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六
●卷三十六·怨嗟门
孟郊诗云:“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借者莫弹指,贫穷何足嗟!”可见其素窭。后有诗云:“宾秋(秩)已觉厚,私储常恐多。”是古人恐富求归之义,则贫亦何足怪!按郊为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蓊蔚。郊往来其间,曹务都废。至遣假尉代之而分其半俸,则安得有私储哉!退之《赠郊》诗云:“陋室有文史,高门有笙竽。何能辩荣辱,且欲分贤愚。”盖言贫者文史之乐,贤于富者笙竽之乐也。〔葛常之《韵语阳秋》卷四〕
司马迁游江淮汶泗之境,纟由金匮石室之书,而作《史记》。上下数千年殆如目睹,可谓孤拔。初遭李陵之祸,不肯引决而甘腐刑者,实欲效《离骚吕览说难》之书以摅(抒)愤悱。故荆公诗云:“嗟子刀锯间,悠然止而食。成书与后世,愤悱聊自释。”观《史记》评赞于范雎蔡泽则曰:“二子不困厄,乌能激乎?”
于季布则曰:“彼自负才,故受辱而不羞。”于虞卿则曰:“虞卿非穷愁,则不能著书以自见。”于伍员则曰:“隐忍以就功名。”至于作《货殖游侠》二传,则以家贫不能自赎,左右亲戚不为一言而寄意焉。则荆公释愤悱之言,非虚发也。
〔《韵语阳秋》卷八〕
晨牝妖鸱,索家生乱,自古而然。故夏姬乱陈,费无极乱楚。李义山咏北齐云:“小怜(莲)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东坡:“城(成)都画手开十眉,横云却月争新奇。游人指点小颦处,中有渔阳胡马嘶。”熟味此诗,则“吴人何苦怨西施”,岂足称咏史哉!等而下之,凡移于尤(此)物〔者〕,皆可以为戒。〔黄常明《溪诗话》卷一○〕
杜牧张祜皆有《春申君绝句》。杜云:“烈士思酬国士恩,春申谁与快冤魂!
三千宾客总珠履,欲使何人杀李园?”张云:“薄俗何心议感恩,谄容卑迹赖君门。春申还道三千客,寂寞无人杀李园。”二诗语意太相犯。乌乎,朱英之言义(尽)矣,而春申不能必用;李园之计巧矣,而春申不能预防;春申之客众矣,而无一人为春申杀李园者:所以起二子之论也。余亦尝有二绝云:“朱英意(若)
在强黄敝,黄歇如何弱李园?一旦棘门奇祸作,自贻伊戚向谁论!”又:“先秦岂谓嬴为吕,东晋那知马作牛!不悟春申亦如许,敢凭宫掖妻邪谋!”〔同上〔《韵语阳秋》卷七〕
唐淄青李师道倚蔡为重,称兵不轨。洎蔡平,师道乃始震悸。宪宗命削其官,诏诸军进讨。于是六节度之兵兴矣。故刘梦得尝为《天齐行》二篇以快师道之死。
夫师道猖獗狂悸,反噬其主,人怨神怒,岂能居覆载之中乎?故梦得云:“牙门大将有刘生,夜半射落枪星。”又云:“太山沉寇六十年,旅祭不飨生愁烟。
今逢圣君欲封禅,神使阴兵来助战。”夫刘悟,本军之将也,力为师道屯阳谷以当魏博,乃倒戈以攻其主;太山,本土之神也,宜福其地,而乃以阴兵助敌:则人怨神怒可知矣。将叛其君,神叛其主,岂非以此始者以此终乎?天之所报速矣。
〔同上,同上卷八〕
杜子美身遭离乱,复迫衣食,足迹几半天下。自少时游苏及越,以至作谏官,奔走州县,既皆载《壮游》诗矣。其后《赠韦左丞》诗云:“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则自长安之齐鲁也。《赠李白》诗云:“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则自东都之梁宋也。《发同谷县》云:“贤有不黔突,圣有不暖席。”“姑来兹山中,休驾喜地僻。奈何物迫(迫物)累,一岁四行役。”则自陇右之剑南也。
《留别章使君》云:“终作适荆蛮,安排用庄叟。随云拜东皇,挂席上南斗。”
则自蜀之荆楚也。夫士人既无常产,为饥所驱,岂免仰给于人,则奔走道途,亦理之常尔。王建云:“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圆缺。百年欢乐能几何,在家见少行见多。不缘衣食相驱遣,此身谁愿长奔波。”李颀亦云:“男儿在世无产业,行子出门如转蓬。”皆为此也。〔同上,同上卷二○〕
陶渊明《乞食》诗云:“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而继之以“感子漂母惠,愧我韩才非(非韩才)”,则求而有获者也。杜子美《上水遣怀》云:“驱驰四海内,童稚日糊口。”而继之以“但遇新少年,少逢旧知友”,则求而无所得者也。山谷《贫乐斋诗》云:“饥来或乞食,有道无不可。”《过青草湖》云:“我虽贫至骨,犹胜杜陵老。忆昔上岳阳,一饭从人讨。”由是论之,则杜之贫甚于陶,如(而)山谷之贫尚优于杜也。〔同上,同上〕
老杜避乱秦蜀,衣食不足,不免求给于人,如《赠高彭州》云:“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客夜》诗云:“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狂夫》诗云:“厚禄故人书断绝,常饥稚子色凄凉。”《答裴道州》诗云:“露(虚)名但蒙寒温问,泛爱不救沟壑辱。”《简韦十》诗云:“因知贫病人须弃,能使韦郎迹也疏。”观此五诗,可见其艰窘而有望于朋友故旧也。然当时能期()之者几何人哉?刘长卿云:“世情薄恩义,俗态轻穷厄。”山谷云:“持饥望路人,谁能颜色温?”余于子美亦云。〔葛常之,同上〕
李翱赋:“众嚣嚣而杂处〔兮〕,咸叹老而嗟卑。顾予心独不怨兮,虑行道之犹非。”文忠常称之。观老杜“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槎。焉能学众口,咄咄空咨嗟。”正同此意。〔同上,《溪诗话》卷五〕
乐天谪浔阳,〔稹〕寄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得(谪)九江。垂死病中惊起坐,暗风吹雨入寒窗。”白谓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
至今每吟,犹恻侧耳。复贻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去来乃士之常,二公不应如此戚戚也。子瞻《送文与可》云:“夺官遣去不自觉,晓梳脱发谁能收!”推之前诗,厥论尚(高)矣。然居易《答元书》以“三太”为报,且云可以乐之终身者。悲叹之语,恐特伤离索耳。〔《溪》卷八〕
“诗有(者)人之情性也,非强谏争于庭,怨詈于道,怒邻詈坐之所为也。”
余谓怨(怒)邻詈坐固非诗本指,若《小弁》亲亲,未尝无怨;《何人斯》“取彼谮人,投畀豺虎”,未尝不愤。谓不可谏争,则又甚矣,箴规刺诲何为而〔作〕?
古者帝王尚许百工各执艺事以谏,诗独不得与工技等哉?故谲谏而不斥者,惟《风》为然。如《雅》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彼童而角,实讧(虹)
小子。”“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忠臣义士欲正君定国,惟恐所陈不激切,岂尽优柔婉媚(晦)乎?故乐天《寄唐生诗》云:“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子建称孔北海文章多杂以嘲戏,子美亦戏效俳谐体,退之亦有“寄诗杂谈(诙)俳”,不独文举为然。自东方生而下,祢处士张长史颜延年辈,往往多滑稽语。大抵才力豪迈有余,而用之不尽,自然如此。韩诗“浊醪沸入口,口角如衔钳”;“试以(将)《诗》义授,如以肉贯串”;“初食不下喉,近亦能稍稍”:皆谑语也。坡类集(集类)此不可胜数。《寄蕲簟与蒲传正》云:“东坡病叟长羁旅,冻饥饿吟如饥鼠。倚赖东风先(洗)破衾,一夜雪寒披故絮。”《黄州》云:“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将之湖州》云:“吴儿脍薄(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又“寻花不论命,爱雪长忍冻。天公非不怜,听饱即喧哄。”《食笋》云:“纷然生喜怒,似被狙公卖。”《种茶》云:“饥寒未己(知)免,已作太饱计。”“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寒来凭空案,一字不可煮。”皆斡旋其语而弄之,信恢刃有余,与血指汗颜者异矣。〔黄常明,同上卷一○〕
《诗眼》云:山谷常言,少时曾诵薛能诗云:“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孙莘老问云:“此何人诗?”对曰:“老杜。”莘老云:“老杜诗不如此。”后山谷语传师云:。“庭坚因莘老之言,遂晓老杜诗高雅大体。”传师云:“若薛能诗,正俗所谓叹世耳。”〔《渔隐丛话》前集卷一四〕
《后湖集》云:余每读苏州“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之语,未尝不茫然而思,喟然而叹!嗟乎,此余晚泊江西十年前梦耳。自余奔窜南北,山行水宿,所历佳处固多,欲求此梦了不可得。岂蒹葭莽苍无三湘七泽之壮,雪蓬烟艇无风樯阵马之奇乎?抑吾且老矣,壮怀销落,尘土坌没,而无少日烟霞之想也?庆长笔端丘壑固自不凡,当为余图苏州之句于壁,使余隐几静对,神游八极之表耳。
〔同上卷一五〕
猜你喜欢 程师孟·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七十·吴景旭 江北旧词·向子諲 第二十九出 就缚·李渔 陈克明·隋树森 卷三十二·王奕清 卷378 ·佚名 卷八·查慎行 卷六·房祺 卷六十七·高棅 卷七百五十三·佚名 御选明诗卷一百十九·康熙 双溪集巻八·杭淮 张舜民词作鉴赏·佚名 原序·杨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