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廿九折 北庭相庆

【中吕引绕红楼】[小净扮兀术,净、丑、小军随上][小净]灼骨今朝喜报彰,和议就,诛斩忠良。立马吴山,预开屏幛,快酌酒杯香。雕弓白羽猎初回,薄夜牛羊复下来。青冢路边荒草合,黑山峰上雁初回。自家兀术四太子。自通书南朝秦丞相之后,承他厚意,连发金牌,取回岳飞,力主和议。昨差何铸为通和大使,献表称臣,割还唐、邓、关、陕各州地方,大事已成。[净、丑]恭喜太子了。[小净]你每那里知道,这不足喜;那称臣也是虚义,土地不愁不是我的。只有一件,那秦丞相把那岳飞一刀杀了。[大笑介]好快活,好快活![净]是那个岳爷?[丑]是那个岳家老子。[小净],胡说!难道死岳飞,能走生兀术不成?如今可传示帐下,一面办羊酒欢宴,再传示各营帐房头领及远近部落,并阴山黑河一带部长,俱要羊酒贺喜。[净、丑]这个才是。[传令介][旦、贴扮胡姬上]油囊取得天河水,欲饮琵琶马上催。羊酒在此。[饮介]

【中吕山花子】[小净]宋朝都听头巾讲,将军比却婆娘。只岳飞呵走朱仙一战怎当?到于今部落心降。[合]幸他邦忠良反戕,不将箭镞遗战场。非干我为他自伤,乘此机缘夺取封疆。[净、丑奉羊,旦、贴奉酒介]

【其二】[旦、贴]宴开帐下齐欢畅,笑岳家已没旗扬。那岳少保常说,抵黄龙方启酒肠,到作成我辈擎觞。[小净]你每大家痛饮一番。[众同饮介]快吾邦仇人已戕,一齐打猎闹战场,北军自欢南自伤,各整弓刀扰边疆。[小净]可将琵琶、篥,携着羊、酒一路打围,往阴山前后去。[净、丑应,行介]

【越恁好】[众]好烧羊炙,好烧羊炙,满腹饫酪浆。马行掣电,逾峻岭似康庄。鹰儿犬儿飞趁忙,狐奔兔攘,猛流星箭射无虚放,打围归醉拨琵琶响。[下][末扮洪皓巾服上]回雁高飞太液池,黄河水流无尽期。三春白雪归青冢,正是长安花落时。自家大宋行人洪皓,奉命而来,久羁阴山之北,这也是臣子职分当然。只不知我朝中近来主持议论若何?边疆战备若何?但得主上圣神,文武尽力,一雪旧恨,重整山河,我就老死于此亦无所恨。今日天气晴朗,特出外边闲步一回,并打听朝中一个信息。远远望见有个金人来了。[老旦扮金人上]山头蜂子声声叫,知是将军夜猎还。[末问介]列位,往那里去?[老旦]如今中朝杀了岳少保,四太子传令,大小部落头领都要举酒相贺。我每都办羊、酒去的。[末惊介]怎幺说?把岳少保杀了?[扯老旦问介][老旦]我要去吃酒,不要琐碎。[下][小净领众上][末虚下]

【红绣鞋】[众]他每自害忠良、忠良;不劳咱动刀枪、刀枪。岳少保,枉猖狂;今日里,我为强;从此后,没灾殃。[众]小番每请问太子,宋朝为何杀此一员上将?[小净]你每有所不知。

【意不尽】今番全仗秦丞相,他夫妇临去之时,曾有誓言,一到中朝将和议倡。小番,取酒过来,向南天洒酒,这是俺北朝郎主福分广。[下][天上哭介]原来中朝杀却岳少保了!金人所畏,止他一人,如何反把他杀害!这又是老秦的那话儿相照应了。昔日楚杀得臣而晋喜,宋杀道济而魏兴。千古一辙,可叹、可叹![哭介]

【番马舞秋风】【驻马听】忠勇无双,忍使长城一旦亡!好似夜行灭烛,架屋无梁!罢了,罢了,魂消冰窖恨偏,虞渊取日成虚想。我想金人既无忌惮,指日又猖獗了,不免将蜡丸把此情密秦朝中,教他好自防。【一江风尾】只怕选不出英雄将。数载羁囚望故乡,忍闻奸佞害忠良。伤心不敢高声哭,只恐猿闻也断肠。

宋史岳飞传:岳飞死时,“时洪皓在金国中,蜡书驰秦,以为金人所畏服者唯飞,至以父呼之。诸酋闻其死,酌酒相贺。”这场戏据此敷演。

死岳飞纵不能走生兀术,还可以使金兵谈岳色变。

借兀术之口,从另一角度,再揭秦桧卖国罪行。沉痛的历史教训。点出术折旨意。

 

猜你喜欢
  卷六百八十七·彭定求
  金德淑·唐圭璋
  赵癯斋·唐圭璋
  李流谦·唐圭璋
  声调谱卷二·赵执信
  巻下·姜夔
  二集卷八十三·乾隆
  卷六十·王奕清
  卷一百十三·冯惟讷
  荆南倡和诗集原序·周砥
  石屏诗钞·吴之振
  参寥集补钞·吴之振
  卷三百九十二·陈廷敬
  卷四百六十三·佚名
  卷一百八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六十     宋 陈起 编危稹巽斋小集 借诗话於应祥弟有不许点抺之约作诗戏之 我有读书癖每喜以笔界抺黄饰句眼施朱表事泒此手定权衡衆理析畎浍历历灿可观开卷如

  • 卷二百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十五茶具类五言古茶籯          【唐】皮日休筤篣晓擕去蓦过山桑隖开时送紫茗负处沾清露歇把傍云泉归将挂烟树满此是生涯黄金何足数茶瓯           皮日休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八·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四百九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四二八票光绪五年五月初十日一二二二○--二·佚名

    新竹县正堂刘,饬对役传谕红毛港庄地甲、庄耆,举办清庄联甲,妥议章程备查钦加同知衔、署新竹县正堂刘为饬议清庄事。照得清庄之设,原为弥盗安良之善政,年来抢窃频闻,皆由良莠无别。若不筹议条约,举办清庄

  • 齐高帝本纪·李延寿

    齐太祖高皇帝名叫道成,字绍伯,小字斗将,姓萧氏。他的先祖本来居住在东海兰陵县中都乡中都里,晋朝的元康元年,惠帝分出东海郡的一部分成为兰陵,所以又是兰陵郡人。中间发生丧乱,高帝的高祖淮陰令萧整,字公,渡江后住在晋陵武晋县

  • 吴元珪传·宋濂

    吴元珪字君璋,广平人。父亲名鼎,任燕南提刑按察副使。元珪生活简朴,为人持重,喜思考,凡征战方略、治国之道、律令章程的知识,都是家中传授的。至元十四年(1277)世祖召见,命授后卫经历,佩戴金符。十七年随帝去上都,受命去大都万

  • 卷二百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兵制赵孝成王时荀卿与临武君议兵於王前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後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 礼一·徐松

    郊祀仪注职事亲郊,其五使已载别门,余执事官谓都大主管、排连、提〔点〕、(黔)[钤]辖,捧日奉宸队法驾卤簿、仪仗兵队(斡)[干]办、排连,法驾卤 、仪仗兵队都大提举、主管,并一行应奉兼主监散赏给,都大主管大内公事,行宫使,辇辂

  • 胡昌鹤·周诒春

    胡昌鹤 字九皋。年三十四岁。生于江西九江。父鼎梅。已婚。女一。初学于九江同文大学。光緖三十年毕业。得学士学位。任该大学教员。又任九江高等小学教员。及九江民立第一学校校长。宣统三年。自费游美。入中央威斯

  • 卷七十·佚名

    释佛母品第四十八之下【经】&ldquo;复次,须菩提,佛因深般若波罗蜜,众生心数出没屈伸,如实知。&rdquo;&ldquo;世尊,云何佛因般若波罗蜜,众生心数出没屈伸,如实知?&rdquo;佛言:&ldquo;一切众生心数出没屈伸等,皆依色、受、

  •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卷第三·彦悰

    弘福寺沙门释彦悰纂录圣朝议不拜篇第二(上)议不拜者。明沙门不应拜俗也 圣上情敦名教令拜君亲。虑爽通途许开朝议。致有謇谔之士人百献筹。社稷之臣争陈显论焉。敕&middot;今上制沙门等致拜君亲敕一首表&middot;大庄

  • 青山集·郭祥正

    三十卷。《续集》七卷。宋郭祥正(约1078前后在世》撰。郭祥正,字功父,自号醉吟先生,太平州当涂 (今安徽当涂县)人。生卒年不详。熙宁中举进士,知武冈县佥书、保信军节度判官。官至汀州通判,摄守漳州,后弃官隐居于青山

  • 自勉斋随笔·陈邦贤

    《自勉斋随笔》是陈邦贤著的一本随笔丛书,1997年1月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作者根据读书所得及平昔风闻随笔漫录而成,材料信实,言多切近。收《史公祠的对联》、《革命姻缘》、《梁任公的年谱》、《国防地理》、《汪继声的

  • 画图缘小传·天花藏主人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4卷16回。无名氏撰;题“步月主人”。今大连图书馆藏有旧刊本,书题为《新镌评点画图缘小传》,卷首有署“天花藏主人题于素政堂”的序。此本当是原刊本。又有益智堂刊本,是据前者修改而成。作品讲述:两广

  • 法镜经·佚名

    全一卷(或二卷)。东汉安玄译,严佛调笔受。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与大宝积经卷十九康僧铠所译之郁伽长者会,及竺法护所译之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皆为同本异译经。然本经系古译本,将释尊译作众祐,舍卫国译作闻物国,长者译作理

  • 提婆菩萨传·佚名

    一卷,秦罗什译。与付法藏传所载大同。

  • 幻住庵清规·中峰明本

    全一卷。元朝中峰明本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一册。乃就丛林日用须知制定,自成天目一家之规矩,于延祐四年(1317)冬自序上梓。全编分十门,即:日资、月进、年规、世范、营办、家风、名分、践履、摄养、津送。附录之开甘露门,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