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八回 佳人有意问话园中

诗曰:未到嫁时戒送门只为婆母卖女身不知拆散能聚首故此临别泪沾襟

闲话休提,书接上回:却说钱婆见龙氏母女,难以割舍,劝解说道:“大婶子呀,幸亏我还没领他去卖,你预先这样热心。若是我领去卖到人家,人家打他飓卜,你还不知怎幺致怨哩!”龙氏说:“钱婆言之差矣!即叫你领去卖他,我焉有怨你之理。不过为的母女一层,临行嘱咐他几句话,省得到人家讨气。”钱婆说:“既是如此,爱姐你跟我走罢。”唱:

龙氏女一见爱姐他去了,无奈何转回身来到草堂,说道是婆母灵魂多保佑,保佑着爱姐此去遇善良。皆因为奶奶疼的是孙女,卖了他买个棺材把你装。前一日死活还是娘三个,今夜晚剩咱娘媳止一双。不言他祝告婆母心酸痛,单表这钱婆来在大街上。暗说道今日若将爱姐卖,合该我寻几千钱打急荒。就地下弓腰拾个黄标草,插在那爱姐衣角旁边上。来到了东门之外把城进,小爱姐自留神情细端详。但只见六街三市多热閙,那一些来往人儿闹嚷嚷,满街上也有男来也有女,俱都是面上堆欢喜气扬。想必是今生享受前世福,不似我前世造下今生殃。按下这爱姐触景频长叹,钱婆子领定爱姐着了忙,多半日大街小巷俱游遍,何曾有一人上前答答腔。从前时有个闺女不愁卖,不像这犹如臭屎没人尝。暑伏天晒得浑身都是汗,走的我口又乾来心又慌。眼望着前面一颗大柳树,叫了声爱姐随我去乘凉。

话说钱婆领着爱姐来树下,见有许多的妇女,在那树阴纳凉。也有衲鞋底子的,也有綉花的,俱各抬头一看,齐声说道:“你领的好个聪俊小闺女呀,合该你发点财咧。”不言众妇女夸奖爱姐,且说这树东边,就是赵府的花园。兰英小姐自从那日在客厅与他父亲吵闹了一场,撕烂了退婚文约,恨不能一时搭救孙公子出监,镇日愁锁蛾眉。这日正与月姐在花园散心,忽听墙外有众妇说话之声,遂命月姐搬把椅子,登着看看,是甚事咧。月姐脚登椅子,手扶墙头,往外一看,原来是众妇女围着一个小闺女。月姐一声问道:“这那些人都是做甚哩?”众妇女往上一看,说道:“那不是月姐幺?你姑娘必定在里边,这是卖婆领的个小闺女,生得极好,问问你姑娘买下使唤罢!”众人正然说着,内中有个粗蠢大胖的妇女说道:“我递于你言罢。”两手将爱姐一举,递给月姐,那月姐接过放到花园,来至花亭,向兰英说道:“这卖婆领着卖的个小闺女,外边他们叫我接他过来,与姑娘看看好不好。”兰英小姐举目一观,真个好一个精明小闺女,令人可爱。唱:

赵兰英举目留神观仔细,好一个人才标致小闺女。生就的粉红面皮娇又嫩,杏子眼外边相称双眼皮。留的那顶发扎角黑又亮,耳两边代的坠子真相宜。长就的糯米碎牙樱桃口,还搭上唇红齿白笑倩兮。上下的脚手天生连利好,又见体态窈窕甚是非俗。看光景今年不过六七岁,穿的是可体随身半旧衣。这女子日后若是成人大,真不愧当朝一品贵人妻。赵兰英看罢爱姐腮含笑,动问声爷娘姓甚住那里。

话说小姐看罢爱姐,带笑问道:“你这个小闺女,父娘姓甚,家住那里?因何卖你?向我说来。”爱姐见问,心中暗想:俺奶奶活着常说,俺二叔他丈人家,就住在南门里头,此处离南门不远,这只早怕就是赵家花园,他并无二个大闺女,这人分就是俺二婶子,俺二叔被他父害到地,俺与他家有血海之仇,我要说出真名姓来,他应当不买我。要将我买下,那时焉有我的命在?不如说几句瞎话,哄过一时,等把我送出花园,也就完了。遂对说:“姑娘你是问我在那里住,姓甚麽,俺不是姓孙俺姓王。”小姐说:“你爹爹叫甚名字?”列位,你想爱姐本七岁女童,如何能顺口应答呢?想了半天,想不起说个甚名,一时慌了,又说:“不是姓王,俺是姓李。”小姐说:“姓李,你父叫甚名字?”爱姐又想不起说个甚名,愈法着忙,先说在北关里住,又说在西关里住。小姐说:“像这幺小闺女,又是会说瞎话哩!月姐把板子拿来打这小妮子,看他说实话不说?”小姐这话不过是惊吓他,爱姐只当认真打他,吓的就哭起来了。唱:

小爱姐听的兰英要打他,吓的他眼泪汪汪往下流,尊了声姑娘你且休打我,听我把姓名居住说真实:我的那家乡就在东关住,俺爷爷姓孙名宏是进士。我爹爹继成应试无音信,我叔叔名唤继高在监中。只因为爷爷去世遭天火,烧的俺庄田土地尽皆空。一家人少吃无穿难度日,俺二叔无奈卖水求衣食。那一日担水将他丈人遇,老赵明嫌贫爱富用心机。假意的邀请二叔攻书史,诬赖他酒后行凶杀使女,送到官苦打成招问死罪,顷刻间下在南牢身受屈。我祖母闻听一气归阴路,难的我母亲卖发买钱纸。老夫人无有棺材来成殓,俺的娘龙氏素贞卖女儿。赵兰英听罢前后腮流泪,恨只恨爹爹嫌贫把心欺。人家是生儿娶媳防备老,你害的儿子坐监母气死。

赵小姐又见爱姐面前站,下部书里再把小姐分明。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三十六·彭定求
  徐霖·唐圭璋
  邵伯温·唐圭璋
  ●绮霞轩诗话(秋梦)·蒋箸超
  第四折·郑廷玉
  提要·赵崇祚
  卷五·沈德潜
  外集卷四·陈元龙
  卷七百七十六·佚名
  卷一百五十六·佚名
  青城山人集巻六 ·王璲
  第二十场·田汉
  ●鞭歌妓·沈泰
  卷十四·范成大
  雍裕之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目录·王松

    刘序吴序施序邱序郑序陈序自序题词如此江山楼诗存四香楼少作附存林跋连跋题词题词王处士友竹先生五旬寿序友竹居士五十寿诗邱菽园笔记一则题沧海遗民「台阳诗话」遗民王友竹君生圹表

  • 卷三十三·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三十三李扶风节【二首】节字正臣泾州人吕造榜进士以诗名闗中资性滑稽谈笑有味而临事以干局称歴威戎扶风令初名守节哀宗即位去守字哀宗知其名谓侍臣言吾不欲人避上一字李守节何故避

  • 卷二百七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七十芦菔类五言古徐梦弼以诗求芦菔輙次来韵【金】刘 迎神农尝草木济世以仁爱根源列郡出品目成书载中云莱菔根试验颇为大昌谷呕时须文园渴尝待食异地黄并效与芜菁逮岂惟齿众药政

  • 卷五十五·谷应泰

      ○沿海倭乱   太祖洪武二年夏四月,时倭寇出没海岛中,数侵掠苏州、崇明,杀略居民,劫夺货财,沿海之地皆患之。太仓卫指挥佥事翁德帅官军出海捕之,遇于海门之上帮,及其未阵,麾兵冲击之,斩获不可   胜计,生擒数百人,得其兵器

  • 第三十一回 大将奇谋鏖兵垓下 美人惨别走死江滨·蔡东藩

      却说汉王欲西还关中,有两人进来谏阻,两人为谁?就是张良陈平。汉王道:“我与楚立约修和,彼已东归,我尚留此做甚。”良平齐声道:“臣等请大王议和,无非为了太公吕后二人。今太公吕后,已得归来,正好与他交战,况天下大势,我已得

  • 卷二十一·沈德符

      ○禁卫【锦衣卫】今锦衣卫常上官,自指挥使以下,俱本卫列衔不待言。若升至都督,则带衔于五军府,俱无足异,惟加都指挥者亦书本卫,意每疑之,外省有都使司方有此官,今京师安所得都司称之?盖外卫官历任升至都司,必云某卫带俸,然军

  • 卷之二百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十九·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十九康熙三十五年正月庚申命增兵备用上谕大学士伊桑阿等曰除现备兵外今应增发兵毎佐领二名及火器营兵五百名备用如无所用即令于京城预备着议政大臣集议议曰除现在毎佐领下预

  • 耿豪传·李延寿

    耿豪,钜鹿人,原名令贵。他从小性情粗犷,身怀武艺,好使气以超过别人。贺拔岳西征,征聘他随侍帐中。贺拔岳被杀死,他归附宇文泰,以勇敢无畏被宇文泰所器重,他也自认为找到了好的主人。沙苑之战,他杀伤敌兵最多,敌兵的鲜血把他的衣

  • 杨维桢传·张廷玉

    杨维桢,字廉夫,山阴人。年少时每日记诵数千言。父亲杨宏在铁崖山中修筑一楼,绕楼植梅数百株,楼中藏书万卷,拿走楼梯,让维桢在楼上读书,时达五年。维桢因此自号铁崖。元泰定四年(1327)进士,代任天台府尹,后改任钱清场盐司令。维

  • 卷六十八·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六十八     婺源江永撰教太子   通禮十九補帝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詳見學制】 古者王子年八歲而出就外舍學小藝焉履小節焉束髪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小學謂虎闈師保之學也大學王

  • 诡使·韩非

    圣人之所以为治道者三:一曰“利”,二曰“威”,三曰“名”。夫利者,所以得民也;威者,所以行令也;名者,上下之所同道也。非此三者,虽有不急矣。今利非无有也,而民不化上;威非不存也,而下不听从;官非无法也,而治不当名。三者非不存也,而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八·澄观

    如来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已下入第四十八经)初来意者。前品总明果法。此品别显相德。近答前品身问。远答普光眼等六根。非唯眼等遍于法界。而各具多相用难思议故。二释名者。如来十身标人显德。言相海者。依人显相。如

  • 中观论疏卷第九(本)·吉藏

    释吉藏撰因果品第二十问自上已来品品破因果竟。今何故重说。答因果是众义之大宗立信之根本。惑者多谬。上虽略破宜须重论在次下也。如外道计邪因邪果四宗不同大小乘人十家所说。故知。因果难明须重辨也。二者上来虽破

  • 来南录·李翱

    记行著作。唐李翱撰。一卷,翱字习之,赵郡, (约当今河北赵县)人,一作成纪(约当今甘肃天水)人。贞元进士,历官庐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撰有《李文公集》等。是篇约八百四十字。记其元和四年(809)十月奉命南下,自东都洛阳出发

  • 邵氏闻见后录·邵博

    又作《闻见后录》。南宋邵博撰。三十卷。博字公济,河南洛阳人。绍兴进士。历任秘书监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出知果、眉、雅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降授左朝散郎,是年卒于犍为县(今四川南部)。祖邵雍(尧夫)为北宋著名

  • 银色女经·佚名

    佛说银色女经,一卷,元魏佛陀扇多译。佛说于过去为银色女救他之事。与佛说前世三转经同。事迹小异。

  • 净名玄论·吉藏

    凡八卷。隋代吉藏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论述净名经(维摩经)之要旨。此书属吉藏晚年著作。初述撰著缘由,次分名题、宗旨、会处三科。引用书籍颇多,有大品经、法华经、涅槃经、大智度论等三十余部经论,并载录道安、鸠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