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惠言

张惠言字皋文,江苏武进人。嘉庆四年(一七九九)进士,官编修,七年(一八○二)卒。)距生乾隆二十六年(一七六一),年四十二。少为词赋,尝拟司马相如、扬雄之文。深於易学。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国朝先正事略》卷三十六《经学传》)著有《茗柯文集》及《茗柯词》。其《词选序》略云:“词者,盖出於唐之诗人,采乐府之音,以制新律,因系其词,故曰词。其缘情造端,兴於微言,以相感动,极命风谣里巷男女哀乐,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耍眇,以喻其致,盖诗之比兴,变风之义,骚人之歌,则近之矣。”自张选出而词体遂尊。朱孝臧题其《茗柯词》云:“回澜力,标举选家能。自是词源疏凿手,横流一别见淄渑。异议四农生。”(《彊村语业》卷三)四农为潘德舆字,尝谓:“张氏词选,抗志希古,标高揭己,宏音雅调,多被排摈,五代、北宋,有自昔传诵,非徒只字之警者,张氏亦多恝然置之。”(《与叶生书》)要之清词至常州派出而体格一变,实受此选之影响,馀波至晚近,犹未尽绝,真所谓《词源疏凿手》也。惠言甥董士锡,字晋卿,能传其学。至周济《宋四家词选》出,加以扩充,而词派以成,此清词之一大关键也。(参考拙作《论常州词派》)

○木兰花慢

〔杨花〕

尽飘零尽了,何人解当化看?正风避重帘,雨回深幕,云护轻幡。寻他一春伴侣,只断红相识夕阳间。未忍无声委地,将低重又飞还。疏狂情性,算凄凉耐得到春栏。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清寒。收将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绕云山。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

【评】谭献曰:撮两宋之菁英。(《箧中词》三)

○水调歌头五首

〔春日赋示杨生子〕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铭斜。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难道春花开落,更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榆案:依律应上二下三,此句作上一下四,殊为不合。)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带芥近如何?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看到浮云过了,又恐堂堂岁月,一掷去如梭。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

疏廉卷春晓,胡蝶忽飞来。游丝飞絮无绪,乱点碧云钗。肠断南春思,黏著天涯残梦,胜有首重回。银蒜且深押,疏影任徘徊。罗帷卷,明月入,似人开。一尊属月起舞,流影入谁怀?迎得一钩月到,送得三更月去,莺燕不相猜。但莫凭栏久,重露湿苍苔。

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朅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千古意,君知否?只斯须。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容易众芳歇,莫听子规呼。

长鑱白木柄,刮破一庭寒。,三枝两枝生绿,位置小窗前。耍使花颜四面,和著草心千朵,向我十分妍。何必兰与菊,生意总欣然。晓来风,夜来雨,晚来烟。是他酿就春色,又断送流年。(榆案:此句句律误同前。)便欲诛茅江上,只恐空林衰草,憔悴不堪怜。歌罢且更酌,与子绕花间。

【评】谭献曰:匈襟学问,酝酿喷薄而出,赋手文心,开倚声家未有之境。(《箧中词》三)陈廷焯曰:皋文《水调歌头》五章,既沈郁,又疏快,最是高境。陈、朱虽工词,究曾到此地步否?不得以其非专门名家少之。热肠郁思,若断仍连,全自风、骚变出。(《白雨斋词话》四)

○相见欢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梅花雪,犁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评】谭献曰:信手拈来。(《箧中词》三)

○木兰花慢

〔游丝同舍弟翰风作〕

是春魂一缕,销不尽,又轻飞。看曲曲回肠,愁侬未了,又待怜伊。东风几回暗翦,尽缠绵未忍断相思。除有沈烟细袅,闲来情绪还知。家山何处?为春工容易到天涯。但牵得春来,何曾系住?依旧春归。残红更无消息,便从今休要上花枝。待祝梁间燕子,卫他深度帘丝。

【评】谭献曰:屈曲洞达。(《箧中词》三)

○玉楼春

一春长放秋千静,风雨和愁都未醒。裙边馀翠掩重帘,钗上落红伤晚镜。朝云卷尽雕栏暝,明月还来照孤凭。东风飞过悄无踪,却被杨花微送影。

【评】谭献曰:善学子野。(《箧中词》三)

○风流子

〔出关见桃花〕

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叠障东还。人何在?柳柔摇不定,草短绿应难。一树桃花,向人独笑;颓垣短短,曲水弯弯。东风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删。不为寻春较远,辜负春栏。念玉容寂寞,更无人处,经他风雨,能几多番?欲附西来驿使,寄与春看。

右张惠言词十首,录自《茗柯词》。

猜你喜欢
  今传是楼诗话 十五·王揖唐
  第二十六回 真义女全忠全孝·陈端生
  第十一回 菜里藏金传书送饭·佚名
  第三折·佚名
  王晔·隋树森
  草泽狂歌卷五·王恭
  杜诗攟卷一·唐元竑
  提要·乾隆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二·黄昇
  卷四百八十九·曹学佺
  横浦诗钞·吴之振
  卷一百五·吴之振
  卷六百七十八·佚名
  卷一百六十九·佚名
  卷十四·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二出 谲计·李渔

    〖半剪梅〗(副净、净引众上)(副净)奇兵忽至类天兵。(净)智比陈平,巧过陈平。(副净)咱们出山以来,攻破许多城池,杀伤无数官吏。只是人马不多,立脚不住,还不好据守地方。权且流来流去,一来搜刮些金宝,以助军需;二来搅乱他的军心,使彼此不

  • 卷九十四·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九十四兵部主事陈焯编丁鹤年【字鹤年回回人穆尔丹官武昌因家焉鹤年遂以丁为姓其长兄吉雅摩迪音字元德次兄鄂拉实克丹字允中至正间并举进士鹤年诗典丽清醇天姿既高而学力

  • 七言律诗·刘因

    春阴淡淡春云暖更轻,一身酒力若云生。无人也笑乐所使,未醉先休气始平。时雨霑祜或有蘖,微风著物不闻声。人生日用本无事,闲倚西窗候晚晴。秋日有感自恐规模日蹙然,毎便孤坐静无边。仰观俯察无多地,往古来今共此天。或知或愚

  • 卷二百三十六·表第二十七·脱脱

        宗室世系二十二      《宋史》 元·脱脱等

  • ●卷三十·陶宗仪

      ◎印章制度《周礼 玺节》郑氏注云:&ldquo;玺节者,今之印章也。&rdquo;按许慎《说文》云:&ldquo;印,执政所持信也。&rdquo;徐锴曰:&ldquo;从爪,手以持信也。&rdquo;卫宏曰:&ldquo;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惟其所好。然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正德十五年春正月庚寅朔 上在南京诣 孝陵谒见是日文武群臣于奉天门行遥贺礼 皇太后 皇后受命妇朝贺于宫中○工部奏浣衣局寄养幼女甚众岁用柴炭至十六万斤宜增给许之时诸近幸多以幼女为献又累年巡幸所过阅选民间妇女载

  • 卷六十五·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六十五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东方朔字曼倩【师古曰倩音千见反】平原厌次人也【师古曰高祖功臣表有厌次侯爰类是

  • 韦元甫传·刘昫

    韦元甫,年少时学习严格,才思敏捷。原来任滑州白马尉,以吏术出名,主管此地域的采访使韦涉非常器重他,奏请担任支使,与同幕判官锡一同出名。元甫擅长文书,锡擅长咨询,韦涉对他们以诚相待,在当时有“员推韦状”的说法。元甫有才能

  • 卷三百·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宋仁宗皇佑四年刘敞论天久不雨疏曰臣伏以古今之通义主逸而臣劳陛下亲听万机日昃不倦与羣臣等勤矣今又闻以天久不雨之故

  • 卷一百五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五十一 朱批沈翼机奏摺 雍正二年九月十五日提督江西学政翰林院侍读学士【臣】沈翼机谨 奏为恭请 圣安事窃【臣】一介寒微叨沐 天恩命【臣】提督江西学政伏念【臣】才庸识浅膺斯重任 时深

  • 卷二十四·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二十四   宋 王与之 撰质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郑康成曰质平也○郑锷曰物有不齐之价人有争利之心买欲贱卖欲贵价若不平则争竞之端起

  • 欢迎缅甸记者团·太虚

    ──二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作──仰光及缅甸各地新闻记者诸君!诸君拟来吾国访问之消息,还在吾率佛教访问团犹未返国之前。在我抗战已将三年半,最后胜利愈近实现的今日,惠然莅止我抗战司令台的陪都,吾人在热烈欢迎中,实不胜

  •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七日品第四十之一(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众多比丘食后皆集普会讲堂。作如是论议。此须弥山极为广大。非众山之所及。甚奇。甚特。高广极峻。如是。不久当复坏败。

  • 第十五卷·佚名

    地狱品之十一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阿鼻大地狱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黑肚处。是彼地狱第六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如。若何等人。取佛财物而自食用。不还不偿。不信彼业。而复更取。复教他取。为作住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九·澄观

    疏。第二明中后九支者。亦可言十义如前说。隐现行识即言九耳。下当广明疏。然论兼结文总分三段者。其结一文。即疏科经。即前具足诸苦观初。以约十二缘明苦故。总科云文分为二。先别明缘相。后如是众生下结成妄苦。就

  • 注维摩诘经卷第九·僧肇

    菩萨行品第十一是时佛说法于庵罗树园其地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肇曰。至人无常所。理会是邻。如来净名虽服殊处异。然妙存有在。所以来往兴化。共弘不思议道也。因遣问疾。所明若上。今将诣如来封印兹典。故先

  • 卷第二十六·雷庵正受

    嘉泰普灯录卷第二十六 平江府报恩光孝禅寺(臣)僧 (正受) 编 拈古 蒋山佛慧泉禅师二则 举。巴陵示众。祖师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既不是风幡。向甚么处着。有人与祖师作主。出来与巴陵相见。雪窦道。风动。幡动

  • 目录·佚名

    法玺印禅师语录目录卷第一序同安上堂晚参卷第二同安上堂卷第三龙门上堂越山升座卷第四清化上堂晚参卷第五小参普说示众茶话卷第六法语卷第七勘验机缘参见机缘卷第八书启卷第九真赞自赞卷第十颂古偈诗卷第十一佛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