经又欲为孔子事业殊不知孔子时有三代礼乐制度典谟故可以明道汉魏下不背道者甚鲜安可取而续诗书春秋耶 以上并伊川语】 韩愈亦近世豪杰之士如原道中言语虽有病然自孟子而后能将许大见识寻求者才见此人至如断曰孟子醇乎醇又曰荀与扬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若不是他见得岂千余年后便能断得如此分明【韩愈见前 朱子曰王通于施为作用处极分晓却于大体处不窥见退之于大体处见得而于作用施为处却不晓又曰文中子根基浅却是以天下为心韩文公虽见得道之大用然却无实用功处只是欲求官职而已】 学本是修徳有徳然后有言退之却倒学了因学文日求所未至遂有所得如曰轲之死不得其传似此言语非是蹈袭前人又非凿空撰得出必有所见若无所见不知言所传者何事【伊川语 朱子曰韩文公见得大意已分明只是不曽就身上细宻做工夫黄东发曰所传者即原道篇所谓其位君臣父子其教礼乐刑政其文诗书易春秋以至麻丝宫室粟米蔬菓鱼肉皆道之实也故曰以是而传以是者指原道之书所谓道者而言之以明中国圣人皆以此道而为治也故他日论异端曰果孰传之耶正言此之所谓道者无非实而其传具有自来彼之所谓道者无非虚而初无所自传云尔非他有面相授受之宻传也愚按观公送文畅序道莫大乎仁义教莫正乎礼乐刑政下便接尧以是传之舜云云则所传者指仁义及礼乐刑政言之明矣仁义便是性道便是率性之道教便是修道之教中庸要领已具于此朱子所谓于道之大体大用已见得及见得大意已分明者盖即指此而言之也】 周茂叔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洒沙也反 见黄庭坚所作诗序李延平每诵此言以为善形容有道者气象朱子曰所谓洒落者只是形容其不疑所行清明高逺之意若有一毫私吝心则何处更有此等气象 胡敬斋曰此二语终有清高意必如所谓心广体胖脺面盎背充实光辉真有道气象 此节言其体】其为政精宻严恕务尽道理【通书附録 见潘兴嗣所撰墓志政原文作治朱子曰濂溪在当时人见其有山林之志则以为襟懐洒落有仙风道气见其政事精絶则以为宦业过人无有知其学者惟程太中知之所见如此冝其生两程先生也此节言其用】 伊川先生撰明道先生行状曰先生资禀既异而充养有道纯粹如精金温润如良玉寛而有制和而不流忠诚贯于金石孝弟通于神明视其色其接物也如春阳之温聴其言其入人也如时雨之润胷懐洞然彻视无间测其蕴则浩乎若沧溟之无际极其徳美言盖不足以形容【间去声下同溟音明 溟海也叶氏曰以上言资禀之粹充养之厚也】先生行已内主于敬而行之以恕见善若出诸已不欲勿施于人居广居而行大道言有物而动有常【叶氏曰以上言行已之有本也】先生为学自十五六时闻汝南周茂叔论道遂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未知其要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防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汝南周氏郡周平王少子烈食采汝坟汉兴仍封其后于汝是为正公虽后屡迁徙犹称汝南云濂溪为南安军司理参军时程太中公摄通守事视其气貎非常人与语知其为学知道也因与为友且使其二子受学焉外书又云明道尝言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字体贴出来盖其博求精察益充所闻以底于成者尤多自得之功 朱子曰明道当时已见大意故始虽博取而能不为所惑若此见得未的而更以释老等说助之恐为所漂荡而无以自立也】明于庻物察于人物知尽性至命必本于孝弟穷神知化由通于礼乐【明于庻物二句说见孟子朱子曰尽性至命二句以心言穷神知化二句以用言 张杨园曰学者好言尽性至命而不尽爱敬之实好言穷神知化而不思进反之义遗下学而希上达所谓穷深极微而不可以入尧舜之道者也】辨异端似是之非开百代未明之惑秦汉而下未有臻斯理也谓孟子殁而圣学不传以兴起斯文为已任其言曰道之不明异端害之也昔之害近而易知今之害深而难辨昔之惑人也乘其迷暗今之入人也因其高明【叶氏曰浅近故迷暗者为所惑深逺故高明者反陷其中】自谓穷神知化而不足以开物成务【谓下吕本有之字 陈氏曰开物谓人所未知者开发之成务谓人所欲为者成全之】言为无不周徧实则外于伦理【其所言自以为大包法界细入微尘无不周徧矣而实则外于人伦物理胡氏曰释氏窥见心体故言为无不周徧然未知止于其所故外伦理而妄行 夏氏以言为为所言所为拘泥不可从】穷深极微而不可以入尧舜之道天下之学非浅陋固滞则必入于此自道之不明也邪诞妖异之说竞起涂生民之耳目溺天下于污浊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是皆正路之蓁芜圣门之蔽塞阙之而后可以入道【蓁草盛貎芜秽也叶氏曰浅陋固滞者刑名功利之习词章训诂之士是也学者不入于浅陋固滞则必入于佛老之虚无】先生进将觉斯人退将明之书不幸早世皆未及也其辨析精防稍见于世者学者之所传耳【见音现 叶氏曰以上言学道之本末与其辟异端正人心之大畧也】先生之门学者多矣先生之言平易易知贤愚皆获其益如羣饮于河各充其量先生教人自致知至于知止诚意至于平天下【此専就大学之教言之也陈氏曰格物致知所以求知所止诚意至于平天下所以求得所止】洒埽应对至于穷理尽性【此兼大小学之教言之也陈氏曰洒埽应对小学之教也穷理即致知至于知止之事尽性即诚意至于平天下之事】循循有序病世之学者舍近而趋逺处下而闚高所以轻自大而卒无得也【易并去声下同 舍近趋逺承致知至于知止二句而言处下闚高承洒埽应对二句而言未致知而求知止未诚意而求平天下是舍近而趋逺也方洒扫应对而求穷理尽性是处下而闚高也叶氏曰以上言教人之道本末备具而循序渐进恐学者厌卑近而务高逺轻自肆而无实得也】先生接物辨而不间【辨分辨也间间隔也言虽贤否自有分辨而物我一体未尝有间也】感而能通教人而人易从怒人而人不怨贤愚善恶咸得其心狡伪者献其诚暴慢者致其恭闻风者诚服觌徳者心醉【觌叶本作观】虽小人以趋向之异顾于利害时见排斥退而省其私未有不以先生为君子也【荆公与先生虽道不同而尝谓先生忠信先生每与论事心平气和荆公多为之动叶氏曰以上言接物之道】先生为政治恶以寛处烦而裕当法令繁宻之际未尝从众为应文逃责之事人皆病于拘碍而先生处之绰然众人忧以为甚难而先生为之沛然【忧上吕本无人字】虽当仓卒不动声色方监司竞为严急之时其待先生率皆寛厚设施之际有所頼焉【卒音猝 叶氏曰以上言为政之道】先生所为纲条法度人可效而为也至其道之而从动之而和不求物而物应未施信而民信则人不可及也【道音导 文集 叶氏连上为一节今正之 此节言感应之逹有人之所不可及者 朱子曰明道尝为条例司不以为浼而伊川所作行状乃独不载其事明道谓青苗可放过而伊川乃于西监一状较计如此盖明道所处是大贤以上事学者未至而轻议之恐失所守伊川所处虽高然实中人皆可跂及又当观用之浅深事之大小裁酌其宜难执一意君子所以贵穷理也 按伊川先生既殁门人高弟多已先亡无有能形容其徳者故是编独阙焉然先生尝谓张绎曰我之道盖与明道同异时欲知我者求之于此文可也读者详之】 明道先生曰周茂叔牕前草不除去问之云与自家意思一般【除下叶本无去字 遗书下同 指生意周流无间而言】本注云子厚观驴鸣亦谓如此【盖取其有自得意也】 张子厚闻生皇子喜甚见饿莩者食便不美【明道语】 伯淳尝与子厚在兴国寺讲论终日而曰不知旧日曾有甚人于此处讲此事【按吕侍讲家传中亦有此语与此字句微别又但言与二程诸公不言子厚兴作相盖兴国寺旧名相国寺宋太平兴国中改今名在开封府城内】 谢显道曰明道先生坐如泥塑人接人则浑是一圑和气【外书下同 叶氏曰所谓望之俨然即之也温】侯师圣云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归谓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掞舒店反 侯仲良字师圣河东人二程先生舅氏无可之孙朱光庭字公掞河南偃师人以给事中封还刘丞相挚罢政制落职后迁集贤院学士汝州名今属汝宁府时明道以亲老求近乡监局得监汝州酒税故公掞于此见之遗书内刘绚汝所闻乃是时语也】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按是时明道已殁而游杨复师事伊川于洛此一条言二先生气象之不同也】刘安礼云明道先生徳性充完粹和之气盎于面背乐易多恕终日怡恱立之从先生三十年未尝见其忿厉之容【乐音洛易音异 附】録 吕与叔撰明道先生哀词云先生负特立之才知大学之要博闻强识躬行力究察伦明物极其所止涣然心释洞见道体【强区两反识去声】其造于约也虽事变之感不一知应以是心而不穷虽天下之理至众知反之吾身而自足其致于一也异端并立而不能移圣人复起而不与易【复扶又反 叶氏曰致一者见之明而守之定故邪说不能移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也】其养之成也和气充浃见于声容然望之崇深不可慢也遇事优为从容不迫然诚心恳恻弗之措也【见音现从音冲措委置也】其自任之重也宁学圣人而未至不欲以一善

成名【愚按士君子立志自当如此然善无大小随分皆当自尽如以目前所当为之事而舍之而不为曰吾不欲以一善成名也是又与于自欺之甚者也此等处学者须善看不以辞害志焉可也】宁以一物不被泽为已病不欲以一时之利为已功其自信之笃也吾志可行不苟洁其去就吾义所安虽小官有所不屑 吕与叔撰横渠先生行状云康定用兵时先生年十八慨然以功名自许上书谒范文正公公知其逺器欲成就之乃责之曰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先生读其书虽爱之犹以为未足【仁宗康定元年西夏赵元昊攻保安军取金明砦李士彬父子被执乘胜抵延州城下执副总管刘平石元孙以归又陷塞门诸砦所谓用兵时也范文正公时为陜西招讨副使故先生上书谒之也先生与邠人焦寅游寅喜谈兵先生悦其言故亦喜谈兵】于是又访诸释老之书累年尽究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嘉祐初见程伯淳正叔于京师共语道学之要先生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于是尽弃异学淳如也【嘉祐宋仁宗年号也尹和靖以尽弃异学语言之程先生云表叔平生议论谓颐兄弟有同处则可若谓学于颐兄弟则无是事顷属与叔删去不谓尚存斯言防于无忌惮然按渊源録谓尽弃异学语一本作尽弃其学而学焉则尽弃异学语恐是后来所改】本注尹彦明云横渠昔在京师坐虎皮说周易聴从甚众一夕二程先生至论易次日横渠撤去虎皮曰吾平日为诸公说者皆乱道有二程近到深明易道吾所不及汝辈可师之【为去声不及之不吕本作弗 按外书注逐日虎皮出是日更不出虎皮也自是乃归陜西 朱子曰横渠之学实亦自成一家但其源则自二程发之耳】晩自崇文移疾西归横渠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至道精思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识音志起坐宋本作坐起 崇文宋蔵书馆名干徳初置三馆于长庆门西谓之西馆书凡八万卷太平兴国三年帝临幸嫌其陋命于升龙门东北创立三馆赐名崇文院迁西馆书贮焉三馆者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也元丰定官制改名秘书省神宗熙宁二年吕正献公荐先生有古学召见问治道先生曰为政不法三代者终苟道也帝恱以为崇文院校书移疾顔师古汉书注移书言疾也愚按犹今言告病也】学者有问多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已闻者莫不动心有进【知礼成性变化气质说见第二卷】尝谓门人曰吾学既得于心则修其辞命辞无差然后断事断事无失吾乃沛然精义入神者豫而已矣【断都玩反 精义入神说见第二卷朱子曰张子谓须先说得分明然后方行得分明今人见得不明故说得自儱侗如何得行处分明】先生气质刚毅徳盛貎严然与人居乆而日亲其治家接物大要正已以感人人未之信反躬自治不以语人虽有未喻安行而无悔故识与不识闻风而畏非其义也不敢以一毫及之【治并平声】 横渠曰二程从十四五时便锐然欲学圣人【锐吕本作脱注一作锐愚按从锐为优语録 此言二程自防立志如此以见人之皆可以为圣人也按二程已见于前此复引横渠之言以终之者盖隐以二程接古圣贤相传之统亦所以俟后圣于无穷也其防深矣黄勉斋曰道之正统待人而后传自周以后任传道之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继其微至孟子而始着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絶至朱子而始着识者以为知言】

近思録集注卷十四

猜你喜欢
  述而第七·朱熹
  卷三十六 论语十八·黎靖德
  孟子通卷十二·胡炳文
  论语集説卷二·蔡节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孔子
  春秋纂言总例卷七·吴澄
  第十一部分·毛公
  卷二十五·秦蕙田
  卷四十五·顺治
  卷七·夏良胜
  第十八章 道废·林语堂
  无著品第八·佚名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宗喀巴
  总目卷第三·智旭
  法华义记卷第一·法云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一十五·彭定求

        卷515_1 【省试晦日与同志昆明池泛舟】朱庆馀   故人同泛处,远色望中明。静见沙痕露,微思月魄生。   周回馀雪在,浩渺暮云平。戏鸟随兰棹,空波荡石鲸。   劫灰难问理,岛树偶知名。自省曾追赏,无如此日情。

  • 论板眼第十一·王骥德

      古无拍,魏晋之代有宋纤者,善击节,始制为拍。古用九板,今六板或五板。古拍板无谱,唐明皇命黄番绰始造为之。牛僧儒目拍板为“乐句”,言以句乐也。盖凡曲,句有长短,字有多寡,调有紧慢,一视板以为节制,故谓之“板”、“眼”。初

  • 御定曲谱卷十一·王奕清

    【南商调小石调】商调引子鳯凰阁【与诗余换头处同】寻鸿觅鴈【韵】寄个音书无便【韵】漫劳囘首望家山【韵】和那白云不见【韵】泪痕如线【韵】想镜里孤鸾影单【韵 琵琶记】【首望想镜上去声镜里去上声俱妙此调本是引

  • 卷六百六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六十五罗隐【补遗】秋虫赋【并序】秋虫蜘蛛也致身网罗闲实腹亦网罗闲愚感其理有得丧因以言赋之物之小兮迎网而毙物之大兮兼网而逝网也者绳其小而不绳其大吾不知尔身之危兮腹之馁兮吁蟋蟀

  • 卷八十二·国朝·蒋一葵

    【章皇帝】 〔长歌短章,下笔即就,每遇南宫试,辄自草程式文。曰:“我不当会元及第耶!”其绘事亦入神品。〕 宣庙为皇太孙日,端午节,成祖驾幸东苑观击球射柳,听文武群臣、四夷朝使及在京耆老聚观。自皇太

  • ◎“无齿之徒”吴稚晖·恽逸群

    出面提议“清党”的吴稚晖,原籍江苏武进,生长在无锡,所以写起文字来是“武进吴敬恒”,一开口则说:“耐伲无锡”(“耐伲”为无锡土语的“我们”),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以不做官、不要钱标榜“清高”,民国十三年国民党改组后任中央

  • 第七卷 南 宋·缪荃孙

    总领 转运使 茶盐使 建康总领姚舜明张成宪宋 棐掌 均莫 将吴彦章 绍兴十一年,以右朝散郎太府少卿任。十三年闰四月,与淮东总领吕希常两易。吕希常 绍兴十三年闰四月任。二十二年八月,内转朝散大夫。宋 贶 敷文

  • 列传卷第二十三 高丽史一百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崔有 。○崔有 平章事滋之子。 性恬退不求名仕宦十年不迁。 忠烈久闻其名卽位除监察杂端。 迁侍丞上* 直言时事 旨流大靑岛。 承旨赵仁

  • 第二十三章 讨伐复辟·冯玉祥

    那时第六路巡防营驻正定府。共有四营:两营步兵,两营骑兵,分驻十八个县份。巡防统领公署设在正定府旧镇台衙门内。我去接了事,对官兵讲了几次话,买了些需用的东西分赠他们。每十天去看一次病兵,重病的,每五天看一次。士兵们觉

  • 刘义庆传·李延寿

    刘义庆幼年时就被武帝所闻知,十三岁时世袭封爵为南郡公。永初元年(420),袭封临川王。元嘉时期(424~453)担任丹陽尹。当时有一个老百姓黄初的妻子赵氏杀死了儿子的媳妇,又遇到了赦免,应该回避孙子的仇视。刘义庆的意见认为

  • 丽江土司传·张廷玉

    丽江,南诏的蒙氏在此设置丽水节度。宋朝,么些蛮人蒙醋占领了该地。元朝初年,在此设置茶罕章宣慰司。至元中年,朝廷将茶罕章宣慰司改设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后来又改为宣抚司。洪武十五年(1382)朝廷在此设置丽江府。十六年,蛮

  • 卷一百四十七·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四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用人宋光宗绍熙元年湖南转运判官陈傅良荐宋文仲等状曰臣恭覩明诏搜罗湖广遗材窃见通直郎知潭州长沙县宋文仲有通务之才而发於谦和有及物之志而安於静退盖文仲虽

  • 卷一百九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三兵考【十五】马政【臣】等谨按周礼夏官自校人至圉人凡辨马颁马阜马养马诸制靡不备举诚以军政之莫重於马也顾马政之得失首视乎牧场唐宋及明

  • 第二章 父母之教与童年生活·李宗仁

    一先父培英公生我兄弟姊妹共十一人。早夭的三人,成长的有五男三女。我家祖产本甚有限,祖父晚年析产时共有田地六十多亩。祖父母保留十余亩为养老之资,我父与春华叔各得二十余亩。我们这一房十口之家的生活费便全

  • 卷四十九·道世

    △忠孝灾第四十九(此有五部)▲述意部第一窃闻孝诚忠敬,高迈董之贤;反慢尊亲,罪过王寄之逆。是以木非亲母,供则响溢千龄;凡非圣僧,敬则光逾万代。理应倾心顶戴,获福无边。何得起慢高心,反生轻侮也。所以立身行道,扬名於後代。终身

  • 大乘方广曼殊室利菩萨华严本教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佚名

    大乘方广曼殊室利菩萨华严本教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第三十  尔时金刚手大药叉将。在彼众会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于佛世尊合掌礼敬。而白佛言世尊。曼殊室利童真不广说阎曼德迦忿怒王。我观未来有

  • 卷之二十五·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二十五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佛事黄檗大和尚命蕴谦监寺斋法衣至师举示众云寸丝不挂人天瞻仰无门一线放开众生成佛有分老黄檗既尚普门分付新圣寿亦如雪峤承当不敢囊藏

  • 三侠剑·张杰鑫

    长篇武侠小说,由清末民国艺人张杰鑫根据《施公案》和《彭公案》改编的评书作品。讲述清康熙年间,黄天霸的先人们以胜英为首的侠客们替天行道,扬善除恶,得到康熙皇帝的赞赏,但也与一帮武林邪恶势力结下了不解之仇,因而矛盾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