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诗平论二集卷八

乐府

魏浣初二首刘 城三首

方以智一首卜舜年二首

陈子龙四首冯一第四首

郭金台一首周 岐二首

李 雯一首钱秉镫一首

四言

陈继儒四首尹 伸二首

华 淑一首谭元春一首

陈宗之一首释弘忍一首

乐府

△魏浣初

江南忆(十首录二)

○江南忆 【 十首录二】

江南忆第一忆梅坡月下藤支苦茗立雪中笠带矮驴驮伴个小头陀

江南忆美味忆江鲜刀鲚霜鳞娄水簖河豚雪乳福山船齐到试灯前

△刘城

叫天歌

内教场歌

○叫天歌

彼何人斯。昔介而驰。杀人如疑。今端冕而坐。杀人如饴。【 一解】 彼何人斯。昔我詈之曰贼。彼杀我有克不克。今跪拜之曰官。我不敢仰视。彼杀我无不得。 【 二解】 我昔馈饷戎士。往与渠搏。今直馈饷渠。省我艰难。虽省艰难我心惭 【 三解】 我今馈饷渠。渠怜而活我我怍犹可操刀如昨。脍人肝如酪。战舰大作。弓矢镞烁。硝黄日夜合。天乎天乎谋国者那 【 四解】

此言抚贼之失策也。古劲可匹献吉。而婉畅更复过之。

○招安歌

花阑小票百十纸。绵绵缠缠免死字。宛宛转转到寨垒贼首坐见笑冷齿。有人附耳言如此上座回嗔色作喜大言尔归报总理。吾今卖剑买牛。乞恩贷死。愿受冠裳。居城市里。汝急归言状。本兵应上功。总理重赏汝。

○内教场歌

殷其雷 白日恢恢 匪雷则鸣。讲武内庭。炮声斯轰。虽有虎臣。帝不敢自宁。 【 一解】 舞干击剑。挽弓扬旗远人则不见不知炮声如此。应莫不闻而悸。胡骑至止厥声斯已 【 二解】

△方以智

悲歌

○悲歌

廉士可以谢客侠士可以作家不大不小非龙非蛇人不至壁立脱粟徒伤心人不能杀人讷肯遗黄金

即古语 猛虎磨牙。人遽予血。麒麟不噬。谁为落毛。之意。直说愈竦。

△卜舜年

善哉行

合欢诗

○善哉行

江上惨别 明明车裂 车裂尚可。支冷痛歇。此痛匪常两活两截发泪走天 天雨赤血 

○合欢诗

侬为金母。郎为木公。反目不婚。不育万躬。止是二人游天地中。

大而不腐合欢诗中有此原本

△陈子龙

辽兵行

步出夏门行

韩原泣

题复雠行拟古乐府

○辽兵行

胡儿骑马来。汉儿骑马去。交臂黄尘中。但问汝家是何处答云我家隔河居。汝馈羊酪。我报明珠。我馈黄金。汝报貂褕。易水南。常山下。相逢折箭进酒炙。回头便向西兵射  【 僄狡在目】

○步出夏门行

地脉隐伏 碣石隆起 东争海波 高与天倚 烟树在下上覆流水 【 奇语神境】 神哉三山 望祭于此 朝日熣灿 旌旗万里 大鱼若陵人立而视幸甚至哉 歌以言志 

○韩原泣

秦儿歌。楚身舞。高冠广额咸阳贾。排玉闼 登金堂 九卿侧足趋道傍。 【 一解】 朝入左掖门 夜出左掖门 堂前众宾客 一一乘朱轩 十日一休沐。香药杂上尊。麒麟制君衣。褭蹄佐君飱。 【 二解】 得君欢 可君意 自谓百年常不弁 恩去何时回 情断何曰系 昔如石在山 今如水在地  【 三解】 一君绶。为布衣。怒未止。朅而归 西市街。鼓鼓隆鼓隆。卫军簇簇呼摆围。君家舍人先横尸。 【 四解】 黄纸下。门已锁。金吾将军夜列火。绯衣御史来上坐。来上坐。出诏书。一尺组。莫踌踟。城头挝鼓三更余。使者复上青骊驹。何以载君广柳车。 【 五解】 田宅尽没官。不得名一钱。堂前众宾客。一一归穷边。先为人所畏 后为人所怜  【 六解】

○题复雠行拟古乐府

黔中有壮士 父死蛮夷中父死弟为虏嗟乎苦哉 是雠不报 谁谓我雄  【 一解】 乃置黄金千金赎我弟 问我父死所兄持手。弟牵裾。涕泣覆地。鸟号兽鸣。白日惨惨天欲雨。 【 二解】 侧闻官家招夷 夷来降。鼓冬冬。大者赐舆服。小者赐酒钟。蛮夷喜乐盘桓。谁知壮士鸣刀镮。 【 三解】 置酒置酒。我父死路衢。弟幸蒙全佑。感尔不杀恩。前宰肥牛。后烹吠狗。 【 四解】 酒方酣。掷杯盘。壮士突出户间。谓尔酋抑何愚。尔昔杀我父。我今腊尔肉。酋大股栗。欲言不得言。 【 五解】 大兄斫其腹。小弟截其肩。还持雠首祭父。观者满路傍。唶唶上指天。 【 六解】 道帅大怒。尔何杀降。兄弟争死。罪无所当。小弟得为将军。大兄走故乡。贤哉贤哉。君不见父死门东。子吟道傍。 【 七解】

△冯一第

管仲迎宁戚(桓公出游宁戚叩牛角而歌公使仲迎之戚曰浩浩乎白水仲不知所谓其妻婧曰古有白水之诗曰浩浩白水儵儵者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此戚之欲仕也仲大悦以报桓公遂迎戚相齐)

魏公子捕鹞(无忌方食一鸠辟鹞入案下鹞过乃纵鸠去鹞逐而食之公子暮不食曰鸠辟患投我竟为鹞所食吾负之令左右捕鹞得百余头以进公子欲尽杀之不忍乃按剑笼上曰谁食鸠者一鹞独低头不敢仰视乃取杀之放其余)

熊宜僚弄丸(宜僚尝以八丸空中一丸在手弄之不坠齐与楚战宜僚于军中弄丸一军皆停战望之遂获大胜)

漆室女泣柱(漆邑如过时未嫁倚柱而泣邻妇问故曰忧吾君老太子幼邻妇曰此卿大夫之忧也曰不然鲁国有患君臣父子被其辱妇人独安所归乎)

○管仲迎宁戚 【 桓公出游。宁戚叩牛角而歌。公使仲迎之。戚曰浩浩乎白水。仲不知所谓。其妻婧曰。古有白水之诗。曰浩浩白水。儵儵者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此戚之欲仕也。仲大悦。以报桓公。遂迎戚相齐。】

访吾友兮佐吾君。因吾妻鈩获吾臣。白水浩浩问诸演欲仕之心将焉询。匪吾妻兮。宁知吾友之出宾。臣得妻兮君得臣

○魏公子捕鹞 【 无忌方食。一鸠辟鹞入案下。鹞过乃纵鸠去。鹞逐而食之。公子暮不食。曰鸠辟患投我竟为鹞所食。吾负之。令左右捕鹞得百余头以进。公子欲尽杀之不忍。乃按剑笼上曰。谁食鸠者。一鹞独低头不敢仰视。乃取杀之。放其余。】

函谷高可控。邯郸危可息。不能庇一鸠。乃为鹞所食。媿此三千士。何以逞颜色。鸠如列国雄。鹞如秦主贼。按剑伏笼上。要令贼低默。鸠虽难再飞。鹞亦具知识。

通首气色轩昂。何故结语薾甚。今改作鸠贼自此得

○熊宜僚弄丸 【 宜僚尝以八丸空中。一丸在手弄之不坠。齐与楚战。宜僚于军中弄丸。一军皆停战望之。遂获大胜。】

观蚁鬬。识兵法。古轩辕。垂创札。谋机权。制先筴。辟若戏。杂傀儡妇肉乱战气馁窃斯术破敌垒迷方目。玄兼皠。静御动安伐危舞两手。胜甲骑。千百万谁知之齐楚强。争雌雄龙豹韬不如兹

阴机秘密之言读之神栗 孝章

○漆室女泣柱 【 漆邑如过时未嫁。倚柱而泣。邻妇问故。曰忧吾君老。太子幼。邻妇曰此卿大夫之忧也。曰不然。鲁国有患。君臣父子被其辱。妇人独安所归乎。】

大忧国小忧室岂以室故忘国之恤儿女事小社墟事大 【 二语不古】 国忧不昼室忧不夜 【 叶 古甚】 夜难敌昼小岂胜大我实忧兮。君老子幼。吾将何以安坐。以古事为乐府。杨铁崖李西厓二公其选也。楼公有代古一卷五十首。足嗣其响。今录四篇。见一班矣。

△郭金台

刎颈交(廉颇)

东平刘生歌

○刎颈交 【 廉颇】

鼎有耳 不可删柳有条可扳两人相得安如山。将军有怒君气扬将军无怒君心闲私仇尽释修欢颜。前谢君王秦闭关。

○东平刘生歌

刘生出入在东平带宝刀夜半人头常在腰 【 短徤非常】

△周岐

善哉行

○善哉行

主父游梁四十不遇朝奏暮召。公卿咸惧。 卜式输边。得觐帝廷信知生财。捷于明经。

△李雯

猛虎行

○猛虎行

虎得猱术人乐就虎。吮血而酣。其目不怒。 一虎含毒。磨牙莾闲。不得人啮。发病狂颠。

△钱秉镫

悲歌

○悲歌

廉吏不官近地。贪吏不死狱中。朱鳖得气。神于应龙。西夷囚羑里亨醢终不免有钱通鬼神。雷霆车轮转。

四言

△陈继儒

西湖

夜半观雪

香雨楼

○西湖

孤艇一尺 跃于中流酒在船尾花在船头

旅旅酒亭落落水亭红衣者客白衣者僧

○夜半观雪

夜启岩户淡而无风月直松际。鸡鸣雪中。

○香雨楼

水抱环玦 树交步障 渔钓窦中樵吟叶上

△尹伸

感秋

○感秋

有枭市啼。其命可炙。挟弹而过 鹦鹉折翼 道有死人。丙吉为聋。一夫失执。积尸如嵩。

猛虎厌人 人席其皮 王生谭风。口无猎师死虎一毛复化为虎耳目幻惑。狐狸登俎。岂惟狐狸麟亦可疑

意调俱古崛

△华淑

杂诗

○杂诗

斲木为车 其半为轮车自招摇轮何苦辛 怀金则肥。怀才则瘠。世久如此 君胡叹息 

△谭元春

雷太史家有送子观世音菩萨畵像一轴 其地如西洋布而坚密 设色灵幻 菩萨手一儿 举念珠似鹦鹉肉情巾袂俱动拜而颂之

○雷太史家有送子观世音菩萨畵像一轴 其地如西洋布而坚密 设色灵幻 菩萨手一儿 举念珠似鹦鹉肉情巾袂俱动拜而颂之

何以布之 如铸如绣 光浮寸许 大士灵透 手其儿手。咮其禽咮。大士目儿。儿目鹦鹉。以目相拨。鹦仰儿俯。宁儿嘻戏。勿儿椎鲁。儿手念珠。是大士物。鹦鹉聪明。不与儿拂。以投鹦鹉。鹦鹉成佛。禅床晓坐 瓶花夕开 儿无所惧 佛无所猜 鹦鹉虎豹。可以同来。

△陈宗之

坐石公山绝顶

○坐石公山绝顶

天乳昼惊堕为石碣如犀如虎如鳬如鴷乘水而嬉柲枒披裂上有奇壁 峥嵘削铁 洪涛秋战锼空成穴摩艇而入。醉扪龙舌。琼堤万寻。吞绡卷雪。幽绿凝寒。箭括中劈。攀萝独登 踞坐盘嵲沙缝吐花绀鲜可撷。稯稯万户。蜂衙蛛缀。旷若天外 久立骨蜕 云鳬眇然 飞鸟影绝 

△释弘忍

述感

○述感

鸱枭鸱水 自食其母 母欲辟之 不得其所 凤凰博德许以为臣。母之哀鸣凤岂不闻 【 有余味】

卷八终

猜你喜欢
  郑觉斋·唐圭璋
  蔡戡·唐圭璋
  卷一私情四句·冯梦龙
  减字木兰花·徐志摩
  复古诗集序·杨维桢
  五集卷六十六·乾隆
  卷252 ·佚名
  卷五十四·冯惟讷
  卷五十七·陈起
  卷二十二·郭知达
  卷四百八十三·曹学佺
  卷三百八十七·曹学佺
  卷七百八十九·佚名
  卷五百四十·佚名
  卷四百九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三十  宋 郭知达 编近体诗滟滪【赵云按丽道元注水经云鱼复水门之西江中有防石为滛预石冬出水三十余丈夏则没亦有裁出矣今公句云灔滪既没孤根深为之既没至夏时而言语曰滟如如洑瞿唐不独

  • 卷七百八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八十三辛学士【诗一首】荅王无功入长安咏秋蓬见示托根虽异所飘叶早相依因风若有便更共入云飞卢尚书【诗一首】哭李远昨日舟还浙水湄今朝丹旐欲何为才收北浦一竿钓未了西斋半局棊洛下已传

  • 列传第六十六 隐逸下·李延寿

    臧荣绪 吴苞徐伯珍 沈麟士 阮孝绪 邓郁 陶弘景 诸葛璩 刘慧斐 范元琰 庾诜 张孝秀 庾承先 马枢臧荣绪,东莞莒人也。祖奉先,建陵令。父庸人,国子助教。荣绪幼孤,躬自灌园,以供祭祀。母丧后,乃着嫡寝论,扫洒堂宇,置筵席,朔望辄拜

  • 卷二十七 昭宣帝·王夫之

      〖一〗   嬴政坑儒,未坑儒也,所坑者皆非儒也;朱温杀清流,沈之河,未杀清流也,所杀者非清流也。信为儒,则嬴政固不能坑之矣;信为清流,则朱温固不能杀之矣。   温诚诛锄善类不遗余力,而士大夫无可逃之彀中邪?乃于韩偓弗能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六十七·佚名

    嘉靖五年八月壬子朔命永康侯徐源奋武营坐营○乙卯命故安昌伯钱承宗子维圻袭爵○升浙江道御史潘仿为山西按察司副使南京宗人府经历孙玺为山东按察司佥事○初河南督粮参议王亿通判李思仁因揽头韩继宗及奸民张举侵没官钱

  • 雍正实录卷之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三·曾巩

    <史部,别史类,隆平集> 钦定四库全书 隆平集卷三 宋 曾巩 撰 祠祭 唐腊用辰宋兴腊用戌贞观以前寅蜡百神卯祭社宫辰享宗庙开元以後三祭同用腊辰建隆之制祭百神社稷宗庙同用腊戌 祠部令应先代帝

  • 第十一卷 乡镇表三·缪荃孙

    常 洲 府武 进 县怀南乡都四。 东至阳湖定西乡,西至钦风乡,南至阳湖延政乡,北至怀北乡。在县西南二里。十八都 大霍家村 狄竿塘 船舫头岳家村 湾里王家村 东王村 吴家村 巷头凌家村 塘湾村 解家村 闵家村 高

  • 卷五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十二 梁世系表畧 萧氏汉相国何之後也何生酇定侯延延生侍中彪彪生公府掾章章生皓皓生仰仰生太傅望之望之生光禒大夫育育生御史中丞绍绍生光禒勲闳闳生济阴太守阐阐生吴郡太守永永生

  • 房玄龄传·欧阳修

    房玄龄字乔,齐州临淄县人。父亲房彦谦,出仕隋朝,历任司隶刺史。玄龄幼时机警敏捷,贯通经籍,善于写作文章,书法兼通草隶。开皇年间,天下统一,人人都认为隋朝将会长治久安,玄龄暗自告知其父说:“皇上本无功德,仅以周室近亲,妄自诛杀

  • 卷四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四十六礼略宾礼【臣】等谨按郑樵通志宾礼一门惟列三恪二王後一条序山阳陈留零陵介国酅公之事规制庳陋不足垂为典礼我朝列圣加礼胜代至隆极渥超轶前古雍正元

  • 第九章 1·辜鸿铭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辜讲孔子在谈话中几乎不谈利益、宗教和道德。辜解一日,晤幕僚汪某,谓余曰:“君言皆从是非上著论,故不能耸听。襄帅为人是知利害不知是非,君欲其动听,必从利害上讲,始能人。”后有人将此语传文襄耳,文襄大

  • 春秋左传谳卷四·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谳卷四    宋 叶梦得 撰宣公元年春公子遂如齐逆女元年春王正月公子遂如齐逆女尊君命也三命之大夫未有不氏者遂氏公子久矣何独于此为尊君命乎盖传不知一事再见卒名之例但见后书遂以夫人妇姜

  •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第四·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尔时有长者子。名曰耶舍。聪明利根。极大巨富。阎浮提中。最为第一。服天冠璎珞。著无价宝屐。其于中夜。与诸妓女。相娱乐已。各还寝息。忽从眠觉。见诸妓女。或有伏卧。或有仰眠。头发蓬

  • 处事秘诀·佚名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

  • 证道歌注(永盛述)·佚名

     元 永盛述 德弘编 竺原禅师注证道歌序神光见达磨。三拜起立付以衣法。真觉参曹溪。绕床振锡而定宗旨。盍心法之精微非言所及。后来诸祖行棒行喝。辊球作舞。打鼓振铎。以大机大用发扬为己为人之妙。而所谓东土有大

  • 杂纂新续·韦光黻

    昔玉溪生以街谈寓诙谐,王君玉、苏子瞻继之,明黄允交复有三续之作,不过博茶前酒后一轩渠耳。余戏仿为之。凡前人所已言者,俱不赘及云。

  • 治世余闻·陈洪谟

    明陈洪谟撰。分上下篇,各四卷。成书于正德末。陈洪谟,弘治丙辰进士,累官至兵部左侍郎。本书专述弘治一朝见闻,皆即一时所闻,或因一言一行之微,均予记录。对于经筵讲读、科举考试、学校教育,亦多有记述。如上篇卷一记华亭钱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