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钦定四库全书

河汾诸老诗集卷七

元 房祺 编

菊轩段先生成已诚之

题容安堂

陈子少英迈逸气不可挫典刑肖乃翁出语辄惊座行止非所能造物听掀簸功名鹰在鞲岁月蚁旋磨区区一室中十载供史课结庐慕渊明志向有许大淡墨写形似终日相对坐一室足我容百念付慵惰青山隐檐楹流水出阶左植花数十丛种竹千百个事来若机张事去如缾堕浩然方寸间不受一尘汚岂无二仲贤闲暇日相过有酒相献酬有诗互赓和溪山入笑谈珠玉霏咳唾徜徉天地间一物莫非我醉来语更真卿去我将卧主人正高眠山鸟莫啼破

题梁氏静乐堂

攘攘区中人役心名与利於身竟何有乾没不少置叔敬有耳孙荦荦与时异一官不肯覔闲居养高志筑室尘境中中有尘外意方其厌嚣啾归来行少塈牀头一卷书静洗纷华累苟能乐其乐宁复事吾事见客不吝情有酒即成醉为问东华尘何如北牕睡清风吹我怀万事觉无味谁知方寸间自有清凉地

苏氏承顔堂

登仙不羡飞双鳬宰官不乐纡金珠行年四十着彩服悲啼效作儿声呱丈夫岂无四方志倚闾望望心何如家国无事夀觞举慈顔得酒增和舒客来草具对客食杀鸡奉母其贤乎荣华富贵固所愿有子能尽如君谟至诚不动古未有悦亲自得神明扶茁哉冬生孟林笋圉焉日出姜泉鱼古来孝感有如此今人盖以古为模尝闻古有色难戒爱深容色何愉愉诗成不觉涕涙俱尔有母遗伤独无他年谁作孝友传请録吾语为君书

题秋暮山行图

乱山嵂崒争清妍寒林寂历相绵联人间黄尘千万丈一点不到山林边秋光淡薄秋气爽浮云积翠何?芊高风凄其脱木叶向来面目仍增娟江流一曲抱山麓孤舟斜日栖江湍行人何适来负担腰膂荦确石头路蹇驴鞭不前人家前涂渺何许望之不及忧悁悁问公何从得此本笔势髣髴营丘传我本山中人见之心惘然嶔?历落真可笑对画题诗思昔年

送孙仲文行台之召

仲也何人斯不满六尺长言议间英发入耳音琅琅胷怀湛秋水面目严清霜读书及城旦寓迹鳬鹭行自公少余暇婉媮奉高堂甘旨未及亲有饭不敢尝顔色或未怡彩衣戏亲傍执丧三年中哀慕如新丧囘思顾复劳此意何时忘日闻辟书下且喜还且伤捧檄念吾亲不觉涕泗滂拔英外台选列布皆珪璋掾吏须几人亦必求循良世人岂无才要以德自将纠擿谁弗能吾心恐无常诗人有明诫茹柔吐其刚孝为百行先子孝吾既详苟能推此心前路未易量殷懃养云翼行矣勿怱忙

醒心亭

牕前流水玉泠泠牕下高人酒半醒唤省邯郸枕中梦如看王湛案头经翛然自得天游趣恍若那知地境灵说似功名场上客倦游时节一来听

送寻正道

江边杨柳才堪折陌上行人还又别春光不解苦留人两岸杨花飞白雪江风摇摇吹緑波欲别未别伤如何愿君少住听我歌後日重来白发多

跋三堂王自写真

解衣盘礴真画史不待濡毛知可矣葛巾草服常画我意欲置我山嵓里虎头于今几百年与渠谁後复谁先翛然蜕迹乘风去一笑相逢喜拍肩

跋秦得真墨

晴牕不用辨犀纹墨妙秦郎已饫闻翠饼莹如雅背净玉图香鄙麝脐薰永宁赐弟今犹少易水无良古亦云老我媿非挥翰手两丸投赠负伊勤

送冯资深西归

人间蛮触日干戈暮四朝三能几何归去不忧缾粟罄西山雨足蕨薇多

萧萧华发老书生久欲归田计未成喜听日边消息好故山容得子真耕

三年思虑谩营营重见浮山眼倍青胷次无尘元自好牀头况有洗心经

候门稚子喜归来煖热那无酒一杯抖擞满身尘土尽襟怀还对好山开

嗅梅

玉骨那愁瘴雾伤好将经卷伴南荒坡仙鼻孔清如水老觉朝云道气长

题张郎中明皇小决图

志在驰驱祸已胎笑顔况更为谁开贪争飞鞠鞭去不觉踰垣有鹿来

天宝承平事久无弄丸驴背恣驰驱不期一笑宫中戏传作人间小决图

如梦庵

觉时还笑梦时讹梦觉其间有几何聊尔藏身大槐国卧看明月上南柯

虞坂晓行

林外晨鸡第一声陇头残月伴人行未知局促盐车下老骥萧萧又几鸣

首阳晴雪

薇歌一曲对青山万古千秋老翠峦望断空嵓人不见光摇银海玉峰寒

书师嵓卿蒲中八咏图後

老大溪山入梦频聊凭图画写情真归欤不及身强健山有英灵恐笑人

河汾诸老诗集卷七

 

猜你喜欢
  纳兰词卷四·纳兰性德
  卷七百九十二·彭定求
  张表臣·唐圭璋
  胡舜陟·唐圭璋
  卷之一一·魏庆之
  桐江诗话全文·佚名
  第四十七出 围释·汤显祖
  白云樵唱集卷四·王恭
  唐诗镜卷二·陆时雍
  卷一百八·陈思
  卷六十三·郭元釪
  卷五十二·郭元釪
  卷八十三·陈邦彦
  卷三百二·佚名
  张枢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宋自道·唐圭璋

      自道字吉甫,号兰室。金华人,徙居新建。弟兄六人:自適、自道、自逢、自迪、自述、自逊,皆世其父学。   点绛唇   山雨初晴,馀寒犹在东风软。满庭苔藓。青子无人见。好客不来,门外芳菲遍。难消遣。流莺声啭。坐看芭蕉

  • ●全史宫词卷三 三代·史梦兰

    ○夏夏,大禹姓姒,崇伯鲧之子,颛顼六世孙也。受舜禅践天子之位于安邑,在位八年崩。子启立,九年崩。子太康立,十九年为羿所拒,遂都阳夏,二十九年崩。羿立其弟仲康,十三年崩。子相立,为羿所逐,居商丘,八年寒浞杀羿而代之,二十八年杀王

  • 第六十三回 巾帼丈夫不殊包老 飘零湖海重见云英·萧晶玉

    却说小姐、青梅趁天晚进城,到了察院,后门开锁进内。晚膳已毕,青梅要往后面去取印,小姐说:“你细细问问,当日在野青园与郁氏分手可有什么信物。”青梅领令,去了一回,捧印回来,放在案上,悄悄道:“奴婢问了姑爷,说就

  • 卷四百六十三·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六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九十七 林廷? 题桐乡令张文仪甘棠卷 我昔守东吴君时宰桐乡清风逼邻壤制锦夸循良三载如一日百里弘春阳徵书飞彩凤引鹤辞

  • 朱熹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又号遁翁、沧州病叟,自称云谷老人。婺源(今属江西)人,寓建阳(今属江西)人,寓建阳(今属福建)之考亭。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主泉州同安簿。淳熙五年(1178),除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

  • 列传第二十六 杨愔 燕子献 可朱浑天和 宋钦道 郑颐·李百药

    杨愔,字遵彦,小名秦王,弘农华阴人。父津,魏时累为司空侍中。愔儿童时,口若不能言,而风度深敏,出入门闾,未尝戏弄。六岁学史书,十一受诗、易,好左氏春秋。幼丧母,曾诣舅源子恭。子恭与之饮。问读何书,曰:“诵诗。”子恭曰:“诵至渭阳

  • 列传第六十七·刘昫

    ○严武 郭英乂 崔宁 弟宽 从孙蠡 蠡子荛 从孙黯 严震 严砺 严武,中书侍郎挺之子也。神气隽爽,敏于闻见。幼有成人之风,读书不究精义,涉猎而已。弱冠以门廕策名,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奏充判官,迁侍御史。至德初,肃宗兴师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四·佚名

    正德九年秋七月壬戌朔享 太庙○山西偏头守御千户所地震○甲子晋府临泉王奇湒薨王悼昭王第二子母妃赵氏天顺壬午生成化壬辰袭封至是薨辍朝一日赐祭葬如例谥曰荣穆○乙丑 仁孝文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 遣驸马都尉蔡震祭

  • 卷之三百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中兴小纪卷三十九·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三十年【嵗在庚辰】春正月初诏知荆南刘锜招置効用三千人己支回易钱四十万缗至是再招三千人锜请更支三十万缗庚寅诏从之仍令御前赏库支银二十万货务支通钞一十万 二月庚戌朔金国遣左宣徽使大懐忠

  • 五十六 江宁织造曹寅奏王子迎娶情形摺·佚名

    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前月二十六日,王子已经迎娶福金过门。上赖皇恩,诸事平顺,并无缺误。随于本日重蒙赐宴,九族普沾,臣寅身荷天庥,感沦心髓,报称无地,恩维倘恍,不知所以。

  • 卷64·陈邦瞻

    ○金人渡江南侵高宗建炎三年六月,金兀术请大起燕、云、河朔兵南侵,金主吴乞买从之。是月,遂陷磁州。九月,谍报金人治舟师,将由海道窥浙,遣韩世忠控守圌山、福山。冬十月,金兀术分兵南寇,一自滁、和入江东,一自蕲、黄入江西。遂

  • 卷二十九·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西山读书记卷二十九宋 真德秀 撰孔门诸子之学语德行顔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顔渊已见今以闵冉事列于后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此章已具前篇今欲见诸子之浅深故

  • 編選者序·欧阳竟无

    王雷泉 二十世紀前半葉的中國思想界,處于萬花筒般的動蕩劇變中,要找出能轉時代潮流而不為時俗所轉的大思想家,委實不多。在長江流域,先是在下游的南京,抗戰期間轉移到上游的江津,存在著一個特立獨行的佛教知識分子集團。他

  • 优婆塞戒经讲录上(三)·太虚

    【释 经】经题之优婆塞戒义,前已言之。其内容共有七卷,分为二十八品。品即品目,凡文义相类,则收为一品。兹将二十八品经文,依古德分为三分:一、叙启分,即集会一品。二、自发心品至般若品多分,共二十七品,皆为正说分,又称正宗分

  • 第六十八章 自国繁荣之行政·佚名

    抱极胜之志望,精知他州此[波罗伽玛巴夫]于彼处与腹臣等共有关国土而协议,(一)[声述]&ldquo;余王之成果,不灭余敌等,指出世间、教兴隆之成就,(二)由余之胜智慧,虽然云至极大繁荣,此国更甚弱小。(三)如他王国之强大,速使隆盛。&rdquo;思惟

  • 周易大全·胡广

    易学著作。胡广、杨荣、金幼孜等四十多位学者共同编撰。是一部汇集前人《易》学观点的著作。是明永乐年间皇帝下令编修的《五经四书大全》中的一部。全书二十四卷。书前有易序、凡例以及引用先辈学者的姓氏、周易陈子

  • 晋纪·汤球

    (1)西晋陆机撰。四卷。记晋宣帝(司马懿)、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在曹魏当权时事迹。久佚。今有清汤球辑本,收入《广雅书局丛书》。(2)西晋曹嘉之撰。十卷。久佚。今有清汤球辑本,收入《广雅书局丛书》。(3)东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