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插科第三十五

  插科打诨,须作得极巧,又下得恰好。如善说笑话者,不动声色,而令人绝倒,方妙。大略曲冷不闹场处,得净、丑间插一科,可博人哄堂,亦是剧戏眼目。若略涉安排勉强,使人肌上生粟,不如安静过去。古戏科诨,皆优人穿插,传授为之,本子上无甚佳者。惟近顾学宪《青衫记》,有一二语咄咄动人,以出之轻俏,不费一毫做造力耳。黄山谷谓:“作诗似作杂剧,临了须打诨,方是出场。”盖在宋时已然矣。

猜你喜欢
  卷五百四十九·彭定求
  卷二百三十九·彭定求
  卷二十二·阮阅
  第八折 忠梦·李玉
  第四折·刘唐卿
  难忘·徐志摩
  东山小曲(硖石白)·徐志摩
  卷十四·陈起
  南宋襍事诗卷一·佚名
  卷二十七·曹庭栋
  卷一百三十二·陈廷敬
  御选明诗卷九十八·康熙
  文苑诗格·白居易
  卷十八·查慎行
  提要·赵执信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九·阮阅

      ●卷二十九·书事门  唐高宗承贞观之后,天下无事,上官仪侍郎独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咏诗云:“脉脉广川流,驱马入长洲。鹊飞山月晓,蝉噪野风秋。”  音韵清亮,群公望之,如神仙焉。〔《小

  • 卷六十二 司马迁传第三十二·班固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林甫其后也。当宣王时,官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适晋。晋中军随会奔魏,而司马

  • 列传第五十三 隐逸·沈约

    《易》曰:“天地闭,贤人隐。”又曰:“遁世无闷。”又曰:“高尚其事。”又曰:“幽人贞吉。”《论语》“作者七人”,表以逸民之称。又曰:“子路遇荷?丈人,孔子曰:隐者也。”又曰:“贤者避地,其次避言。”又曰:“虞仲,夷逸,隐居放言。

  • ●明朝小史卷十四 万历纪·吕毖

    ○三字经 帝为太子时方六岁,一日遇阁臣于御道西,召谓曰:先生良苦翊赞。辅臣顿首谢曰:愿殿下勤学。答曰:方读《三字经》。既而曰先生且休矣。 ○黄金对联 张居正秉钧时,威权赫奕,群臣极意卑谄。有丘岳由亚卿左迁藩参,尝以黄金

  • 第五十八回 为选举曹吴联军败雨帅·黄士衡

    诗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却说张作霖将兵运入关内,分驻马厂等处,徐总统见此光景,恐直、奉将来必有大冲突,心想就为这选举事情,要闹得民不聊生。遂说道:“天下人人皆可做得,何必争竟呢?”哪知却打动两

  • ○奉安故事·许指严

    清初《东华录》所载,及《开国方略》等书,俱言以帝仪葬明思宗,一似恩礼前朝备至。不知此特定鼎后,从诸臣之请,下诏掩饰耳目,为收拾人心计耳。按《圣安本纪》及《泣血录》等书,都言闯贼入宫后,得思宗及后尸,盛以柳板,暴置宫门外三

  • 卷之一百六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四百二十一·佚名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六月。癸未朔。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乙酉皆如之。  ○谕内阁、张之洞陈宝箴奏、请饬妥议科举新章。并酌改考试诗赋小楷之法一摺。乡会试改试策论。前据

  • 附录·孙甫

    欧阳文忠公所作墓志节文公博学强记尤喜言唐事能详其君臣行事本末以推见当时治乱每为人说如身履其间而听者晓然如目见故学者以谓阅岁读史不如一日闻公论也所著唐史记七十五卷论议宏赡书未及成卒于家公既卒诏取其书藏秘

  • 裴遵庆传·欧阳修

    裴遵庆的字叫少良,绛州闻喜县人。他从小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胸有才干却含而不露,不参加科举。年龄已大,才因上辈的功劳被任命为兴宁陵丞,后调任大理丞。边境将领萧克济督促劳役苛刻暴虐,役夫说他的坏话,有关部门要按反叛论罪,裴

  • 卷九 攻取中原·李有棠

    太宗天会五年,即宋高宗建炎元年也。夏五月庚寅朔,宋高宗即位,罗索克宋河中府,及解、绛、慈、隰诸州,岢岚、宁化、火山等城。时汴京平,诸将西趋陕津,略定河东郡县。托克索取宪州,败其援军。贝勒宁温珠噜等攻保德,未下,托克索进兵

  • 卷六五·邱濬

    ▲释奠先师之礼(上) 《周礼》:大司乐掌成均(五帝学名)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 郑玄曰:“有道德者,若舜命夔典乐教胄子是也,死则以为乐之祖神而祭

  • 卷二十七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七目録史魏文侯与羣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身徃自罢之编修【臣】周 煌文帝每朝郎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辇受其

  • 華嚴經十地品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歷二週.一譯校.二刻校。   二.譯校凡用六本。(一)梵文本十地經. 〈缺各地文末重頌〉 校註略稱梵本。(二)西晉竺   法護譯漸備一切智德經.略稱法護本。(三)姚秦鳩摩羅什譯十住經.略稱秦本。   (四)東晉佛陀跋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七·佚名

    佛告须菩提:“汝所问:‘是乘何处出?至何处住?’者。佛言是乘从三界中出,至萨婆若中住,以不二法故。何以故?摩诃衍、萨婆若是二法俱不合不散、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若人欲出无相法,为欲出实际。若欲出无

  • 卷第八·佚名

    翻梵语第八·世界名第四十二·国土名第四十三·城名第四十四·邑名第四十五·聚落名第四十六·村名第四十七·寺舍名第四十八·堂舍名第四十九·处所名第五十

  • 卷第二十二·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二十二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青原下第六世 鼎州德山宣鉴禅师法嗣下 泉州瓦棺和尚(凡一) 师在德山。为侍者。德山斫木欲。山将一碗水。度与师。师接得吃却。山云。会么。师云。不会。山又将

  • 大学证文·毛奇龄

    四卷,清毛奇龄著。此书备述诸家《大学》改本的同异。首先列注疏本,次列汉熹平石经本(有名无文,因石经本不存,且经考验旧文,知石经本即今注疏本,故只列其名),次列魏正始石经本,次为明道(程颢)改本,次为伊川(程颐)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