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场

时间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一年——一八九八(光绪二十四年)。所谓戊戌政变就发生在这一年里。端阳节前一二日。变法的上谕已在阴历四月二十三日颁布了。

地点 北京城内某胡同,秦宅的书房。

人物 

秦伯仁 秦

顾师孟 

秦叔礼 

秦赵氏 邱子厚 

邱立本 曾墨侠 

顾秀才 秦老太太〔幕启:负责服装、布景、道具等设计的同志们恐怕要挖些心思,因为这屋里的一切都是半世纪前的风格与式样,而这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变动又是那幺大,连茶壶茶碗的样式都变了不少次。不过,我相信他们必能克服困难;我也就无须在这里多说该用什幺样的壶与碗了。

〔我可必须说:这屋里的一切不但须照半世纪前的风格去布置,而且更重要的须教人一看就看出来,这是那时侯的一个中产家庭——城外有几十亩地,城里有个不大不小的布铺,而且家里还有读书人。再往详细里一点说,这一家子大概已在北京住过好几代。到底是多少代,和每一代都是干什幺的,我们没看见他们的族谱,不敢乱说。我们只知道:从秦伯仁的祖父起,家道日见兴旺。到了他的父亲(已故)这一代,就不但更加紧地生财发家,而且有力量供给伯仁读书,想改换门风了。因此,长子伯仁成了个相当有学问的人,而次子仲义还继承父业,经管生意。伯仁也居然娶了顾秀才之女为妻。老三叔礼是“老”儿子,受溺爱,虽有聪明而读书不成,就夹七夹八地学了许多街面上的坏习气,可能成为一个小地痞。

〔伯仁独自在屋里。天气很热,他可还不肯脱去大衫,表示他有读书人的修养。他正在用恭楷抄写一个文件。写几个字便轻轻擦擦头上的汗,免得汗珠落在纸上。他力作镇定,可是内心里却非常兴奋。

〔顾师孟(伯仁的妻)端着一个漆盘,上有一相当大的磁壶,轻轻地走进来。

〔师孟站住,呆了一会儿才开口;知道他不愿有人来裹乱。

顾师孟 (先轻轻地嗽了一声)老太太教我给你送点酸梅汤来,冰镇的,凉之呢!(凑过去)

秦伯仁 (很不高兴她来打搅,本想不搭理她,可是,她既奉母命而来,就非应付一下不可;站了起来)老太太干什幺呢?

顾师孟 (放下壶)吃过午饭,抽了两口烟……

秦伯仁 唉!

顾师孟 (知道他不喜欢任何人吸大烟,可是作为没听见他叹气)忍了一个盹儿,现在跟孟大夫说话呢。

秦伯仁 孟大夫又来了?老太太……(明知道老太太没有病)

顾师孟 (已猜到伯仁要说什幺)老太太没有病,可是闷得慌,盼着有人来说会子话儿。再说,癦吃烟,肠胃发燥,总得时常吃点小药儿润润肠。

〔正在这时候,三爷叔礼摩仿汪派须生的唱法,高唱“伍员马上怒气冲……”

秦伯仁 (不高兴地)哼!

顾师孟 (好象很懂戏)也别说,三爷的嗓子可真清亮好听!

(又怕丈夫责备,赶紧改话)三爷唱几句儿,也可以给老太太解闷儿。

秦伯仁 到咱们这一辈,老秦家才好容易出了读书的人,怎幺能没事儿学唱戏呢?

顾师孟 (不愿表示意见)那什幺,你不过去看看孟大夫啊?省得教老太太说你不懂礼!

秦伯仁 我这儿忙着呢!

顾师孟 (凑过去看桌上的文件,伯仁把文件翻了过去,不教她看)真格的,你写什幺呢?

秦伯仁 啊——你不用管了吧,反正没有你们妇人的事!

顾师孟 可是男人的事,我们女人也该关心啊!

秦伯仁 难道你……

顾师孟 我怎幺啦?

秦伯仁 难道你疑心我……

顾师孟 不是疑心,是不放心!

秦伯仁 干吗不放心?我有什幺形迹可疑的地方?

顾师孟 你别着急,听我说呀!这一程子啦,你自己不觉乎,我可看得出来,简直象中了病。吃也不安,睡也不安,一会儿自己噗哧一笑,一会儿拧起眉头子发楞!

秦伯仁 真的?我现在也那幺神神气气的吗?

顾师孟 看你的眼睛,多幺亮啊,好象咱们的黑猫的那两只眼,有点可怕!

秦伯仁 我呀,我是心里高兴!

顾师孟 什幺事教你这幺高兴呢?你连一句也不告诉我!

秦伯仁 我不说,你也应当知道。自古以来可有几位皇上象咱们的当今万岁的!你不知道四月二十三下了变法的上谕吗?

顺师孟 噢,那幺老爷子猜对了?

秦伯仁 岳父来了?

顾师孟 (点头)他老人家要跟你谈谈呢!

秦伯仁 你呀,底(读如地)根儿就不为来送酸梅汤,倒是为教我跟他老人家谈谈!

顾师孟 看你,心眼这个多之的!

秦伯仁 你的心眼也不少,秀才的女儿嘛!先请他老人家跟老太太说说话儿,我呆一会儿过去给他请安。

顾师孟 好吧!(要走又立住)我说,你知道我是寒苦出身,我不怕吃苦。哪怕你去教私塾,一天混两顿粥喝,我不会口出怨言。

秦伯仁 我还不会落到那步天地,咱们还有点家当呢!

顾师孟 那不过是个比方。我是说,你可别因为要作官发财就不挑道儿乱来呀!

秦伯仁 我不是“穷斯滥矣”的小人!

顾师孟 你要是不谨慎,闯出点祸来,我可怎幺办呢?

秦伯仁 你这是胡思乱想,我不作对不起人的事!〔有小儿哭声。

顾师孟 哟!大宝儿醒啦!(要走)

秦伯仁 别老惯着他,一哭就抱起来!咱们的老三还不是教老太太惯坏了的!

顾师孟 老太太不许孩子哭一声儿呀!(往外走)天热,你少写一点吧!

秦伯仁 我不热!我……

秦叔礼 (哼唧着戏词,手中拿着药方,跑上,与嫂子碰在门口)大嫂,快去看看大宝吧!哼,这小子的嗓门可不赖,长大了准能唱黑头!

顾师孟 (反说着)那够多美呀!(下)

秦叔礼 大哥,给我一两银子,我给妈妈抓药去!

秦伯仁 什幺药啊?这幺贵!(拿过药方,看了看)几味草药,值不了五百钱。(北京昔日以一个钱为一百,十个钱为一吊)

秦叔礼 孟大夫嘱咐我的,得告诉妈妈值一两银子,要不然药可就不灵了!

秦伯仁 那你就拿五百钱去吧。

秦叔礼 那,谁爱抓药去谁去,我没那幺大工夫!

秦伯仁 你要一两银子干吗呢?

秦叔礼 大哥,你看,今儿个票房里彩排,我露文昭关。耗财买脸的事,我能空着手儿去吗?

秦伯仁 原来如此!我不喜欢唱戏,也不愿家里出个戏子!

秦叔礼 大哥!你一点也不懂!

秦伯仁 再说,老二当家,跟他要去!别老麻烦我!

秦叔礼 二哥不是没在家嘛!

秦伯仁 找二嫂去!

秦叔礼 她?磁公鸡,一毛不拔!得了,大哥,我给您请个安!您捧我这一场!

秦伯仁 (啼笑皆非)你呀,老三,你有聪明,为什幺不干点正经的呢?

秦叔礼 把戏唱好了,能到内廷当供奉,大捧的吃饷拿银子,难道不是正经事?您自幼儿手不离书本,到今儿个还没熬上一官半职,才不上算呢!

秦伯仁 (被老三抓住了痒痒肉)别说了,别说了!(拉抽屉拿出点钱票来)我就有这点钱,都拿去,还不行吗?〔门外二奶奶叫老三。

秦叔礼 (忙藏起钱,往外迎)二嫂,我马上就走!您倒是给我药钱啊!

秦伯仁 老三!

〔秦叔礼急忙向大哥作了个揖。

秦赵氏 (在门口)给你这五百钱,快去!(递钱)

秦叔礼 (看看钱)好家伙,就这点钱,人家跑来跑去,大热的天,难道不得喝碗酸梅汤什幺的呀?

秦伯仁 (赌气地)这儿有,喝了再走!

秦赵氏 大哥,甭听老三的,酸梅汤还没镇凉,他就喝了半罐子!

秦叔礼 二嫂,可别屈心!我才喝了小半罐子!(跑出去)〔院中有客人问:“伯仁在家吗?”老三答:“在家,请吧!”

秦赵氏 哟!有客人来了!(急下)

秦伯仁 (将桌上文件收起,往外迎)谁呀?

〔邱子厚、邱立本、曾墨侠同上。

邱子厚 伯仁,好几天不见了!

秦伯仁 邱老伯!您硬朗啊?墨侠!你们怎幺遇到一处了?曾墨侠 师哥,真乃是三生有幸,我在门口遇上了邱老伯。邱老伯,您要是……我就先进去看看老太太。

邱子厚 事无不可对人言,一块儿谈谈吧!立本,见见你伯仁大哥。

邱立本 大哥,您好?

秦伯仁 请吧!请!

〔曾与邱互让好久,谁也不肯先进来。结果还是曾胜利了,邱老头先迈了步。曾又与邱少爷相让,又胜利了;他是宁可相让二十四小时,也不肯失礼的。进了屋,曾本打算再取得胜利,让邱家父子坐上座,但一看邱老者有些不耐烦了才拉倒。大家坐好。

秦伯仁 都请宽宽衣吧,天儿可真够热的!(给大家倒梅汤)请喝口凉的吧!

邱子厚 我不多打搅你,开门见山,我是来请教一件事!

秦伯仁 岂敢!伯父有什幺训谕?

邱子厚 (好象久已备好腹稿)伯仁,几十年来,咱们是内政不修,外侮频仍,国家危亡,即在旦夕。老朽已年过半百,无能为矣!我想教立本远渡重洋,到外国学些新学问。老朽只有此子,以慰晚年;可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之不存,庶民安在呢?

曾墨侠 伯父高瞻远嘱,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秦伯仁 您想教立本弟到哪一国去呢?

邱子厚 这正是我要来请教的。你的新学比我强,博开强记,你给出个主意!我的心目中只有英法二国……曾墨侠 对!英法皆强国也!

秦伯仁 那要看立本弟学什幺吧?

曾墨侠 一针见血之言!邱伯父,恕我多言!我看,咱们的短处是在没有战舰巨炮,坚甲利兵,立本兄似乎应当去治机械或军事之学。

邱子厚 墨侠,有不然者!甲午之战,咱们有舰队,而全军覆没!南洋各处设有机器局,而国家颓败如故。当今万岁英明,亘古未有,下谕变法,以定国是。今日之安危兴败须决于内政,内政不修,虽有坚甲利兵,不能挽救危亡!所以,我想教立本去学政事。取人之长,补我之短,政法修明,强国可望矣!

曾墨侠 伯父,闻君一夕话,真乃胜读十年书!钦佩!钦佩!邱子厚 伯仁,你以为如何?

秦伯仁 伯父所见极是!(急从抽屉里拿出刚才收起的文件)

伯父,您看,圣上既开言路,我决定上表陈达一得之愚。表上所言,正跟伯父的明见略同!您看!您看!

邱子厚 (接过文件,并未阅读)你我所见相同?你看我想的对?那幺,告诉我,立本该上哪国去?(顺手把文件放下)

秦伯仁 小侄以为英国较好!

曾墨侠 顾名思义,英国者英豪之国也,好!

秦伯仁 英国是君主立宪,正足以备我参证。法国屡次革命,杀人如麻,似乎不足为法。法国的总统……曾墨侠 洋字是“伯利玺天德”。

秦伯仁 ……数年一易,也不如万世一系的皇帝那样能维系民心,如日在中天,光明普照。

邱子厚 伯仁,你的话深得我心!即使我倾家荡产,也必送立本出去。

秦伯仁 那幺,立本弟,你以为何如呢?

邱立本 既然父亲肯栽培我,我必险渡重洋,万死不辞!曾墨侠 好!有其父必有其子!可惜我有身家之累,要不然,我必追随立本兄之后,去弄个洋进士洋状元!立本兄,我祝你万里鹏飞,前程远大!

邱子厚 墨侠,一人事小,国家事大呀!伯仁,不再耽误你的工夫,改日再来领教!(忙阻曾)客不送客!曾墨侠 (无论如何,非送不可)伯父请吧!

〔伯仁与曾送邱家父子。空场一会儿,师孟同顾老者上。

顾师孟 您好好地劝劝他,可别发脾气!

顾秀才 我知道,你看大宝去吧!

顾师孟 跟他讲道理,别发火,他的性子硬之呢!(下)

顾秀才 好吧!(看见桌上的文件,掏出花镜戴上,看)〔伯仁同曾送客回来,说着话。

曾墨侠 是呀,我越揣磨越信服,地必是圆的!

秦伯仁 (看见岳父)哟,你老人家好啊?

顾秀才 (放下文件,摘下镜子)好!墨侠,你刚才说什幺来着?

曾墨侠 您好啊?老师!

顾秀才 我都好,就是不放心你们这群年轻的!我是你们俩的开蒙先生,我说过地是圆的吗?地要是圆的,我老头子早掉下去了!

曾墨侠 我不过听人家那幺说,心里并不相信!

顾秀才 是不是?假充维新!地明明是平的,楞瞪着眼造谣,说是圆的!难道地上处处都象罗锅桥?

曾墨侠 老师,您别生气!那什幺,我看看老太太去(搭讪着走出去)

顾秀才 伯仁,过来!我好好跟你说

秦伯仁 有什幺话,您吩咐吧!

顾秀才 你这一程子,净干什幺呢?

秦伯仁 恐怕您已经猜着了吧?

顾秀才 猜着了?我打听明白了!你成天跟那群维新派在一块儿混,上这个学会,那个学会,还到他们家里去过,给他们抄写东西。有这个事没有?

秦伯仁 啊——有!

顾秀才 你知道不知道,他们是要造反?

秦伯仁 谁要造反?

顾秀才 你明知故问!

秦伯仁 我知道他们要维新救国,并没要造反。皇上也愿意立宪维新,力图富强!立宪不是造反,倒是教下情上达,教皇上更受爱戴!

顾秀才 噢!皇上愿意,太后愿意不愿意呢?你愿意,我愿意不愿意呢?大权是在太后手里,兵权在荣中堂手里!太后一跺脚,你们的脑袋全掉!

秦伯仁 您也知道不少的事啊!

顾秀才 为了你,我四下里去打听!

秦伯仁 您为什幺不去看看,我们谈的作的都是什幺呢?

顾秀才 我躲还躲不及呢,还亲自去看!

秦伯仁 我们跪求太后皇上立宪,况且皇上也答应了,何至于砍头呢?

顾秀才 自古君教臣死,臣不敢不死。君是君,臣是臣,你们要用什幺宪法管着皇上,荒谬!

秦伯仁 老人家,西洋强国已经有那幺办的!

顾秀才 鬼子是鬼子,咱们是咱们!拿我自己来说,我五十多了,才只中了个秀才。我甘心吗?哼,只要我有口气儿,我就还去赶考,六十七十中上举人进士也不算晚。你们说什幺废科举,教我永无出头之日,多少多少读书人都永无出头之日,你想想看,那是得人心的事吗?

秦伯仁 科举还没有废,不过把八股改成策论。

顾秀才 我作了一辈子八股,我就知道八股能教我显亲扬名,封妻荫子!你们这一套算什幺呢?能有什幺好处呢?

秦伯仁 变法有利于全国,不只我自己受益!即使为我自己打算吧,大人们可以保荐我,一旦我得个一官半职,我决不辜负皇恩,必定尽忠报国!

顾秀才 哈哈哈!伯仁,你招我冷笑!放着科举功名的正路不走,偏等人家保举,还要维新派保举,这不是舍正路而不由,自取杀身之祸吗?他们几位大人能红几天?他们完,你也跟着完哪!翁相国已经撤职,即刻出京,难道你还看不出风往哪边刮吗?

秦伯仁 听说,袁大人能助维新派一臂之力!他有新军!

顾秀才 袁大人高官得作,骏马得骑,会帮助你们这群维新派?伯仁,你们老秦家本是作买卖的,到你这一辈才懂得读书。我看你勤学好问,有出息,才把我的爱女许配于你。你想想,你要是惹出祸来,我的姑娘年轻轻的可怎幺办呢?我的姑娘已给你们秦家生了男孩,接续香烟,你怎可以误入歧途,自取灭门之祸呢?你想想看!

秦伯仁 (沉思)……

顾秀才 这是(指文件)你的奏折?圣人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连个功名还没有,怎幺敢递秦折呢?多喒太后一怒,凡是上书的全得定罪!拿起文件,撕碎)

秦伯仁 (过去抢,已迟)您老人家……(怒,但无可如何)

顾秀才 我是为你!

秦伯仁 我是为了大清国!

顾秀才 大清国是皇上的,用得着你分心?没事儿乱说什幺君权太大,天子就是天子嘛,权能不大?还信口开河,说什幺地是圆的,地招谁惹谁啦……〔曾墨侠进来。

曾墨侠 老师,我想明白了,地不能是圆的!那什幺,大师哥,老太太要跟三爷去听彩排,问你去不去?

秦伯仁 我没心去听戏!

顾秀才 勤有功,戏无益,不去听戏是对的,可是不能坐在屋里攻乎异端!

〔叔礼搀着老太太上。

秦老太太 亲家公,一块儿看看彩排去吧,也倒怪有趣的!

顾秀才 您知道我这个穷秀才,除了死啃书本,没有别的偏好!亲家母请吧!咱们一块儿走,我回家。

秦老太太 伯仁你呢?

秦伯仁 有老三伺候着您,我就……秦老太太 你们丈人女婿,活是一对儿书呆子!小三儿,咱们走!

秦叔礼 蔗!

〔秦老太太、顾秀才、叔礼同下。墨侠也跟出去。伯仁拾地上的碎纸。墨侠又跑回来。

曾墨侠 师哥!那什幺,(搭讪着从怀中掏出两个红纸封来,递上)

秦伯仁 这是干什幺?

曾墨侠 刚才这儿人多,我不好往外拿。那什幺,您跟康大人梁大人都熟识。

秦伯仁 我只认识梁大人。还给谭嗣同写过信。曾墨侠 那就行!这是我一点小意思,您给我说句话,给我弄个小差事,省得老这幺闲着!

秦伯仁 这分明是行贿嘛!

曾墨侠 不是!是一点小意思!

秦伯仁 大人们要是看见这个,(指红封)就永远不再理我!

给你,拿回去!以后切切不可再有这样的行为!我们恨的就是贪官污吏,怎幺可以……曾墨侠 先留在您这儿,您看着办!

秦伯仁 我不替别人看赃,给你!

曾墨侠 师哥,你太难了!

秦伯仁 你要是这路人,以后少上这儿来!

曾墨侠 唉!自幼儿的师兄弟,别翻脸不认人!(接过红封)再见,师哥!(下)

〔伯仁含怒,在屋中徘徊。师孟轻轻地进来。

顾师孟 老爷子没得罪了你呀?

秦伯仁 没有!

顾师孟 你的脸上可不好看!到底是怎幺一回事?你告诉我一点!

秦伯仁 跟你说,你也不能明白!

顾师孟 我也读过四书五经,不太胡涂!

秦伯仁 那顶什幺用呢?

顾师孟 不看我,看在大宝的面上,告诉我一句,你不会闯出祸来!我年轻,胆小,你不该瞒着我,不说实话!

秦伯仁 我,我,我不知道!

——幕落

猜你喜欢
  盼盼·唐圭璋
  蠲戏斋诗话(八)·马一浮
  二·钱仲联
  卷之二应制·梁章钜
  第四十四出 怂合·洪昇
  第二十出 春赏·叶宪祖
  第二折·戴善甫
  茶山集卷四·曾几
  五集卷九十七·乾隆
  卷一百八十八·陈思
  卷一百六十·曹学佺
  卷二十五·方回
  卷十一·郭元釪
  卷四百六十四·陈廷敬
  卷五·宁调元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乾坤清气卷十三·偶桓

    钦定四库全书乾坤清气卷十三明 偶桓 编五言律诗过山居          周权衡之数里榕隂合迢迢过客稀烟溪桑子熟山雨药苗肥窗冷云侵座琴清月在扉怡然无俗子我巳早忘机送杨友直赴刑部主事    丁复仲容少昊烦

  • 卷三十七·志第十八·礼十·脱脱

        ◎礼十   ○册皇后仪   天德二年十月九日,册妃徒单氏为皇后。前一日,仪鸾司设座勤政殿,南向。设群臣次于朝堂。大乐令展宫县于殿庭,设协律郎举麾位于乐县西北,东向。阁门设百官班位于庭,并如常朝之仪。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六·佚名

    弘治二年五月戊午朔定边等四卫军士愬岁旱蝗草价无由办纳户部言四卫草场地有为民侵种者前此徵其价贮于通州库宜以代输庶苏军士之困从之○户部奏山西沁州连岁荒歉守御千户所官军不支俸粮者二年不支布花者六年矣请以布政

  • 科试考三·王世贞

    二十五年丙午,命左春坊左中允李本、右春坊右赞善吴山主顺天试。 命翰林院侍读郭朴、右春坊右中允孙升主应天试。 二十六年丁未,命掌詹事府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孙承恩、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张治为考试官,取中胡正蒙等。

  • 卷之八十七·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八十七 传第七十一 扎萨克辅国公阿喇布坦扎木素列传【今袭一等台吉】阿喇布坦扎木素青海和硕特人姓博尔济吉特扎萨克亲王察罕丹津从子父岱青巴图尔为博硕克图济农长子有子

  • 耶律海里传·脱脱

    耶律海里,字留隐,令稳拔里得长子。察割之乱时,其母的鲁参与其事。派人征召海里,遭海里拒绝。叛乱被平定之后,的鲁因为儿子之故得以释免。海里俭省朴素,不喜好名利,以射箭打猎自我娱乐。尽管身居闲位,人们敬重他就好像他是个贵

  • 卷七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七十四选举略【三】考绩【臣】等谨按三载考绩列於虞书六计弊吏详於周官诚钜典也西汉以六条察二千石东汉掌於三公魏晋考课之制芜而不备唐之课最条目纷如宋承

  • 卷九十六·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九十六宋 赵汝愚 编礼乐门士庶五礼上神宗请定婚嫁丧祭之礼 吕大防臣伏见朝廷厉新庶政举以三代先王为法而独於典礼制度似未及汉唐之盛昨闻特下明诏置局考定礼文得失有以见圣虑高明急所先务

  • 卷10·吴缜

    《肃宗纪》云:“朔方留后支度副使杜鸿渐、六城水陆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崔简金、闗内盐池判官李涵、河西行军司马裴冕迎太子治兵于朔方。”今按《裴冕传》云:“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辟行军司马。玄宗入蜀,诏皇

  • 思念亲人及家书选录·梁漱溟

    悼亡室黄靖贤夫人在我的夫人故后第三天,我凝敛心神,要写一篇悼亡的文章。因为白话文似较浅露,不如文言能做到深厚沉重的意境,于是就用文言来写。但卒以琐事牵扰,文言又比较费事,现在乃改用白话来写。想先将我和我夫人的感情

  • 叔向问人何以则可保身晏子对以不要幸第二十七·晏婴

    叔向问晏子曰:“人何以则可谓保其身?”晏子对曰:“《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不庶几,不要幸,先其难乎而后幸,得之时其所也,失之非其罪也,可谓保其身矣。”

  • 至诚佛品第十五·佚名

    佛言:乃往昔时复有佛。名萨遮那摩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时有比丘名和轮。其佛般泥洹後。是比丘持是三昧。我尔时作国王刹利种。於梦中闻是三昧。觉已便行求持是三昧。比丘即从作沙门。欲得於是比丘所一反闻是三昧。

  •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第一·佚名

        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 制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其名曰金刚手菩萨摩诃萨智见菩萨摩诃萨。金刚军菩萨摩诃

  • 卷第八·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八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本事品第一之八已说三根取非至境。余三鼻等。与上相违。谓鼻舌身。唯取至境。如何知鼻唯取至香。有说。断息时则不嗅香故。此因于义未足证成。设有息时能嗅香

  • 觚不觚录·王世贞

    笔记。明王世贞(1526—1590)撰。一卷。世贞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已著录。书约成于万历十四年(1586),凡五十五条,近万字。作者感于世风日降,可叹者多,故取孔子伤“觚之不复旧觚”之意名书。专记明典章制度,尤详于今昔沿革。

  • 碧苑坛经·王常月

    《碧苑坛经》系明末清初全真道龙门派高道王常月的重要宣教经典,龙门派能够在清初出现“中兴”局面,很大程度上跟王常月推行的持戒重律、开坛授戒、炼心养性等措施相关。生死问题是宗教的核心问题,道教也不例外,因而追

  • 痧胀玉衡·郭志邃

    痧胀专著。三卷。清·郭志邃撰于1675年。作者鉴于痧胀病症发病多、传变快,治不对症,命在须臾,遂搜求前人有关痧胀的医学文献和学术经验,总其大纲,撮其要领,编成此书,系统全面地论述痧胀。上卷列痧胀发蒙论、痧胀要语

  • 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苗善时

    《纯阳帝君神化妙通记》,元朝全真道道士苗善时编撰。七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纯阳帝君即全真道祖师吕洞宾,号纯阳,元武宗至大三年(1311)诏封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本书为吕洞宾神化传记,作者根据有关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