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出 斋访

〖南吕引子·步蟾宫〗(副净冠带,丑随上)官星老大难痴等,预支得乌纱一顶。傲偏斋犹笑两明经,比我青毡更冷。

下官江都教谕汪仲襄是也。登科偏早,发甲偏迟;暂就广文,仍图进取。同年九十七人,中的中了,选的选了,呜呼的呜呼了,刚刚留得我与曹个臣一双做种。明年又是会场,中不中,这遭结果。只是我们老孝廉会试,项下披了件雪蓑衣,背上加了个肉包裹,一路同行同寓,被这些新中的恶少批点不过。我如今立誓不与后辈同行。前日有书去约曹年兄一齐北上,怎的还不见到来?

(外带末上)杖履特来寻旧友,琴书兼为卜居停。

(末)门上有人么?同年曹相公来拜。

(丑传介)

(副净迎进,见介)自前科京邸一别,又是三年,老年兄愈加矍铄了。

〖太师围醉〗

〖太师引〗(外)竹粗安,只是由风静。叶萧萧经霜木零。(副净)老孝廉坐在家里,只怕也冷淡不过。(外)虽则是梅花冷淡,也甘守松柏寒盟。(副净)可曾续娶年嫂,生年侄了么?

〖醉太平〗(外)伶仃,芝兰玉树两无凭,依旧是庭阶凄冷。(副净)姬妾是扬州土产,小弟替年兄觅个尊宠何如?(外)一任那红鸾近,丝萝有情。怎奈我这枯株无力引娇藤。

——老年兄比前觉得略清癯了些。

〖前腔〗(副净)鹤难肥,缘多病,剔秋风时时堕翎。(外)还该仗药饵补助才是。(副净)只不过盘供苜蓿,那里讨芪术参苓?(外)诸位年侄想都是克振家声的了?(副净)无能,门题凡鸟坠家声,说甚么凤毛堪庆。小弟儿女债多,这科若再不中,只得就职了。正好趁,桑榆晚境,倦飞穷鸟急投林。

(外)老年兄几时北上?

(副净)小弟有几两薄俸,只因图些微利,都放在秀才头上,要待冬季廪银出来,方才扣除得清,老年兄屈等一等。

(外)小弟只因家无至戚,将小女带在身旁,如今寓在尼庵,甚是不便,须要另寻一个寓处,才好相等同行。

〖三学士〗父女天涯悲断梗,鹪枝仗赖搜寻。虽然身是蘧庐客,也要门无剥琢声。老年翁,劝你行装须速整,我携家客,难久停。

(副净)敝庠有个训导升任去了,衙署空在这边,年兄就移来作寓。

〖前腔〗剩有衙斋还喜近,何须另觅居停。休言淡薄难留客,明日开荤便祭丁。“薪水”二字,小弟虽不能兼任,也要勉承一件。薪桂米珠难许赠,茶汤料,应管承。

(外)这等,小弟就移过来。

(副净)老年兄若来,小弟还有一事相烦,前日举过大会,考了秀才,连日有些俗冗,卷子不曾看得,借重年兄的法眼何如?

(外)这个当得效劳。

束发交情老不忘,相逢况复在他乡。

隙驹偏怪年来驶,共诧霜毛几许长。

猜你喜欢
  徐一初·唐圭璋
  小山词 全文·晏几道
  第五回 吟诗赌酒二美和谐 扫地焚香三人祷告·萧晶玉
  第二十八出 见王·梁辰鱼
  第四十六出 觅魂·洪昇
  一、上古至五代之戏剧·王国维
  巻九·刘履
  静思集巻三·郭钰
  别再说……·刘半农
  卷四百八十三·曹学佺
  蛟峰集钞·吴之振
  卷八十三·陈焯
  卷七百一·佚名
  卷十八·查慎行
  杜审言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七言巻六十六·洪迈

    七言十离诗上浙东元相公 薛书记犬离主驯扰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无端咬着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笔离手越管宣毫始称情红笺纸上撒花琼都縁用久锋头尽不得羲之手里擎马离厩雪耳红毛浅碧蹄追风曾到日东西为惊玉貌郎君

  • 卷十四·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十四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湓城集【起壬申正月尽七月】庚午春朱恒斋由刑部郎出守九江枉书见招踰年始往践约既为辑庐山志复遂庐山之游贤地主之贶我良厚矣禾中与德尹别四海皆兄弟何人似卯君也知年

  • 卷五百七十五·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七十五温庭筠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人宰相彦博裔孙少敏悟才思豓丽韵格清拔工爲词章小赋与李商隐皆有名称温李然行无检幅数举进士不第思神速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

  • 陪张燕公登南楼·张说

    赵冬曦抑郁何以欢,阴氛亦登望。 孤岛轻雾里,行舟白波上。 目劳西北云,心醉东南嶂。 昔日青谿子,胡然此无状。

  • 简介·佚名

    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光绪朝)(清)世续、陆润庠等纂修《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597卷。起同治13年12月,讫光绪34年10月。1. 白库纸朱砂描栏,小楷精抄,开本宏大。2. 清宫原装红锦面,包

  • 汪泽民传·宋濂

    汪泽民字叔志,徽之婺源州人,宋端明殿学士藻之七世孙。年少时敏捷聪悟,家境贫困而能刻苦学习,长大后通晓各种经书。延..初年(1314),以《春秋》中乡贡,礼部会试则落第,授宁国路儒学正。五年,登进士及第,授承事郎、同知岳州路平江

  • 福寿传·宋濂

    福寿,唐兀族人,自幼英俊,好读书,与人交谈,对答如流。长大后加入宫廷宿卫,后授为长宁寺少卿,改任引进使,升知侍仪使、正使;出京为饶州路达鲁花赤,又升淮西廉访副使、工部侍郎、佥太常礼仪院事;拜监察御史,改户部侍郎,再升户部尚书;出

  • 许文岐传·张廷玉

    许文岐,字我西,浙江仁和人。祖父许子良,曾为巡抚贵州右佥都御史,父亲许联枢,曾任广西左参政。文岐于崇祯七年(1634)中进士,授南京职方郎中。江北农民起义烽火遍地,文岐辅助尚书范景文进行防御,景文十分倚重于他。后调任黄州知

  • 卷六·吴浩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义疑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义疑卷六华亭呉浩撰周礼陈其殷注云殷众也谓众士也王制诸侯上士二十七人其中士下士数各居其上之三分郑盖引之以证其众按序官中士佐上士则倍之下士佐中士亦倍之下士

  • 复徐寻声居士书·太虚

    寻声居士鉴:得函,藉悉近来时到会与钟、吕诸居士热心会务,并曾参加汉南正信会皈依会。对王仁励、陈丹阶、钱养吾诸居士,均希转为问讯,并嘱时通音信为盼!顺候近祉!太虚。(见正信二卷十一期)

  •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令人得道。智者消息意度弘廓。则获五福。何等为五。一曰施命。二曰施色。三曰施力。四曰施

  • 佛说大乘智印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三藏宝法大师赐紫沙门智吉祥等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入王舍大城。次第乞食受施充足。还迦兰陀林。食时食已结跏趺坐。与大比丘众及诸菩萨百万人俱。欢喜围绕。是诸大众。皆得陀罗尼平等无碍。心悟总持

  • 大乘玄论 第二卷·吉藏

    大乘玄论 第二卷胡吉藏撰八不义有六重第一辨大意 第二明三种中道 第三论智慧中道 第四杂问 第五论单复诸句 第六明不有有第一辨大意者。八不者盖是诸佛之中心。众圣之行处也。故华严经云。文殊法常尔。一

  • 海南杂著·蔡廷兰

    本书(一册六二面三七、二○○字)凡三篇:一曰「沧溟纪险」、一曰「炎荒纪程」,又一曰「越南纪略」;蔡廷兰撰。廷兰字香祖,号秋园;澎湖人。年十三入泮,嗣食饩。清道光十二年,澎湖饥,兴泉永道周凯勘赈,上「请急赈歌」以进。十五年秋

  • 时方妙用·陈修园

    《时方妙用》系医方书。4卷。清·陈修园撰于嘉庆8年(1803年)(嘉庆8年)。此书在《时方歌括》108首方剂基础上,详论病原。陈氏认为“时方固不逮于经方,而以古法行之,即与经方相表里亦在乎用方之妙也”,故名书为《时方妙

  • 鹿洲公案·蓝鼎元

    《鹿洲公案》,原名《公案偶纪》,是蓝鼎元在狱中回忆记述知潮阳县期间审判的案例,自刊刻以来,颇受各地吏员称许,后被收入《四库全书》史部传记类。清末,有人将《鹿洲公案》改名为《蓝公奇案》,与《包公案》、《施公案

  • 元诗选·顾嗣立

    元诗选集。三集。清初顾嗣立编选。最终刊成于嘉庆三年(1798年)。顾嗣立,字侠君。生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卒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博学工诗,著述宏富。曾被召入京分纂宋、金、元、明四

  • 大乘五蕴论·世亲

    全一卷。又作粗释体义论、五蕴论。印度世亲造,唐代玄奘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小乘佛教以蕴、处、界等三科分类诸法,本书着重于阐明大乘五蕴法,并兼说大乘十二处、十八界等法,属法相宗瑜伽十支论之一。小乘萨婆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