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五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七

孟云卿

孟云卿河南人一曰武昌人第进士为校书郎与杜甫元结友善诗一卷

古别离

朝日上高台离人怨秋草但见万里天不见万里道君行本迢远苦乐良难保宿昔梦同衾忧心常倾倒含酸欲谁诉展转伤怀抱结【一作白】髪年已迟【一作深】征行去何早寒暄有时谢憔悴难再好人皆筭年夀死者何曾老少壮无见【一作会无】期水深风浩浩

今别离【一作别离曲】

结髪生别离相思复相保如何【一作何知】日巳久五变庭中草渺渺大海途悠悠吴江岛但恐不出门出门无远道远道行既难家贫衣复单严风吹积雪晨起鼻何酸人生各有志岂不怀所安分明天上日生死愿【一作誓】同欢

悲哉行

孤儿去慈亲远客丧主人莫吟辛苦曲此曲谁忍闻可闻不可说去去无期别【一作形迹】行人念前程不待参辰没【一作晨设】朝亦常苦饥暮亦常苦饥飘飘万余里贫贱多是非少年莫远游远游多不归

行行且游猎篇

少年多武力勇气冠幽州何以纵心赏马啼春草头迟迟平原上狐兔奔林丘猛虎忽前逝俊鹰连下韛俯身逐南北轻捷固难俦所发无不中失之如我讐岂唯务驰骋猗尔暴田畴残杀非不痛古来良有由

古挽歌

草草闾巷喧涂车俨成位冥冥何所须【一作得尽】尽【一作戴】我生人意北邙路非远此别终天地临穴频抚棺至哀反无泪尔形未衰老【一作色犹童稚】尔息才【一作犹】童稚骨肉安【一作不】可离皇天若【一作苦】容易房帷即灵帐庭宇为哀次薤露歌若斯人生尽如寄

放歌行

吾观天地图世界亦可【一作何】小落落大海中飘浮数洲岛贤愚与蚁蝨一种同草草地脉日夜流天衣有时扫东山谒居士了我生死道目见难噬脐心通可亲脑轩皇竟磨灭周孔亦衰老永谢当时人吾将宝非宝

伤怀赠【一作酬】故人【一作友】

稍稍【一作悄悄】晨鸟【一作鸡】翔淅淅草上霜人生早罹【一作艰】苦夀命恐不长二十学巳成三十名不彰岂无同门友贵贱易中肠驱马行万里悠悠过帝乡幸因弦歌末得上君子堂衆乐互喧奏独子【一作余】备笙簧【一作篁】坐中无知音安得神扬扬【一作洋洋】愿因高风起上感白日光

邺城【一作中】怀古

朝【一作欲】发淇水南将寻北燕路魏家旧宫阙寥落无人住伊昔天地屯曹公【一作瞒】独中【一作守】据羣臣将北面白日忽西暮三台竟寂寞万事良难固雄图【一作豪】安在哉衰草沾霜露崔嵬长河北尚见应刘墓古树藏龙蛇荒茅伏狐兔永怀故池馆数子连章句逸兴驱山河雄词变云雾我行覩遗迹精爽如可遇斗酒将酹君悲风白杨树

伤情

为长心易忧早孤意常伤出门先踌躇入户亦彷徨此生一何苦前事安可忘兄弟先我没孤幼盈我傍旧居近东南河水新为梁松栢今在兹安忍思故乡四时与日月万物各有常秋风巳一【一作一以】起草木无不霜行行当自勉【一作勉旃】不忍再思量

伤时二首【一作宋郊】

徘徊宋郊上不覩平生亲独立正伤心悲风来孟津大方载羣物生死有常伦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岂伊【一作知】逢世运天道亮云云

太空流素月三五何明【一作皎】明光耀侵白日贤愚迷至精四时更变化天道有亏盈常恐今夜【一作已】没须臾还复生

田园观雨兼晴後作

贫贱少情欲借【一作惜】荒种南陂我非老农圃安得良土宜秋成不亷俭岁余多馁饥顾视仓廪间有粮不成炊晨登南园上暮歇清蝉悲早苗既芃芃晩田尚离离五行孰堪废万物当及时贤哉数夫子开翅愼勿迟

汴河阻风

清晨自梁宋挂席之楚荆【一作城】出浦风渐恶傍滩舟欲横大河喷【一作复】东注羣动【一作?】皆窅【一作昏】冥白雾鱼龙气黑【一作黄】云牛马【一作虎】形苍茫迷所适危安惧【一作色惧安】暂宁信此天地内孰为身命轻丈夫苟未逹所向须存诚【一作有成】前路舍舟去东南仍【一作应】晓【一作晩】晴

行路难

君不见高山万仞连苍旻天长地久成埃尘君不见长松百尺多劲节狂风暴雨终摧折古今何世无圣贤吾爱伯阳真乃天金堂玉阙朝羣仙拍手东海成桑田海中之水愼勿枯乌鸢啄蚌伤明珠行路难艰险莫踟蹰

途中寄友人

昔时闻远路谓是等闲行及到求人地始知为客情事将公道背尘遶马蹄生傥使长如此便堪休去程

寒食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新安江上寄处士

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人远禽鱼静山空水木寒啸起青苹末吟瞩白云端即事遂幽赏何必挂儒冠

羣物归大化六龙颓西荒【感怀】安知浮云外日月不运行【苦雨 见张为主客图】

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七

猜你喜欢
  附录一:刘伯渐预言·钱德苍
  前记·佚名
  伊川击壤集卷之六·邵雍
  第三场·老舍
  ●白石道人歌曲卷四·姜夔
  ●白石道人歌曲卷二·姜夔
  三集卷十八·乾隆
  卷一百十四·王奕清
  卷二十五·陈起
  南阳集补钞·吴之振
  卷五百八十六·佚名
  慎独叟遗稿·陈深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片羽集》·张次溪
  石屏诗集卷四 ·戴复古
  李元膺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王夫之

      程子与学者说《诗经》,止添数字,就本文吟咏再三,而精义自见。作经义者能尔.洵为最上一乘文字,自非与圣经贤传融液吻合,如自胸中流出者不能。先辈间有此意.知之者鲜。自“四大家”之名立,各有蹊径,强经文以就己规

  • 卷十一·梅鼎祚

    <集部,总集类,古乐苑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十一明 梅鼎祚 编鼓吹曲辞【四宋 齐 梁 隋】宋鼓吹铙歌【三首】【宋书乐志曰鼓吹铙歌四篇其一篇阙沈约云乐人以音声相传训诂不可复解凡古乐录皆大字是辞细字是声声辞合

  • 卷二百二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二十三烟类五言古咏烟          【梁】简文帝浮空覆杂影含露密花藤乍如洛霞发颇似巫云登映光飞百仞从风散九层欲持翡翠色时吐鲸鱼灯浦狭邨烟度       【陈】张

  • 卷三百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十五朱放朱放字长通襄州人隐於越之剡溪嗣曹王臯镇江西辟节度参谋贞元初召为拾遗不就诗一卷剡溪行却寄新别者潺湲寒溪上自此成离别回首望归人移舟逢暮雪频行识草树渐老伤年髪唯有白云心为

  • 提要·洪焱祖

    【臣】等谨案杏庭摘槀一卷元洪焱祖撰焱祖字潜夫歙县人是集前有危素序称为徽州路休寜县尹致仕而叙其仕履乃曰年二十六为平江路儒学録浮梁州长芗书院山长绍兴路儒学正调衢州路儒学教授擢处州路遂昌县主簿天歴元年年六十

  • ●卷一百七十四·徐梦莘

      炎兴下帙七十四。   起绍兴七年正月十五日丁丑,尽其日。   何谓讲军制今天下因循旧弊可革者众矣。至最甚而切於时事者军制是也。今诸州郡隶将兵用虎符调发者枢密院之兵也。不隶於将兵者州郡之兵也。二者不为虚

  • 第十回 逾黄泽刘鄩失计 袭晋阳王檀无功·蔡东藩

      却说梁任杨师厚为天雄节度使,兼封邺王。师厚晚年,拥兵自恣,几非梁主所能制,幸享年不久,遽尔去世,梁廷私相庆贺。租庸使赵巖,判官邵赞,请分天雄军为两镇,减削兵权,梁主友贞依计而行。天雄军旧辖疆土,便是魏、博、贝、相、澶

  • 卷之三十一·佚名

    洪武元年三月辛未朔命翰林儒臣修女戒 上谓学士朱升等曰治天下者修身为本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使预政事至于嫔嫱之属不过备执事侍巾栉若宠之太过则骄恣犯分上下失序观历代宫阃政由内出鲜有

  • ◎七十六号的刽子手夏仲明·佚名

    上海人都知道&ldquo;七十六号&rdquo;里的狠手,除了李士群之外,要算吴世保、张国震、夏仲明了,尤其夏仲明,作恶时间最久。他是&ldquo;七十六号&rdquo;开山祖,一直到曰本人投降,伪==倒台,他还在无法无天的和地下工作同志们作对

  • 康绚传·姚思廉

    康绚字长明,华山蓝田人。他的祖先出自康居。最初,汉朝设立都护,都称臣于西域,康居也派侍子到河西听命,被留作国民,那以后便以康为姓。晋朝时陇右发生叛乱,康氏迁往蓝田。康绚的曾祖父康因是苻坚太子詹事,生下儿子康穆,康穆是姚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八 洪武二十二年十一月乙丑朔,上御谨身殿,翰林院学士刘三吾侍,因论治民之道。三吾言:“南北风俗不同,有可以德化,有当以威制。”上曰:“地有南北,民无两心,帝王一视同仁,岂有彼此之间?汝谓南方风

  • 附卷四·佚名

    尚穆王乾隆十七年壬申,荷蒙重年公遣時任長右衛門恤問尚穆王丁憂,並寄賜品物。正月初六日飄流八重山,四月初九日到國。翌年六月初四日,那覇開洋,回薩州。本年[乾隆十七],爲賀将軍賜殽太守公事,遣向氏大宜味親方朝和。六月十四日

  • 卷七·赜藏主

      ○汝州南院(慧颙)禅师语要师讳慧辂。河北人也。上堂云:“赤肉团上壁立千仞。”有僧问:“赤肉团上壁立千仞。岂不是和尚语?”师云:“是。”僧便掀倒禅床。师云:“你看这瞎汉乱做。”僧拟议。师便打趁出院。   上堂云:“

  • 异出菩萨本起经·佚名

    西晋居士聂道真译释迦文佛。前世宿命为人时。在夫娄多摩国。世世为善。无数世乃得为佛。佛为菩萨时。名摩纳。居山中。衣鹿皮衣。时入城。城名钵摩诃。王名耆耶。菩萨见城中匆匆。因问道中行者言。今日城中。何以匆匆

  • 阿难陀目佉尼呵离陀经·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惟舍梨大黎树间。有精舍名交路庄挍。与摩呵比丘僧三十万人俱。时佛欲放躯命。自期三月当般泥洹。尔时佛告贤者摩目[加/心]兰。令到三千大千国土。尽呼其中声闻辟支佛种

  • 绞刑架下的报告·伏契克

    捷克作家伏契克(1903—1943)的报告文学。全书共分8章。作者从他被捕的第一天写起,一直写到被判处死刑,写出了整个在狱期间所遭到的德国法西斯的骇人听闻的拷打与迫害,同时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对革命、对胜利的坚定信

  • 习学记言·叶适

    学术评论集。南宋叶适著。内容系对历代学术的评论汇辑。共五十卷,凡经十四卷,诸子七卷,史二十五卷,宋文鉴四卷。是评论历代学术的专著,其中卷十三论述《论语》,集中阐发孔子思想,经部其他各卷也常常论及孔子。该书对

  • 香山集·喻良能

    十六卷。宋喻良能(约1182年前后在世)撰。喻良能,字叔奇,义乌(今浙江义乌县)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补广德尉,迁国子监主簿。复以国子监博士召,兼工部郎中。除太常寺丞,兼旧职,出知处州。不久,以朝请大夫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