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全史宫词卷十三 唐

唐,高祖神尧皇帝,姓李名渊,其先陇西人,后徙长安,周柱国虎之孙,袭祖爵为唐国公。隋大业十三年,举义兵尊立恭帝,自为大丞相,进爵为王。义宁二年受禅,都长安,在位九年,传位太子,又十年崩,葬献陵,改元一(武德)。太宗名世民,高祖次子。初封秦王,首创大业,平定天下。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忌功谋害。武德九年六月,帝勒兵诛之。遂立为太子,八月受内禅,在位二十三年崩,葬昭陵,改元一(贞观)。子高宗治立,三十四年崩,葬乾陵,改元十四(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享、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宏道)。子中宗显立,明年太后武氏废帝为庐陵王,迁之均州,继迁房州,立豫王旦,太后临朝称制,俄自称帝,更国号周。改元十八(文明、光宅、乘拱、永昌、载初、天授、如意、长寿、延寿、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神功元年,迎帝还洛阳,立为太子。神龙元年,大臣张柬之等勒兵入宫,诛张易之、张宗昌,迁太后于上阳官,帝复位,为皇后韦氏所杀,前后在位七年,葬定陵,改元三(嗣圣、神龙、景龙)。豫王旦,高宗第八子,武后立帝称制,及革命立为皇嗣,后改封相王。景龙四年,中宗遇杀,韦后立温王重茂,改元(唐隆)。俄临淄王讨平逆党,奉帝即位,是为睿宗,在位三年,传位太子,又四年崩,葬桥陵,改元四(景云、太极、延和、先天)。元宗名隆基,睿宗第三子,初封临淄王,以平内乱,功进封平王,寻立为太子。太极元年八月,受内禅,在位四十四年。安禄山陷潼关、帝出奔蜀,太子亨立于灵武,尊帝为太上皇,明年迁长安。又五年崩,葬泰陵,改元二(开元、天宝)。肃宗名亨,初名嗣升,又名玙,在位七年崩,葬建陵,改元四(至德、乾元、上元、宝应)。子太宗豫立,十七年崩,葬元陵,改元三(广德、永泰、大历)。子德宗适立,二十六年崩,葬崇陵,改元三(建中、兴元、贞元)。子顺宗诵立,八月以暗疾,传位太子,明年崩,葬丰陵,改元一(永贞)。宪宗名纯,初名淳,顺宗太子。在位十五年,为宦官陈宏志所杀,葬景陵,改元一(元和)。子穆宗恒立,四年崩,葬光陵,改元一(长庆)。子敬宗湛立,二年为军将苏佐明所杀,葬庄陵,改元一(宝历)。文帝昂,穆宗第三子,初封江王。宦官王守澄,讨平逆乱,奉帝即立。十四年崩,葬章陵,改元二(太和、开成)。武宗炎,穆宗第五子,初封颖王,文宗大渐,宦官仇世良等立为太弟,寻即位,六年崩,葬瑞陵,改元一(会昌)。宣宗忱,宪宗第十三子,初封光王,武宗大渐,诸宦官立为太叔,寻即位,十三年崩,葬贞陵,改元一(大中)。子懿宗漼立,十四年崩,葬简陵,改元一(咸通)。子僖宗儇立,十五年崩,葬清陵,改元五(乾符、广明、中和、光启、文德)。弟昭宗晔,初封寿王。僖宗大渐,宦官杨复恭,立为太弟,寻即位。十六年朱全忠劫帝迁洛阳,寻被杀,葬和陵,改元七(龙纪、大顺、景福、乾宁、光化、天复、天祐)。昭宣光烈帝,名祝。昭宗第九子,初封辉王。天祐元年八月即位,不改元,仍称天祐。在位三年,禅于梁,封济阴王,寻被杀,追加尊谥,葬温陵。唐朝二十主,并武后殇帝,共二百八十九年。

【宫词】孔雀屏风早肇祥,天生妃耦异寻常。阿婆一语先称贺,堂主分明主大唐。

【简释】《新唐书·后妃传》载,高祖太穆皇后窦氏,京兆平陵人。父毅尝谓主曰:“此女有奇相,何可妄于人!”因画二孔雀于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高祖最后射中各一目,遂归于帝。

《芝田录》载,神尧高颜皱面,炀帝目为“阿婆面”。神尧忿恚不乐,归第告窦皇后。后跃曰:“此言可以室家相贺,公封于唐。阿婆乃是堂主。堂者,唐也!”神尧涣然冰释。

【宫词】御府泉刀出九圜,开通元宝式新颁。摩挱爪印端详认,幕上痕留月一湾。

【简释】《画墁录》载,唐高祖武德初,铸开通钱,仰篆隶八分体,十文重一两,为“开通元宝”,亦曰:“开元通宝”。背有眉,乃文德窦皇后指甲痕也。进样时,误以指甲承之。高祖窦后,谥太穆。太宗长孙皇后,谥文德。太穆之崩在高祖即位前,《新旧唐书》有误。

【宫词】共引貔貅扫乱氛,平阳公主奏奇勋。凌烟阁上丹青手,画像应添娘子军。

【简释】《新唐书·太宗纪》载,贞观十七年,图功臣于凌烟阁。

《新唐书·平阳公主传》载,主嫁柴绍,引精兵万人,与秦王分定京师,号“娘子军”。

【宫词】续续清音拨四弦,罗家妙伎冠伶官。隔帷一曲番酋惧,手握琵琶不敢弹。

【简释】《朝野佥载》载,太宗时,西国进一胡女,善琵琶,上每不欲胡人胜中国。乃置酒高会,使罗黑黑隔帷听之,一遍而得,谓胡人曰:“此曲吾宫中能为之!”遂取大琵琶于帷下,令黑黑弹之,不遗一字。胡人谓是宫女也,惊叹辞去。西国闻之,降者数十国。

【宫词】挥洒屏风御墨新,筵前飞白赐群臣。登床常侍疏狂甚,不顾君王殿上嗔。

【简释】《尚书故事》载,贞观十四年,帝自真草书屏风,以赐群臣。尝召三品以上赐宴于元武门,帝操笔做“飞白书”,众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相竞。散骑常侍刘洎,登御床引手,然后得之。其不得者,咸称洎登床罪,当死。太宗笑曰:“昔闻婕妤辞辇,今刘常侍登床。”遂不加罪。

【宫词】街鼓咚咚晓漏移,昭容双引坐朝时。日高骑马陪銮出,花外红装著幕离。

【简释】《古今注》载,唐旧制,京城内金吾昏晓传呼马周,请置六街鼓,名“咚咚鼓”。

《文昌杂录》载,唐制,天子坐朝,宫人引至殿上。故杜诗云:“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坐引朝仪。”

《古今注》载,唐武德、贞观年,中宫人骑马,多著幕离。而全身蔽障。至永徽中,皆帷帽施裙到颈,渐为浅露。至神龙末,幕离殆绝。

《合璧事类》载,唐殿庭间,多种花柳,故杜诗云:“退朝花底散,归院柳边迷。”

【宫词】拟就离骚早负才,妆成把镜且徘徊。美人一笑千金重,莫怪君王召不来。

【简释】《新唐书·后妃传》载,太宗贤妃徐惠,八岁晓属文。父孝德尝使离骚为“小山篇”,太宗闻之,召为才人。

《全唐诗》载,太宗尝召贤妃不至,怒之。进诗曰:“朝来临镜台,妆罢且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宫词】终南山翠入帘分,落雁宫前日未曛。写得金函传洛下,内家催放鹘将军。

【简释】《长安志》载,大明宫,北据高原,南望爽垲,每天晴日郎,南望终南山如指掌。

《朝野佥载》载,太宗养一白鹘,号曰:“将军取鸟”。尝驱至殿前,然后击扑,谓之“落雁殿上”。恒令送书自京至东都,与魏王。仍取报曰:“往返数回,亦陆机黄耳之徒。”

【宫词】旧梦依稀忆洛阳,榴裙揜泪迭空箱。纷纷朱碧情无赖,小曲亲调如意娘。

【简释】《全唐诗》载,“如意娘”商调曲,则天所作也。其词曰:“看竹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此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升庵诗话》载,武后“如意曲”云:张君房脞说。云千金公主进洛阳男子,淫毒异常,武后爱幸之,改明年为“如意”元年。是年,淫毒男子亦为情殚疾。死后思之,作此曲被于管弦。

【宫词】谁教酒骨醉难苏,院号回心望已无。狐媚从来情似鼠,六宫不许聘狸奴。

【简释】《旧唐书·高宗废后王氏传》载,武后立为昭仪,与王氏及良娣萧氏,递相谮毁,帝终不纳王氏言,而昭仪宠遇日厚。王氏惧不自安,密求巫祝厌胜。事发,帝大怒,废王氏及萧氏为庶人,囚之别院。遂立昭仪为皇后。良娣大骂曰:“愿阿武为鼠,吾为猫儿,生生扼其喉!”。武后怒,自是宫中不畜猫。初囚,高宗念之,闲行至其所,见其室封闭极密,高宗恻然呼曰:“皇后、淑妃安在?”庶人泣而对曰:“妾等得罪废弃,何得更有尊称?!”言讫悲咽,又曰:“今至尊思及畴昔,使妾等再见日,望改此院为‘回心院’。”高宗曰:“朕即有处置!”武后知之,令人杖庶人各一百,截去手足,投酒瓮中,曰:“令二妪骨醉!”

【宫词】莫教浪语阿婆嗔,吃酒张公惯醉人。控鹤新衔知最称,原来子晋是前身。

【简释】《朝野佥载》载,咸亨以后,皆云:“莫浪语,阿婆嗔,三叔闻时笑杀人。”后果则天即位,至孝和嗣之。阿婆者,则天也。三叔者,孝和为第三也。(又)载,天后时,谣言曰:“张公吃酒李公醉。”张公者,斥易之兄弟也;李公者,言李氏大盛也。

《唐书·则天皇后传》载,自薛怀义死,张易之、张昌宗得幸,乃制控鹤府。

《隋唐嘉话》载,张昌宗之贵也,武三思谓之“王子晋后身”。

【宫词】画衣结队出金銮,万岁高呼乌语欢。十六变成十六字,舞郎阶下整金冠。

【简释】《文献通考》载,武后作圣寿,舞用一百四十人。金铜冠,五色画衣。舞之行列,必成字。凡十六变而毕,有“圣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万年,宝祚弥昌”之字。(又)载,武后时,有鸟能人言“万岁”,故造鸟歌“万岁乐。”

【宫词】九胜分棚占采头,今朝诗思让谁优。锦袍纵向龙门夺,争及张郎集翠裘。

【简释】《纪纂渊海》载,武后自置九胜局,形如双陆,令文武百官分棚为此戏。

《隋唐嘉话》载,则天幸龙门,令从官赋诗。东方虬诗先成,则天以锦袍赐之。及宋之问诗成,则天称诗更高,夺袍以赐之。

《事文类聚》载,则天时,南海贡集翠裘,后以赐张昌宗。狄仁杰奏事,命与昌宗双陆。则天曰:“赌何物?”梁公曰:“以臣紫絁袍为对,赌昌宗翠裘。”则天曰:“此裘价逾千金。”梁公曰:“臣袍乃大臣朝见之衣,翠裘乃嬖幸宠爱之服,对臣之袍,臣犹怏怏!”昌宗神沮气索,累局连北。梁公对御褫裘而出。

【宫词】无端苾挈满城歌,人面莲花受宠多。镜殿春深初睡起,金轮轻著赭黄罗。

【简释】《朝野佥载》载,周垂拱以来,京师唱“苾挈儿歌”,皆是邪曲。张易之小名“苾挈”。

《纲目》载,或誉张昌宗之美曰:“六郎面似莲花。”杨再思曰:“不然,乃莲花似六郎耳!”

《艺林伐山》载,高宗时造镜台,适武后之意也。四壁皆安镜,为白昼秘戏之需。刘仁轨入谏,立命剔去。高宗崩后,复建之。

《古今注》载,则天以赭黄罗上银泥袄子以燕居。

【宫词】十二辰车侯暗催,上林风雪翠华来。东皇亦畏明空势,满苑名花一夜开。

【简释】《朝野佥载》载,则天如意中,造十二辰车。

《事物纪原》载,武后冬月,将游后苑,敕诗曰:“明朝游后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次早,百花俱开,牡丹独不开,遂贬洛阳。

【宫词】春开上节醉霞浆,内样花糕百和香。九饤寻常心易厌,牙盘先进冷修羊。

【简释】《全唐诗》载,武皇早春夜宴诗云:“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又云:“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阳。”

《武则天花朝游》载,则天游园,令宫人采百花和米捣碎蒸糕,以赐群臣。

《卢氏杂说》载,唐御厨进食用九饤食,以牙盘九枚装食味于其间,亦曰“香食”,又称“九饤饾”。

《清异录》载,天后好食冷修羊肠,张昌宗手札曰:“珍郎杀身以奉国。”

【宫词】相臣方对小延英,迭日论书御武成。真本兰亭渺难睹,宝章一集重连城。

【简释】《尚书故事》载,今延英殿,灵芝殿也,谓之“小延英。”苗韩公晋卿居相位,以足疾步骤微蹇,上每于此待之。宰相对于“小延英”。自此始。(又)载,武后朝,宰相王方庆,琅琊王也。武后尝御武成殿阅书画,问方庆曰:“卿家旧法书存乎?”方庆集自右军以下至僧虔智永禅师等二十五人,各书一卷,进上。后令崔融作序,谓之《宝章集》。(又)载,太宗酷爱书法,有大王真迹三千六百纸,独“兰亭”为最。奉讳之日,用玉匣贮之,藏于昭陵。

【宫词】区联七府各争荣,墨敕斜封满帝京。豪贵全归皇太女,定昆池更胜昆明。

【简释】《旧唐书》载,安乐公主,中宗最幼女,下嫁武宗训,请为皇太女。魏元忠谏不可。公主曰:“元忠,山东木强乌足论国事,阿武子尚为天子,天子女有不可乎?!”与太平等七公主皆开府。而主府官属尤滥,皆出屠贩,纳赀售官,降墨敕斜封授之,故号“斜封”。公主营第,尝请以昆明池为私沼。帝曰:“先帝未有以与人者!”公主不悦,自凿“定昆池”,延袤数里,定言可抗订之也。

【宫词】云光五色画衣箱,覆辙将追武媚娘。无子才醒双陆梦,御床又复点筹忙。

【简释】《旧唐书》载,中宗韦庶人时,昭容上官氏,常劝后行“则天故事”。帝在房州时,常谓后曰:“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及得志,受上官昭容邪说,引武三思入宫中,升御床,与后双陆。帝为点筹,以为欢笑。丑声日闻于外。景龙二年春,宫中希旨妄称后衣箱中有五色云出,帝使画工图之。出示于朝。

《乐苑》载,高宗永徽末,天下歌舞媚娘,未几,立为“武后舞”。

《国史补》载,天后常梦“双陆”不胜,狄梁公言:“宫中无子是也。”

【宫词】昏镜迷人意若何,桑条韦竟入新歌。伶儿惯博昭阳笑,一曲回波受赏多。

【简释】《新唐书·韦庶人传》载,太史迦叶志忠,表上“桑条韦歌”十二篇,言后当受命曰:“昔高祖时,天下歌桃李;太宗时,歌秦王破陈;高宗时,歌堂堂;天后时,歌武媚娘;皇帝受命,歌英王石州。”“后今受命,歌桑条韦,盖后妃之德,专蚕桑,共宗庙事也。”

《太平广记》载,中宗朝,御史大夫裴谈,畏妻。时中宗亦畏韦庶人。内宴唱“回波调”,一优人曰:“回波尔时栲栳怕妇也,是大好。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后大喜,以束帛赐之。

《朝野佥载》载,韦庶人好厌祷,并将昏镜照人,令其迷乱。

【宫词】满堂花烛御屏开,白发蛮婆下镜台。却扇吟成人笑语,内家争看阿■〈父上者下〉来。

【简释】《通鉴》载,中宗戏窦怀贞,以老乳母王氏嫁之,令怀贞诵“却扇诗”数首。唐人成婚之夕,有“催妆诗”、“却扇诗”。

《新唐书·窦怀贞传》载,岁除,中宗夜宴近臣,谓曰:“闻卿丧妻,今朝继室,可乎?”怀贞唯唯。俄而禁中宝扇障卫,翟衣出者,乃韦后乳媪,故蛮婢也。怀贞纳之,每谒见,辄自署皇后阿■〈父上者下〉人。时人,也谓之“国■〈父上者下〉”。

【宫词】员增学士馆宏开,妙手称量擅俊才。看寻华笺纷落处,几人楼下袖诗来。

【简释】《新唐书·后妃传》载,上官昭容,名婉儿,大被信任。劝帝侈。大书馆增学士员,引大臣名儒充造数。赐宴赋诗,君臣赓和。婉儿尝代帝及后、长宁、安乐二主,连篇并作,而采丽益新,又超过群臣所赋,赐金爵。胡朝庭靡然成风。初,婉儿母方妊,梦人畀一称曰:“持此称量天下。”婉儿生逾月,母戏曰:“称量者岂尔耶?”辄哑然应。

《景龙文馆记》载,中宗幸昆明池赋诗,群臣应之。时上官婉儿于结彩楼上,帝命赋诗飘下。群臣悉集楼下,须臾,纸落如飞,群臣各自争抡而怀之。

【宫词】玄元皇帝配穹苍,祈谷年年肃裸将。今岁南郊谁亚献,诏遴红粉作斋娘。

【简释】《文献通考》载,唐孟春辛日,祈谷祭南郊,以元帝配。(又)载,唐中宗亲祀南郊,以皇后为亚献,补大臣李峤等女为斋娘。

【宫词】玉台金阙敛寒光,圣驾迎春出御庄。满苑花开同剪采,东风还比剪刀忙。

【简释】《唐中宗立春日游苑迎春诗》载,“神皋福地三秦色,玉台金阙九仙家,寒光独恋甘泉树,淑景偏怜建始花。”

《景龙文馆记》载,中宗立春日,宴别殿内,出剪采花,令学士赋诗。宋之问云:“今年春色好,应为剪刀催。”

【宫词】积善坊边阁道斜,繟联王宅竞繁华。九龙舆上逍遥炙,独赐金仙道士家。

【简释】《唐书》载,睿宗五子,列第东都积善坊。号“五王宅”。

《清异录》载,睿宗闻金仙玉真公主钦素,日以九龙食舆,装逍遥炙赐之。

【宫词】梦中金甲气森严,为有神人护贵男。那识药炉三复后,一堂天子竟连三。

【简释】《次柳氏旧闻》载,元宗在东宫,为太平公主所忌,时元献皇后方娠,欲令服药除之,张说以侍读得进,怀去胎药三剂,以献。元宗尽去左右,构火殿中煮,未及熟,怠而假寐,影响之际,有神人金甲操戈,绕药三匝,药尽覆。三煮皆然。乃止。(又)载,肃宗在东宫,章敬吴皇后侍寝,魇不寤,肃宗呼问之,后以手按其右胁曰:“妾向梦中,有神人操剑,顾谓妾曰:‘帝命吾与汝为子,自左胁以剑抉而入,抉处痛不可忍’。”肃宗验之烛下,则有而赤者在焉。遂生代宗。诞三日,上幸东宫,赐金盆以浴。谓力士曰:“此殿有三天子,与太子饮乐焉!”

【宫词】相臣雅望系皇猷,姚宋崔卢孰与俦。赍弼方教龙入梦,天心应感覆金瓯。

【简释】《次柳氏旧闻》载,元宗凡命相,皆先以御笔书其名姓,置案上。会太子入侍,上举金瓯,覆其名,以告之曰:“此宰相名也!汝猜中赐卮酒。”肃宗拜而称曰:“非崔琳、卢从愿乎?”上曰:“然!”乃赐卮酒。是时,琳与从愿皆有宰相望。元宗将倚为相者数矣!后以宗族繁盛,虑附托者众,卒未用。

《龙城录》载,上皇初登极,梦二龙一符自红雾中来。上有隶书“姚崇宋璟”四字,贴之两大树上。梦回,上召申王圆,兆王进,曰:“两木,相也。二人名为天遣龙致于树,知崇璟当为辅相兆矣!”。遂共叹异之。

【宫词】翠羽飘摇陨晓风,何时吉梦叶罴熊。脱将半臂共汤饼,泣请三郎念阿忠。

【简释】《新唐书·后妃传》载,明皇后王氏废,当时王諲作“翠羽帐赋”,以讽。

《广异记》载,开元初,元宗以皇后无子,令叶净能道士奏章上玉京。天帝问后有子否?久之,章下批云:无子。

《摭异记》载,王皇后恩宠日衰,一日泣诉于上曰:“三郎独不念阿忠脱新紫半臂,更为一斗面为三郎生日汤饼耶!何忍不追念前时?!”上恻然改容。

【宫词】院里新成圣寿歌,御前进点舞婆娑。当场忽睹笼衫褪,五色光明露绣窠。

【简释】《教坊记》载,开元圣寿乐,令诸女著五方色衣,以歌舞之。(又)载,凡欲出戏,所司先进曲名。上以墨点者,即舞。谓之“进点”。(又)载,圣寿乐舞,衣襟皆绣一大窠,随其衣本色,制纯缦衫,下襟及带,若短汗衫者,以笼之。所谓“藏绣窠也”。乐人初出乐次,皆是缦衣舞,至第二迭,相聚场中,即于众中从领上抽去笼衫,各纳怀中。观者忽见众女,咸文绣炳焕,莫不惊异。

【宫词】破晓崖公召教坊,一齐蚬斗弄笙簧。金衣公子歌红树,妒煞殿前御史娘。

【简释】《教坊记》载,诸家散乐呼天子为“崖公”,以欢喜为“蚬斗”。

《开天遗事》载,明皇于禁苑中,见黄莺,呼为“金衣公子”、“红树歌童”。

《桂苑丛谈》载,国乐妇人有“永新妇”、“御史娘”、“柳春娘”……皆一时之妙。

刘禹锡诗云:“天下能歌御史娘,花前月下奉君王。”

【宫词】明月仙台放火蛾,传柑宴共递黄罗。上阳宫里楼千尺,不信凉州灯更多。

【简释】《开天遗事》载,正月十五造火蛾儿。

《渊鉴类函》载,唐故事,上元以黄柑遗近臣,以黄罗包之,谓“传柑宴”。

《明皇杂录》载,上在东都,遇正月,望夜移仗上阳宫,结缯采为灯楼二十间。

《太平广记》载,开元初,元夜结采楼三十余间。叶法善曰:“西凉府灯亦亚于此。”令元宗闭目,已在霄汉。降而及地,睹影灯亘数十里。

【宫词】上巳同颁细柳圈,踏青新履印苔班。大同殿外相投赠,贪恋家人不久还。

【简释】《酉阳杂俎》载,唐制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载之免灾毒。

《辇下岁时记》载,唐人巳日,在曲江倾都禊饮、踏青。卢公范馈饰仪三月三日,上踏青鞋履。

《中朝故事》载,唐每岁上巳,许宫女于兴庆宫大同殿前,与骨肉相见,家眷更相遗赠。

【宫词】结队春宵戏半仙,梨花留月照婵娟。才过寒食分新火,内库还颁白打钱。

【简释】《开天遗事》载,宫中寒食,立秋千为乐,帝呼“半仙之戏”。

《辇下岁时纪》载,唐于清明,取柳榆火赐近臣。

《王建宫词》载,寒食,内人常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

【宫词】蟋蟀金笼报早秋,骊山新脱碧芬裘。晓开玉盒看蛛网,昨夜曾登乞巧楼。

【简释】《开天遗事》载,秋时宫人,竞以小金笼捉蟋蟀,置之枕函侧,夜听其声。

《明皇杂录》载,元帝与贵妃,避暑兴庆宫,命进碧芬之裘。碧芬,出林氏国。

《开天遗事》载,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稠密,以为得巧之侯。

【宫词】秋老笼山兽正肥,赤鹰黄鹘合重回。三驱礼毕箫笳静,玉弹双开导辇归。

【简释】《唐六典》载,禁苑翠微宫,笼山也。禽兽蔬果,莫不毓焉。

《开天遗事》载,申王有赤鹰,岐王有黄鹘,上甚爱之,每猎必置于驾前,因为“决云儿”。

《册府元龟》载,唐元宗开元三年十月,制曰:“间者四方无事,百谷有成,因孟冬之月,临右辅之地,戒兹五校,爰备三驱,非谓获多,庶以除害。”

《唐书·礼乐志》载,驾至围所,皇帝鼓行入围。鼓吹令以鼓六十陈于东南西向,六十陈于西南东向,皆乘马各备箫角。

《同话录》载,余家旧画《杨妃上马图》,无他卫杖,但有两珰,各执弹前导。意其燕游戏具,非有谓也。后乃闻乘舆,燕游前以击弹,代鸣鞘器物———此唐制也。

【宫词】檐溜垂垂玉箸匀,冻云开处月光新。宫中刺绣初添线,共荐辛盘借早春。

【简释】《开天遗事》载,冬至大雪,至午雪霁,檐溜皆为冰条,妃子使侍儿敲下二条,看玩。帝问:“何物?”妃子笑曰:“妾所玩者,玉箸也!”

《唐韩偓冬至夜诗》载,“九重先觉冻云开……”《明皇杂录》载,唐宫中,以女红揆日之长短。冬至后,比常日增一线之功。

《天禄识余》载,唐时冬至,赐百官辛盘,谓之“借春盘”。

【宫词】廊下传餐水陆兼,群工朝退赐同沾。消熊栈鹿天厨供,闻道君王嗜玉尖。

【简释】《五代会要》载,唐室升平日,常参官。每朝退,赐食。谓之“廊餐”。

《清异录》载,赵宗儒在翰林时,闻中使言:“今日早馔进玉尖面,用消熊栈鹿为内馅。上甚嗜之。”宗儒问其形制,即民间尖馒头也。又问消熊栈鹿之说。答曰:“熊之极肥者,为消熊。鹿既获,以倍料精养,称栈鹿。”李宗儒,开元中进士。

【宫词】明珠窗外月轮高,醉卧流黄脱锦袍。连夜承恩争彩局,平明羞见桂红膏。

【简释】《女红余志》载,元宗武惠妃,窗上皆挂明光之珠。

《字典》载,会稽竹蕈供御,号“流黄蕈”。《唐诗》载,“珍蕈醉流黄”。

《清异录》载,开元中,后宫繁众,难以取舍,为彩局以定之。集宫嫔用骰子掷,最胜一人,乃得专夜。宦珰私号骰子为“剉角媒人”。

《云仙杂记》载,开元初,宫人被进御者,以绸缪记印于臂上,文曰“风月常新”。印毕,渍以桂红膏,水洗不退。

【宫词】蝶粉蜂黄各斗艳,朝朝唯望赌金钱。羡他手制征袍女,竟得今生了夙缘。

【简释】《张仲素满江红词》载,“蝶粉蜂黄都过了,枕痕一线红生玉。”蝶粉、蜂黄皆唐人宫妆。

《本事诗》载,开元中,颁赐边军纩衣,制于宫中。有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曰:“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棉,今生已过也,重结后生缘。”兵士以诗白帅,帅进之元宗。元宗命以诗通示后宫,有一宫人自言“万死”。元宗遂以嫁得诗兵士。谓曰:“我与汝结今生缘。”

《开天遗事》载,明皇未得妃子,嫔妃投金钱赌,以侍帝寝。

【宫词】漫道花神种艺工,君王方自唤天翁。仙春馆里春如海,认取枝头一捻红。

【简释】《龙城异人录》载,宋单文,有种花艺术,可使牡丹变异千种。元宗召至宫中,委以骊山种花。内人呼为“花神”。(又)载,元宗时,有献牡丹者,诏栽于仙春馆。时贵妃匀面口脂在手,印于花上。来岁花开,瓣上有指甲痕,帝名为“一捻红”。

《羯鼓录》载,明皇游列殿,柳杏将吐,叹曰:“对此景物,不可不与判断!”呼高力士取羯鼓,纵击一曲,名《春光好》,回顾柳杏皆发,又叹曰:“不谓我作天公耶!

【宫词】钟乳分颁出禁中,江心今日铸新铜。粉团角黍高擎处,竞挽香罗握角弓。

【简释】《渊鉴类函》载,天宝中,以五月五日于扬子江心铸镜。

《大唐新语》载,端午节赐宰臣钟乳。

《开天遗事》载,宫中端午,造粉团角黍,贮盘中,以小角弓射之,中者得食。

【宫词】满院梨云淡不收,一枝紫玉笛谁偷。至尊友爱无猜忌,韡韡辉腾花萼楼。

【简释】《杨妃外传》载,明皇制五王帐,长枕大被,与兄弟共处。其间杨妃无何,窃宁王紫玉笛吹。

《新唐书·让皇帝传》载,先天后以隆庆旧邸为兴庆宫。于宫西南,置楼其西。署曰“花萼相辉”之楼。南曰“勤政务本”之楼。闻诸王作乐,必召升楼,与同榻坐。

【宫词】一骑红尘贡荔枝,正逢卯酒乍醒时。承欢最念旋凤舞,偷发明驼赐禄儿。

【简释】《新唐书·贵妃杨氏传》载,妃嗜荔枝,必欲鲜致之。乃置驿传送,走数千里,味不变已至京师。

《杨妃外传》载,明皇登沈香亭,召太真。时太真卯醉未醒,侍儿扶而至,明皇曰:“非是妃子醉,海棠睡未足耳!”(又)载,安禄山能为旋风舞。

《丹铅总录》载,唐制,驿站有明驼使,非边塞军机,不得擅发。杨妃私发明驼,使赐安禄山荔枝。

【宫词】露华清浸玉鱼凉,吸遍花枝肺腑香。日暮海棠初睡足,新诗闲教雪衣娘。

【简释】《开天遗事》载,妃每宿酒初醒,多苦脉热。尝清晨独游后苑,口吸花露润肺。(又)载,每日含一玉鱼于口中,盖借其凉津润肺也。

《读宾录》载,天宝中,岭南献白鹦鹉,上及贵妃皆呼为“雪衣女”。上命以近代词臣篇咏授之,数遍使可讽诵。

【宫词】望仙楼上开酺宴,博士分曹律吕调。二十五郎吹管逐,歌喉终让念奴娇。

【简释】《元稹连昌宫词》载,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栏立于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辉照天地———“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宫中事。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力士传呼觅食奴。念奴潜伴诸郎宿。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燃烛。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鬓旋装束,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溢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高力士大呼于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分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其为当时所重如此。念奴娇,自始成曲牌名。

《唐书》载,开元二年。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有音律第一曹,第二曹博士。

【宫词】月照觚棱夜色清,飘飘云外笛飞声。隔墙偷得新翻曲,恰被宫中识姓名。

【简释】《无稹连昌宫词》载,“李謩擪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明皇尝于上阳宫,夜按新翻一曲。明夕正月十五日,潜游灯下,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密捕笛者,诘验之。自云:“其夕于天津桥上玩月,闻宫中度曲,遂于桥柱上插谱记之。臣即长安少年善笛者李謩也!”明皇异而遣之。

【宫词】钟鼓楼前瑞霭环,大同宝殿十三间。云烟满壁吴生画,尽是嘉陵江上山。

【简释】《长安志》载,太和三年,修大同殿十三间。殿前左右有钟鼓楼。

《唐画记》载,元宗天宝中,忽思蜀中嘉陵江山水,遂假吴生,驿递令往写。及回日,帝问其状。奏云:“臣无粉本,并记于心。”帝遣于大同殿图之。嘉陵江三百里山水,一日而毕。时有李将军(思训),擅山水,亦画大同殿壁,数月方毕。元宗曰:“李思训数月之工,吴道元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

【宫词】雨过华清树影凉,风来前殿玉龟香。至尊浴罢金舆出,嫔御分寻十六汤。

【简释】《续画史》载,宋徽宗临张萱《宫骑图》,其侍从有挈金驼者,盖唐时宫人以金驼贮酒、玉龟藏香。

《开天遗事》载,华清宫中,除供奉两汤外,更置长汤十六所,嫔御之属浴焉。

【宫词】贺老琵琶听不明,围棋深院子叮叮。君王欲负妃先觉,抱取康猧上石枰。

【简释】《开天遗事》载,明皇与亲王棋,令贺怀智奏琵琶,妃子立于棋前观之。上欲输次,妃子将康国猧子放之,令于局上乱其输蠃。上甚悦焉。

【宫词】花外凭肩倚画栏,鸂■〈氵束鳥〉鸳鸯恰回看。乳柑果似知人意,也向枝头结合欢。

【简释】《开天遗事》载,明皇与贵妃幸华清宫,因宿酒初醒,凭妃子肩头,同看木芍药。上亲折一枝,递与妃子嗅。曰:“不唯萱草忘忧,此花亦能醒酒!”(又)载,游兴庆池,宫妃争看雌雄鸂■〈氵束鳥〉戏水中,帝时拥贵妃谓宫嫔曰:“水中鸂■〈氵束鳥〉,争如被底鸳鸯!”

《杨妃外传》载,江陵进乳柑种,上种于蓬莱宫,结一合欢实。上与妃子持玩曰:“此果似知人意!”

【宫词】解语花来蝶幸荒,画披空理旧衣裳。神妆正得君王冠,偷向帘前唤雁娘。

【简释】《开天遗事》载,千叶白莲盛开,帝指妃谓左右曰:“何如此解语花!”(又)载,明皇每至春时,使嫔御争插艳花,帝亲促粉蝶放之,随蝶所止而幸之。后因贵妃专庞,遂不复作此戏。

《中华古今注》载,女人披帛,古无其制。开元中,诏令二十七世妇及宝林御女、良人等寻常宴参侍,令披画披帛。

《采兰杂志》载,雁娘膏神、天轶黛神、子占粉神、与赘脂神、妙好首饰神、厌多衣服神。杨妃妆束时,每件呼之,谓之“神妆”。

【宫词】双凤琵琶拨绿丝,朝来帝子献仙师。阿蛮奏伎偏承宠,宣命红桃赐臂支。

【简释】《杨妃外传》载,妃子琵琶,罗沙檀有金缕红纹蹙成。双凤弦,乃未诃弥罗国所贡绿冰蚕丝。诸王郡主,妃之姊妹皆师妃,为琵琶第子。广有献遗。妃子谓谢阿蛮曰:“尔贫无可献师长,待我与尔!”乃命侍儿红桃娘,取红粟玉臂支,赐阿蛮。

【宫词】万几偷暇捉迷藏,锦帕蒙头绕曲廊。侧步回身夸便捷,手挥红汗渍香囊。

【简释】《致虚阁杂俎》载,元宗与玉环,恒于月下以锦帕裹目,互相捉戏。一夕,玉环于袿服,袖多结流苏香囊。上屡捉屡失。玉环故以香囊惹之,上得香囊无数,谓之“捉迷藏”。

《开天遗事》载,贵妃夏月,常衣轻绡,使待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拭于巾帕,色如桃红。

【宫词】凤毛衣袂灿朝霞,障隔金鸡笑语哗。腹内赤心何处辨,效忠首进助情花。

【简释】《林下诗谈》载,凤毛金者,凤凰颈下有毛若绶,光明与金无二,而细软如丝,遇春必落,山下人取织为锦,名“凤毛金”。明皇时,国人奉贡,宫中多以饰衣。唯贵妃所赐最多,裁以为帐,灿若白日。

《开天遗事》载,明皇每宴,使安禄山坐于御侧,以金鸡障隔之。(又)载,安禄山进助情花香百粒,每当寝,含香一粒筋力不倦。上秘之曰:“此亦汉之慎胶也!”

《安禄山事迹》载,上尝指其腹曰:“此中何有其大?”禄山对曰:“只有赤心耳!”

【宫词】旗帜翻翻两队齐,霞披锦被荡东西。宫中自结风流阵,不问渔阳御鼓鼙。

【简释】《开天遗事》载,明皇每至酒酣,令妃子统宫妓百余人,上统小中贵,亦百余人,排两阵于掖庭中,自为“风流阵”。以霞披锦被为旗帜,攻击相斗,输者罚之。

【宫词】夹城五队绮罗香,坠舄遗钿满路旁。虢国蛾眉偏淡扫,紫骢骑上合欢堂。

【简释】《新唐书·贵妃杨氏传》载,帝幸华清宫,五宅车骑皆从,家别一队,队一色,俄五家队合,烂若万花,川谷成锦绣。国忠导以剑南旌节,遗钿坠舄,瑟瑟玑琲,狼藉于道,香闻数十里。

《明皇杂录》载,虢国夫人每入禁中,常乘紫骢马。

《郑嵎津阳门诗》云:“八姨新起合欢堂。”

《杜甫诗》云:“淡扫蛾眉朝至尊。”均言虢国夫人状。

【宫词】含元新曲按凌波,秦国夫人坐听歌。三百万钱供一局,缠头偏让阿姨多。

【简释】《杨妃外传》载,上制凌波曲,按于含元殿。宁王吹玉笛,上羯鼓,贵妃琵琶,马仙期方响,李龟年觱篥,张野狐箜篌,贺怀智扣板,秦国夫人端坐观之。上戏曰:“阿瞒,乐籍今日幸得供奉夫人,请以缠头。”夫人曰:“岂有大唐天子阿姨无钱用耶?出三百万为一局。”

【宫词】一斛珍珠赐却回,君王不见斗茶来。笛声犹作惊鸿舞,落尽楼东几树梅。

【简释】《梅妃传》载,梅妃姓江名采苹。性喜梅,所居栏槛悉植数株。上榜曰“梅亭”。以其所好,戏名曰“梅妃”。后上与妃斗茶,顾诸王戏曰:“此梅精也!赐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斗茶今又胜我矣!”会太真入侍,迁于上阳宫。妃以千金寿高力士,求词人拟司马相如为《长门赋》,欲邀上意。力士方奉太真,且畏其势,报曰:“无人解赋。”妃乃自作《楼东赋》。恰岭表使归。妃问左右:“何处驿使来,非梅使也!”对曰:“庶邦贡杨妃果实使。”妃悲咽泣下。上在花萼楼命封珍珠一斛,密赐妃。妃不受,以诗付使者曰:“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上览诗,怅然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度之,号《一斛珠》。

【宫词】上阳宫里夜沉沉,腊去春回思不禁。耒岁休祥私自祝,戏将盏水泻黄金。

【简释】《梅妃传》载,妃迁于上阳宫。《琅嬛记》载,除夕,梅妃与宫人戏熔黄金,散泻水中,视巧拙,以卜来年否泰。梅妃一泻得金凤二支。

【宫词】料峭寒风透绮疏,砚池冰结玉蟾蜍。宫嫔领敕呵牙管,递付词臣草诏书。

【简释】《开天遗事》载,李白便殿草诏时,天寒笔冻,帝敕宫嫔十人,各持牙管呵之,令白递取书字。

【宫词】玉骢蹀躞拂三花,宫女扬鞭胡帽斜。主宴宣呼花鸟使,搊弹小队竞筝琶。

【简释】《名画要录》载,开元天宝间,多爱三花饰马。三花者,剪鬉为之瓣。白乐天诗曰:“舞衣裁四叶,马鬣剪三花”是也。

《古今注》载,开元初,宫人马上著胡帽,靓妆露面。

《天中记》载,天宝中,选六宫风流艳态者,名“花鸟使”,主宴。

《教坊记》载,平人女以容色选入内者,教习琵琶、三弦、箜篌、筝等,谓“搊弹家。”

【宫词】国色天香拟正当,胜人岂只在霓裳。何来佛氏衔花鹿,消受君王一尺黄。

【简释】《龙城异人录》载,明皇问陈正己,牡丹诗谁为称首?对曰:“李正封诗云:‘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因谓妃曰:“妆镜台前饮一紫金盏,则正封之诗见矣!”

《杨妃外传》载,上在便殿,览汉成帝内传,时妃子后至,上笑曰:“飞燕身轻,欲不胜风。帝为制避风台,恐其四肢不禁也!尔则任吹多少?”盖妃微有肌,故上有此戏。妃曰:“霓裳羽衣一曲,可拼千古。”

《青琐高议》载,宫中贡一尺黄。帝未及赏,为鹿所衔。佞人奏曰:“释氏有鹿衔花,以献金仙。”后应禄山事。

【宫词】两院歌喉内伎殊,舞台分队上红珠。筵前最怕黄旛绰,当面高呼屈突姑。

【简释】《教坊记》载,戏日,内伎出舞,垂手罗、回波乐、兰陵王、春鹦半、社渠、借席、鸟夜啼之属,谓之“软舞”。阿辽柘枝、黄獐拂林、大渭州达摩之属,谓之“健舞”。凡楼下两院进杂妇女,上必召内人姊妹入内,赐食。于是,纳妓与两院歌人,更代上舞台唱歌。内妓歌则“黄旛绰”赞扬之。两院人歌则“旛绰”辄訾诟之。有肥大年长者,即呼为“屈突干阿姑”。貌稍胡者,即云“康大宾阿妹”。遂类名之,标弄百端。

【宫词】乐进清平曲调和,沉香亭北听新歌。倚妆飞燕休相拟,旁有谗人怨鞾脱。

【简释】《杨妃外传》载,开元禁中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会花方繁开,诏选梨园子弟中尤者。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命。”龟年持金花笺,宣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乐”词三篇。白援笔赋之。上命梨园略约词调,抚丝竹,促黾年以歌。妃持玻璃七宝杯,酌西凉葡萄酒,笑领歌意甚厚,饮罢敛绣巾,再拜。上自是顾李翰林(白)异于他学士。会力士以脱靴为耻,异日妃重吟前词。力士戏曰:“始谓妃子怨白,深入骨髓。何翻拳拳如是耶?”妃子惊曰:“何学士能辱人如斯?”力士曰:“以飞燕指妃子贱之甚矣!”妃然之。上尝三欲命李白官,卒为宫人所捍乃止。

【宫词】勤政楼前妓乐张,应声谁咏戴竿娘。贵妃膝上施巾栉,万目争看傅粉郎。

【简释】《明皇杂录》载,元宗御勤政楼,大张乐。罗列百妓。时教坊有王大娘者,喜戴百尺竿,竿上施木山,状瀛州方丈。令小儿持绛节出入其间,歌舞不辍。时刘晏以神童为秘书正字,年方十岁。元宗召于楼中帘下,贵妃置于膝上,为施粉黛,与之中栉。令咏“王大娘戴竿”。晏应声曰:“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为神,谁得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元帝与贵妃,及诸嫔御欢乐。移时,声闻于外,因命牙笏及黄文袍,以赐之。

【宫词】铁钜金毫养气雄,鸡坊也自有神童。小儿五百随銮驾,斗起胡尘入禁宫。

【简释】《东城老父传》载,老父,姓贾名昌,长安宣阳里人。元帝在藩邸时,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及即位,治鸡坊于两宫间,索长安雄鸡金毫、铁钜、高冠、昂尾千数,养于鸡坊。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使训扰教饲。帝出游,见昌弄木鸡于云龙门道旁,召人为鸡坊小儿。诏试殿庭,即日为五百小儿长,甚爱幸之。开元十三年,笼鸡三百从封东岳。十四年三月,衣斗鸡服,会元帝于温泉。当时天下号为“神鸡童”。上生于乙酉,鸡晨使人朝服斗鸡,兆乱于太平矣!

【宫词】神语频传阿马婆,东封才罢又西过。金桥图里窥天表,羽卫中间拥白骡。

【简释】《开天传言记》载,元宗东封,次华阴,见岳神数里迎谒,帝问左右,左右未见。独老巫阿马婆奏云:“在路左,朱鬒紫衣,迎侯陛下。”帝顾笑之,乃勒阿马婆敕神先归。帝至庙,见神厚鞬俯伏殿庭东南大柏之下,又召阿马婆问之,对如帝所见。帝加礼敬,命阿马婆致意而旋。寻诏先诸岳,封为“金天王”。(又)载,元帝封泰山,回车驾次上党,及过金桥,御路萦转。上见数千里间,旗纛鲜洁,羽卫齐整。上召吴道元、韦无忝、陈闳,令同制《金桥图》,及圣容与上所乘“照夜白马”。陈闳主之。(又)载,元宗将登泰山,益州进白骡至,上亲乘之。柔习安便,不知登降之劳也。

【宫词】兴庆宫中五十秋,玉环奏罢泪纷流。池龙最是通灵物,先去嘉陵侯御舟。

【简释】《次柳氏旧闻》载,兴庆宫,上潜龙之地。时天下无事,号“太平”者,垂五十年。及羯胡犯阙,上欲迁幸,复登楼置酒,回顾无人,乃命奏玉环。玉环者,睿宗所御琵琶也。上潸然泪出。(又)载,天宝中,兴庆池上,小龙尝出游宫垣南沟水中。及銮舆西幸,先一夕皆见龙乘云雨,自池中往西而去。上至嘉陵江,将乘舟,有龙翼舟而进,上泫然流涕,顾谓左右曰:“此吾兴庆池中龙也!”命以酒沃酹之。于是,龙振甲登天。

【宫词】八尺虹蜺画丽姝,马嵬人去故宫芜。艰难蜀道归来日,添得蛾眉十样图。

【简释】《杨妃外传》载,屏风名“虹蜺”,刻前代美人,乃隋文帝所造。

《妆楼记》载,明皇幸蜀,令画工作十眉图。横云、斜月……皆其名。

【宫词】水调歌残战鼓催,颇梨碑暗长莓苔。象床尚展珍珠被,不见当年罨飒来。

【简释】《郑嵎津阳门诗注》载,上止华清宫,罨飒公主,尝为上晨召,听按“新水调”。主爱起晚,遽遗珍珠被而出。及寇至,仓荒随驾出宫,及上归,再入此宫,罨飒之被宛然,而尘积矣!上犹感焉。(又)载,温泉堂碑,其石台彻见人形影,宫中号为“颇梨碑。”

【宫词】一曲淋铃欲断肠,月明两内衣偏长。牛女誓在蓬山渺,枉折金钗谢上皇。

【简释】《杨妃外传》载,上于栈道雨中,闻铃声隔山相应,上悼念贵妃,因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焉。(又)载,避暑骊山宫,牛女相见之夕,上凭肩而望,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盟心愿,世世为夫妻。(又)载,道士杨通幽自云:“有李少君之术,绝大海、跨蓬壶,见有洞户,署曰‘玉环太贞院’,碧衣延入,玉妃问上皇安否?取金钗钿合拆其半,授使者曰‘为我谢太上皇!’”

《纲目》载,上元二年,迁太上皇于西内,肃宗畏张后,不敢朝西内。

【宫词】灵武归来未罢兵,长安消息隔江城。一杯鸱脑君王醉,内殿唯闻打子声。

【简释】《酉阳杂俎》载,肃宗张皇后专权,每进酒,常置鸱脑酒,令人久醉健忘。

《纲鉴会纂》载,上与张良娣博“打子”,声闻于外。李泌言诸军奏报停壅,上乃潜令刻乾树鸡为子,不欲有声。良娣以是怨泌。

【宫词】绛囊犹裹上清珠,太上慈恩报得无。自选飞龙亲试过,望贤楼下手双扶。

【简释】《酉阳杂俎》载,肃宗为儿时,常为元宗所器。因命取上清珠,以绛囊裹之,系于颈。及即位,宝库中往往有神光。帝曰:“岂非上清珠也?”遂令出之。

《唐书》载,明皇自蜀还,御“望贤宫”南楼,肃宗望楼辟易下马趋进,再拜称贺。扶明皇升殿选飞龙厩。御马必先亲试,然后进御。

【宫词】籍入梨园换旧装,宜春深院斗群芳。相思暗里抛红豆,谁识韦家记曲娘。

【简释】《唐书》载,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子弟,居宜春院。

《乐府杂录》载,张红红者,初,韦青纳为姬,有乐工侑歌于青。青召红红于屏后听之,以小豆数合记其拍节,乐工歌罢,即隔屏歌之,一声不失。后入宜春院。号“记曲娘”。一日吏奏青卒,一恸而绝。

【宫词】红锦弓鞾侍帝阍,归来深院闭黄昏。盂兰会近盘金线,自绣真容七圣旛。

【简释】《图画见闻记》载,唐代宗朝,令宫人侍左右者,穿红锦。

《旧唐书》载,代宗七月望日,内道场造盂兰盆,又设高祖以下七圣神座,各书尊号于靿上,以识之。舁出内庭,陈于寺观。是日,排仪杖,百僚序立于光顺门以侯之。靿花鼓舞迎呼道路。岁以为常,而识者嗤其不典。

《王建宫词》载,看得中元斋日到,自盘金线绣真容”。

【宫词】雅淡仙姿羽客裳,旧传鸦女字虫娘。赤绳新向苏家系,花烛分排换艳装。

【简释】《酉阳杂俎》载,元宗禁中,尝称阿瞒,亦称鸦寿安公主,曹野那姬所生也。以其九月而诞,遂不出降,常令衣道服,主香火。小字“虫娘”。上呼为师娘,为太上皇侍代宗起居。上曰:“汝在东宫甚有令名。”因指寿安虫娘为“鸦女”,汝后一名号。及代宗在灵武,令苏澄尚之,封寿安焉。

【宫词】瑞云高捧日光浮,国宝分呈应冕旒。内职应知蚕事重,上天新购采桑锄。

【简释】《酉阳杂俎》载,代宗即位日,庆云见黄气抱日。初,楚州献定国宝十二,乃诏上监国。初,楚州有尼真如,忽有人接去天上。天帝言,下方有灾。令此宝镇之,其数十二。楚州刺史崔先,表献焉。其第十一日,皇后采桑,钩细如著,屈其末。

【宫词】舞马盘回勤政楼,年年圣节祝千秋。老鸱随驾当檐舞,犹认先皇在上头。

【简释】《明皇杂录》载,上令教舞马四百匹。又施三层板床,乘马而上,扑转如飞。乐工数十人环立,皆衣淡黄衫,每千秋节舞于勤政殿下。《因话录》载,德宗登勤政楼,外无知者,见一绿衣乘驴至楼下,仰视久之,俯而东去。上遣京尹物色之。及至,对曰:“吾天宝教坊乐工也。上皇数登此楼,每来鸱必集楼上,号‘随驾老鸱’,今见群鸱盛集,又觉景象宛似昔时。”

【宫词】潼关西入巳逢牛,河水洋洋送御舟。梦里黄衣传好语,庆功宣赐九花虬。

【简释】《杜阳杂编》载,代宗广德元年,吐蕃犯便桥,上幸陕。及回潼关。上叹曰:“河水洋洋送我东去。”上至陕,因望铁牛,蹶然谓左右曰:“朕年十五六,宫中有尼,号‘功德山’,言事往往神验,屡抚吾背曰‘天下有灾,遇牛方回’。今见牛也,朕将回尔!”是夜,梦黄衣童子歌于帐前曰:“中午之德方峨峨,胡胡呼呼可奈何!”诘旦,上具言其梦,侍臣咸称,土德当王,胡虏破灭之兆也!是月,副元帅郭子仪,克服京师,吐蕃大溃。上还宫阙,图功臣于凌烟阁。上因谓子仪曰:“安禄山僭乱中原,是卿再安皇祚,昨朕蒙尘,卿复戮力,今日天下乃卿与我也!”因命御马九花虬,并紫玉鞭辔以赐子仪。子仪知“九花”之异,固陈让者久之。上曰:“此马高大,称卿仪质,不必让也!”

【宫词】銮舆西幸己回骖,御院春深花木酣。手把瑞鞭指神骏,笑称二绝已成三。

【简释】《杜阳杂编》载,贞观三年,中常侍自蜀使回,进瑞鞭一。其文有麟、凤、龟、龙之象,于暗中挥之,如有电光。一日,花木方春,上欲幸诸苑,内厩控马侍者,进瑞鞭。上指二骏语近臣曰:“昔朕西幸,有二骏,谓之二绝,今获此鞭,可谓三绝矣!”

【宫词】乐府编成示万方,每逢令节赐宸章。夜深宝殿频移烛,学士谈诗侍浴堂。

【简释】《全唐诗》载,贞元十四年,上御中春麟德殿,会百僚观新乐诗,令太子书示百官。中书门下谢赐诗,请颁示天下,编入乐府。(又)载,每学生言诗于浴殿堂,夜分不寐,三令节御制诗敕群臣,赓和品等优劣。

【宫词】共展蛮笺写丽词,联吟频召鲍文时。銮坡岂少才人笔,笑煞淮南准敕诗。

【简释】《负暄杂录》载,唐时,中国纸未备,多取于外。故唐诗中,多用蛮笺,字亦有为也。高丽岁贡蛮纸,书卷多用为衬。

《宫闺小名录》载,鲍君徽,字文姬。德宗召入禁中,与侍臣赓和。

《翰苑群书》载,俗称翰林学士为“坡”。盖唐德宗时,尝移学士院于金銮坡上,故亦称“銮坡”。

《群居解颐》载,杜佑镇淮南,进崔叔清诗百篇。德宗语使者曰:“此恶诗焉!”用进,时人呼“准敕恶诗”。

【宫词】群仙珥笔试神京,宣政开帘费御评。赋罢特蒙三等放,蕊珠榜下认门生。

【简释】《杜杨杂编》载,德宗试制科于宣政殿,有称旨者,即遍示宰臣学士曰:“此皆朕门生也!独孤授试放“驯象赋”,上甚嘉之,特书第三等。

【宫词】鱼藻宫前戏彩舟,液池铺锦玉泉流。煎茶自品酥椒味,散作琉璃碧眼浮。

【简释】《新唐书·顺宗纪》载,帝为太子时,侍宴鱼藻宫,张水戏彩舰,宫人为櫂歌,众乐间发。德宗欢甚,顾太子曰:“今日何如太子诵诗。”“好乐无荒。”以为对。

《开城录》载,文宗论德宗奢靡曰:“闻得禁中引水,先于池底铺锦。”

《事词类奇》载,德宗好煎茶,加酥椒之类。李泌戏为诗曰:“施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作琉璃眼。”

【宫词】内旨新宣立五坊,连朝游猎赋长杨。鹘雕鹰犬皆邀赏,独赐云骓一品■〈米卜〉。

【简释】《玉海》载,五坊,唐德宗所立。内养雕、鹘、鹞、鹰、狗,称之五坊。

《国史补》载,德宗幸梁,唯御骓马(号曰“望云骓”)饲一品料。

【宫词】紫云仙子字逍遥,七卷禅经绣尺绡。不用汉宫螺子黛,眉娘生就柳眉娇。

【简释】《苏氏演义》载,顺宗时,南海贡奇女,名卢眉娘,能于尺绡上绣“法经”七卷。因令止于宫中,每日食胡麻二三合。至元和中,宪宗嘉其聪慧,赐金凤环,以束其腕。眉娘不愿住宫中,度为黄冠,赐号“逍遥”。及后成仙,往往乘紫云游于海上。罗浮处士李象先作“卢逍遥传”。

《杜阳杂编》载,眉娘生眉如线,且长,故有是名。

【宫词】十二层楼倚碧霄,凤台秦女正吹箫。诗成例外颁宫锦,不比鸟鸢噪鹊桥。

【简释】《云溪友议》载,陆畅者,云阳公主降都尉刘氏,朝士举为傧相。内人以陆吴音,才思敏捷,凡所调戏,应对如流。复以诗嘲之,陆亦酬和。六宫大喜,例外别赐宫锦十段,并楞伽瓶唾盂以赏之。内人诗云:“十二层楼倚碧空,凤鸾相对立梧桐,双成走报监门卫,莫使吴入汉宫。”或谓内学士宋若兰、宋若昭姊妹所作,陆酬曰:“粉面仙郎选圣朝,偶逢秦女正吹箫,须教翡翠闻王母,不奈鸟鸢噪鹊桥。”顺宗女,云阳公主下嫁刘士泾。

【宫词】藏真岛下暗香浮,换骨仙醪泛玉瓯。稳坐龙床鳞甲动,一团蝇虎舞梁州。

【简释】《太平广记》载,宪宗好神仙之术,宫中刻木作海上三山,号“藏真岛。”每日焚凤脑香,以祀。

《云仙杂记》载,宪宗采凤李花,酿换骨醪。(又)载,韩志和有道术,宪宗时献一龙床,坐则鳞甲皆动。又于御座前,以蝇虎子数十分队,舞《凉州曲》,皆中音节。

【宫词】遍倚屏风看御章,儒臣直阁日初长。天厨新进麒麟草,口敕先煎学士汤。

【简释】《旧唐书·宪宗纪》载,元和四年七月朔,御制前代君臣事迹十四篇,书于六扇屏风。是月,出书屏以示群臣。

《云仙散录》载,元和时,馆阁汤饮待学士者,煎麒麟草。

【宫词】宫花零落委边尘,石上崇徽迹尚新。黼座朗吟戎昱句,大臣应愧议和亲。

【简释】《买愁集》载,仆固怀恩女,年十八,能解音律,代宗册为“崇徽公主”,远嫁吐蕃。泣别时,手把石上,遗恨不消。

《云溪友议》载,宪宗朝,以北狄频侵边境,大臣奏议和亲。帝吟戎昱咏史诗云:“汉家青史内,计拙是和亲。”大臣遂息和戎之论。

【宫词】东风吹透雪花泥,帐底香云谨护庇。括取芳菲归御路,春光应为驻时余。

【简释】《清异录》载,穆宗喜华丽,所建殿阁,以纸膏胶水调粉饰墙,名“雪花泥”。又一等鳔青和丹砂末,谓“长庆赤”。

《云仙杂录》载,穆宗每宫中花开,则以重顶帐蒙蔽栏槛,置惜春御史掌之,号曰“括香。”

【宫词】紫箫声歇玉阶凉,寂寞青宫抱恨长。乐部偶翻金缕曲,旧人谁及杜秋娘。

【简释】《杜牧杜秋娘诗序》载,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为李锜妾。后锜叛,灭籍之,入宫有冠于景陵。穆宗即位,命秋为皇子傅母。皇子壮封漳王,郑注用事,诬丞相欲去己者,指王为根。王被罪废削,秋因归故乡。诗云:“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又云:“金阶露新重,闲捻紫箫吹。”李锜长唱《金缕衣》辞。

【宫词】玉貌承恩新赐奇,墨书粉画认依稀。尚宫女传辉彤管,无那君王爱诨衣。

【简释】《云仙杂记》载,唐穆宗以元绡白书、素纱墨书为衣服,赐承幸宫人,皆淫鄙之辞,时号“诨衣”。

《新唐书·后妃传》载,尚宫宋若昭,贝州清阳人,父廷芬,能词章。生五女,皆警慧善属文。长若兰,次若昭、若伦、若宪、若荀。兰、昭文尤高。若兰著“女论语”十篇,大抵准论语,以韦宣文君代孔子曹大家等,为颜冉推明妇道所宜。若昭又为“传申”释之。元和末,若兰卒,穆宗以若昭拜尚书,嗣若兰所职。历宪、穆、敬三朝,皆呼“先生”。后妃与诸王、公主,率以师礼见之。

【宫词】千叶花开香色殊,夜深扑得玉腰奴。绛丝绊脚光生鬓,胜似滕王旧蝶图。

【简释】《杜阳杂编》载,穆宗殿前,种千叶牡丹。及花开,宫中每夜有黄白蛱蝶万数,飞集花间,达旦方去。上令张罗宫中,得数百于殿内,纵嫔御追捉,以为娱乐。迟明视之,则皆金玉也。内人争以绛缕绊其脚,以为首饰。其后,开宝厨覩金钱玉犀之内,有蠕蠕动,将有化为蝶者,宫中方觉焉。

《酉阳杂俎》载,滕王蛱蝶图有“江夏斑”、“大海眼”、“小海眼”、“村里来”、“菜花子”等蝶名。

《唐王建宫词》载,“宫中数日无呼唤,胜得滕王蛱蝶图”。

【宫词】宫花娇护醉芙蓉,歌舞归来宝帐重。香箭风流争笑接,一团龙麝著衣浓。

【简释】《杜阳杂编》载,宝历二年,浙东贡舞女二人,一曰“飞鸾”,二曰“轻凤”。每歌罢,上令藏之金属宝帐,恐怕被风吹之。宫中暗语曰:“宝帐香重重,一双红芙蓉。”

《清异录》载,宝历中,帝造纸箭,贮龙麝香末。每宫嫔群聚,帝射之。中者浓香触体,了无害处,宫中名称“风流箭”。

【宫词】雪晴北苑猎骢疾,裘上浮光映日迷。薄暮不须施蜡烛,腰间常佩夜明犀。

【简释】《杜阳杂编》载,敬宗宝历中,南粤进浮光裘。上衣之,以猎北苑。(又)载,南昌进夜明犀,上令解为腰带。每游猎,夜不施蜡烛,有如昼日。

【宫词】水涨虚亭放鸭天,火云赫赫搅人眠。御厨分得清风饭,半饷提缸浸冷泉。

【简释】《旧唐书·文宗纪》载,太和元年,毁升阳殿东放鸭亭,敬宗时所造也。

《清异录》载,宝历元年,内出清风饭制度,赐御庖。令造进法用水晶饭,龙精粉、龙脑末、牛酪浆,调毕入金提缸,垂下水池,待其冷透,供进。唯天大暑时,方作。

【宫词】马球驴鞠两棚支,罨画轻衫漾晚飔。三殿灯光明似昼,归来己是夜深时。

【简释】《玉海》载,宝历二年六月二十八日,御三殿观两军。教坊内园,分棚作驴鞠马球之戏,二更方罢。

《旧唐书·敬宗纪》载,西川节度使杜元颖,进罨画打球衣五百件。

【宫词】新声笛管各争能,艳艳朝霞宠独承。一自忽雷沦落后,琵琶专属郑中丞。

【简释】《卢氏杂说》载,文宗善吹小管。

《唐书》载,文宗时,朝霞以善吹笛进。上为新声雅乐,朝霞能承意辨声,颇符上旨,由是有宠。

《乐府杂录》载,文宗时,有内人郑中丞,善琵琶。内库有琵琶二面,号“大忽雷”、“小忽雷”,因为题头伤损,送南赵家料理。恰值训注事莫有知者。后,中丞归梁厚本。厚本赂乐器匠,赚得之。

【宫词】乙夜辛勤览秘书,恩将谈柄赐鸿儒。君王好学无游戏,屏却竿头石火胡。

【简释】《杜阳杂编》载,文宗每视朝后,即阅群书。谓左右曰:“若不甲夜视事,乙夜观书,何以为人君?!”上常延学士于内庭,讨论经义。李训讲“周易微义”,颇得上意。时方盛夏,遂命取“水玉腰带”及“辟暑犀如意”,以赐训。曰:“如意足以与卿为谈柄也!”(又)载,时有妓女石火胡,挈养女五人,才八九岁,于百尺竿上张弓弦五条,令五女各居一条之上,著五色衣,执戟持戈,舞“破阵乐曲”。俯仰来去,越节如飞。是时,观者目眩心怯。火胡立于朱画床子上,令诸女迭踏。以至半空,手中皆执五采小帜。床子大者,始一尺余。俄而,手足齐举,谓之“踏浑脱”。歌呼抑扬,若履平地。文宗即位,恶其太险伤神,遂不复作。

【宫词】方响声清天乐调,教坊弟子半云韶。凉州曲破无人解,花下低头拜阿翘。

【简释】《杜阳杂编》载,太和九年,上于内殿看牡丹时,有宫人沈阿翘,为上舞《河满子》,曲罢,上赐金臂环。问其从来?阿翘曰:“妾本吴元济之妓女。济败,因以声得为宫人,俄遂进。”白玉方响,上因令奏《凉州曲》,音韵清越,听者无不凄然。上谓之“天上乐”。乃选内人,为阿翘弟子。

《教坊记》载,楼下戏出队宜春院。人少则以云韶添之。云韶,谓之宫人,盖贱隶也。

【宫词】竹障临风蔽晓寒,上林春色已阑珊。当宴呼报君王醉,偷换神通了事盘。

【简释】《全唐诗》载,文宗题程修已《竹障诗》诗云:“临窗忽睹繁荫合,再盼真假殊未分。”程修己画竹障于文思殿,帝赐此诗。(又)载,太和九年,李训、郑注败后,仇士良愈专恣。上登临游幸,未尝有乐。因赋诗云:“辇路生春色,上林花发时,登临何限意,无复侍臣知。”

《清异录》载,文宗属宦竖专横,动即掣肘,以酣饮为娱。嫔御厌患之,赂内执事造黄金盏,以金莲荷芰为玦束盘,其实空。盏满则可潜,引入盘中。人初不知也,遂有“神通盏”、“了事盘”之号。

【宫词】后苑秋高纵弹丸,郁金香气袭回栏。宫袍骑马才人出,翠辇前头屡错看。

【简释】《新唐书·后妃传》载,武宗王才人,状纤颀,颇类帝。每畋苑中,才人必从袍而骑,校服光侈,略同至尊。相与驰出入,观者莫知孰为帝也。

《旧唐书·宣宗纪赞》载,旧时,人主所行黄门。先以龙脑、郁金之香藉地,上悉命去之。

【宫词】漫将十玩绘新图,出政须教谚逸除。夜半酒阑弦管静,紫明相伴读周书。

【简释】《清异录》载,武帝为款王时,邸园畜禽兽。之可玩者,以绘《十玩图》。(又)载,武宗宣内供奉赐坐,食甘露球,蜜捣山药油浴,既退侵夜,宫嫔离次。上独映琉璃灯笼观书。久之归寝殿,王才人问:“官家今日以何消遣?”上曰:“绿罗供奉已去,皂罗供奉(宫人特髻)不来,与紫明供奉(灯)相守,熟读尚书《无逸篇》数遍,朕非不能取热闹快乐,正要与弦管尊罍,暂时隔破!”

【宫词】不分前时忤圣心,椒房泣别泪难禁。蜀笺一幅诗成后,省却长门买赋金。

【简释】《摭言》载,柳公权,武宗朝在内庭。上尝怒一宫嫔,既而复召谓公权曰:“朕怪此人,然若得学士一篇,当释然矣!”御前有蜀笺数十幅,授之公权。公权略不伫思,而成一绝。曰:“不分前日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上大悦,赐锦采二百匹,令宫人上前拜谢之。

【宫词】宝柜瑶函丽彩霞,求仙谁与到仙家。人来传得沧州语,羡煞金茎插鬓花。

【简释】《杜阳杂编》载,武宗会昌元年,渤海贡玛瑙柜,方三尺,用贮神仙之书,置之帐侧。(又)载,处士元藏几,自言“隋大业元年,为过海使判官,遇风浪坏船,为破木所载,经半月达洲岛间”。洲人问其从来?藏几具以告洲人。洲人曰:“此沧洲,此去中国已数万里!”乃出菖蒲酒、桃花酒饮之,顿觉神气清爽。其洲花木常如二三月。有金茎花,如蝶,每微风至,则摇荡如飞。妇人竞采之,以为首饰。语曰:“不戴金茎花,不得在仙家。”藏几淹住既久,忽思中国。洲人制“凌风舸”,以送之。不旬日,达于东。问其国,乃皇唐也。询年号则贞元也。访乡里,则榛芜也。追子孙,皆疏属也。自隋大业元年至贞元末,殆二百年矣!赵归真常与藏几弟子,九华道士叶通微相遇,得其实。备奏于上,上令谒者赍手诏急征,至半途,不知去向。

【宫词】上林果实正离离,异种难寻太白溪。闻道至尊方病渴,恒州表进紫花梨。

【简释】《许默紫花梨记》载,昔武宗御天下之五载,忽患心热之疾。名医进药,厥疾罔瘳。时有言青城山邢道士者,妙于方药。帝即召见之。道士以肘后绿囊中,取青丹两粒及取梨数枚,绞汁而进之。帝疾寻愈,问其丹为何物?先生曰:“赤城山顶有青芝两株,太白南溪有紫花梨一树,臣昔岁曾游二山,偶获两宝,合炼成丹。五十年来服食已尽,唯余两粒,幸逢陛下服之。再欲此丹,须求二物也!”经数月,刑生辞帝归山。后帝疾复作,再诏刑先生青城山下,不知何适。帝遂诏示天下,有紫花梨即时奏上。时恒州节度、太尉公王达,尚寿春公主,即会昌之女弟,闻真定(正定)李令种梨数林,其一紫花梨,即遣寺人,就加封检,围以朱栏,宝惜纤枝,如同月桂。待及秋实,公主必手选而进之。时有李遵来侍御,任恒州记室作进梨表。表送阙下,见者多笑之曰:“常山公何用进残梨于天府也!”盖以其表,有难胜口之字。

【宫词】日照仙台百尺高,登临酌酒谢尤劳。外臣才进烧金药,内侍频更脃玉条。

【简释】《孔六帖》载,唐武宗起望仙台,荐“无忧酒”。

《清异录》载,武帝缘金丹示孽中境躁乱,内侍童膺福希旨,进脃玉条。用锦作虚带以水条,裸腹系之,心腹俱凉。移时熔消,复别更替。

【宫词】歌舞深宫二十年,笙囊指点恨绵绵。一声河满肠先断,下报君王掌上怜。

【简释】《碧鸡漫态》载,张祐作“孟才人叹”,其序称:孟才子以笙歌有宠于武帝。武帝疾笃,目之曰:“吾当不讳,而何为哉?”才人指笙囊泣曰:“请以此就缢!”上悯然。才人复曰:“妾尝艺歌,愿对上歌一曲,以泄愤。”上许之。乃歌一声“河满子”,气极立陨。上令医侯之曰:“脉尚温,而肠已断。”其诗云:“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又云:“自倚能歌日,先皇掌上怜,新声何处唱,肠断李延年。”

【宫词】帝室中兴治道隆,先朝政写御屏中。外庭共制遵王履,素识官家重鲁风。

【简释】《唐书》载,宣宗书《卢观政要》于屏风,每正色拱手读之。

《清异录》载,宣帝儒雅。令有司,效孔子履进,名“鲁风穨”。宰相、诸王效之。而微杀其式,别呼为“遵王履”。

【宫词】芙蓉阙下集鹓鸾,御宴珍馐出太官。诏许怀归齐拜舞,竞将罗帕系雕鞍。

【简释】《金台记闻》载,廷宴,余物怀归。起于唐宣宗时,宴百官罢,拜舞。遗下果物,咸曰:“归献父母,及遗小儿。”上敕太官:“今后大宴文武官,给食两分与父母,别给果子与小儿。所食余者,听以帕子怀归。”

【宫词】自裁新谱教宫娥,列队分行连袂歌。舞罢鱼龙波浪静,满堂珠翠地衣拖。

【简释】《文献通考》载,宣宗音律特妙,每赐宴,必裁新曲。俾女伶衣珠翠缇绣,分行列队,连袂而歌。

《杜阳杂编》载,唐宣宗时,画八百匹官絁,作鱼龙波浪文,以为地衣。每一舞,而珠翠满地。

【宫词】梯航万里觐龙颜,璎络争看菩萨蛮。一曲编成宣乐部,所前抖擞整花鬘。

【简释】《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其人危髻金冠,璎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优伶,遂制《菩萨蛮》曲。白乐天《蛮子朝》诗云“花鬘抖擞龙蛇动”。

【宫词】寒风淅沥透轻纱,芦管无声月平斜。宝鸭拨残星子炭,药炉连夜进丹砂。

【简释】《文献通考》载,宣宗善吹芦管。

《清异录》载,宣宗饵丹砂,病热。宫人以金盆置麸炭少许,进御。暖手而已。呼为“星子炭”。

【宫词】手谈会说胜夷酋,国手须争第一筹。花下闲寻楸玉局,披图谁解镇神头。

【简释】《杜阳杂编》载,大中年,日本国王子来朝,王子善围棋,上敕待诏顾师言为对手。王子出楸玉局,冷暖玉棋子,云:“本国之东三万里,有集真岛。岛上有凝霞台,台上有手谈池,池中生玉棋子。不用制作,自然黑白分焉。冬温夏凉,故谓之‘冷暖玉’。又产如楸玉状,类楸木,琢之为棋局。光洁可鉴。”及师言与之敌手,下至三十有三,胜负未决。师言惧辱君命,每汗手凝思,方敢下著,则谓之“镇神头”。乃是解两征势也。王子瞪目缩臂,已状不胜。回语鸿胪曰:“待诏第几手也?”鸿胪诡对曰:“第三手也。”师言实第一国手矣。王子曰:“愿见第一!”鸿胪对曰:“王子胜第三,方得见第二,胜第二,方得见第一。今欲躁见第一,岂可得乎!”王子掩局而叹曰:“小国之一,不如大国之三,信矣!”今好事者,尚有顾师言《三十三著镇神头图》。

【宫词】报道同昌下嫁来,三千鸳被竟尘埋。九鸾飞去成妖梦,不奈潘妃索玉钗。

【简释】《杜阳杂编》载,咸通九年,同昌公主出降,宅于广化里,赐钱五百万贯,更罄内库宝货,以实其宅。其枕以七宝合成,神丝绣被,绣三千鸳鸯,九玉钗上刻九鸾,皆九色。上有字曰“玉儿”。工巧妙丽,殆非人工所制。有金陵得者以献公主,酬之甚厚。一日昼寝,梦绛衣奴传语曰:“南齐潘淑妃取九鸾钗!”及觉,将梦中之言告于左右。后公主亡,其钗亦亡。玉儿,乃南齐潘淑妃小字也。

【宫词】上方弦管凤鸾鸣,乐府新翻道调清。十宅诸王同望幸,郎君一例号音声。

【简释】《卢氏杂说》载,懿宗一日召乐工,上方奏乐,为道调弄,上遂拍之,故乐工以其节,奏曲子,名《道调子》。十宅诸王,多解音声。倡优杂戏皆有之,以备上幸其院。迎驾作乐,禁中呼为“音声郎君。”

【宫词】上苑秋高万木荒,黄花脱节傲清霜。短歌御制加封号,共拜金刚不坏王。

【简释】《清异录》载,懿宗赏花短歌云:“长生白,久视黄,共拜金刚不坏王。”谓之菊花也。

【宫词】凤台人去镇凄凉,烟冷刀圭第一香。多谢至尊亲荐福,仙音宝烛施空王。

【简释】《清异录》载,昭宗尝赐崔允香御题曰:“刀圭第一香,酷烈清妙。”盖咸通所赐同昌公主者。(又)载,同昌公主死,帝以仙音烛,赐安国寺,冀追冥福。状如高层露台,杂宝为之。花鸟皆玲珑。台上安烛,既燃则玲珑皆动,叮当清妙,烛尽响绝。

【宫词】落叶流红出御沟,斗鹅池畔水悠悠。缘知礼部无尧舜,且向球场夺状头。

【简释】《新唐书·宦者田令孜传》载,僖宗喜斗鹅,数幸兴庆池,与诸王斗鹅。

《唐小说记》载,红叶题诗事有四。一说在僖宗时。

《通鉴》载,僖宗尝谓优人石野猪曰:“朕若应击球进仕举,须为状元!”对曰:“若尧舜作礼部侍郎,恐陛下不免驳放!”上笑而已。

【宫词】囚髻梳成结束牢,胭脂晕点半边娇。延英新撤昭容位,从此宫娥罢引朝。

【简释】《续博物志》载,僖宗内人束发甚急,号为“囚髻”。

《清异录》载,唐未有胭脂晕,脂所以点唇曰:“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淡红心”、“猩猩晕”、“格双唐”、“小珠龙”、“媚花奴”等名称。

《清波杂志》载,前代宫帏,多不肃,宫人或与廷臣相见。唐入阁图,有昭容位。

《见闻录》载,唐天佑二年,敕令后每遇延英坐朝日,只令小黄门侯引从,宫人不得擅出内。杜甫有诗云:“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

【宫词】传道功成谱乐章,保宁殿里奏笙簧。将军谁解排君难,愧见鸿门樊舞阳。

【简释】《长安志》载,昭宗宴李继昭等将于保宁殿,亲制《成功曲》,以褒之。仍命伶官作“樊哙排君难”杂戏,以乐之。

附:诸王

【宫词】架上牙韱万轴存,古文同异费评论。诸王友爱开家宴,玉醴香浮铜鹤樽。

【简释】韩王李元嘉,高祖子。

《新唐书本传》载,元嘉少好学,藏书至万卷,皆以古文字参定同异。与弟灵夔友爱,燕见终日如布衣礼。

《云仙散录》载,韩王元嘉,有一铜鹤樽,背上注酒,侧一足倚。满则正,不满则倾侧。

【宫词】一堂丝竹静传声,窗下挥毫晓日晴。古砚分磨红白墨,宫袍几幅字分明。

【简释】鲁王李灵夔,高祖子。

《新唐书本传》载,灵夔善草书,通音律。

《云仙杂录》载,鲁王灵夔,使人造红白二墨为戏,及书写衣服,黑衣用白,白衣用红,书自成一家。

【宫词】灯婢辉煌女乐张,气喷宝障麝兰香。眉言眼语何从见,只许歌声出画堂。

【简释】宁王李宪,睿宗长子。死谥让皇帝。

《开天遗事》载,宁王宫有乐妓宠姐者,美姿色,喜讴唱。每宴外客,诸妓尽在目前,唯宠姐容莫能见。词客李太白,恃醉戏曰:“吾闻王有宠姐善歌,今酒肴醉饱,群公宴倦,王何怜此女,不示于众?”王笑谓左右曰:“设七宝花障,召宠姐于障后唱之!”白起谢曰:“不许见面,只闻其声,亦幸矣!”(又)载,宁王宫中,每夜于帐前,罗列木雕矮婢,饰以采缯,各持华灯,自昏达旦,故谓之“灯婢”。(又)载,宁王与宾客议论,先含咀沉麝,方启口发谈,香气喷于席上。

《女红余志》载,宠姐每娇眼一转,宪则知其意,宫中谓之“眼语”,又作“眉言”。

【宫词】酒醉灯昏客散时,看花满眼泪如丝。旧恩不为新恩变,尚有佳人忆饼师。

【简释】《开天遗事》载,宁王好声色,有人献烛百炬,似蜡而腻,似脂而硬,每至夜宴,宾妓间坐,酒酣作狂,其烛则昏昏然,如物所,罢则复明。莫测其怪也。

《本事诗》载,宁王宅左,有卖饼者,妻纤白明媚,王一见注目,厚遗其夫,取之。宠惜逾等,环岁问之:“汝复忆饼师否?”妻默不对。王召饼师使见之。其妻注目,双泪重颊,若不胜情。时王坐客十余人。王命赋诗。王维诗先成,云:“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宫词】瑟毛箩衫汗渍香,深宫无事暑天长。庭前鼓子新鞔就,谱入黾兹旧乐章。

【简释】《酉阳杂俎》载,明皇尝伺察诸王。宁王尝夏中挥汗鞔鼓,所读乃“黾兹乐谱”也。上知之,喜曰:“天子兄弟,当极醉乐耳!”

【宫词】东风初报相风旌,后苑春深草色青。忽听鸣禽惊散去,谁从花下掣金铃。

【简释】《开天遗事》载,五王宫中,各树长竿,挂五色旌,旗之四垂缀以小金铃。有声即使侍从,视旌之所向,可以知四方之风侯也。(又)载,宁王春时,于后园中,纫红丝为绳,密缀金铃于花稍上,每有乌鹊翔集,则令园吏,掣铃索以惊之。

【宫词】三斗朝天醉欲狂,酒经一卷法偏详。泛春渠里春多少,面部风流属酿王。

【简释】汝阳王李琎,宁王李宪之子。

《杜诗》载,汝阳三斗始朝天。(饮三斗酒也)

《云仙散录》载,汝阳王琎,取云梦石甃泛春渠,以蓄酒。作金银龟、鱼浮沉其中,为酌酒具。自称“酿王兼部尚书。”

《清异录》载,汝阳王琎,家有酒,法号“甘露”。经四方风俗,诸家材料,莫不具备。

【宫词】烛奴分影上层台,蜡泪消残欲作堆。红袖两行围绣榻,夜深齐讶醉舆来。

【简释】申王李撝,本名成义。睿宗子。

《开天遗事》载,申王每夜,宫中聚宴,以龙檀木雕成童子,绿袍束带列执画烛,称为“烛奴”。(又)载,申王每至风雪共寒之际,使宫妓密围坐侧,以御寒气。呼为“妓围”。(又)载,申王每醉,即使宫妓,将锦采结一兜,舁归寝室。呼为“醉舆”。

【宫词】铎声清脆竹檀栾,宝马朝回卸玉鞍。自有香肌堪暖手,连朝风雪不知寒。

【简释】岐王李范,初名隆范,睿宗子。

《开天遗事》载,岐王宫中,于竹林内,悬碎玉片,夜间相击之声,即知有风。号“占风铎”。(又)载,岐王有玉鞍。冬月用之,虽天气严寒,坐如有温火之气。(又)载,岐王每至冬寒手冷,不近于火,唯于妙妓怀中揣其肌肤,称为“暖手”。

【宫词】一缕琴声出户频,谁分为楚与为秦。破红绡裹蟾酥沙,赠于堂前顾曲人。

【简释】《云仙杂录》载,李龟年至岐王宅,闻琴声曰:“此秦声。”良久又曰:“此楚声。”主人入问之,则前弹者,陇西沈妍也。后弹者,扬州薛满也。二妓大服,乃赠之破红绡蟾酥沙。龟年自负,强取妍“秦音琵琶”捍拨而去。

附:伪燕

安禄山。营州柳城,胡人。历平卢节度使。天宝十五年,陷长安,僭号称燕。至德元年,为子庆绪所杀。庆绪寻为史思明所杀,凡三年灭。禄山改元一(圣武)。庆绪改元二(载初、天和)。

【宫词】马衔杯盏象登场,凝碧池头乐未央。宴上刀光森似雪,梨园含泣按霓裳。

【简释】《新唐书·安禄山传》载,初,上皇每设宴,出宫人舞霓裳羽衣。又鼓舞马百匹衔环上寿,又引犀象入场,或拜,或舞。禄山见而悦之。至是,搜扑送洛阳,宴其群臣于凝碧池。盛奏众乐,梨园子弟往往唏嘘泣下,贼皆露刃睨之。

附:伪汉

朱泚,幽州昌平人。以凤翔节度使罢镇,居京师。建中四年,发泾原兵讨李希烈,兵乱入京师立之。僭号称秦,寻改称汉。兴元二年,李晟复长安,泚走泾州,追斩之。改元二(应天、天皇)。

【宫词】城上危楼百步通,赞侯图籍竞输忠。内庭珍宝如山积,留得潜龙入翠宫。

【简释】《新唐书·朱泚传》载,城隅率百步建一楼,候望非常。(又)载,源休与姚令言争,自比萧何。休顾令言,曰:“成秦之业,无辈我者,我为萧何,子当曹参,可矣!”即收图籍,贮库府。人笑为“火迫赞侯”。(又)载,泚号其第宅为“潜龙宫”。徙珍宝实之。

附:伪楚

李希烈,燕州辽西人。兴元元年,以淮西节度使反,陷襄城,据汴。僭号称楚。贞元二年,兵屡败,奔还蔡州。其将陈仙奇毒杀之。凡三年灭,改元一(武成)。

【宫词】姒媦交欢未足欢,受来恩宠转悲酸。谁知分饭含桃日,早有兵机寓蜡丸。

【简释】《新唐书·李希烈传》载,始闻户曹参军窦良女美,强取之。后有宠。尝称陈仙奇忠勇,而妻亦窦姓,愿如姒媦者,以固其夫。希烈许诺。及希烈死,子欲自立未决。有献含桃者,窦分遗仙奇妻。因蜡帛丸,杂果中出所谋,仙奇率兵而入。

附:伪齐

黄巢,曹州冤朐人。初举进士下第,乾符二年,长垣王仙芝陷濮州,巢起兵应之。广明元年,陷长安,僭号称齐。中和三年,李克用复长安,巢南走。四年又为克用所破,走死泰山。其甥林言斩之,凡五年灭,改元一(金统)。

【宫词】含元宝殿鼓声扬,刀剑如林护御床。引到金舆齐拜舞,绣袍华帻侍黄王。

【简释】《新唐书·黄巢传》载,巢乘黄金舆,卫者皆绣袍华帻。其党乘铜舆以从。宫女数千迎拜称黄王。巢居含元殿僭即位。求衮冕不得,绘弋绨为之,无金石乐,击大鼓数百,列长剑、大刀为卫仪。附:伪越董昌,杭州临安人,历义胜军节度使,乾宁二年,据越州僭号称越,其明年,钱镠讨斩之。改元一(天册)。

【宫词】金床稳坐日重生,殿外黄龙数丈明。天册楼前宣奉诏,制书亲署圣人名。

【简释】《新唐书·董昌传》载,山阴老人伪献谣曰:“欲知天子名,日从日上生。”昌喜,赐百缣。命方士筑坛祠天。诡言,天符夜降楮朱,文不可识。昌曰:“谶言兔上金床,我生于卯,当即位建元天册。”自称圣人。其下制诏,皆自署名。或曰帝王,无押诏。昌曰:“不亲署,何由知我为天子?!”即榜南门曰“天册。”先是州寝有虬,长尺余,金色。见思道亭。昌署寝曰:“明光殿”,亭曰“黄龙殿”。

猜你喜欢
  卷五百一十一·彭定求
  卷四百七十二·彭定求
  谭方平·唐圭璋
  赵汝腾·唐圭璋
  第四折·佚名
  赵显宏·隋树森
  百花诗·朱瞻基
  四集卷九十九·乾隆
  卷108 ·佚名
  卷二十三 茕斋歌诗五十三首·李白
  卷二十九·高棅
  御选元诗卷四十二·康熙
  御选宋诗卷六十五·康熙
  双溪集巻二·杭淮
  毛滂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儆诗集·吴儆

    《浣溪沙》十里青山溯碧流。夕阳沙晚片帆收。重重烟树出层楼。人去人来芳草渡,鸥飞鸥没白蘋洲。碧梧翠竹记曾游。《浣溪沙》歙浦钱塘一水通。闲云如幕碧重重。吴山应在碧云东。无力海棠风淡荡,半眠官柳葱茏。眼前春色为

  • 卷143 ·佚名

    姜特立 王君便衣挽章其子迁其母同穴 伉俪存亡隔,孤坟一驿西。 忽惊双剑合,无复只鸾栖。 路接先茔近,云藏塔岫低。 归乎了无憾,送骑满山蹊。 姜特立 王思叔惠巨竹一竿 清晨剪送碧琅玕,想见轩窗六

  • 第三十八出 词告知州·佚名

    (丑)一字入公门,九牛拖不出。小人是本州岛堂上牌头。说都未了,老爹来到。唱畏畏。【西地锦】(末上)做官清正有名,恰是光月照东京。民人乐业,天下自然见太平。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下官姓赵,名得一,任知州,百姓人

  • 第六十二回 取公主侯景胁君 篡帝祚高洋窃国·蔡东藩

      却说湘东王绎为梁主衍开丧,已是隔年,时梁主梓宫,已奉葬修陵,追尊为武皇帝,庙号高祖。嗣主纲改元大宝,颁诏国中,独绎仍称太清四年,刻檀为高祖像,供设厅堂,每事必先启像前,然后施行。捣甚么鬼?一面移檄远近,申讨侯景。景将侯子

  • 卷之四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四月庚申。谕内阁、御史吴峋奏、编修王濂、及朱一新等、呈递章奏。掌院学士有意阻遏一摺。着灵桂明白回奏。记注  ○又谕、前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着作为全权大臣。与法国使臣、办理条约事务。洋务

  • 戴法兴传·李延寿

    戴法兴是会稽山陰人。家贫,父亲戴硕子以贩卖纟宁麻为业。法兴的两个哥哥延寿、延兴都学有所成,延寿字写得好,法兴好读书。山陰有个陈戴,家境富裕,有钱三千万,当地有人说:“戴硕子三个儿子抵得上陈戴三千万钱。”法兴年少时在

  •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四·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卿贰表△吏部左右侍郎樊鲁璞洪武元年任汪河直隶舒城人由掾史元年任程徐浙江鄞县人故元兵部尚书元年任李廷桂河南洛阳人三年任李思迪山东歴城人三年任顾贞三年任李瑛四年任宋骐五年任宋徳润直隶泰兴人由

  • 卷二百二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二十人物志一百忠义传十二【满洲八旗十二乾隆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共一百二十二人】德克济德克济满洲镶黄旗人姓叶母氏世居叶佳村由笔帖式历陞郎中乾隆十九年出师北路二十年五月随将军班第

  •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四十一·钱若水

    起雍熙四年五月,尽八月五月甲子定国军节度使崔翰自高阳关来朝召之 也乙丑以容州观察使刘文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三 洪武二十八年十一月辛酉朔冬至,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赐国子监生宴于国学。 壬戌,命中都留守司属卫士卒于洛河山采取煤炭,给军士,造器械,以省民力。 癸亥,侍臣进讲《尚书·无逸篇》。

  • 卷一百二十九·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二十九  宋 卫湜 撰子曰无忧者其唯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

  • 卷十五·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说卷十五翰林院侍读惠士奇撰桓公三年冬有年【赵匡曰凡丰年告庙勤民而敬先故书之非也桓宣非有道之君安得勤民而敬先春秋十二公勤民敬先岂独桓宣二公哉】公羊传有年何以书以喜书也大有年何以书亦以喜书

  • 中阴经卷下·佚名

    后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神足品第六  尔时妙觉如来。即以神足化此三千大千刹土。上至非想非非想天。下至无救地狱皆悉金色。皆如妙觉如来而无有异。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圆光七尺。皆坐宝莲华高座上。坐演出梵音声闻三

  • 园丁集·泰戈尔

    印度诗集。泰戈尔作。1913年出版。中译本吴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出版。本诗集共收入85首诗。诗集的主要内容是歌颂爱情。诗人热情地讴歌爱情,细腻地刻画了处于特别情绪之中的女主人公的独特心境,表达了她们爱情

  • 民国奇闻·吴虞公

    湘人李子荣宾凤阳;陈嘉言宾玉瓒;王香余宾燕敖等,为百岁老人宾纬斋先生发出征诗启云: “衡岳老人宾纬斋,先生今年百岁矍铄如常,慈善性成,且耽吟咏。兹特录其自寿百岁七律四章,如承赐和,请交省垣土硝总公司,或直交衡山南城震益恒

  • 广大发愿颂·龙树

    一卷,龙树菩萨造。宋施护等译。

  •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元来

    凡三十五卷。明代僧无异元来(1575~1630)撰,法孙弘瀚、弘裕共编。清康熙十年(1671)刊行。又称博山大舣和尚广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五册。本书系集无异元来禅师一代语录之大成,内容包括无异禅师语录序、锡类法檀序、剩录序、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