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落诗第三十六

  落诗,亦惟《琵琶》得体。每折先定下古语二句,却凑二语其前,不惟场下人易晓,亦令优人易记。自《玉玦》易诗语为之,于是争趋于文。还有集唐句以逞新奇者,不知喃喃作何语矣。用得亲切,较可。如《浣纱》范蠡遇西施折,用“芙蓉脂肉绿云鬟”一诗,所谓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猜你喜欢
  黎延瑞·唐圭璋
  李之问·唐圭璋
  富·唐圭璋
  邵缉·唐圭璋
  ●卷一三·陈衍
  铜鼓书堂词话·查礼
  第一幕·老舍
  第一折·张国宾
  第一折·关汉卿
  附朱性夫补抄龚子敬遗诗·龚璛
  七言巻二十八·洪迈
  朝天续集钞·吴之振
  卷七十一·陈元龙
  卷一百五十七·佚名
  祖英集巻上·重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回 华堂客佩紫衣朱·陈端生

    第十一回华堂客佩紫衣朱诗曰:聘币星期六礼全,衣朱佩紫喜欢天。洞房花烛刘公子,准拟今宵会绛仙。话说管园人潘发,他一到黎明就起来打扫园中的。这日早晨,一见后门大开,铁锁抛于地下。不觉大惊失色,说一声不好,昨夜必然有贼子

  •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三·杨慎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三第三段下汉惠帝,相曹参,七年垂拱。(惠帝名盈,高帝太子。相国萧何卒,帝以曹参为相国,参举事无所变更,一遵何约束,日夜饮醇酒。参子窋,为中大夫,帝怪参不治事,使窋私问之,参怒,笞窋,曰:天下事,非

  • 寒风中闻雀声·戴望舒

    枯枝在寒风里悲叹,死叶在大道上萎残;雀儿在高唱薤露歌,一半儿是自伤自感。大道上是寂寞凄清,高楼上是悄悄无声,只那孤岑的雀儿

  • 前汉孝武皇帝纪卷第十四·荀悦

      五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遂登陇崆峒而还。十有二月辛巳朔旦冬至。始立泰畤于甘泉。夏五月。谏议大夫终军使者安国少季使南越。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大冠。衣长缨。必羁王之颈。致之阙下。军既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七·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年八月按是月戊子朔庚寅上谕辅臣曰今巨盗悉平年谷丰稔天意可知假如寇或南来避与不避策将安出吕颐浩曰若尽遣诸将向前广为备御寇岂能便渡江但当先为定计以待之上曰未闻千里而畏人者也起居舍人张焘言

  • 第五十八回 弃母全城赵苞破敌 盅君逞毒程璜架诬·蔡东藩

      却说鲜卑大酋檀石槐,自恃强盛,未肯服汉,且连年寇掠幽并诸州;朝廷以田晏夏育两人,曾随段颎破灭诸羌,勋略俱优,特任田晏为护羌校尉,夏育为乌桓校尉,分守边疆。既而晏坐事论刑,意欲立功自赎,特使人入托王甫求为统将,愿击鲜卑;夏

  • 资治通鉴后编卷五十三·徐乾学

    宋纪五十三【起昭阳恊洽六月尽九月凡四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徳神文圣武睿哲眀孝皇帝六月甲辰诏天下茶盐矾鐡铜银坑冶之利虑有过取而伤民者转运司谕所部官吏条上利害以闻初议欲弛茶盐之禁及减商税范仲淹以为茶盐商税

  • 卷之七十九·佚名

    光绪四年。戊寅。冬十月。丁丑朔。享太庙。遣豫亲王本格恭代行礼。记注○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黄绫本  ○遣官祭穆宗毅

  • 通志卷四十二·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礼略第一吉礼上郊天 大雩 明堂 朝日夕月 大防【腊】灵星风师雨师及诸星等祠 方丘【神州后土附】社稷山川 籍田 先蚕郊天有虞氏禘黄帝【尔雅释天云禘大祭也虞氏冬至大祭

  • 敬乡录卷二·吴师道

    元 吴师道 辑胡则字子正永康人宋端拱二年进士调许州许田尉以干闻补蕲州广济宰又补宪州录曹辟贝州节度观察判官改知浔州寻提举二浙茶事兼知睦州又知温州迁提举江南银铜场铸钱监盐江淮制置发运使入为三司度支副使除

  • 穆蕅初·佚名

    穆藕初先生小传穆先生名湘玥字藕初江苏上海人幼读于私塾聪慧倍常儿年十四奉父命营棉业凡八年年二十二始习英文越三年供职海关又六年任龙门师范学监旋任苏路警务处长然先生终以未尝留学欧美为憾平居孳孳研求英文年三十

  • 七年·佚名

    (辛酉)七年清康熙二十年 春正月1月3日○丁巳,引見時,上命完寧君李師命進前曰:「當逆節初萠之時,卿與一二元勳,譏察密贊之功最多,而當初勘勳時,因卿辭避,不爲同錄。厥後逆獄復起,諸賊之招,一一相符,功勞益彰,不得不追錄。而卿連章固

  • 卷六七·邱濬

    △崇教化 ▲总论教化之道 《易临》之大象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广大无疆限也)。 程颐曰:“物之相临与含容,无若水之在地,故泽上有地为临也。君子观亲临之象则教思无穷,亲临于民则有

  • 卷十六·范家相

    <经部,诗类,诗沈钦定四库全书诗沈卷十六栁州府知府范家相撰大雅生民郊禖生稷之事毛郑之説互异苏明允极辨郑氏吞卵践迹之非而朱子偏取郑笺者毛以履帝武为从高辛之后因禖而生稷是稷无端而被弃无是理也但明允谓稷之生无

  • 卷第二十八·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二十八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青原下第十一世 天台德韶禅师法嗣 杭州永明延寿智觉禅师(凡四) 初住雪窦。示众云。雪窦这里。迅瀑千寻。不停纤粟。奇岩万仞。无立足处。汝等诸人。向甚么处进

  •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契诃夫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所选的作品来自契诃夫创作的前后两个时期。在早期作品中,除了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具有一定现实批判色彩的《变色龙》之外,还有一些轻松诙谐的纯幽默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集》所选的契诃夫后期小主

  • 子略·高似孙

    诸子书专科目录著作。高似孙撰。有《百川学海》本; 《四库全书》本;《学津讨源》本;1928年北平朴社排印顾颉刚标点本;1930年上海中华书局《袖珍古书读本》排印本;1932年张氏约园《四明丛书》刊本;1935至1937年上海商

  • 彭祖摄生养性论·佚名

    养生著作。撰人不详。主要阐述养生理论,重点强调养“神”并以“魂”、“魄”从之。主张要淡泊、平和以保神。此外,对生活上的一些细节,也作了论述,如饮食、起居等。所反映的养生思想主要是摄精爱气, 清静养神。现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