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续编

近人于门际置铃索通内以代传呼,不知古人已先有之,东坡诗:“晨起不待铃索掣。”

袁项城葬故里,僭称“袁林。”或过而吊以诗,入京后,读者争和之。鲁民为其门人徐生次韵作易原字一联,云:“尽有牛羊上丘垄,也曾蝼蚁梦中原。”大为众击赏。覃儿《庚申入京重游万姓园感赋》云:“西山自昔宸游地,王孙池馆远朝市。十载重来感万端,临春结绮思空系。驱车迤逦出城,道旁官柳长风烟。平林依旧郁苍翠,藻画桁税生微尘。曲径萦纡尚能识,夹篱花片仍缤纷。频年江表着游屐,多少春光等闲掷。草绿瀛洲又几时,斜阳满院皆陈迹。海译山驱骏有声,揭来百兽舞升平。无端催换红羊却,千羽阶前列未成。数株古柏铮如铁,权蚜几度经霜雪。亭树欹倾半就荒,青青负汝后凋节。花间取酒恣明媚,游人合少新亭泪。聊与王孙进一邑,我今拚作高阳醉。醉后相携兴倍赊,抬来松子试新茶。眼前未便风光负,应有愁人忆属车。”景物情抱,颇怆予怀。曩昔从宦,犹童稚耳。黑庵病没,持盒挽之云:“忧世心常结,危身病已根。药宁无妄试,人有不亡存。忠义惩浮慕,(原注:君诗‘奈何羁旅徒,忠义率浮慕’)。文章见大原。堂堂一杯土,但许长兰荪。”“军府乞师泪,良朋急难心。行寻屠狗辈,听老杜鹃音。沧海横流甚,九原霾恨深。当年作商贾,何愧顾亭林。(原注:亭林诗云:‘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贾。’壬予见于天津,君问曰:‘此后何为乎?’予曰:‘归老故山耳。’君曰:‘予将行商于江海间也。’”)“十载春明梦,甯为吏隐来。贾生能痛哭,方朔故嘲诙。无事频中酒,多情泛爱才。黄炉不重过,邻笛有余哀。”“交谊关欣戚,一朝分死生。无多如此友,何处更输情。歌咏资濡啕,山川阻合并。空怜转尘尾,不复赏琴声。”“闻说微之病,翻忧白也亡。寒钲了无焰,落月解窥梁。天弄吾宁脱,星灾子竟当。迟将书一纸,酬与泪千行。(原注:予自皖病归,颇剧,君闻之,哭曰:‘吾友殆死矣。’为之竟夕不寐,死前三日事也。君病则予未闻,死后乃知之。)”黑庵近岁与持盒论诗甚相得,故有“空怜转尘尾”之慨。“人有不亡存”,亦知己之言。顾其性行之可不亡,非世人所知,独可存其文字耳!“多情泛爱才”,自谓得其神髓,乃指其时眷歌伶,藉以遣兴言。五诗赅总黑庵生平。当下笔时,惟恐一字不真。寄予犹再三相讯。但见心肝倾吐,非交深如两人,不能哀挚至此。

读《愿丰庄记》,寄题云:“买田葭畔,结屋杨林中。于才良不遇,于道未为穷。少诵《荆轲》诗,晚爱《桃源记》。蛮触所不争,一片清凉地。君非忘世者,悃悃忧民衷。功名出山云,所不得者龙。诸葛静远人,袁刘视如鼠。草庐无疑扉,但诣老庞语。把茅坐南面,睥睨吞江湖。问富数以对,门前万鸥凫。垂钓寒溪流,几日到君所。试酌夷春茶,风味亦不苦。”此诗视韦孟为超,较陶公则爽,在持盒别为一境,亦《庄记》有以动其兴也。与鲁民相识半生,此为通诗之始。

恭王久居青岛,与诸遗臣皆相得。壬戌之冬,以岛收回,将避之他境。或传其一诗云:“冬事萧条斗转枢,海山入夜北风粗。下帘犹觉余寒重,多少哀鸿泣路隅。”诗亦寻常,然而有恤民之心。次、三言外凛乎惨然,知有亡国之悲者,宗室特王一人耳。

宣统二年,巡抚冯汝骏奏改友教书院为审判厅,以予言而止。本澹台子羽祠也,旧尝假居,空闲清寂。今用为商团,以鸠费故,招致北方杂乐鬻技于内。归十一年,都技感事,为赋云:“一书曾与保馨香,祠宇虽存俎豆荒。犹记当年清境在,中宵水鸟嘎惊霜。”“银片丁铮曲句清,重闻方乐北来声。凄凉一段梨花鼓,听入孤臣耳倍明。”大鼓曲传于山左,以银片节之,曰“架花大鼓”;以拍板节者,谓之“京音大鼓。”鲁民和云:“坐部勾前立部陪,太常钟虞拨寒灰。人间声泪抛应满,羯鼓胡琴小忽雷。”“友教风微世巳衰,忝依祠宇拥皋比。分明肃拜登歌地,忍读凄凉奏伎诗。”鲁民尝长方言学堂,即所改友教书院也。

内子没后,不常入梦。癸亥清明前数夕,珲儿忽梦其向人借钱。越日,遂携楮往家埽墓。国变归来,室如悬磬,内子备历其苦。迩时家境殊昔,儿亦能具鸡豚之养。内子不能待。每对物辙感恩之,闻梦益怆然于怀,为赋云:“白头已近百年身,青鬓偏怜旧爱真。谁道夜台仍觅债,最伤晚岁独居贫。风生冢墓儿悲木,泪隋房拢妾侍巾。思欲报君无处所,每因废箸对盘珍。”

昔时从游之士,年来凋落殆尽。潜楼近遣其家子弟辈相从授经,因之来学者日众,斯文庶不终丧。悦而有感,得绝句云:“斯尽森森绿玉筠,旧栽丛竹怅寒津。如今更种新桃李,留取门墙一段春。”

贞木来书,告将循世俗,与其仲兄举五十冥寿,即行禅祭。因念偕黑庵官京师时,同人有生日会,虽破涕为欢,而盛筵难再。生年不永,死日偏速,吾于卢君能无悲悼?得五古一首:“嗟哉吾卢君,死已及掸祭。皇揽五十揆,算并冥中纪。初旬之六日,月属春之季。介弟感凄怆,与设中庭祀。谨从先王礼,亦采世风事,兕介九原觞,吉守三年。深知哀不忘,讵信幽能契。嗟哉吾卢君,几载住燕蓟。但心国步艰,《小雅》痛幽厉。伤极转成征,握手笑相视。倾金祓磨蝎,辰至醉斯市。照座气腾虹,列席香凝绮。明知欢会短,遂及天地闭。一散去江湖,几辈生忉利。嗟哉吾卢君,幸甫越壮岁。少康犹在夏,灌或躬殪。何图三数子,先后溘然逝。应知地下见,愤血满胸臆。感今忆畴昔,语尽悲无艺。”

贞木于其兄谭祭后,奇诗十章来,其最沈痛者数首:“人亡关气运,身死尚声名。尘海交游满,情词涕泪倾。犹存吾道直,岂障巨流横。一代舍人集,艰贞识此生。”此诗一气呵成,语语真切。“不堪垂白母,昕夕痛山丘。形瘁心先碎,情伤泪暗流。精灵如未昧,魂魄谅堪求。后死吾为累,酸辛甚楚囚。”“支离余病骨,医药自经营。惶惕心难定,浑享耳数鸣。课儿揩泪眼,奉母抑悲情。静夜恒无寐,哀时更哭兄。”述其住京时二句:“酒兵谈杜牧,天女伴王维。”读之犹见舍人当年情事。末首“烟结香盒篆”句亦佳。

内子惟视予疾一至京师,又尝言:“幸前汝死,好与我作一文字。但得过六十。”卒时甫五十有五。检文集忽忆及此,得长句云:“本来都识少君贤,自道无惭中垒篇。处困每输心独壮,撰文差慰死能前。未周甲子亏年寿,—入部门信宦缘。哀逝已多衰已甚,旧情根触总凄然。”

予居退庐六年,校刻《豫章丛书》凡百种。既蒇事,徙居梵云阁,时壬戌春仲。入夏,避暑匡庐。是年退庐病故,祠于所居。以校刻其遗书,再徙退庐。有感云:“六年白首此闲居,别去重来思有余。碎语莫非听惯鸟,乱堆都是校残书。主人已往空题木,湖水多情尚庐。桐荫薇藤俱好在,红蕤垂散绿纡徐。”

持盒近笃志闽洛,特作《泰山篇》见志,云:“泰山有绝顶,万古几人登。常情自慰藉,不耻病未能。梦一古道士,相邀陟陵峭。揖我谓我好,何曾责飞升。青松翼道列,石磴盘层层。目骇中性懦,逊谢弗敢承。当前竟截断,有待何时兴。从来学仙者,其人多气矜。蓬壶跨鸾鹤,逍遥安足称。再拜谢吾过,勉哉约行滕。”予读之多误会。经其来书解释,谓“学仙多气矜”者,乃言狂者进取,故为圣人所与:“蓬赢鸾鹤”乃言辞章之工无足取,悔从前错用功力。先是与予论学,主张教授门人宜先以程朱之说,颇不以予遽授六经为然。曾答书辨难,故误解以“气矜”指予,“逍遥凌虚”形读经为过高。以此见古人之集,为注家误解者不少也。

《梨花落》者,申甫感事之作。序曰:“部门大鼓书有《莲花落》、《梨花落》数种。银姑娘者,山东产,善唱《梨花落》,声情慷慨,听者肃然改容,其殆别有怀抱耶?旅居无聊,风云多故,戏为短句,用代弹词,惜不得如银姑娘者使歌之。”“梨花一树白于银,接叶移根绚晚春。漫笑舆台桃与李,自家原是寄生身。”“落落风光薄薄云,菊花开后又逢君。自惭堕溷污颜色,颠倒人间蛱蝶蓑。”“记徙花枝到日边,有人长跪拜花前。人情翻覆花无赖,消受春光又一年。”笙歌未歇酒犹温,院落溶溶月色昏。一阵狂风一阵雨,连朝怪底不开门。”“携酒何人为洗妆,一瓯蠲渴比琼浆。丁娘十索花前立,不索真珠索印囊。”持盒和之:“缟帮弄水汉江傍,游侣沽春艳洗妆。贡作九仙殿前树,花开花落媚东皇。”“离杯未许醉如泥,粉颊微涡带雨啼。前度鹃声犹在耳,又听门外玉骝嘶。”“偶凭风力上文茵,还被游蜂戏蝶嗔。一样李花可怜色,相随飘荡绿杨津。“香云梦醒恋瑶池,欲待清秋子满枝。输与五官消夏品,寒泉瓜李荐南皮。”申甫作趣而切,和作稍深婉。此诗本不入集,蠛蠓之为,非所寄慨,聊与存银姑娘耳。其事其人,恰比沿门之唱,雅语出之,失诗旨矣。

育儿在安庆遇马伶之父。居京时甫十二岁,隔十数年矣,犹相识,殷殷话旧。时惟携一坤伶,其幼女也,名噪甚。询莲、清诸人,则皆分散。昔草夫最眷莲、清,宁愚亦有所锺。马为回回,与饮,必教门酒家。草夫往岁入京,匆匆一醉,犹必觅其旧座。草夫没已三年,宁愚复新逝,闻之愈不胜山阳之感。洒涕成句云:

风尘飘泊老伶工,淮海无端座上逢。浊世翩翩还识得,宣南门巷旧儿童。

相随非复孟才人,袍笏争怜小妹新。一段兴亡天宝事,舞衫凄绝旧精神。

轻裘持赠走仓皇,重醉旗亭黯自伤。谁共长淮秋夜月,尊前垂泪话卢郎。

迢递寒空雁侣疏,西风又报落高梧。当时席上今谁在,剩有眉山大小苏。

猜你喜欢
  卷五百三十二·彭定求
  卷一百八十八·彭定求
  杨伯嵒·唐圭璋
  李仲光·唐圭璋
  林表民·唐圭璋
  分春馆集外诗·朱庸斋
  卷289 ·佚名
  卷一百二十五·冯惟讷
  卷一百十二·陈思
  卷二十一·朱彝尊
  卷五十三·曹学佺
  消寒新咏(清)铁桥山人、问津渔者、石坪居士 着·张次溪
  卷二·吴当
  目录·吴景奎
  卷八·岳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郭翼

    (臣)等谨案林外野言二卷元郭翼撰翼字熙仲昆山人少从卫培学精于易义尝献策张士诚不能用归耕娄上老得训导官竟与时忤偃蹇以没卢熊为作墓志见朱珪名迹録中翼明敏博学不屑为举子业専意作古文词尤工于诗尝自号东郭生又称野

  • 雍熈乐府卷之四·郭勋

    仙吕宫点绛唇洪武天开圣恩寛大民安泰新造楼台髙接云霄外混江龙诸般児堪爱画檐前个立招牌楼名児 御笔颁赐酒旗児官降安排尽都是四海八方来逺客万州千县㑹英才广有百味珎馐卖朝朝欢乐日日和谐油葫芦●仙楼每日神仙来画

  • 卷十六内府衙门识掌·刘若愚

    《皇明祖训》所载,设立内府衙门,职掌品级,立法垂后,亦尽善尽美。惟是间有《祖训》所未及载,或载而未祥者,谨谱次梗概于左。按内府十二监:曰司礼,曰御用,曰内官,曰御马,曰司设,曰尚宝,曰神宫,曰尚膳,曰尚衣,曰印绶,曰直殿,曰都知。又四司

  • 卷之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讣闻大观·李定夷

    前清侍郎林绍年,于上年阴历九月初六日,死于津门。十月念六日灵柩回闽,十一月初二日在西湖公园开化寺开吊。其讣帖无微不录,诚一至奇之讣闻也。摘录如下。 赐进士出身,诰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赏银五百圆治丧,予谥文直,谕赐祭

  • 二○三 谕各督抚再行晓谕如有悖谬书不缴日后发觉不复轻宥·佚名

    二○三 谕各督抚再行晓谕如有悖谬书不缴日后发觉不复轻宥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初十日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初十日奉上谕:前以各省购访遗书,进到者不下万余种,并未见有稍涉违碍字迹。恐收藏之家,惧干罪戾,隐匿不呈,因传谕各督抚

  • 宦游偶记·徐一士

    石埭陈惟彦《宦游偶记》,凡一册,分上下二卷,戊午(民国七年)五月在北京排印行世,弁以民国六年六月张謇书后。丁巳(民国六年)秋九月陈澹然题词,丁巳严修序,癸丑(民国二年)自序,卷末缀以丁巳六月弟惟庚、丁巳秋弟惟壬各一跋。自序云:&l

  • 柯维骐传·张廷玉

    柯维骐,字奇纯,莆田人。高祖柯潜为翰林学士,父柯英为徽州知府。维骐于嘉靖二年(1523)进士及第,授南京户部主事,未赴任就因病回归故里。张孚敬执政,创立新制,规定京中朝官病假满三年者,一律罢免,维骐也在被罢免之列。从此以后,他

  • ●皇朝通典卷九十一·佚名

    州郡二 ○州郡二 山東省 山西省 河南省 △山東 【 東西距一千六百四十里南北距八百十里東至海一千三百里西至直隸大名府元城縣界三百四十里南至江蘇徐州府沛縣界五百七十里北至直隸河間府寧津縣界二百四十里東南至江

  • 卷一百三十九·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九宋 赵汝愚 编边防门辽夏十一上哲宗乞以弃地易被虏之人范纯粹臣自元丰元年在陕西路备员监司适当军兴之时至七年乃得还朝故於陕西边事粗知始末昨蒙除授今任赴官过阙虽蒙特许朝觐累

  • 卷五十七【起哀公元年尽五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五十七【起哀公元年尽五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哀公【音义】【陆曰哀公名蒋定公之子盖夫人定姒所生敬王二十八年即位諡法恭

  • 佛说戒香经 原文·佚名

    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佛说戒香经一卷宋三藏法师法贤奉诏译佛说戒香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尔时尊者阿难来诣佛所。到已头面礼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有少疑欲当启问。唯愿

  • 药师如来念诵仪轨之二·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佛一时在维那离音乐树下。与三万六千比丘人俱。及十二神王。并诸眷属天龙八部大神王。在如是等大众会中。说是法已。大众皆闻无不欢喜。是即名为结愿神咒。即薄伽梵说咒曰。南谟薄

  • 卷十·彭绍升

    居士传十刘明刘庾刘向冯李传刘灵预名虬。南阳人。徙居江陵。宋太始中为当阳令。罢官归。豫章王辟为荆州别驾。不应。齐永明三年徵为通直郎。亦不就。竟陵王闻灵预精释教。致书通意。要其东下曰。仆迹尘珪组。心逸江湖

  • 御选语录卷二·雍正

      卷二御制序古人遇时节因缘。每云言下大悟。夫言下大悟。悟不在言也。韩庐逐块。乃于言中求悟。梦到驴年。是为执指求月者。黄梅曹溪。密室夜分。传衣授受。究何曾道一字耶。迨后黄梅。送曹溪。至九江驿边。两人共

  • 米嘉之恋·蒲宁

    《米嘉之恋》是伊万·蒲宁杰出的一部短篇小说。作者正是因为这部小说而获得了1933年诺贝尔文学奖。小说描绘了一个俄罗斯青年米嘉的爱情经历。他对情人卡佳有着高尚的,纯洁的要求,又因为与卡佳的短暂离别而黯然神伤。蒲

  • 正德武功县志·康海

    陕西地方志。 明康海(1475—1540)纂修。三卷。海字德涵,号对山,陕西武功人。弘治进士,授修撰。为明中叶文学家、诗人。是志成于正德十四年(1519),约二万字。记事止正德十三年。正文分地理、建置、祠祀、田赋、官师、

  • 平定两金川方略·阿桂

    一百五十二卷。清阿桂等撰。阿桂 (1717—1797),字广廷,号云岩,章佳氏,满洲正白旗人。他是乾隆时期举人,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参预清廷机要政务数十年,颇为高宗所倚重。阿桂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受任定西将军,指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