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百四十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四十

曹唐

曹唐字尧宾桂州人初为道士後举进士不第咸通中累为使府从事诗三卷今编二卷

昇平词五首【一作薛能诗】

瑞气遶宫楼皇居上苑游远冈连圣祚平地载神州会合兼重译潺湲近八流中兴岂假问据此自千秋寥泬敞延英朝班立位横宣传无草动拜舞有衣声鸳瓦霜消湿虫丝日照明辛勤自不到遥见似前程处处是欢心时康岁已深不同三尺劒应似五弦琴寿笑山犹尽明嫌日有隂何当怜一物亦遣断愁吟日日听歌謡区中尽祝尧虫蝗初不害夷狄近全销史笔唯书瑞天台絶见妖因令匹夫志转欲事清朝五帝三皇主萧曹魏邴臣文章唯返朴戈甲尽生尘谏纸应无用朝纲自有伦昇平不可记所见是闲人

洛东兰若夜归

一衲老禅床吾生半异乡管弦愁里老书劒梦中忙鸟急山初暝蝉稀树正凉又归何处去尘路月苍苍

仙都即景

黄帝登真处青青不记年孤峰应碍日一柱自擎天石怪长栖鹤云闲若有仙鼎湖看不见零落数枝莲

汉武帝将候西王母下降

崑仑凝想最高峰王母来乘五色龙歌听紫鸾犹缥缈语来青鸟许从容风回水落三清月漏苦霜传五夜钟树影悠悠花悄悄若闻箫管是行踪

汉武帝於宫中宴西王母

鳌岫云低太一坛武皇斋洁不胜懽长生碧字期亲署延夀丹泉许细看劒佩有声宫树静星河无影禁花寒秋风褭褭月朗朗玉女清歌一夜阑

刘晨阮肇游天台

树入天台石路新云和草静迥【一作细云和雨动】无尘烟霞不省【一作是】生前事水木空疑梦後【一作里】身往往鷄鸣岩下月时时犬吠洞中春不知此【一作何】地归何【一作依】处须就桃源问主人

刘阮洞中遇【一作偶】仙子

天和树色霭苍苍霞重岚深路渺茫云实【一作窦】满山无鸟雀水声沿涧有笙簧碧沙洞里乾坤别红树枝前日月长愿得花间有人出免【一作不】令仙犬吠刘郎

仙子送刘阮出洞

殷勤相送出天台仙境那能却再来云液每【一作既】归须强饮玉书无事莫频开花当洞口应长在水到人间定不回惆怅溪头从此别碧山明月闭苍苔

仙子洞中有怀刘阮

不将清瑟理霓裳尘梦那知鹤梦长洞里有天春寂寂人间无路月茫茫玉沙瑶草连溪碧流水桃花满涧香晓露风灯零落尽此生无处访刘郎

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

再到天台访玉真青苔白石已成尘笙歌冥寞闲深洞云鹤萧条絶旧隣草树总非前度色烟霞不似昔年春桃花流水依然【一作前】在不见当时劝酒人

织女怀牵牛

北斗佳人双泪流眼穿肠断为牵牛封题锦字凝新恨【一作思】抛掷金梭织【一作结】旧愁桂树三春烟【一作天云】漠漠银河一水夜【一作带氷】悠悠欲将心向【一作就】仙郎说借问榆花早晩秋

王远宴麻姑蔡经宅

好风吹树杏花香花下真人道姓王大篆龙蛇随笔札小天星斗满衣裳闲抛南极归期晚笑指东溟饮兴长要唤麻姑同一醉使人沽酒向【一作下】余杭

萼緑华将归九疑留别许真人

九点秋烟黛色空緑华归思颇无穷每悲驭鹤身难任【一作住】长恨临霞语未终河影暗吹云梦月花声闲落洞庭风蓝丝重勒金条脱留与人间许侍中

穆王宴王母於九光流霞馆

桑叶扶疎闭日华穆王邀命宴流霞霓旌着地云初驻金奏掀天月欲斜歌咽细风吹粉蕊【一作藻】饮余【一作酣】清露湿瑶砂不知白马红缰解偷吃东田碧玉花

紫河张休真

琪树扶疎压瑞烟玉皇朝客满花前山川到处成三月丝竹经时即万年树石冥茫初缩地杯盘狼籍未朝天东风小饮人皆醉从听黄龙枕【一作抛】水眠

张硕重寄杜兰香

碧落香销兰露秋星河无梦夜悠悠灵妃不降三清驾仙鹤空成万古【一作里】愁皓月隔花追欵【一作叹】别瑞【一作飞】烟笼树省淹留人间何【一作有】事堪惆怅【一作遗恨】海色西风十二楼

玉女杜兰香下嫁於张硕

天上人间两渺茫不知谁识杜兰香来经玉树三山远去隔银河一水长怨入清尘愁锦瑟酒倾玄露醉瑶觞遗情更说何珍重擘破云鬟金凤皇

萧史携弄玉上昇

岂是丹台归路遥紫鸾烟驾不同飘一声洛水传幽咽万片宫花共寂寥红粉美人愁未散清华公子笑相邀缑山碧树青楼月肠断春风为玉箫

皇【一作黄】初平将入金华山

莫道真游烟景赊潇湘有路入金华溪头鹤树春常在洞口人家【一作间】日易【一作自】斜一水暗鸣【一作回】闲遶涧五云长往不还家白羊成队难收拾吃尽溪边巨胜花

汉武帝思李夫人

惆怅氷【一作朱】顔不复归晩秋黄叶满天飞迎风细荇传香粉隔水残霞见画衣白玉帐寒鸳梦絶紫阳宫远雁书稀夜?池上兰桡歇断续歌声彻【一作接】太微

送羽人王锡归罗浮

风前整顿紫荷【一作霞】巾常【一作归】向罗浮保【一作报】养神石磴倚天行带月铁桥通海入无尘【一作津】龙蛇出洞闲邀雨犀象眠花不避人最爱葛洪寻药处露苗烟蕊【一作雨】满山春

送刘尊师祗诏阙庭三首

海风叶叶驾霓旌天路悠悠接上清锦诰凄凉遗去恨玉箫哀絶醉离情五湖夜月幡幢湿双阙清风劒佩轻从此【一作莫道】暂辞华表柱便【一作已】应千载是归程

五峰已【一作此】别隔人间双阙何年许再还既埽【一作拂】山川收地脉须留日月驻天顔霞觞共饮身虽在风驭难【一作今】陪迹【一作路】未闲从此枕中唯【一作虽】有梦【一作记】梦魂何处访三山

仙老闲眠碧草堂帝书徵入白云乡龟台欲署长生籍鸾殿还论不死方红露想倾延命酒素烟思爇降真香五千言外无文字更有何词赠武皇

三年冬大礼五首

皇帝斋心洁素诚自朝真祖报升平华山秋草多归马沧海寒波絶洗兵银箭水残河势【一作影】断玉炉烟尽日华生千官整肃三天夜劒佩初闻入太清

海日西飞度禁林太清宫殿月沉沉不闻北斗倾尧酒空觉南风入舜琴歌压钧天闲梦尽诏归秋水道情?雪风更起古杉叶时送步虚清磬音

太一天坛降紫【一作大】君属车龙鹤夜成羣春浮玉藻寒初落露拂金茎曙欲分三代乐回风入律四溟歌驻水成文千官不动旌旗下日照南山万树云

山拥飞云海水清天坛未夕仗先成千官不起金縢议万国空瞻玉藻声禁火曙然烟【一作香】焰褭宫衣寒拂雪花轻侧闻左右皆周吕看取从容致太平

太和琴暖发南薰水濶风高得细闻沧海举歌夔是相历山回禅舜为君翠微呼处生丹障清净封中起白云今日病身慙小隐欲将泉石勒移文

暮春戏赠吴端公

年少英雄好丈夫大家望拜执【一作从又作汉】金吾闲眠晓日听鶗鴂笑倚春风仗【一作杖】辘轳深院吹笙闻【一作从】汉婢静街调马任奚奴牡丹花下【一作外】帘钩外【一作下】独凭红肌【一作阑】捋虎须

奉送严大夫再领容府二首

海风卷树冻岚消忧国宁辞岭外遥自顾勤劳甘百战不将功业负三朝劒澄黑水曾芟虎箭劈黄云惯射鵰代北天南尽成事宜将心许霍嫖姚

日照双旌射火山【岭表録云梧州西有火山下有澄潭无底山头夜见火二尺如野烧然广十余丈或言水中有宝珠也焰如火山产荔枝四月子丹以其地热故曰火山】笑迎宾从却南还风云暗发谈谐外感会潜生气?间蕲竹水翻台榭湿刺桐花落管弦闲无因得靸真珠履亲从新侯定八蛮

赠南岳冯处士二首

白石溪边自结庐风泉满院称幽居鸟啼深树斸灵药花落闲窗看道书烟岚晩过鹿裘湿水月夜明山舍虚支颐冷笑缘名出终日王门强曳裾

寂寥深木闭烟霞洞里相知有几家笑看潭鱼吹水沫醉嗔溪鹿吃蕉花穿?历历泉声细绕屋悠悠树影斜夜静着灰封釡竈自添文武养丹砂

题子侄书院双松

自种双松费几钱顿令院落似秋天能藏此地新晴雨却惹空山旧烧烟枝压细风过枕上影笼残月到窗前莫教取次成闲梦使汝悠悠十八年

羽林贾中丞

四十年前百战身曾驱虎队扫胡尘风悲鼓角榆关暮日暖旌旗陇草春铁马惯牵邀上客金鱼多解乞住人胸中别有安边计谁睬髭须白似银

送康祭酒赴轮台

灞水桥边酒一杯送君千里赴轮台霜黏海眼旗声冻风射犀文甲缝开断碛簇烟山似米【一作火】野营轩地鼔如雷分明会得将军意不斩楼兰不拟回

南游

尽兴南游卒未回水工舟子不须催政思碧树关心句难放红螺蘸甲杯涨海潮生隂火灭苍梧风暖瘴云开芦花寂寂月如练何处笛声江上来

哭陷边许兵马使

北风裂地黯边霜战败桑乾日色黄故国暗回残士卒新坟空葬旧衣裳散牵细马嘶青草任去佳人吊白杨除却隂符与兵法更无一【一作异】物在仪牀

和周侍御买剑

将军溢价买吴钩要与中原静寇讐试挂窗前惊电转略抛床下怕泉流青天露拔云霓泣黑地潜擎鬼魅愁见说夜深星斗畔等闲期尅月支头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

騄駬【一作緑耳】何年别【一作到】渥洼病来顔色半泥【一作尘】沙四蹄不凿金【一作银】砧裂双眼慵开玉筯【一作烛】斜堕月兔毛乾觳?【一作轻斛蔌】失云龙骨瘦牙槎【一作查牙】平原好放【一作牧】无人放嘶向秋风苜蓿花

陇上沙葱叶正齐腾黄犹自局羸蹄尾蟠夜雨红丝脆头捽【一作掉】秋风白练低力惫未思金络脑影寒空望锦障泥阶前莫怪【一作错】垂双泪【一作耳】不遇孙阳不敢【一作肯又作用】嘶

不剪焦毛鬛半翻何人别【一作识】是古龙孙霜侵【一作风吹】病骨无骄气土蚀骢花见卧痕未喷断【一作得贲】云归汉苑曾追轻【一作已曾飞】练过【一作适】吴门一朝千里心犹在争【一作谁】肯潜忘【一作施】秣饲恩

空被秋风吹病毛无因濯浪刷洪涛卧来总怪龙蹄跙【一作阻】瘦尽谁惊虎口高追电有心犹欵段逢人相骨强嘶号欲将鬐【一作鬃】鬛重裁剪乞借新成【一作城】利铰刀病久无人着意看玉【一作五】华衫【一作毛】色欲凋残饮惊白露泉花冷吃怕清秋【一作风】荳叶寒长?敢辞红锦重旧缰宁畏紫丝蟠王良若许相擡策千里追风也不难长安客舍叙【一作怀】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

邵陵佳【一作楼】树碧葱茏河汉西沈【一作星流】宴未终残漏五更传【一作掀】海月清笳三会揭天风香熏舞席云鬟緑光射头【一作骰】盘蜡烛红今日却怀【一作思】行乐处两床丝竹水【一作小】楼中

不知何路却【一作学】飞翻虚受贤侯郑重恩五【一作午】夜清歌敲玉树【一作筯】三年洪饮倒【一作竭】金尊招携永【一作每】感双鱼在【一作远】报荅空知【一作思】一劒存狼籍棃花满城月当时长醉信陵门

粉堞【一作雉又作叠】彤【一作丹】轩画障西水云红树窣璇题鹧鸪欲【一作影】絶歌声定鸜鹆初惊【一作身翻】舞?【一作翅】齐坐对玉山空【一作难】甸线细听金石怕低迷东风夜月【一作月下】三年饮不省非时【一作未有归时】不似泥

木鱼金【一作铜】钥锁春【一作重】城夜上红【一作江】楼纵酒情竹叶【一作箭】水繁更漏促桐花风软管弦清百分散打银船溢十指寛催玉筯轻星斗渐稀宾客散碧云犹恋豓歌声

三年身逐汉诸【一作楚公】侯宾榻容居最上头饱听笙歌陪痛【一作夜】饮熟寻云水【一作树】纵闲游朱门锁闭烟岚暮铃【一作紫】阁清泠【一作凉】水木秋月满前山圆【一作风】不动更邀诗客上高【一作醉南】楼

朂劒

古物神光雪见羞未能擎出恐泉流暗临黑水蛟螭泣潜倚空山鬼魅愁生怕雷霆号涧底长闻风雨在牀头垂情不用将闲【一作□注云此移切】气恼乱司空犯斗牛

仙都即景

蟠桃花老华阳东轩后登真谢六宫旌节暗迎归碧落笙歌遥听隔崆峒衣冠留葬桥山月劒履将随浪海风看却龙髯攀不得红霞零落鼎湖空

望九华寄池阳杜员外

戴月早辞三秀馆迟明初识九华峰差差玉劒寒鋩利褭褭青莲翠叶重奇状却疑人画出岚光如为客添浓行春若到五溪上此处褰帷正面逢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四十

猜你喜欢
  卷六百六十四·彭定求
  邓肃·唐圭璋
  卷二·丁绍仪
  第一齣~第十齣·袁于令
  楔子·石君宝
  第八出 知津得渡·丁耀亢
  卷十二·孙默
  卷十九·佚名
  卷四百二十·曹学佺
  卷三百五十二·曹学佺
  卷四百五·陈廷敬
  御选元诗卷四十·康熙
  御选元诗卷十三·康熙
  卷一·陈衍
  岳州守岁二·张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孙梁·隋树森

    孙梁,字正卿,中山(今河北正定县)人,与元好问同时。生平不详。 小令 【仙吕】后庭花破子 柳叶黛眉愁,菱花妆镜羞。夜夜长门月,天寒独上楼。水东流,新诗谁寄,相思红叶秋。

  • 《词综》(卷三十五 补)·朱彝尊

    (词五十五首)宋词玉漏迟程核一春浑不见,那堪又是,花飞时节。忍对危栏数曲,暮云千叠。门外星星柳眼,看谁似当时风月。愁万结。凭谁为我,殷勤低说? 不是惯却春心,奈新燕传情,旧莺饶舌。冷篆余香,莫放等闲消歇。纵使繁红褪尽,犹自

  • 续集巻五·黄昇

    钦定四库全书花庵词选续集卷五    宋 黄升 撰宋词刘德修名光祖号后溪蜀之名士有鹤林文集小词附焉鹊桥仙【畱别】相逢一笑又成相避南鴈归时霜透明朝人在短亭西看舞袖双双行酒 歌声此处秋声何处几度乱愁搔首如何

  • 卷387 ·佚名

    王炎 清化寓居 委巷何深僻,侨居太寂寥。 古墙行络石,乔木上凌霄。 赋就贫难逐,诗成隐莫招。 固穷吾辈事,心地要逍遥。 王炎 清江劝驾送举人二首 藏山有良玉,潜渊有明珠。 宝气露光彩,见者讵

  • 本纪第十六 穆宗·刘昫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讳恆,宪宗第三子,母曰懿安皇后郭氏。贞元十一年七月,生于大明宫之别殿。初名宥,元和元年八月 ,进封遂王。五年三月,领彰义军节度大使。七年十月,册为皇太了,改今讳。 十五年正月庚子,宪宗崩。丙午,即皇帝位

  • 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五十三·宋濂

        王綧   王綧,高丽王之犹子也,美容仪,慷慨有志略,善骑射,读书通大义,以质子入朝。岁癸丑,高丽权臣高令公叛,宪宗命耶虎大王东征,綧奉旨为使讲和,仍镇守其地,时高丽人户新附者,就命綧总之。中统元年,授金符总管,升佩

  •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五·陈厚耀

    吴史呉世家吴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歴之兄也季歴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歴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髪示不可用以避季歴季歴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

  • 提要·杨陆荣

    ●三藩纪事本末凡四卷,杨陆荣撰。陆荣字采南,江苏青浦人;阅历待考。书记南明福、唐、桂三王事,共二十二篇。卷一,有三藩僭号、四镇、两案、马阮之奸四篇;卷二,有王师平南浙、王师平闽、金王收江右、李成栋收粤东、鲁藩据浙东

  • ◎“十三太保”·恽逸群

    蓝衣社的主要人物有所谓“十三太保”(沙陀国王李克用有子及义子十三人,称为“十三太保”,“太保”等于清代的“贝勒”,即“王子”之意),着名的有曾扩情、贺衷寒、酆悌、戴笠、康泽、邓文仪、刘健群等,另外还有潘佑强等几个不

  • ●附录 水使公行状·宣若海

    ○水使公行状 公姓宣讳若海字伯宗鼻祖讳允祉皇朝文渊阁学士本朝湖南观察使号退休堂曾祖考讳应禧行县监祖考讳迪行康翎县监考讳义问大丘府使赠兵曹参判公生于万历七年己卯为人刚直豁达毅然有执不以利疚不为势屈惟吾义

  • 第五十六卷 孝义 九·缪荃孙

    太 仓 州 宋龚明之龚明之,字熙仲。宗元曾孙。大母李病革,夜焚香告天,请以己五龄益祖母。明旦,竟愈,又五年乃卒。先世墓在苏州西山,族人分斩其木,明之不能制,伏墓号恸。乡贡时,年已六十,或劝匿其年为仕宦地,不应。以特奏

  • 九九七 应销毁书籍总档·佚名

    九九七 应销毁书籍总档乾隆四十八年九月初办第一次应销毁书四种:【真按:禁毁书目.】《昭代典则》,一本。系刑部尚书黄光升辑。此册仅存第五、第六二卷。其书载明初事实,略仿纲目体例。前后俱散失无存。查此书四库馆已经

  • 别集下卷二·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録别集下卷二 宋 李幼武 纂集 吕颐浩 成国忠穆公 字元直齐州人元佑九年登进士第宣和末漕河北靖康中以宫祠居扬州建炎初加徽学淮东安抚知扬州上幸扬权户侍次年迁户书寻同佥院为江淮两浙经

  • 平书订卷八 制田第五下·李塨

    平书曰:从来治田未有不通水利者,南方水利之兴已久,但修其弊举其废,强而理之,易易耳[水田饶沃,人授四十亩三十亩俱可。三十者公田六十,四十者八十。皆岁种,可不用代田法]。北方则不知以为利,而惟苦其害。徐贞明[万历时科臣]徐光启[崇

  • 卷三·陈傅良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後传卷三    宋 陈傅良 撰庄公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夫人孙于齐【有传】此文姜也曷不称姜氏絶之也吾君父不良死於齐而文姜犹孙於齐庄公不可以言人子矣絶文姜所以恶庄也夏单伯送

  • 执象而求·李叔同

    1.佛法大意我至贵地,可谓奇巧因缘。本拟住半月返厦。因变、住此,得与诸君相晤,甚可喜。先略说佛法大意。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须常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一切众生之大愿,努力作利益众

  • 卷四十一·彭绍升

    居士传四十一杨唐戈孙朱郭郝杜二吴张传杨邦华名嘉褘。江西泰和人。万历中诸生也。少好学。於书无所不窥。已而潜心内典。年十三持不杀戒。蚤虱无所伤。至二十余入南京国子监。俄疾作。梦游地狱。见地藏菩萨於冥阳殿。

  • 卷第七十一·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七十一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五世随录处州连云古渊成禅师福州长乐王氏子。儿时头角岐嶷。目光激射。父殁早孤。母强为纳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