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

   予乙未出都,伯琴送以诗云:“金风西北来,归客东南征。子行谅自慰,我留若为情。念子磊落才,四十初成名。匣中老干将,抚事心怦怦。奈何麟阁士,为郎西曹厅。致君岂无术,遭时竟何成。乾坤日震荡,四郊鼓鼙声。馁肉饱豺虎,蛔缩群公卿。嗟我二三子,转烛依秋萤。三日不见面,见面悲填膺。槐之风骚骚,孤月宵荧荧。子又翩然去,千里归帆轻。锦衣拜高堂,介寿双称觥。欢笑杂妇子,趋脍齐弟兄。万方虽颂洞,一门犹承平。眷此天伦乐,思我鲈尊羹。”及再入都,闻将告归,感赠二律云:“少日盛闻推国士,几年相与守闲官。浮沈一任呼牛马,飘泊依然是凤鸾。勿漫长歌当痛哭,可怜天步属艰难。人间胶漆冰霜解,愿与先生共岁寒。”“论道谈经间苦吟,两家僮仆识交深。十年长我惭兄事,万里思亲见子心。南圃菜花春寂寂,西垣铃索昼沈沈。只愁一过天中节,落月停云感不禁。”后首次句,何减工部“惯看宾客儿童喜”,人有深交,僮仆皆识之,特不能如此之敬悦无间,主人固不之觉耳。予与伯琴同署,复种菜寓圃,初拟五月归,故有下四句。迨出都,诸友祖饮旬日,予初不肯为留别之言,诸友亦欲矫此,而终不能已,虽以贞一素寡吟咏,犹梦得长句。濒行,复携酒肴就祖,罄终日欢,歌呼感慨皆有之。予举昌黎“志士例须怜麴蘖,丈夫终莫生畦径”二语为赠。既夕,意未足,更数予旧识得许比部几娄(受衡),立速之至,张比部冕堂(祖笏)闻之,亦来。遂再纵饮,约偕送就道。漏三下,予强促之,乃怅怅散。时在座者,遐九、菊农、伯琴、剑秋、申甫、贞一、涂舍人钝庵(步衢)、涂孝廉谨斋(朝弼)。遐九同寓二年,无诗且默,贞一曰其不言胜于言者多矣,明日独送出城,视车发乃归。盖了酉八月也。贞一诗云:“万籁萧然谁过我,秋风初下北平城。暂称知己人难得,老学狂徒世所惊。此去颇觇游子意,频年已负故园情。临歧执手休饶舌,送汝还山事耦耕。”伯琴诗云:“一片城头月,三年两送君。西乌劳反哺,北雁怯离群。宦达亲朋少,仳离盗贼纷。旗亭折杨柳,风笛不堪闻。一经过旧来处,江海正防秋。废舰依空堡,荒台锁暮流。贪狼窥析木,胡马尚登州。幕府天南北,君宁借箸筹。”“指日征帆卸,江乡米价高。饥寒逢此辈,辛苦向吾曹。水国鱼龙遁,空仓雀鼠号。莫辞陶令宅,三径长蓬蒿。”时岁荒,予归兼有事堤工。“似汝能高举,深惭某在斯。微官强弩末,多病早秋时。青史看他日,黄童羡好儿。章江逢老可(谓其兄可臣),为数鬓边丝。”菊农诗云:“轩冕荣何慕,莱衣服自尊。探囊余述作,负米有晨昏。兵气销蓬岛,涛声壮海门。经过休览古,形势待重论。”钝庵诗云:“中原饷兵号劲旅,承平粉饰坚壁垒。鲸鲵跋浪海氛虐,馁肉避锋辎重委。怆怀时局同感愤,独君抗论最卓尔。昔时负笈景陆堂,铁中铮铮励行止。说经无分汉宋户,但求不悖孔孟旨。经济讲余研词章,源溯昌黎派子美。回思旧事十余年,晨星落落走与死。枇把不共蒲柳翠,公车徵辟又一纪。相期无负各奚似,噫嘻岁序真流水。我逐风尘君粉署,鼎娠事业从兹起。秋官足佐春夏官,太和翔洽道在迩。读书读律精平反,肯纵鹰恣爪嘴。高车驷马可能容,于公门第通德里。不羡龙门擅作史,心诚保赤无逾此。汇徵况叶拔茅吉,遗弃樗栎升兰芷。天壤贤才原辈出,克敦实行殊罕比。去年阳月句攵都门,习聆尘诲违尺咫。贫贱联交终不易,肯以道义相砺砥。我生太拙赋性钝,未尝遐弃独知己。匆匆乞假归章门,诅啻他山错石毁。晋养高堂焕莱服,后求乎臣先乎子。桂花风送棣花香,一庭豫顺不胜喜。人生至乐总性分,弗徒循职尽伦理。闲与父老话田园,芒鞋藤笠依桑梓。此情此景非君有,一腔热血曷能已。天时人事正相迫,海风飘兮波弥弥。迥障狂澜力须,策臣志士堪屈指。忍教白驹繁空谷,王道平平君子履。名臣自古皆劳人,圣明在上速宜仕。”申甫诗云:“长安几人称宦达,华发暗凋牙齿脱。借口报国事微官,碌碌终年困刍秣。入手功名舟上滩,欺人岁月弦离等。国既无补亲竟负,生子何如终衤豆褐。我友魏侯振奇人,内行肫笃逾等伦。说经独取杜元凯,绝裾久薄温太真。前年同上春官第,握手一笑便相契。微名得失等鸡虫,胡骑凭陵感身世。明年君扬东海帆,我亦北来闻《韶》《咸》。策蹇时过朝命酒,煅诗甫就夜驰缄。激昂时事见肝胆,琢磨道德互史监。才学百我性情一,嗜好往往同酸咸。昨日诗来忽告别,归心一动不可绁。白云回首意低徊,旧交判袂声呜咽。游子归梦绕江湖,故人努力希稷契。侵晨驱车出国门,伟哉魏侯何其决。君家季弟今子由,才气横溢隘九州。秋深当矫万里翮,我未见面心先酬。趋庭重复论《诗》《礼》,循陔相与洁羞。家人妇子笑相对,此乐直可轻王侯。嗟予胸襟剧逼窄,论事勃然面项赤。畛畦分明块垒多,君归何从觅砭石。欲随君去苦迟留,旁观相谅心自责。君家鲁溪我古临,波流萦带烟雨深。居近慈乌易消息,江空锦鲤不浮沈。期君时惠山中信,藉慰天涯游子心。”“论事勃然面项赤”,墒时有此,难其自写得出。次年,弟戴计偕入都,独与款密,《易》所谓“千里之外应之”者欤?谨斋诗云:“孤鸿海畔来,呼群得所侣。矫羽干云霄,秋风戾安止。闻君将南行,使我心动屡。司寇秉肃杀,狱命实攸系。圣朝尚宽大,流弊亦在此。乱世用重刑,无乃太过尔。持平使折中,此道百王揆。释之善平反,于公能断理。以子经术儒,来佐士师纪。岂曰权不尊,片言仍折耳。胡乃遽思亲,决志归省视。不薄秋曹冷,非羡尊鲈美。官卑后为臣,亲耄先求子。去作湖山人,应念风尘士。忆昔章门秋,订交忘此彼。京华复相聚,云天不尺咫。道义与切磋,性情相磨砥。益我神智疏,释我衷怀鄙。劝我不可归,使我颊盈泚。夜雨闻钟声,春风听铃语。海瀛方簸荡,金币适增耻。战和两失算,巨忧从兹始。孰转乾坤手,孰拊英雄髀。孰克洞其源,孰忍究其委。贾生策治安,痛哭而已矣。季子十上书,不丰嗟毛羽。腐儒计诚迂,无补苍穹毁。忧天愚忱缪,捧日孤忠矢。气欲作长虹,横亘四万里。心还薄太虚,嚼然无一滓。人琴既已亡,宝剑空徙倚。斯世总萦怀,奔走尘沙里。明知无所遇,甘为贱鞭使。未尝不欲仕,又恶执随诡。勉强学周旋,百为无一似。峻峭泰山石,寡淡清溪水。度与世非宜,应对只唯唯。大道何分途,为人与为己。悯俗徒咨嗟,乐天良有以。君子顺大化,幽人贞素履。浮云满太空,变幻终莫拟。盛衰得失间,主宰惟我恃。阴阳错往来,山川殊流峙。物生妙后先,各成其一是。何况出处道,与时偕行已。还问吾魏子,静与参斯旨。白露下晴皋,深秋寒在迩。别绪复纷纷,云山怅迤逦。”后予往来京师,届冬则归省,无志斯世。伯琴深知之,复因予归,赋一诗为赠,悲予之志,不复如前之期许矣!“关河木叶下纷纷,门外骊驹不忍闻。千里一官劳负米,十年五度惜离群。焉支塞远风前笛,铜柱山高日暮云。今日敢辞醇酒醉,最伤心是信陵君。”昔诸君子赋诗赠言,已是长歌当哭,不为一人之别惜也。其才气抱负皆思有为,逆知国难方殷,不欲徒洒新亭之泪。后或小试其端,皆不碌碌,乃不数年,郁郁分散,死亡颠沛,终于庙社丘墟。旧情往事,不可复追,编诗至此,付之一恸而已!

猜你喜欢
  张侃·唐圭璋
  ●卷六·吴殳
  论部色第三十七·王骥德
  雨村曲话卷下·李调元
  第五十四出 闻喜·汤显祖
  第三折·佚名
  胡用和·隋树森
  卷下·吴可
  秋夜思·戴望舒
  巻十八·胡震亨
  王安石·朱自清
  卷十五·高棅
  卷五·徐倬
  巻五·佚名
  目录·范成大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叶小纨

    《鸳鸯梦》,余甥蕙绸所作也。诸甥姬皆具逸才,谢庭咏絮,璧月联辉,洵为盛矣。迨夫琼摧昭折,人琴痛深,本苏子卿“昔为鸳与鸯”之句,既以感悼在原,而琼章殒珠,又当于飞之候,故寓言匹鸟,托情梦幻,良可悲哉!若夫词曲一派,最盛於金元,未闻

  • 卷三 高后纪第三·班固

    高皇后吕氏,生惠帝。佐高祖定天下,父兄及高祖而侯者三人。惠帝即位,尊吕后为太后。太后立帝姊鲁元公主女为皇后,无子,取后宫美人子名之以为太子。惠帝崩,太子立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制,大赦天下。乃立兄子吕台、产、禄、台子

  • 卷十二·李心传

     杂事  赵韩王六世小谱忠献韩王赵普字则平幽州蓟县人曾祖吴国公冀三河令祖赵国公全宝澶州司马父齐国公迥相州司马迁居洛阳齐国公生四子长忠献次贞尚书都官郎中次安易宗正卿次正东头供奉官忠献三妇长卫国夫人魏氏生

  • ●卷第十一·胡三省

    【汉纪三】起屠维大渊献,尽重光赤奋若,凡三年。太祖高皇帝中五年(己亥,公元前二零二年)①冬,十月,汉王追项羽至固陵,〔徐广曰:固陵在阳夏。晋灼曰:即固始县。余据班志,固始与阳夏为两县,皆属淮阳国。刘昭志:陈国阳夏县有固陵聚。括

  •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五)·陈寅恪

    此期河东君与卧子之关系已如上述,茲附论河东君此期嘉定之游。就所见材料言之,河东君嘉定之游前后共有二次:一为崇祯七年甲戌暮春至初秋,二为崇祯九年丙子正月初至二月末。今依次论述之。虽论述之时间其次序排列先后有所颠

  • 卷二十八·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二十八    宋 萧常 撰吴载记五 张紘字子纲广陵人少游太学事博士韩综受京氏易欧阳尚书又从外黄濮阳闓受韩诗礼记左氏春秋工文章善楷隶郡举茂才公府辟皆不就避乱江

  • 卷十二·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十二 纪年 熙宗孝成皇帝四 【乙丑】皇统五年春正月复教坊 凡乐工二百有五人 创屯田军【按通监纲目书於天眷三年】 凡女直契丹之人皆自本部徙居中州与百姓杂处计其户口授以官田使知播

  • 通志卷一百二十一上·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三十四上晋王祥【弟覧】郑冲 何曽【子劭遵】石苞【子崇 欧阳建 孙铄】羊祜杜预【子钖】陈骞【子舆】裴秀【子頠 秀从弟楷 楷子宪】卫瓘【子恒孙】【璪玠】张华【子

  • 杨一清传·张廷玉

    杨一清,字应宇,他的祖先是云南安宁人。父亲杨景,从化州同知任上退休,带着他住在巴陵。他很小的时候就能写文章,被作为奇童推荐做了翰林秀才。宪宗让内阁选择教师教育他。十四岁中乡试后,又登成化八年(1472)进士。他父亲死后

  • 第四十九章 暴风雨的前夕·李宗仁

    一1937年7月7日夜11时“卢沟桥事件”的爆发,实为日本帝国主义要沦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最后一击。我全国军民至此已忍无可忍,而奋起抵抗,企图死里求生,或与日偕亡。日本侵华系明治维新以来的一贯政策。1929年7月2

  • 卷五十一 坊记第三十·郑玄

    (陆曰:“坊音防,徐扶访反。经文皆同。郑云:‘名《坊记》者,以其记六艺之义,所以坊人之失也。’”)[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坊记》者,以其记六艺之义,所以坊人之失者也。此于《别录》属《通论》。子言之:“君子之道,辟则坊

  • 孟子精义卷六·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精义卷六 宋 朱子 撰 滕文公章句下 陈代曰不见诸侯章 伊川曰较事大小其弊为枉尺直寻之病 杨曰孟子曰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人臣之事君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可也岂可枉已

  • 此木轩四书説卷八·焦袁熹

    举人焦袁熹撰孟子一序说孟子名小司马原音平去二读而唐人为诗皆作平音今人则絶不知有去音矣愚意孟子字子舆不见古书葢汉人加之耳安知孟子名不取去音也此虽无关大义亦学者所当知尔孔頴达云孟子古之贤大夫谓之大夫者以其

  • 九经辨字渎蒙卷十一·沈炳震

    归安沈炳震撰异音异义周易亨【説文作高许两切献也 大篆作亨玉篇俗作享有】公用亨于天子【本义】亨春秋传作享谓朝献也 【随】王用亨于西山【本义】亨亦当作祭享之享 【升】王用亨于岐山【释文】注作享通也马郑陆王

  • 华严经文义记(卷第六)·灵裕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灌顶之土相。是自在起用无碍。故名□□□□。若实慧纳受圣职。名曰童女。法名波若庄严法门也。恭敬心者。能求之念也。好乐等者。教颀之法也。就所顺中。大乘者名总句。求诸已下名曰别也。

  • 卷第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法玺印禅师语录法玺印禅师语录卷第五嗣法门人性圆旋玑旋哲旋贤等编次小参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且作么生是心空及第归底意以拂子打○相云秋月满大地山河光皎洁翠屏峰上白云轻招贤桥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1961年王力教授受教育部委托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中的一部分(第八、九单元的通论部分)。《古代汉语》书稿的原始基础是 195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讲义》。讲义分为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

  • 蜀山剑侠后传·还珠楼主

    《蜀山剑侠后传》还珠楼主著。五集(初版本),总二〇回,二十五万字。上接《蜀山剑侠传》五〇集第四回。未完成。香港地区曾流传十集总四七回本,据黄汉立等人考证,后六集二七回实属未知名者伪作。民国三十七年十一月,上海正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