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石屋禅师清珙(山居诗)

清珙,字石屋,常熟温氏子。首参高峰,后嗣法于及庵信禅师,住当湖之福源。尝作偈曰:「拾得断麻穿破衲,不知身在寂寥中。」退居霅溪之西曰天湖,吟讽其间以自适。至正间,朝廷闻其名,降香币旌异,赐金襕衣。壬辰秋示寂。所著有《石屋诗》,其自叙曰:余山林多暇,瞌睡之余,偶成偈语,纸墨少便,不复记录。云衲禅人请书之,盖欲知我山中趣向耳。于是随意走笔,不觉盈帙,掩而归之,慎勿以此为歌咏之助,当须参究其意,则有激焉。其诗有云:「天湖水湛琉璃碧,霞雾山围锦障红。触目本来成现事,何须叉手问禅翁。」及庵尝语众曰:此子乃法海中透网金鳞也。 

山中天湖卜居二首 

天湖卜居 

溪岩杂咏 

闲咏 

赵会初心提举 

山居吟 

○山中天湖卜居二首 

林木长新叶,遶屋清阴多。深草没尘迹,隔山听樵歌。自耕复自种,侧笠披青蓑。好雨及时来,活我新栽禾。游目周宇宙,物物皆消磨。既善解空理,不乐还如何。 

月来照我门,风来吹我襟。劝君石上坐,听我山中吟。玄鬓化为雪,朝光成夕阴。万事草头露,岂得长如今。 

○天湖卜居 

晴明无事登霞峰,伸眉极望开心胸。太湖万顷白潋滟,洞庭两点青蒙茸。初疑仙子始绾角,碧纱帽子参差笼。又疑天女来献花,玉盘捧出双芙蓉。明知此境俱幻妄,对此悠然心未终。徘徊不忍便归去,夕阳又转山头松。 

○溪岩杂咏 【录六。】 

道人缘虑尽,触目是心光。何处碧桃谢,满溪流水香。草深蛇性悦,日暖蝶心狂。曾见樵翁说,云边霅昼房。 

一镢足生涯,居山道者家。有功惟种竹,无暇莫栽花。水碓夜春米,竹笼春焙茶。人间在何处?隐隐见桑麻。 

山厨修午供,泉白似银浆。羹熟笋鞭烂,饭炊粳米香。油煎青顶蕈,醋煮紫芽姜。百味皆难及,何须说上方。 

红日半衔山,柴门便掩关。绿蒲眠蓐软,白木枕头弯。松月来先照,溪云出未还。迢迢清夜梦,不肯到人间。 

扶杖入松林,闲行上翠岑。鹤群冲鹘散,树影落溪沈。野果棘难采,药苗香易寻。澹烟斜日暮,红叶半岩阴。 

结草便为庵,年年用覆苫。纸窗松叶暗,竹屋藓花粘。麦饭惟饶火,藜羹不点盐。生涯随分过,谁管世人嫌。 

○闲咏 【录十二。】 

吾家住在霅溪西,水满天湖月满溪。未到尽惊山崄峻,曾来方识路高低。蜗沿素壁粘枯壳,虎过新蹄印雨泥。闲闭柴门春昼寂,青桐花发画胡啼。 

柴门虽设未尝关,闲看幽禽自往还。尺璧易求千丈石,黄金难买一生闲。雪消晓嶂闻寒瀑,叶落秋林见远山。古柏烟销清昼永,是非不到白云间。 

幽居自与世相分,苔厚林深草木熏。山色雨晴常得见,市声朝暮罕曾闻。煮茶瓦灶烧黄叶,补衲岩台剪白云。人寿希逢年满百,利名何苦竞趋奔。 

溪浅泉清见石沙,屋头无角寄藤萝。夜深月下长猿啸,苔厚岩前少客过。庭竹攲斜春雪重,岭梅消瘦夜寒多。寥寥此道非今古,徒把砖来石上磨。 

破屋萧萧枕石台,柴门白日为谁开?名场成队挨身入,古路无人跨脚来。深夜雪寒惟火伴,五更霜冷有猿哀。袈裟零落难缝补,收卷云霞自剪裁。 

优游静坐野僧家,饮啄随缘度岁华。翠竹黄花闲意思,白云流水淡生涯。石头莫认山中虎,弓影休疑盏里蛇。林下不知尘世事,夕阳长见送归鸦。 

满头白发瘦棱层,日用生涯事事能。木臼秋分舂白朮,竹筐春半晒朱藤。黄精就买山前客,紫菜长需海外僧。谁道新年七十七,开池栽藕种茭菱。 

自入山来万虑澄,平怀一种任腾腾。庭前树色秋来减,槛外泉声雨后增。挑荠煮茶延野客,买盆移菊送邻僧。锦衣玉食公卿子,不及山僧有此情。 

竞利奔名何足夸,清闲独许野僧家。心田不长无明草,觉苑长开智慧花。黄土坡边多蕨笋,青苔地上少尘沙。我年三十余来此,几度晴窗映落霞。 

历遍乾坤没处寻,偶然得住此山林。茅庵高插云霄碧,藓径斜过竹树深。人为利名惊宠辱,我因禅寂老光阴。苍松怪石无人识,犹更将心去觅心。 

细把浮生物理推,输赢难定一盘棋。僧居青嶂闲方好,人在红尘老不知。风扬茶烟浮竹榻,水流花瓣落青池。如何三万六千日,不放心身静片时。 

法道寥寥不可模,一庵深隐是良图。门前养竹高遮屋,石上分泉直到厨。猿抱子来崖果熟,鹤移巢去磵松枯。禅边大有闲情绪,收拾干柴向地炉。 

○赵会初心提举 

老来脚力不胜鞋,竹杖扶行步落花。待月伴云眠藓石,寻梅陪客过邻家。粥香瓦钵山田米,雪泛瓷瓯水磨茶。今日为翁时暂出,此心长只在烟霞。 

○山居吟 【录十二。】 

满山笋蕨满园茶,一树红花间白花。大抵四时春最好,就中尤好是山家。 

年老庵居养病身,日高犹自未开门。怕寒起坐烧松火,一曲樵歌隔坞闻。 

山厨寂寂断炊烟,冻锁泉声欲雪天。面壁老僧无定力,又思乞食到人间。 

此事谁人敢强为,除非知有莫能知。分明月在梅花上,看到梅花早已迟。 

茅屋低低三两间,团团环绕尽青山。竹床不许闲云宿,日未斜时便掩关。 

一片无尘新雨地,半边有藓古时松。目前景物人皆见,取用谁知各不同。 

山形凹凸路高低,石占云头屋占蹊。地窄栽来蔬菜少,又营小圃在桥西。 

移家深入乱峰西,烟树重重隔远溪。年老心闲贪睡稳,厌闻钟响与鸡啼。 

半窗斜日冷生光,破衲蒙头坐竹床。枯叶满炉烧焰火,不知屋上有寒霜。 

深秋时节雨霏霏,藓叶层层印虎蹄。一夜西风吹不住,晓来黄叶与阶齐。 

老来无事干怀抱,竹榻高眠石枕斜。梦里不知谁是我,觉来新月到梅花。 

独坐穷心寂杳冥,个中无法可当情。西风吹尽拥门叶,留得空阶与月明。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五十·彭定求
  卷五十一·彭定求
  程邻·唐圭璋
  太和正音谱目录·朱权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
  卷十九·陈耀文
  四集卷五十七·乾隆
  古诗镜卷十·陆时雍
  唐僧弘秀集卷六·李龏
  卷三十八·高棅
  卷四百九十五·佚名
  御选元诗卷三十七·康熙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张说
  卷十三·许及之
  刘一让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六林寛林寛侯官人诗一卷送李员外频之建州句践江头月客星台畔松为郎久不见出守暂相逢鸟泊牵滩索花空押号钟远人思化切休上武夷峰送许棠先辈归宣州髪枯穷律韵字字合埙箎日月所到处姓名无不

  • 薜亚萝之鬼·田汉

    人物 竹君——某资产家的大小姐,二十七岁。  兰君——竹君的长妹,二十四岁。  梅君——竹君的稚妹,十八岁。 

  • 卷二百四十七·列传第六·宗室四·脱脱

        ◎宗室四   ○子淔 子崧 子栎 子砥 子昼 子潚 师{睪卄} 希言 希怿 士珸 士〈亻褭〉 士〈山穹〉 士皘 士群 不弃 不尤 不{百心} 善俊 善誉 汝述叔近 叔向 彦倓 彦橚 彦逾   子淔字正之,燕王五世孙。父令

  •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司马迁

    邱永山 译注【说明】张释之、冯唐都是汉文帝时杰出之士。他们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敢于坚持正确意见,批评最高统治者,这些都是令人折节佩服的。司马迁对他们充满景仰之情,才由衷地称许他们的言论是“有味

  • 卷上·郑兴裔

    钦定四库全书郑忠肃奏议遗集卷上宋 郑兴裔 撰奏疏请起居重华宫疏臣闻治天下之大法有三曰君臣父子夫妇夫妇有法则家道正父子有法则人道久君臣有法则天地泰要之有父子然後有夫妇有父子然後有君臣百行所以莫先於孝也天

  • 卷二·陈祥道

    毳冕【七旒旒十二玉共玉百六十八繅玉五采】毳冕五章說文毳獸細毛也宗彝有虎蜼之飾而毳衣有宗彝之章故書謂之宗彝周禮謂之毳冕毳冕王所祀四望山川之服也五采繅十有二就五采玉十有二前後皆七旒共玉百六十有八繪於衣則宗

  • 提要·朱熹

    【臣】等谨案家礼五卷旧本题宋朱子撰案王懋竑白田杂著有家礼考曰家礼非朱子之书也家礼载子行状其序载于文集其成书之嵗月载于年谱其书亡而复得之由载于家礼附录自宋以来遵而用之其为朱子之书几无可疑者乃今反复考之而

  • 卷二·胡广

    <经部,书类,书传大全钦定四库全书书传大全卷二明 胡广等 撰大禹谟谟谋也林氏曰虞史既述二典其所载有未备者于是又叙其君臣之间嘉言善政以为大禹臯陶谟益稷三篇所以备二典之未备者今文无古文有【朱子曰大禹谟序帝舜

  • 卷六·梁寅

    钦定四库全书 诗演义卷六 明 梁寅 撰 唐国风 周成王以帝尧旧都封弟叔虞为唐侯南有晋水至子燮乃改国号曰晋後徙居曲沃又徙居绦其地土瘠民贫勤俭质朴忧深思远有尧之遗风其诗不谓之晋而谓之唐仍始封之旧号也 蟋蟀 唐

  • 衔枚氏/司仪·佚名

    衔枚氏负责禁止[在朝廷]喧哗吵闹。王国举行大祭祀,下令禁止喧哗。出征、田猎,命令军士衔枚。禁止在都城中呼叫、叹息、呻吟,禁止在都城中的道路上边走边唱或边走边哭的人。伊耆氏负责在王国有大祭祀时供给[收藏老臣们]的

  • 第四十章 诸小岛中佛教发生情况与南方等地再度弘传时期·多罗那他

    此外僧伽罗洲、耶婆洲、赤铜洲、金洲、檀那室利洲、拜具等一些岛屿中,佛教早已盛行,直到现在佛教还很兴盛。僧伽罗洲也有若干大乘人,大部分是声闻。现在在号称&ldquo;室利婆杜迦&rdquo;的本师足迹的节宴上还有比丘约一万

  • 我们·扎米亚京

    《我们》是俄国作家尤金·扎米亚京创作的长篇小说,完成于1921年,但当时前苏联当局认为该作不宜发表。1988年《我们》才在前苏联公开发表。这是一部反乌托邦作品,《我们》针对的是极权主义的种种弊端。全书采用笔记形式,假

  • 北边备对·程大昌

    南宋地理著作。程大昌撰。6卷。淳熙年间,作者在讲筵,因孝宗问及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地理等情况,后遂撰此书,以备问对。该书载自古以来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交往和战争涉及到的地理情况。首叙四海为全书纲要,次载秦汉以来的缘

  • 两河清汇·薛凤祚

    水利志。清薛凤祚撰。八卷。凤祚字仪甫,益都(今属山东)人。尝师事鹿善继、孙奇逢。受算术于西洋穆尼阁,以善天文著称。著有《圣学心传》、《天学会通》。是书当于乾隆年间成书。八万余字。首冠黄河、运河图,上为黄河,下为

  • 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佚名

    又名《天地本起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唐释法琳《辨正论》已引述此经。一卷。底本出处:《万历续道藏》。参校本:《云笈七签》卷十。内容为宇宙生成论和修道论。以《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理论依据,论

  • 烧饼歌·刘基

    古代预言书。相传明太祖食烧饼,刘基适至。太祖询以后世兴亡治乱之事,基以隐语作答。答辞为歌谣体,故称《烧饼歌》、《刘伯温烧饼歌》、《帝师问答歌》。刘伯温《烧饼歌》,全文共计一千九百一十二字,是用隐语写成的“预

  • 甘泉赋·扬雄

    汉赋。西汉扬雄作。是汉代宫殿赋的代表作之一。《汉书·扬雄传》说:“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上方郊祠甘泉泰畴、汾阴后土,以求继嗣,召雄待诏承明之庭。正月,从上《甘泉》,还奏《甘泉赋》以风。”又说:“甘泉本

  • 北京楚林禅师语录·楚林上睿

    清上睿说卷首收序;卷一收住潭州南云兴化禅林语录、住南云放光山毗卢禅寺语录;卷二卷三收住郢州潼泉山法兴禅寺语录;卷四收住北京慈明寺语录、住北京翊教寺语录;卷五卷六收颂古。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