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回 万种千般历尽悲欢滋味 收场结果无非善恶分明
且说单员外走入后房,就将此事告诉了平氏。平氏与成郎媳妇张氏婆媳二人正在房中作针线,听了此言,彼此欢异。平氏说:“怪不的他七死八活的只要跟了他三叔去,原来有这般隐情在他心里,好个义气人!”
张氏道:“我二叔虽不会说话,我看他家居行事,都是叫人可敬。”
平氏说:“要不是有那样好心,怎能感动天地,有这样的好报应哩!”
单员外说:“三弟与高千岁如今写书来请咱们合家上京,共享荣华。书内叮咛千万必去,想咱这里偌大的家产,丰衣足食,春种秋收,何等自在,何必撇了现成的事业,又受些跋涉之苦?我想不去的是。”
平氏说:“我也不愿意去。”
张氏说:“我可不去呀!神头鬼脸的,到那里见一些官儿娘子,看人家笑话。”
平氏说:“真话,正经咱们都别去罢。问问他二婶子,愿意去,送了他去住,住上几年,想家时再接他们回来。”
员外说:“二奶奶要不愿意去,那里又不放二弟回来,怎么好呢?”
平氏笑道:“他二婶子听见他们当家的会说话了,也象我见你睁开跟的一样欢喜,巴不得见见才好,怎肯不去?”
员外一听平氏话,点头含笑口应声。夫妻二人商议妥,遂把那李氏请在上房中。万福已毕旁边坐,说:“伯伯嫂嫂有何情?”
平氏未语连声笑:“二婶子你大喜甚非轻。二叔忽然会说话,三弟平贼立大功。不久就要把官作,接请咱们同上京。你大哥不愿拋家业,动问婶婶可愿行。”
李氏摇头说:“怪事,嫂嫂何须把我蒙?哑叭若还会说话,除非白菜变成葱。”
单员外望着平氏连摆手,“大家说话莫高声。你我四人心内晓,休令丫环仆妇听。这件新闻传出去,亲朋搅扰不安平。我这几天身欠爽,有些心烦脑袋疼。但问二婶去不去,可行可止好调停。”
李氏见是真实话,不觉心中喜又惊。“说来真有稀奇事,到要京中走一程。”
员外说:“二婶要去速打点,明日清晨送你行。”
平氏说:“你带了两个小的去,留下大小子把书攻。老王老张跟了去,好抱孩子路途中。到京中住上一年并半载,想家即便转回程。你把那京中好物多捎带,愚嫂嫂瞧瞧开眼睛。”
张氏说:“别的东西我不要,二婶子好歹捎上二两好头绳。”
李氏点头说:“都要。”
平氏带笑又叮咛:“婶婶到了镇国府,凡百见景要生情。见人少说庄稼话,大大方方莫脸红。看人怎样也怎样,不认的东西总別哼。我听说王爷府里势派大,犹如内院与皇宫。家丁们都戴着纱帽,使女们穿着锦和绫。茶盅饭碗无其数,金子银子满地扔。一天吃个七八顿,几千年作合月工。象咱们乍进皇城头一次,到那里摸不着南北与西东。太太奶奶如仙女,好似娘娘一样同。说的都是文静话,蚊子声音吱楞楞。要合人家一块坐,不是嫌臭就嫌腥。听见咱们这嗓门儿嚷,管保吓个倒栽葱。不爱理人架子大,拐孤唠叨又眼空。吃多了笑话你下作货,吃少了又说是假撇清。别的拘束还罢了,巴到黑家凉炕冰。”
张氏说:“我也听的人言讲,官宦人家了不成。夫人小姐都利害,规矩理法几千层。见面就得下一跪,磕头还要响咕咚。不许高声不许笑,半句言差就是嘴巴子楞。”
李氏闻言吓一跳,“这个我可去不成。”
单员外一旁呵呵笑,“这些谎言那里听。久闻高府多良善,和气谦恭更体情。大家小户一样的,那有个请去的亲戚嘴巴子楞。二婶休信他言语,到得那里见分明。既然要去速打点,收拾行李共箱笼。”
妯娌二人齐答应,起身打点不消停。晚间上房摆上酒,娘儿们开怀封坐饮刘伶。成郎张氏同把盏,各敬三杯婶饯行。说说笑笑多亲热,话到离別泪眼红。这正是:异姓有情羞骨肉,同胞无义枉同生。大家欢饮时多会,只听得巡夜铜锣三棒鸣。
天交三鼓,平氏说:“二婶婶明日还要行路,看起来咱早些歇息了罢。”
李氏说:“大妈说的是。”
当下各归房中,安寝了一夜。
次日早起,有钱的人家诸事便宜,诸般早已齐备。两辆小车,一辆大车,大车装载行李土物,那两辆小车,李氏带着老王与小儿女儿坐了一辆,老张带着铁郎坐了一辆。单员外差四个会武艺的家丁连京里来的虞侯护尉二十余人,一同起身。平氏婆媳送至大门以外,妯娌们洒泪分别。单员外带着儿子成郎与李氏的长子铜郎爷儿三个送至二里之外,方才回去。这里车马上路,奔向东京而去。
且说镇国王高公自与岳府结亲,下定之后,便要与公子完婚,遂择定了吉日,通信过礼。可巧寇府也来订期,太原公曹爷也要迎娶琼花小姐。三家的吉期不约而同,都是腊初十日。各家预备妆奁,邀请亲友。光阴似箭,不觉到了吉期。镇国府、太原府、翰林府俱是结彩悬花,张灯设宴,三处的贺客,无非是王公侯伯,诰命千金。车马云飞,人山人海。寇翰林、太原公、还乡侯一文二武,三位新郎,俱是锦袍玉带,十字披红,鬓插金花,珠缨白马,全副执事,尊雁亲迎。镇国府三副妆奁,十二名赠嫁侍女,黎夫人同众诰命女眷与梦鸾小姐、吕小姐、郁莲英重复添装。高小姐自回兵之后,才穿了耳眼、换了闺装束,此时头戴九凤珠冠,身穿大红霞帔,腰系宫裙,足蹬宫履。三个打扮的恍如瑶池仙子,三乘大轿,抬入门前。镇国王同众亲友陪侍新郎,后堂内黎夫人款待迎亲的女客。喜筵三献,吉时已到,接亲女眷催促上轿。高小姐洒泪辞亲,吕小姐大动别母,郁莲英拜谢深恩,一同上轿。新郎谢亲,出门上马,高千岁、黎夫人率众相送。工部岳大人亲迎大轿在前,无佞府李氏太夫人送亲八抬在后,三顶彩轿在中,嘉宾簇拥,鼓乐围随,往翰林府而去。这里镇国王、黎夫人刚打发女儿上轿出门,媳妇的彩轿也就到了。红毡铺地,挽上了画堂,傧相赞礼,拜了天地祖先,又拜公婆,夫妻交拜,牵丝倚翠,共入洞房,合卺交杯,偎红坐帐。黎夫人见新媳妇美貌端庄,十分欢喜。画堂设筵,黎夫人、冯姨太太、吕夫人女眷陪岳府二位,少夫人女眷陪岳府送亲的诰命赴宴。高公、杨公、任义士、二位杨少爷与诸亲友陪送亲官客,大庭饮宴。觥筹交错,乐奏笙簧,日逢双喜,欢畅不尽。
且说翰林寇爷把三位夫人迎聚到家,刚完了自己的喜事,太原公也来迎亲。又打发妹妹上轿。这一番繁华热闹,真是花团锦簇,翠绕珠围。这三处的喜事,也不知叫说书的说那一处的才好。依我说,说书的只有一张嘴,听书的也不过两个耳朵,一口不说三处话,两耳难听八面书,莫如一言括百语为妙。三家的三对夫妻,八位新人,真是郎才女貌,夫俊妻杰,团园喜庆,其乐如何?
光阴似箭,不觉到了满月,恰是新正,又逢上元佳节。各家接请姑爷、姑娘回门。先是翰林府接了太原公曹爷、节烈夫人琼花小姐,邀宾请友,宴会三天,方才送去。岳府也把还乡侯双印、明义夫人瑶仙小姐接去。镇国府内,大开东阁,款待娇客,后堂内黎夫人、吕夫人、冯夫人、李氏太夫人、二位少夫人陪梦鸾小姐、吕小姐、郁淑人,大家宴毕,闲坐吃茶。只见侍儿来禀:“今有任二奶奶车到。”
千岁吩咐叫夫人迎进堂内,以礼相等,不可简慢。黎夫人闻言,连忙起身。梦鸾小姐也就站起,母女迎至义门,让进李氏。执事仆妇从箭道中把两个老婆儿合铁郎、银姐都让至别室去了。
李氏这里随黎夫人、高小姐进了中门,上了甬路,抬头一看见了这哧哧威威的大房舍,千门万户,不知从那里走才好,着实腼腆忐忑,拿着步儿,弯弯曲曲,走了好一回方到中堂。正院台阶子到有七八尺高,走着甚觉费力。心中自忖道:“这是娘的咱儿咧,想着在家合他大妈轮班儿看麦场,一天跑了三四十趟也不觉乏,怎么这几步道儿就使的慌了?这不是贱吗?不要喘,看别人笑话。”
正想间,只听得娇滴滴一声叫道:“客来了,客来了,丫环看茶,快去,快去!”
不知什么人在半悬空里嚷呢。抬头一看,却是一只绿毛小鸡子在一个珠红架子上叫呢。暗喜道:“他们京里真是奇特,小鸡子不但颜色各别,还会说人话。站住,站住,别怯了。我记的逛庙去看见那卖针的有个八哥儿会说人话,那可是黑毛儿的,不用说一定是叫作七哥儿。且住,可是他大妈说的,认不真的物儿莫说,管他是七哥儿八哥儿的,好歹别溜了嘴。”
又听噹的一声钟响,“可罢咧,这房后头还有庙不成?可不大方便。”
走进堂房,丫环打起帘笼,黎夫人、高小姐连忙让进,李氏拜了一拜,说:“老太太走罢,小太太请罢!”
那些丫环仆妇不敢笑,只把脸别转了。黎夫人道:“贤侄妇不要这般称呼,我家千岁与令夫君已经认义,老身斗胆讨大,这是小女,应以姑嫂相称了。”
李氏说:“哦,他三叔是你老煞也?”
黎氏说:“那是小儿。”
李氏这才省过来了,又拜了两拜,说:“大婶子、他大姑,同走罢。”
于是进了内室,冯夫人、吕夫人、无佞府的老少夫人、吕三从、郁莲英一齐站起。梦鸾小姐逐位告诉,彼此见礼,大家归坐。黎夫人主位相陪,丫环端上茶来。
李氏接茶,看那茶犹如白水一般,无有茶叶,只有几根针细一般的草棍子在盏里飘着。端起来喝了一口,却香得了不得。又看那房中的摆设儿,也不知叫什么名色,也有红的,也有绿的,门槛上挂着两把焦黄的大秤勾子,桌子上白石头小盆儿里栽着几头开花儿的大蒜。又见这几位夫人、小姐,一个个金装玉裹,五彩缤纷,满房中霞光缭绕,瞪时把眼睛照花,不知怎么才好。众人盘问话儿,只得勉强答应了几句,满心里惦着要问问丈夫,又不好问。忽又想起孩子们,“咱儿没跟着我进来?”
遂向一个丫环问道:“我们哥儿姐儿怎不见来?”
丫环说:“姑娘、相公、两个老妈妈早都有人领到那房里吃点心去了。”
李氏说:“他们离不惯我,看他们哭,烦那位大姐叫我们老王、老张抱他两这里来罢。”
黎夫人道:“好生哄他过来。”
丫环奉命连忙去,不多一时来上房。老张拉着铁儿走,老王抱定小姑娘。两个老婆把房进,抬头举目细端详。但只见老少夫人好几位,封宾封坐饮茶汤。有几位缟素衣裳年半百,容颜清秀貌温良;有几位年少夫人多俊俏,宫裙绣袄带飘扬;那几位一老一少居主位,凤冠霞珮起光芒;这一位年纪约有四旬外,杏眼珠唇玉面方;那一位樱唇翠黛芙容面,目如秋水露神光。与伏氏,登地间魄散魂飞着了忙。任婆翻身朝外走,大叫有鬼体筛糠。伏氏立刻黄了脸,体软身摇靠在墙。任婆把银姐扔在地,两脚如飞奔外堂。一交绊倒跌出去,滚下台阶遍体伤。一阵昏迷身不动,紧闭双睛把口张。李氏忙把孩子抱,口内叨叨骂老王。梦鸾小姐忙站起,举目回头看老张。猛然认出是伏氏,这佳人一阵心慌脚步忙。向前双手忙拉住,由不得悲感交集叫声娘。“只说母亲遭水难,一向飘流在那乡?却是因何得至此,快把情由表一场。”
这小姐手拉儿连声问,那伏氏刀搅柔肠心内伤。满腹中千言万语难出口,伸双手抱住佳人哭恸伤。黎夫人先前未理会,此时方才醒了腔。李氏喝喝哄孩子,一边坐下脸哭丧。康氏夫人吕小姐,心中不解闷心慌。郁氏莲英猜八九,口中长吁叫上苍。冯氏参透其中意,点头不语退一旁。杨舅太太心下悟,眼望着梦鸾小姐叫姑娘:“莫非这位张奶奶,就是那伏氏夫人你令堂?”
小姐见问将头点,转过贤人黎素娘.刚然启齿要讲话,只听得一声喊叫振大堂。
那喊之人却是任婆。他与伏氏如何跟随李氏至此呢?只因那年燕山发水冲了麒麟村,伏氏、任婆投至合和堡避难,毛如花闭门不纳,伏氏便要投水自尽,任婆劝住回家,拆楼卖木,过了些时候,别无进益。伏氏只要自尽,那任婆苦苦劝解,时时防守。二人思量无计,只好走至远方,乞茶讨饭。那日到了前安镇单员处家门首,遇着了平氏正要雇人使唤,便盘问他二人的姓氏来历。二人只说是平民之妇,遭了水灾,出来躲难,情愿扛工。那平氏就雇下与李氏看抱儿女。那时哑叭儿已随双印、曹爷上京赴考去了,那任婆子作梦也不知李氏是他小婶儿,目今听得三爷作了官,跟到京里来,一定有此好处。谁道撞见了冤家对头。
高小姐正自追问伏氏,只听任婆在院中大叫道:“小姐不用问伏夫人,这都是我任婆子朱氏起意,快来,快来,等我告诉你们!”
众人听他说话蹊跷,遂一同走至堂屋。只见他翻身坐起,说道:“青天在上,白日当空,我朱氏自己通说:当初抱双印公子出去,原是我贪财起意,负义忘恩,那滑氏是图谋高府家产,蜂儿是为自己专权,我三个人都是一般样的利心,千方百计,调唆夫人,夫人不肯,我们就背着作了此事。谁知千岁阴功高远,公子的命大福鸿。
我们空把良心丧,阴谋暗算场一空。皇天报应难饶恕,听我从头细表明。滑氏只因谋家产,作此亏心神不容。自己痨病中年丧,儿子遭凶不善终。不孝媳妇活出醜,伤风败化损清名。蜂儿长舌遭现报,身在汪洋水内倾。说起我来尤可恶,口甜心苦似毒虫。高千岁待我恩如海,黎氏夫人更有情。不能答报还罢了,绝不该恩将仇报乱胡行。都只为利心偏比良心盛,一见银钱乱了衷。今朝是我的循环到,留几句金石良言劝众公。人生岂有不惜利,且看其中重与轻。君子爱财须道取,利己伤人不可行。衣禄食禄皆前定,岂能由人心意增。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枉用功。明中取来暗中去,想多分毫也不能。贪财若把良心丧,费尽机谋总是空。不但不能多享福,寿算消磨吉变凶。不信你们都来看我,现世现报见分明。”
说着说着一回手,自己挖出右眼睛。头发纷纷朝下散,扑头盖脸血流红。爬抓口咬身上肉,舌头咬碎响连声。打滚将头石上碰,手又刨来足又登。不多一时身不动,淹淹气息赴幽冥。夫人小姐与侍婢,一个个彼此嗟呀叹又惊。
那任婆子一面喊叫通说,一面自撕自打,直抓得衣服零落,血肉淋漓,倒在尘埃。挣了一回,看看待死,只剩了一丝游气。
黎夫人连忙吩咐丫环:“快叫人来,抬他出去!”
那李氏听到此间,方知老王是他的大嫂儿,遂向黎氏拜了两拜,说:“此人既是我的嫂嫂,虽然有罪,已经天报了,自己闹成这个嘴巴骨子。看我的薄面,大婶子饶了他罢!赏了一个地方,容我守着他断了这口气,也算妯娌一场。”
杨舅太太点头道:“好个礼义娘子,令人可敬!”
冯姨太太与吕夫人大家也都称赞。李氏说:“好说,不敢叫大妗子、亲家娘姨奶奶们见笑罢,少笑话罢!”
此时高公与任中书置了第,就在镇国府对门。当下黎夫人令人把婆子抬至新宅,李氏也顾不得领接风酒宴,跟了过来,与任中书夫妇相逢,共谈已往。那李氏数年的闷葫芦儿今日方才打破。当下任中书看见嫂嫂这一番狼狈形容,又疼又气,守在身旁,放声恸哭。那婆子把左眼睁开看了小叔一看,点点头儿,这才瞑目而亡。任中叔夫妻守灵挂孝,迁了兄棺,以礼合葬。这也是他善待小叔这一点好处所致。
且说那高千岁与安乐公杨舅老爷陪新婿宴毕,正在书房闲谈,闻了信息,心中气恼,怒冲冲走入后堂。冯、岳二位夫人,杨舅太太、三从小姐、郁莲英,闻高公进来,不便在旁,一齐起身,都避入别房去了。
堂堂大步进房中,看见伏氏低头站。粗衣布,瘦形容,面带惊慌含愧色,似哑如聋不作声。老爷一见黄了脸,一阵发迷脚下轻。翻身坐在杌子上,摇头发恨瞪双睛。口内连连说罢了,咬牙切齿问一声:“伏氏你一向居何处,难为你随波逐浪会偷生!梦鸾因何离绣阁?家丁们为何各西东?我当初要你为继室,礼待如宾结发同。你那侄儿男与嫂嫂,我何等周济尽亲情。临行与你留后用,为的是曲折周详备始终。再三托咐扶幼子,结续香烟与祖宗。与你夫妻虽未久,高某那点不通情?未曾听信奸人唆,也该先自把心平。行此断义绝恩事,直弄得家败人亡产业空。你本是宦门之女王侯妇,一品夫人体不轻。既然到了尽头路,就该自尽赴幽冥。腆颜贪生为奴役,少志无才丧我名。偏心信爱伏家子,故行谋害我亲生。梦鸾若是软弱女,总有一千活不成。这些过,先休讲,更有该杀事一宗,什么是今朝与你重相见,竟与我火上浇油雪助冰!”
这老爷手指在脸上连声问,那伏氏头低在肩窝总不哼。遍体筛糠心乱跳,恨不能钻入墙窟在缝中。镇国王越说越气心撺火。一回身便从壁上取钢锋。唰愣一声出了鞘,照着伏氏下绝情。伏氏一见魂不在,翻身忙坐在埃尘。愧悔难当决死念,双睛紧闭等倾生。梦鸾小姐朝前走,黎氏夫人吃一惊。娘儿两个忙拉住,左右相拦手不停。镇国王,冲冠发指神眉竖,高扬宝剑眼圆睁。靴尖点地朝前凑,快些离开把手松。小姐连忙把爹爹叫:“好天伦息怒且从容!儿有几句拙言语,定性安神请细听。我母本有该杀罪,却因是心活耳软被人倾。咱们家这件离合悲欢事,惊天动地岂非轻。想来未必关人力,必有段曲折因果在其中。爹爹莫把仇家怨,仔细思量到感情。若不是吕相宋四把爹爹害,怎能够皇王褒奖显精忠?若不是任婆抱出双印弟,怎能够单任二士并驰名?若不是槐氏偷卖琼花妹,怎能够御笔亲书把烈女封?若不是伏生逼我离家下,怎能够夺魁扫北把冤鸣?郑昆不被伏生打,怎能够世子还阳在诸葛城?人生处世安无事,虽有如无草木同。不幸之中藏大幸,善非恶显不留名。事来好似云遮月,事起犹如月被蒙。云往云来如事乱,全凭正气扫云风。邪难蔽正终须散,月光如旧只云如纵。咱一家骨肉重会聚,独丧了伏家大表兄。我母总有读杀罪,劝爹爹何苦结冤在来生。天伦只顾一时怒,岂不怕冤冤相报本无穷?依儿说,解仇莫如德报怨,这正是不容人处反宽容。咱家岂无一碗饭,望爹爹留养娘亲等善终。”
佳人说到这句话,含悲跪倒在尘埃。镇国王眼瞧小姐三点首,一声长叹把手松。回身探背伸双腕,挽起了改头换面的左金童。
高老爷跺了跺脚,摔下宝剑,挽起小姐,仰天长叹道:“罢了,罢了?你方才这几句话,竟是一套机锋禅语,为父细细参想起来,到觉醒悟许多。不杀这蠢才便了!”
小姐说:“谢过爹爹。”
回身把伏氏挽起,黎夫人拾剑归鞘。高公唤进丫环,吩咐:“把伏氏领至后园吕仙堂侧闻过轩中,派一个粗笨使女服侍,一日三餐,叫他自生自活去罢!”
自此那伏氏悔后思前,终日在吕仙堂早晚烧香祷告,只求来生不坠轮迥恶道,虔诚顶礼,朝朝不情,到后来寿活九十二岁而终。这就是他的收圆结果。
且说那还乡侯闻得二嫂嫂来京,连忙回府,稟了父母,即同明义夫人到中书府来看嫂嫂。李氏看见瑶仙小姐,欢喜无尽,把银姐儿抱至跟前说:“你看看好个三婶子,他三叔真是个有造化的!那回要是说停当了刘保正家的闺女,那嘴眼只好给这位三婶子拾鞋罢!”
当下夫人也来送礼,不必细表。
且说郑指挥奉了钦限,不久就要赴任,高公择了吉日,与他完婚。收拾别院,按排洞房,派人服侍,妆奁十分丰盛。梦鸾小姐也有厚赠。青梅此时金装玉裹,翠绕珠围,俨然一位千金闺秀。郑指挥乌纱金带,圆领红袍,身材凛凛,相貌堂堂。那寇翰林也择了吉日与许进喜、李杏花完婚。这四个男女,也是两对出众的夫妻。那时郑指挥禀明高公,要请父母一同赴任。高公欣然应允。怎奈那老儿执意不去,郑指挥跪在地下,垂泪苦请。高公道:“你老夫妻在我府中效力多年,受尽千辛万苦,颠沛流离,入死出生,亦非容易。今日强爷越祖,受命为官,正该你享几年荣华富贵,也不枉生子一场。况且桑榆暮景,能有几时健壮?骨肉团圆,岂不是好?”
黎夫人道:“佳人佳妇,膝下承欢,作了老封君,岂不强如在此多矣!”
老义仆道:“千岁夫人开恩怜下,本当从命,只是老奴心中反复思量,舍不得离开千岁。再着那老封君也非是奴才命作得。我跟着千岁,舒心如意,一定多活几年。要是强巴结到任上去折去福寿,老封君作不成,只怕死期快到了,何必把这几根骨头去作外丧?我是一定不去的。”
高公见说,点头微笑。郑安宁无奈,只得洒泪辞亲,拜别恩主,带着青梅赴任去了。
太原公、寇翰林俱要回籍祭祖,同上本乞假,天子准奏,给假一年。两家同至高府及众亲友家拜望辞行。澄波公岳老爷也要回家,遂一同起身,到了仁和县,各归旧地,重整家园,上坟拜祖,连朝宴会,不消细表。梦鸾小姐因记挂着昔年愿心,与翰林说了,差人至苏州重修了真武庙,卖买了地土,招住持奉香火,以了前愿。那高小姐治家严肃,恩威临下,与吕三从、郁莲英相敬相爱,有如姐妹。不觉一年假满,寇翰林又与太原公商议,一同携眷起身。高小姐要到渔阳归省父母,太原公、寇夫人也要去拜望高公,遂一同赴燕山而来。
且说镇国王完了姻事之后,即差人到原籍小燕山下重修府第,再整先茔。半载之后,辉然一新。盖了庄院,招还无业之民,依然还是一个麒麟庄。遂令还乡侯上本乞假。任中书思念兄嫂,也要回家,遂一同携眷起程,不日到了渔阳。故旧亲朋都来道喜,问悉前事,无不称奇赞赏。大家都争先拜见任义士。过了几天,寇翰林夫妻与太原公又到,合家见面,欢喜非常。高小姐拜坟祭墓,不必细说。那张和、王平、李清、赵泰与昔日遣去家丁,闻知此信,陆续复来。这一番相逢,不亚如缺月重圆,落花返树,悲喜交集,一言难尽。那城中的禁子江老头儿闻知,连忙报与秋月,听得黎夫人未死,乐的他一夜不曾瞧觉。次日一早起来,不顾吃饭,就叫丈夫备着驴子,带着两个小儿女,丈夫背着儿子,自己抱着丫头,到了麒麟庄镇国府内。见了黎夫人,不亚如婴儿得母,枯木逢春,主仆各诉离怀,笑啼俱有。见了郁淑人,彼此认得,共谈旧话。郁淑人因念江老者的前恩,赠许多的绫缎金银。住了几天,方才告辞。黎夫人厚赏遣之。
那任中书夫妻住了几天,牵挂哥嫂,苦苦告辞,只要回家。高公不好再留,遂亲带还乡侯,一则送他夫妻,二则拜望单义士,贺挂匾之喜。那日所有亲朋俱各担酒牵羊,送礼贺喜。连那十五年前单瞎子借不出一升米来的,也来送礼拜贺。那地方官员闻礼部奉旨差官来与单、任二士挂匾,镇国王、还乡侯都来奉贺,太原公、寇翰林随后也至,他们怎敢怠慢?文文武武,或马或轿,纷纷而来,这番光彩非凡。单、任二士逐席斟酒,谢了又谢。喜事已毕,高公父子翁婿与太原公一齐告辞,回转燕山。曹、寇二人游山玩水,盘桓半月,假期将满,告辞要行。高公命还乡侯夫妻随姐姐、姐夫、太原公一同起身上京,随朝伴驾去了。
高公因念郑昆夫妻年迈,不忍勤劳,将家居事务交付与张和、王氏料理,将他夫妻安置别院,派人服侍。一日三餐茶饭与自己所食一般,言不呼名,令其安然养老。自此无事,除却每日与黎夫人早晚吕仙祠焚香二次,即邀几个乡友,葛巾野服,游山玩水,笑傲于风花雪月之中,竟成了人世神仙。后来冯公子保印连科及第,中了进士,选了京官。冯夫人择了吉日搬娶岳小姐,与他成其百年好事。三四年中,高、寇、曹、冯四家各各生子,彼此联姻,同享荣华。高公寿享百年,无疾而终。黎夫人亦登上寿。此便是《十粒金丹》一部结束。这桩异事,固是天造地生,这部奇书,不是费笔浪墨,看官不弃,等我异日再编出一种来大家听听。
(全书完)
猜你喜欢 卷三百九十八·彭定求 诸名家赠答诗·张元凯 楔子·高文秀 《哀江南赋》赏析·庾信 提要·查为仁 晓·刘半农 卷一百二十四·曹学佺 卷二十八·高棅 卷三十六·乾隆 卷二十四·陈元龙 卷一百十·陈廷敬 卷三十八·陈廷敬 卷一·佚名 琴瑟乐·蒲松龄 卷十·马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