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草泽狂歌卷一

(明)王恭 撰

○五言古

方氏日趣轩

端居适清暇爱此林中屋晼晚田圃间优游会心目春风始萌达秋草萋已緑玄蝉号树枝岁事已闻促始自感物候终然媚幽独物淡境自忘心闲意方足浮荣岂不顾安命良无欲缅懐柴桑人临风伫芳躅

张良进履

嬴君震六合侯国日已隳区区相韩心忠愤不得施道逢龎眉叟感激心内知屈体但长跪忍性能自卑丈夫有远畧小节宁顾之殷勤袖简册可为王者师终然辟榖去永与赤松期秪今圯桥道千载令人思

纪梦

假寐登九疑遥遥见湘君文螭与赤豹飒沓何纷纷掩瑟泣幽怨行招虞帝魂青枫洞庭气白雨潇湘昏銮舆覆华盖招揺烂埀云我见未及跪六龙忽飞奔欲陈腹中事哽咽不得言觉来北窻曙月落啼清■〈犭员〉

逢楚上人

客有紫霞想行寻白云峯自期名仙会适与髙人逢邂逅展良晤优游企髙踪丝桐属清响石林闻霜钟旬时积阴霭海色浮空蒙清旦丽初旭孤帆别匆匆秋山緑萝月何日与君同

稽山懐古

遥遥稽山云淡淡镜湖水云水两无心千秋亦相似忆昔金门人黄冠此山里恩荣(阙)但得遂初志兰亭何岧嶤修竹犹深邃欲识斯人居寂寞山阴是我来吊遗踪临风写幽意恻怆更何言落日猿声起

赋得凌霄花寄友人

凌霄产朱夏因依郁青苍引蔓絓髙树垂阴近中堂炎风媚朝景暑雨湿红芳容华难久恃采折空自伤欲寄同心者道远川无梁谅非松柏操伫立徒慨慷

夏日过周六园林因有茶瓜之会

盛夏日方永端居忆登临同袍四五辈共爱嘉树林一径入幽僻苍苍羣木阴脱巾坐石榻拂石弦五琴泠泠涧泉水婉婉山鸟音荤酒亦易致茶瓜非外寻以兹有佳趣聊用忘归心

书云山小景

岩壑昨夜雨千峯霁朝色白云何方来相对澹孤寂人烟带长林僧宇邻蛟室落景天际帆青山鸟邉宅思同静者论相期在萝薜

梅城小景

沧江湛回流荒城出花屿海色明远洲岚光过新雨渔家孤笛秋烟火踈林暮漠漠天际帆苍苍鸟邉树若人静者流持竿得真趣取乐非取鱼日斜忘归去

春夜懐同袍友

春夜不能寐起坐弹吾琴泠泠七弦上感激懐知音微雨半帘静孤灯千里心故人不可见况此别来深幽期讵可即梦里能相寻

送人中秋闱归莆中

治世竟先达英材惟陆机秋闱况得意复忆家林归落日江上别凉风吹客衣壶山郁葱倩莆水清涟漪为言到家日未几登王畿无令得桂手虚负看花时谈笑青云上谁念山中期

樵父词

生不适州县采薪南山岑穷年事登陟辛苦力不任濯足清涧水息肩垂萝阴落日晚独还微风动讴吟唯应鹿门隐可以谐我心

秋夜宿石门洞

胜寄越筹岭霁心投翠微阴林见法侣尽夕留松扉石门发天声海月澄秋衣风泉有余响倐尔清尘机愿言托香界信宿以忘归

新秋有懐

梧桐覆金井镜水澄秋碧商颷忽来过一叶凉萧索落叶尚号蝉芳山复鸣鵙夕露生我衣天河夜深白惆怅思远人沧洲坐来隔

与同志泛舟得练字

日夕山水佳扬舲剧欢燕云光落妓钗露气侵纨扇遂结鲛人居仍穷水晶殿微月天际来澄波静如练

古镜

妾有蟠龙镜秦王在时见绣涩隐菱花苍苍蚀虫篆浮云薄太清孤月沈秋练从此知妾心何由见君面

兰畹

兰生被九畹葳蕤凌众芳风泛紫英秀露滋云叶凉蕺之以为佩何必珩与璜常恐雪霰集将随萧艾荒相思在元澧日夕空彷徨

书灵山法堂

香台隠鹫峯钟声云萝深半壁见灯影虚空闻梵音忍草被幽石灵花曜阳林唯应虎溪水可以清尘心

题东华观壁

林馆隐空青鸟外三花夕药草半庭闲烟萝数峯碧阴林絶行踪旷古多灵迹独鹤天际还寒流月中白偶与仙人期尘心坐来息

越城闻笛

朝登清泠台夜宿无诸郭羌笛何处来梅花梦中落悲凉闗月寒凄断秋山薄不是别离人闻尔亦萧索

南山塔晚眺

层标际飞翠落日悬孤嶂霜降羣山残天秋百泉响夕鸟澄远心归云发遐想愿言谢尘埃复此丘中赏

言懐

拂郁坐空宇萧索鸿雁鸣凉霜袭飞幔北斗当前楹抚剑中夜起空歌感平生聊持一樽酒独酌懐吾贞古来旷达者岂愿身后名原陵久已没此懐为谁倾

山斋遣懐

雨后山意闲孤吟葛衣薄淑风散松香幽景变林壑飞云淡而归宿鸟欣有托谁欤大梦间扰扰独先觉仲尼羁旅人伯阳遯西漠大圣古且然吾氓任萧索黄金尔何为适此悔吝作服食不愿余晨炊饱藜藿

水墨山水

枫林翠微里暝色川已澄岩芳晴冒雪涧緑浅流氷仙赏澹舟处猿声青葛藤永懐不可即云月下清泠

秋谷飞云图

仙赏夙所慕幽期行独寻清耀在巾舄微闻丘中琴流水澹孤兴归云闲远心从兹谢朝市永极烟萝深

赠何秀才

东海有佳士被服美且都厉节抗时贵法言惊世儒渊玄五经旨纚纚若贯珠管葛为之摄仪秦为之愚黄金作髙台可置七尺躯惜哉时不遇落拓如凡夫

其二

凉颷革炎炽孤云薄层阴油然起肤寸倐尔为甘霖志士藴经济优游乐山林时来适所遇泛若云无心斯情永在眷此道将谁任世复贱荆璞人犹贵黄金黔娄固穷者千载无知音

挽晋安何文学被役卒辽东

故乡宁不死嗟尔没邉州野水辽天远寒山海树秋芳城书店悄残日繐帷幽惆怅吞声别谁堪久泪流

哭亡友陈一

讣闻君欲死惊定泪沾衣梁狱书徒上秦台镜亦非恨深淮草緑魂远越山微从此无期会闲宵梦尔归

草泽狂歌卷一

猜你喜欢
  歴代诗话卷七十七·吴景旭
  五代诗话卷四·郑方坤
  卷三十二·董康
  第七出 入班·李渔
  卷三十一·白居易
  卷二·黄希
  《出其东门》白话写意·徐志摩
  卷115 ·佚名
  巻十七·邵浩
  卷十八·乾隆
  卷三百三十三·陈廷敬
  卷四百七十五·佚名
  卷三百一·佚名
  徐凝诗鉴赏·佚名
  祖英集巻下·重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光·唐圭璋

      光字泰发,上虞人。元丰元年(1078)生。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知常熟县。钦宗受禅,擢右司谏。高宗绍兴元年(1131),擢吏部侍郎,历官至参知政事。忤秦桧意乞去,改提举洞霄宫。再谪至昌化军。桧死,复朝奉大夫,二十九年(1159)还至江

  • 茗柯词·张惠言

    虞美人 胡蝶 斜阳谁遣来花径,春色三分定。游丝无力系花腰,忙煞枝头相途乱红飘。 寻春莫向花间去,花外游蜂聚。南园芳草不会空,收拾春魂归去遶香丛。 双双燕 满城社雨,又唤起无家,一年新恨。花轻柳重,隔断红楼芳

  • 卷十五 晋语九·左丘明

    1士景伯如楚,叔鱼为赞理。邢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直。及断狱之日,叔鱼抑邢侯,邢侯杀叔鱼与雍子于朝。韩宣子患之,叔向曰:“三奸同罪,请杀其生者而戮其死者。”宣子曰:“若何?”对曰:“鲋也鬻狱,雍子贾之以其子,邢侯

  • 提要·陈景云

    【臣】等谨案通鉴胡注举正一巻国朝陈景云撰景云字少章常熟人寄籍为吴江县学生是书举正胡三省通鉴音注之误凡六十三条而所正地理居多颇为精核然如周赧王五十七年大梁夷门监者注以夷门为大梁北门不知史记信陵君本作东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正统九年九月丙子朔 迤比头目孛罗失里及弟乃颜台完卜林等七人来归命为正千户等官居之南京隶锦衣卫赐冠帝房屋器物 免狭西轮班及捕逃人匠以镇守都督同知郑明言地方旱暵人多难食也 设四川叙州府富顺县赵化镇巡检司从知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三·佚名

    正统五年十一月庚子朔行在钦天监进正统六年大统历 上御正朝受之给赐亲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敕朵颜卫都指挥完者帖木儿及大小头目等曰比奏本卫头目委塔委心朝廷无他异怀兼多识见欲保协同视事已允所言但命谨守国宪安

  • 卷之一千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十三太保”·恽逸群

    蓝衣社的主要人物有所谓“十三太保”(沙陀国王李克用有子及义子十三人,称为“十三太保”,“太保”等于清代的“贝勒”,即“王子”之意),着名的有曾扩情、贺衷寒、酆悌、戴笠、康泽、邓文仪、刘健群等,另外还有潘佑强等几个不

  • 志卷第三十五 高丽史八十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兵一。○兵者所以御暴诛乱有天下国家者固不可废而兵制之得失国家之安危系焉。 高丽太祖统一三韩始置六卫卫有三十八领领各千人。 上下相维体

  • 杨忠传·令狐德棻

    杨忠,弘农华阴人。小名奴奴。高祖杨元寿,魏国初年,任武川镇司马,就把家安在神武树颓。祖父杨烈,任龙骧将军、太原郡守。父亲杨祯,以军功授建远将军。当时魏末动乱,避居中山,聚集部众讨伐鲜于修礼,作战而死。保定年间,由于杨忠功

  • 卷一百二十四·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礼乐【丧礼山陵】宋哲宗元佑三年八月翰林学士苏轼上奏曰臣近准钤辖教坊所关到秋燕致语等文字臣谨按春秋左氐传曰昭公九年晋荀盈如齐卒於戏阳殡於绦未葬晋平公饮

  • 卷二百·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帝系考太上皇【辽金元明皆无】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宋理宗即位尊杨皇后曰皇太后同听政宝庆三年上尊号曰夀明皇太后绍定元年加上慈睿三年又加仁福五年崩諡曰恭圣仁烈皇后【臣】等谨按此

  • 卷一百二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一百二十歌颂六十【直省耆庶】万寿诗【七言律二首】布         衣【臣】顾景轼仙仗遥开出柳堤翠华来自凤城西九衢日色迎车驾十里风和傍马蹄到处花村都击壤及时绣陌正耕犂欢声雷动

  • 十四年·佚名

    (戊子)十四年大明成化四年春正月1月1日○壬戌朔,御勤政殿會禮宴,倭、野人來朝者亦參。王世子與諸臣,行禮如儀。酒半,上召兀良哈劉也吾時、於麟可、骨看兀狄哈劉都老老、斡朶里馬游德等,傳曰:「汝等之來,何遲也?」對曰:「節度使以

  • 卷一·陈则通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提纲卷一     宋 陈则通 撰侵伐门王臣会伐例桓五年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庄六年王人子突救卫 十四年单伯会伐宋成十六年公会尹子晋侯齐国佐邾人伐郑十七年夏公会尹子单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

  •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卷上·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僧三万二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七万二千。众所知识得陀罗尼。成就辩才乐说无尽。安住三昧而不动转善能了知无尽之慧。得深法忍入深法门。于诸

  • 卷第八·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八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论】稽首十方清净海法界真报卢遮那六位因果诸菩萨文殊普贤大海众所说法门

  • 手杖论·佚名

    一卷,尊者释迦称造,唐义净译。破言世有异执所生之有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