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稿本卷五至卷八跋

○陈跋

驰域外之观,写心上之语,才思横轶,风格浑转,出其馀技,乃近大家。此之谓天下健者。乙未四月,义甯陈三立加墨讫敬识。

奇篇钜制,类在此册。较前数卷自益有进。中国有异人,姑于诗事求之,乙未四月十四日,三立再识。

○吴跋

‘并世无二尊,独立绝依傍。’集中《登巴黎铁塔》诗也。作者于诗世界中,颇具此等魄力,可谓雄矣!乙未四月廿三日,德潚识。

性情深厚,识力坚卓,故能以雄直之气,达沈郁之思。在君为馀事,然已为诗中辟一境界矣。君才识度越寻常万万,偶借此陶写可矣,不宜敝精神于此也。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日,达悬吴德潚敬识于江夏寓舍。

○夏跋

《人境庐》第一册读竟,九流之美,八代之交,此其钤键矣。历观文字所纪,四五千年,凡称为奇才者,必自辟门庭,为古人之所无,後人所不可废。诗特其中之一端。此诗殆以命世之资,而又适当世会之既至,天人相合,乃见此作,非偶然也。第二册,望假读。会佑顿首。

○俞跋

公诗,七古沈博绝丽,然尚是古人门径。五古具汉、魏人神髓,生出汪洋诙诡之情,是能于杜、韩外别创一绝大局面者。七律纯用单气转折,又开一派,能多作,则妙境尚当层出不穷。集中此体,是开派之始,尚非大而化之之候。以为何如?震于公诗有神契,惜匆促不能手抄。尊处有抄书人,望抄寄集中最得意之作数首足矣。残年离别,倍觉ゐ然!明春当在鄂相见也。明震上。

○范跋

公度先生授是诗,而即示以陈伯严诸所为评,曰:‘蔑以加矣,子欲颂难矣!’余曰:‘不然,子之诗诚众人所则,余亦云云以颂之耳,何难之有?如其不然,则吾将伏而诵之,句句而求之,而为之圈识焉,点识焉,旌别其高下而兼议其所可去者焉。此最吾之能事,又奚以徒颂为乎?’于是,君尚留滬,而余携是诗至江宁,颇竭数昼夜之力,既卒业,而得题下三圈识者六首,两圈识者七十七首,一圈识者百有八首。其他雅淡者,亦皆可存。而仅可删者,独少年风骨未成之作耳!君于是道盖至深,余亦终无以颂之。独吴挚父、陈伯严皆尝谬称吾诗,以为海内无两。及是,而知其信不然也。诗留我处再旬日,及君之滬,还而归之,谨识其读法如此,而私留稿者六十数篇。乙未仲冬,范当世顿首。

○曾跋

黄诗以古诗饰今事,为诗世界中创境。《拜墓》一首,蔼然仁孝,信为绝作,倩某厂兄试参之。習经顿首。

○何跋

《人境庐》五古,奥衍盘礴,深得汉、魏人神髓。律诗纯以古诗为之,其瘦峭处,时类杜老入夔州後诸作。(卷一二律诗,酌存之可耳。)四五卷以下,境界日进,雄襟伟抱,横绝五洲,奇才奇才!丙申十二月十四日,大雪,何藻翔拜读。

○梁跋

古今之诗有两大种:一曰诗人之诗,一曰非诗人之诗。之二种者,其境界有反比例,其人或者相非或不相非,而要之未有能相兼者也。《人境庐主人》者,其诗人耶?彼其劬心营目憔形,以斟酌损益于古今中外之治法,以忧天下,其言用不用,而国之存亡,种之主奴,教之绝续,视此焉,吾未见古之诗人能如是也。其非诗人耶?彼其胎冥冥而息渊渊,而神味沈醲,而音节入微,友神《骚》、汉而奴畜唐、宋,吾未见古人之非诗人能如是也。主人语余,庚、辛之交,愤天下之不可救,誓将自逃于诗忘天下。然而天卒不许主人之为诗人也。余语主人,即自逃于诗忘天下,然而子固不得为诗人。并世尤天下之士,必将有用子之诗以存吾国,主吾种,续吾教者,矧乃无可逃哉?虽然,主人固朝夕为诗不少衰,故吾卒无以名其为诗人之诗与非诗人之诗歌?丁酉腊不尽八日,启起跋。

○徐跋

丁戊之际,在长沙患忧幽之疾,梁任父思所以瘳余者,举《人境庐主人》诗见示。年来与主人过从,时获新理。盖主人于学无所不究,海国闻见,抉择尤精。其为诗也,独莹心灵,漭瀁万有,自成格调,泱泱大风,籀而诵之,羽琌山人所谓怡魂泽颜者。读竟而病已,余将以是编为一刀圭也。

陶诗冲微淡远,如其为人。阳休之《序录》,固云辞采不足胜人者也。主人之诗,罗络中外,低昂古今,风起云涌,错采镂金,较其体格,区以别矣。何为取陶公诗句以自名乎?余谓自昔以来,贤人通士,所值不同,所寄讬亦复殊趣。若夫超然远识,翛然物表,其致一也。主人读尽万卷书,行数万里路,千态万状,会于一心。是故博丽其词,激昂其声,此夫人能知者也。至于殚究事物,神解独具;摆落世眼,心光湛然;身履缨绂之路,而泊乎若忘;器蕴汪洋之波,而渊乎莫罄。雅尚所在,缘是可知,百貌虽殊,波澜无二,深于主人者,殆能言之也。

曾重伯论诗之变,纵横上下,实大声宏,洵诗序中奇作。抑非主人不足以当之。余忧爱欧阳先生序后幅,语深切而笔盘旋,于主人怀才尤世之心,并同志数辈所望于主人乘时斡运之业,若往若来,万灵奔赴。读之悄然以思,蹶然而兴,有人间何世之慨,盖不徒传主人之诗而已。

八卷中各体俱备,或倜傥权奇,或自成馨逸;亦有题本平易,语特恢张;由其所历,类前贤所未经,是有论世之学焉。要皆披写胸臆,驱使烟云,一篇之成,神明识韵,若常有馀于纸墨之外者。彼夫家论派别,户标声调,究其所至,非柱即束,乌足语于主人之诗哉!卷中评识,好尚或殊,此则文评诗话家言,各有所见,自古类然,未遑殚论已。私写目录得一百三十八首,钞胥毕业,乃还以质主人。宛平徐仁铸谨识。

○温跋

集中五百,渊源从汉、魏乐府而来,其言情似杜,其状景似韩。《拜墓》、《今别离》诸诗,诚为绝诣。其余各体,皆有独至之处,而超轶绝尘,则尤在五百古也。六七两卷,境皆为古人所未历之境,诗遂为古人所未有之诗。此皆关乎世变,而公救世之苦心,亦时时流露楮墨间。仆素不能诗,读之惟有汗流走且僵而已!此复。庚子二月,温仲和拜读。

○丘跋

四卷以前为旧世界诗,四卷以後乃为新世界诗。茫茫诗海,手辟新洲,此诗世界之哥伦布也。变旧诗国为新诗国,惨淡经营,不酬其志不已,是为诗人中嘉富洱;合众旧诗国为一大新诗国,纵横捭阖,卒告成功,是为诗人中俾思麦。为哥伦布,伟矣!足以豪矣!而究非作者所自安。第此世界,能为嘉富洱、为俾思麦,乃竟仅使为诗世界之嘉富洱、俾思麦。世界之国,惟诗国最足以消人雄心,磨人壮志,令人自歌自哭,自狂自圣,此而需嘉富洱、俾思麦胡为者?乃竟若迫之不能不仅为嘉富洱、俾思麦于诗国,天耶人耶?既念作者,行自悼耳!

然在诗言诗,则已不妨前有古人,而我自为大宗;後者来者,而我自为初祖矣!开卷盖如入文明之国,至其境而耳目益新,抵其都市,游其宫廷,过其府舍,无一不新春。察之,则政政毕立,而创因见焉;事事毕举,而疏密见焉。即其治象,其国度之高下,可得而言也。故分体而论,则五律与四卷以前,可谓曰美。四卷後七古乃美而大;七绝大矣,而未尽化也。已大而化,其五古乎!七律乎!地球不坏,黄种不灭,诗教永存,有倡庙祀诗圣者,太牢之享,必有一席。信作者兼自信也!悬此言集中,二十世纪中人,必有圣其言者。庚子入冬後七日,逢甲跋。

海内之能于诗中开新世界者,公外,偻指可尽,忽有自海外来与公共此土者,相去只三十四西里!後贤推论,且将以此土为东方诗国之萨摩、长门,岂非快事?然开先之功,已日星河岳于此世界矣。逢甲又识。

○刘跋

读君诗,无体不备,而五七古尤擅胜场。其音节之古,色泽之浓,气格之高,非将《离骚》、汉、魏古乐府诸作,咬出汁浆,灌入肺腑,不能有此古艳,而于古诗则愈艳愈幽,愈幽愈古,作者不自知其然,伶工歌之,直可使梁尘作三百绕也。噫,如此好才,安能十笏黄金以铸之耶!愚弟刘燕勋顿首。辛丑九月二日。

○冯跋

辜碧崖出示黄公度孝廉同年古体诸作读毕题後

丈夫不能典梭秘文侍天禄,太乙燃藜照夜读;亦当拄腹文字五千卷,嚼墨一挥三十幅。黄君意气豪迈伦,赤手径欲缚骐驎,天才卓荦世无匹,恍惚仙之人兮鞭鸾笞凤下凡尘。我羡君身有仙骨,我读君诗果奇色,似将蜿蜒千尺之游龙,屈作怀中一枝笔。龙之为灵兮屈伸变化而莫穷,笔之妙用兮亦波谲云诡纵横出没而莫测。想当经营惨淡时,胸中奇气勃勃欲从十指出。万象在旁供指挥,提笔四顾天地窄。及其淋漓濡染满纸蛟龙僵,千人色沮惊辟易。掷地岂但作金声,墨池十日犹尚飞霹雳。嗟君才思奇又奇,琼琚玉佩放厥词。千古辟径自行只此臣灵开山斧,卓然君以只手持。远游忽驰万里外,乘槎东瀛廓眼界,吟遍蜻京虾岛间,东瀛从此诗名大。良夜思君路迢迢,梦君魂逐天风飘。细把君诗盥薇读,光焰万丈烛斗构。是时浓云正滃郁,隐隐微闻清雷发。取君之诗入怀不敢吟,窍恐上界六丁空中来攫夺。琼山冯骥声少颜。

人境庐诗草·辛亥初印本跋·辛未校刊後记 

辛亥初印本跋

右诗十一卷,先兄手自裒集,而未付梓。自先兄下世,海内文人学士,折柬相追,欲读其诗而知其人者,迄无虚岁。虽然,先兄著述初行于世者,曰《日本杂事诗》,所以觇国情,纪风俗,译署之官版也。《日本国志》,所以述职,知所驻国之形势变迁,由于世界各国之形势变迁相逼而成,则本国之从违,当求合于世界各国之形势以为断;故其分门别类,勒成全书,亟自刊行者,意在于借观邻国,作匡时之策也。先兄之书,至今谈时局者,未尝不推崇之。而先兄之遇,每夺于将行其志,卒至放弃,且以忧死。终其身皆仰成于长吏,未尝有独当方面,以行其所怀抱者。其于诗也,虽以于事及之,然亦欲求于古人之外,自树一帜。尝曰:人各有面目,正不必与古人相同。吾欲以古文家抑扬变化之法作古诗,取《骚选》乐府歌行之神理入近体诗。其取材,以群经三史诸子百家及许、郑诸注为词赋家不常用者。其述事,以官书会典方言俗谚及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举吾耳目所亲历者,皆笔而书之。要不失为以我之手,写我之口云。故其诗散见于字内者,軏为世人所称颂。以非诗人之先生,而使天下後世,仅称为诗界革命之一人,是岂独先兄之大戚而已哉!遵楷不肖,不能继承兄志有所建树,读先兄病笃之书,谓‘平生怀抱,一事无成,惟古近体诗能自立耳,然亦无用之物,到此已无可望矣。’呜呼!先兄之不忍为诗人,而又不得不有求于自立之道,其怆怀身世为何如耶!今海内鼎沸,干戈云扰,距先兄之下世者,仅六岁耳。先兄之不见容于当时,终自立于无用之地位,先兄之不幸,抑後于先兄者之不幸耶!然则先兄之裒集既竟,所不欲以付梓者,吾亦从而校雠以刊行之而已,夫复何言!辛亥九月,五弟遵楷牖达谨跋。

辛未校刊後记

先祖遣著《人境庐诗草》,凡十一卷,为其毕生心血之结晶。全集未付剞■〈屈刂〉,先神即已弃养。民国前一年,岁辛亥,几经展转请讬,始获刊成千部,以之分赠亲友,瞬已告罄,而所费已不赀矣。流布未普,海内人士欲读此书者,时来责言。能立虽屡谋集众力,再行校刊,以副社会之望,二十年来,均以人事多变而罢。伏思先人心血,为子孙者,均宜发扬光大,何能久令湮没不彰。兹谨以个人之力,负此流布之责,于民国十九年六月,再校付印,至二十年三月而蒇事。校印时有奇词奥义,获益于季岳杨老先生之启迪为多。而其俗体讹字,误于初版手民者,则承喻飞先生指示不少。而徐志斤先生及堂叔寿垣且为分董印事之劳。诸先生之热诚爱护,所当深谢者也。先祖遗著,除此集外,尚有《日本国志》四十卷、《日本杂事诗》二卷,早刊行于世。其文集若干卷,则拟俟诸异日云。能立谨志。世。其文集若干卷,则拟俟诸异日云。能立谨志。

猜你喜欢
  卷九十三·彭定求
  ◆黄烈士复圭(君瑞集)·顾嗣立
  ●青衫记目录·顾大典
  第一出 传概·洪昇
  曹文贞公诗集卷五·曹伯启
  宋琬·龙榆生
  七言巻三十二·洪迈
  卷四十五·梅鼎祚
  唐诗镜卷四十三·陆时雍
  嵗时杂咏卷三十五·蒲积中
  卷三·郭元釪
  后集卷四·孙存吾
  卷四十七·陈廷敬
  完颜词作鉴赏·佚名
  王梵志诗校注卷七·王梵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邬虙·唐圭璋

      虙字文伯,抚州临川人。   翻香令   醉和春恨拍阑干。宝香半灺倩谁翻。丁宁告、东风道,小楼空,斜月杏花寒。   梦魂无夜不关山。江南千里霎时间。且留得、鸾光在,等归时,双照泪痕乾。   冯镕   镕字景範,夔州

  • 卷四·郑用锡

    七言律诗(下)七言律诗(下)盂兰盆词落叶白梅花五雅吟游金山寺送述安司马入郡碧纱幮家恬波茂才(祥和)纳姬园居遣兴如兰、如金二侄入泮,书以勖之读书飓风乙卯秋、姻丈陈昙轩封翁(克劝)八十初度,余偕子妇赴祝,今秋复寄双孔雀赠之玉兔

  • 32、贺子·蒲松龄

    太公父子兄弟同上云重重喜事满门庭,公媪苍苍白发生;孩儿锦衣归故里,一门欢喜又添丁。太公云我儿,今日亲友前来给你贺喜,你去料理料理。公子云是。众下,公子唱 [耍孩儿]中进士选翰林,告假来探双亲,宫门曾带牙牌进。又梦春香生

  • 卷十三·范成大

    <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佑,石湖诗集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十三宋 范成大 撰与吴兴薛士隆使君游弁山石林先生故居【此卷乾道壬辰冬赴广西道中所作旧名南征小集】白苹有嘉招苍弁得胜践会心不惮远乘兴恐失便篮舆犯

  • 卷一百八十 表二十·赵尔巽

      ◎部院大臣年表二上   表略

  • ◎民政二·徐天麟

    ○傅籍景帝二年,令天下男子年二十始傅。(本纪,师古曰,傅,著也,言著名籍,给公家徭役也,天麟按,高纪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悉诣军,如淳曰,律年二十三傅之畴官,高不满六尺二寸以下为疲癃,汉仪注,民年二十三为正,一岁为卫士,一岁为材官骑士,习射

  • ●卷七·赵翼

    ○汉复古九州《后汉书》,建安十八年,复《禹贡》九州。《魏志》亦称,是年诏书。并十四州为九州。《献帝春秋》谓省幽、并州入于冀州,省司隶校尉及凉州入于雍州,于是有兖、豫、青、徐、荆、扬、冀、益、雍九州。按《荀传》

  • 丘迟传·李延寿

    丘迟,字希范,八岁就会诗文。他的父亲丘灵鞠常说:“诗文气骨像我。”黄门侍郎谢超宗、征士何点在看到之后都很感诧异。齐时,丘迟以秀才出身,累迁至殿中郎。梁武帝扫平建邺,召他担任骠骑主簿,对他很是礼遇。当时劝进为梁王以及

  • 吴奎传·脱脱

    吴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记忆力强,博览群书。通过《五经》科贡举考试,官至大理寺丞,监管京东排岸司的工作。仁宗庆历年间御前侍卫政变后,吴奎上书说:“开春以来,阴雨连绵,气候反常。正如《洪范》所说:‘上梁不正,则会导致以下犯

  • ●皇朝通典卷七十四·佚名

    兵七 ○兵七 恩卹 △恩卹 (臣)等謹御兵之道必在紀律嚴明恩威並濟我朝列聖相承豐功偉業厚澤深仁並著方策皇上御極以來西域蕩平金川底定天戈所指眾志成城葢由軍政素嫻是以臨事無不踴躍赴功克敵致果用集鴻勳猶復湛恩廣被容

  • 卷三十·陈祥道

    后躬蠶周禮内宰中春詔后帥外内命婦始蠶于北郊以為祭服【蠶于北郊婦人以純隂為尊】馬質禁原蠶【天文辰為馬蠶書曰蠶為龍精月值大火則浴其種是蠶與馬同氣】月令季春天子乃薦鞠衣于先帝【為將蠶求福祥之助也鞠衣黄桑之服

  • 卷二·王引之

    爰《爾雅》曰:「爰,於也。」又曰:「爰,於也。」「於」與「於」同義。《書&middot;盤庚》曰:「綏爰有眾。」是也。《詩&middot;擊鼓》曰:「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亦「爰」也,互文耳。《爾雅》曰:「爰,曰也。」「曰」與

  • 卷八·佚名

    △观心品第十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曲躬合掌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告妙德等五百长者,我为汝等敷演心地微妙法门。而此道场无量无边人天大众皆生渴仰。我今为是启问如来。云何为心。

  • 诸法妙化品第八十七·佚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假令诸法等空於诸法无所作。云何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得最第一义而行菩萨事。为众生作四恩耶。佛告须菩提,如汝所言:空者亦无有作亦无不作。若众生知空者无有如来及佛境界。不动於空度诸吾我有四大相。

  • 唐宋传奇集·鲁迅

    唐宋传奇小说选集。鲁迅于1927年编成,北新书局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次重印,以1956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印本校勘最精,并有校勘记附于书后,最为通用。全书分8卷,前5卷为唐代传奇,第6卷为传奇小说的作者和时代存疑,

  • 石洞集·叶春及

    诗文集。明叶春及(1532—1595)撰。十八卷。春及,字化甫,号石洞,归善(今广东惠阳)人。嘉靖举人。隆庆初授教谕,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都人传诵。迁惠安令。民感其德。寻引归。后以艾穆荐起郧阳同知,入为户部郎中卒。工

  • 灵枢悬解·黄元御

    医经著作。九卷。清黄元御(坤载)撰成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作者在学术思想上遵经据典,主张“理必《内经》”,认为“《灵枢》乃《素问》之原,凡刺法、腧穴、经络、脏象,皆自《灵枢》发之,而错乱舛互亦与《素问》相

  • 注维摩诘经·僧肇

    凡十卷。后秦僧肇撰。全称维摩诘所说经注。又作注维摩、注维摩、注维摩经、净名集解。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鸠摩罗什译出维摩经之后,僧肇遂根据其师之说与道生、道融之说而发抒己见,阐释维摩经之旨意,完成此书,成为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