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楔子

(冲末扮陶伯常引祗侯上,诗云)三年为吏在钱塘。近左征书入建章。自省循良无实政,终惭父老说甘棠。小官姓陶,名纲,字伯常,广陵人也,由进士及第,授杭州同知之职。今奉圣人的命,取小官赴京,路从嘉兴府过。此处有一故友,乃是李玉壶。据此人文学,还在小官之上。争奈此人以花酒为念,堕了功名。小官在此驿亭中等侯,已曾着人请他去了。左右的,门首觑者,若来时,报复我知道。(正末引琴童上,云)小生李玉壶。今有故友陶伯常相公。在驿亭中相请,小生须索走一遭去。门上的,报复去,道有李玉壶特来拜见。(祗候报科)报相公得知,有李玉壶求见。(陶伯常云)道有请。(见科,正末云)早知哥哥来到,只合远接。接待不及,勿令见罪。(陶伯常云)数载不见,有失动问。兄弟请坐。(正末云)哥哥,请问因何至此?(陶伯常云)兄弟不知,今有圣人命,取小官赴京,路从此过,闻知兄弟在于此处风月。兄弟,你有满腹才学,不思进取功名,只以花柳为念,小官恐怕误汝一生大事,如之奈何?(正末云)老兄严训,焉敢不从?因愚弟疏狂,致劳尊念。李斌得罪于仁兄,有玷于名教。虽然如此,争奈此妓非风尘之态,乃贞节之妇,故此留心于他,实非李斌荒淫。(陶伯常云)既贤弟坚心,有难割遣。如今小官行促,贤弟平日有甚么做下文章,待小官赍至都城保奏,但得进身,以尽朋友之心。可是何如?(正末云)辱弟有作下的万言长策,万望哥哥提拔。(陶伯常云)将来我看咱。(做递策,接看科,云)好写染也。小官将此万言长策。亲到圣人跟前,举荐你为宫,必不负所托。(正末云)多谢了哥哥。(陶伯常云)小官则今日便索与贤弟长别也。(正末唱)

【仙吕】【端正好】赴皇都,趋天阙,现如今国家选用豪杰。(陶伯常云)据贤弟文章,必得重用。(正末唱)凭着我三冬足用文章绝,挥翰墨,走龙蛇,穿宫锦,着朝靴,封官爵,享豪奢。那时分,恁时节,我可将仁兄结草的这衔环谢。(下)

(陶伯常云)兄弟去也了。小官不敢久停久住,将着此万言长策,回京师见圣人走一遭去。(下)

猜你喜欢
  比大节·唐圭璋
  卷第六·黄彻
  第二十六出 赚将·孔尚任
  第卅一折 施全愤刺·冯梦龙
  第三折·李直夫
  韵语阳秋卷十·葛立方
  八重子·戴望舒
  初集卷二十七·乾隆
  巻三·皇甫冉
  卷八十二·曹学佺
  卷二百八·佚名
  御选明诗卷四十九·康熙
  御选宋诗卷七十三·康熙
  御选宋诗卷六十八·康熙
  第十八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东观集原序·魏野

    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夫诗之作不与文偕大率情根于意言发乎情防而化之流为章句且绮靡者不以烟火为尚风雅者不以金石为多但务其陈古刺今去邪守正而巳非所谓者虽懐质文之宏辨负博胜之逸才故未能臻极于渊阈矣钜鹿魏野字仲

  • 二月·戴望舒

    春天已在野菊的头上逡巡着了,春天已在斑鸠的羽上逡巡着了,春天已在青溪的藻上逡巡着了,绿荫的林遂成为恋的众香国。于是原野将听倦了谎话的交换,而不载重的无邪的小草

  • 卷一百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东湖居士集徐俯字师川洪州分宁人以父禧死事授通直郎绍兴初赐进士出身累官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宻院事权参知政事有东湖集题顔鲁公画像公生开元间壮及天寳

  • 崔国辅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崔国辅唐诗人。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人,开元十四年进士。曾任许昌县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郎中等职。天宝十一年(752),御史大夫兼京兆尹王鉷获罪被杀,受牵连,贬为晋陵司马。 擅长于乐府,篇幅一般短小。 魏宫词 崔国辅 朝

  • 名山藏卷之四十七·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舆地记二◆舆地记二北京○北京北京古幽蓟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辽金元夷狄也称帝建都不足当形胜成祖分藩于此既即位以为京师曰北京城则京城皇城坛庙则天地坛朝日坛夕

  • 卷之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十九·黄震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纪要卷十九宋 黄震 撰宋朝神宗 司马光为御史【元年】赵抃入諌院【二年】冨弼继韩琦为相【三年】久旱罢上夀【六年】 不受尊号【温公请】 试士以防广亲亲以睦九族尊经术以作人才防力役以便民通货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十一·佚名

    肃宗二房管【东坡 范祖禹 桞子厚 张唐英】李光弼【孙之翰 范祖禹 子由】张廵许逺【李翰 昌黎 栁子厚】韦应物【白乐天】房管东坡论陈涛斜之败曰房次律败于陈涛斜杀四万人悲哉古之言兵者或取通典通典虽杜佑所集

  • 唐史论断序·孙甫

    古之史尚书春秋是也二经体不同而意同尚书记治世之事作教之书也故百篇皆由圣人立不以恶事名虽桀纣之恶亦因汤武之事而见不特书也但圣贤顺时通变言与事各有所宜为史者从而记之又经圣人所定典谟训诰誓命之文体虽不一皆足

  • 卷二十三·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癸巳(一六五三)、大清顺治十年(永明王永历七年、鲁王监国八年)春正月戊辰朔永明王在安龙,鲁王在金门。三月丁卯朔鲁王自去监国号。定西侯张名振北征,郑成功与兵一万、粮三月,设宴饯行。兵渡舟山横水

  • 卷十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十九武功七康熙三十七年戊寅十月乙巳诸王大臣等以荡平噶尔丹奏请立碑太学以垂万世御制碑文曰惟天尽所覆海内外日月所出入之区悉以畀予

  • ●作邑自箴卷第一·李元弼

    正己 治家 处事 ○正己 先生曰凡欲治人先湏正已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临事当无心无心则公有心则偏传曰公生明偏生闇古语云长民有三莫一曰无事莫寻二曰有罪莫放三曰事多莫怕 为政之要当湏远嫌疑罢张设

  • 法言義疏十六·汪荣宝

      淵騫卷第十一〔疏〕吳曹侍讀元忠云:「漢書藝文志:『揚雄所序三十八篇。』本注云:『法言十三。』此十三篇,即本傳之十三卷。文選班孟堅答賓戲注引作『十二卷』者,宋祁校本云:『李軌注法言本,淵騫與重黎共序。』知軌據漢世

  • 读书劄记卷一·徐问

    明 徐问 撰程子曰干天也天专言之则道也分而言之以形体谓之天以主宰谓之帝以功用则谓之神以妙用则谓之神以性情则谓之干愚谓维天之命于穆不已性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情也故受形天地者谓之人身系纲常有天下国家之责谓

  • 第五章 15·辜鸿铭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辜讲孔子评论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郑国贵族。曾在郑国执政22年,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说,“他在四个方面表现出是个品德高

  • 慈仁品法句经第七(十有八章)·佚名

    慈仁品者,是谓大人圣人所履德普无量。为仁不杀,常能摄身,是处不死。所適无患,不杀为仁,慎言守心。是处不死,所適无患,彼乱已整。守以慈仁,见怒能忍,是为梵行。至诚安徐,口无粗言,不瞋彼所。是谓梵行,垂拱无为,不害众生。无所尧恼,是

  • 佛顶最胜陀罗尼经·佚名

      唐 地婆诃罗译  佛顶最胜陀罗尼经序    沙门彦悰序  夫业理绵微。二乘不足臻其极。神宰恍惚。十地未易暨其深。则知赋命交加。罕言于孔宣父。报应丛杂。冥昧于太史公。是以先笑后号。鹯雀祥而莫准。始凶

  • 侍帝晨东华上佐司命杨君传记·佚名

    侍帝晨东华上佐司命杨君传记,撰人不详。约出于唐代或北宋。《通志‧艺文略》着录作「东华司命杨君传一卷」,《宋史‧艺文志》作「司命杨君传记一卷」。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正一部。此书乃晋代著名道士杨羲传记。书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