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回 东斗君云霄被谪

第一卷/第一回东斗君云霄被谪陈寅恪评:

再生缘之文,质言之,乃一叙事言情七言排律之长篇巨制也。弹词之作品颇多,鄙意再生缘之文最佳,微之所谓“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属对律切”,实足当之无愧,而文词累数十百万言,则较“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者,更不可同年而语矣。世人往往震矜于天竺希腊及西洋史诗之名,而不知吾国亦有此体。外国史诗中宗教哲学之思想,甚精深博大,虽远胜于吾国弹词之所言,然止就文体立论,实未有差异。弹词之书,其文词之卑劣者固不足论。若其佳者,如再生缘之文,则在吾国自是长篇七言排律之佳诗。在外国亦与诸长篇史诗,至少同一文体。寅恪四十年前常读希腊梵文诸史诗原文,颇怪其文体与弹词不异。然当时尚不免拘于俗见,复未能取再生缘之书,以供参证,故禁不敢发。荏苒数十年,迟至暮齿,始为之一吐,亦不顾当世及后来通人之讪笑也。(《论再生缘》)

郭沫若评:

这的确是一部值得重视的文学遗产,而却长久地被人遗忘了。不仅《再生缘》被人看成废纸,作为蠹鱼和老鼠的殖民地,连陈端生的存在也好像石沉大海一样,迹近湮灭者已经一百多年。无怪乎陈寅恪先生要那样地感伤而至于流泪:“彤管声名终寂寂,……怅望千秋泪湿巾”。这不是没有理由的。(《序〈再生缘〉前十七卷校订本》)

郭沫若评:陈端生的确是一位天才作家,她的《再生缘》比《天雨花》好。如果要和《红楼梦》相比,与其说《南花北梦》,倒不如说《南缘北梦》。(《〈再生缘〉前十七卷和它的作者陈端生》)

郭沫若评:就这样,从去年十二月以来,到最后核校完毕为止,我算把《再生缘》返覆读了四遍。我每读一遍都感觉到津津有味,证明了陈寅恪的评价是正确的。他把它比之于印度、希腊的古史诗,那是从诗的形式来说的。如果从叙事的生动严密、波浪层出,从人物的性格塑造、心理描写上来说,我觉得陈端生的本领比之十八九世纪英法的大作家们,如英国的司考特(scott,公元一七七一年———一八三二年)、法国的斯汤达(stendhal,公元一七八三年———一八四二年)和巴尔塞克(balzac,公元一七九九年———一八五o年),实际上也未遑多让。他们三位都比她要稍晚一些,都是在成熟的年龄以散文的形式来从事创作的,而陈端生则不然,她用的是诗歌形式,而开始创作时只有十八九岁。这应该说是更加难能可贵的。(《序〈再生缘〉前十七卷校订本》)

第一回东斗君云霄被谪

诗曰:静坐芸窗忆旧时,每寻闲绪写新词。纵横彩笔挥浓墨,点缀幽情出巧思。

论事可关忠孝事,评诗原是拙愚诗。知音未尽观书兴,再续前文共玩之。

闺帏无事小窗前,秋夜初寒转未眠。灯影斜摇书案侧,雨声频滴曲栏边。闲拈新诗难成句,略检微词可作篇。今夜安闲权自适,聊将彩笔写良缘。自古云,婚姻五百年前定。我观来,成败之由总在天。骏马常驮村汉走,巧妻每伴拙夫眠。这些多是循环理,须信其间非偶然。有一等,才子佳人成伉俪,多应前世有盟缘。若非两意相关切,便是同心契爱全。或为参差难遂愿,故而今世又牵连。如其美恶无嫌忌,安得还偕再世缘。因甚书中谈及此?这情由,却同此集事相关。说一番,悲欢离合新奇语。《再生缘》,三字为名不等闲。

却说《玉钏缘》书内,只有谢玉辉一人为首,他于大宋朝中,占尽荣华富贵。真个是:

少年早挂紫罗衣,美貌佳人作众妻。画戟横挑胡虏惧,绣旗远布姓名奇。人间富贵荣华尽,膝下芝兰玉树齐。美满良缘留妙迹,过百年,又归正果上清虚。虽然说,风流一世无惆怅,尚有余情未尽题。郑氏如昭商客女,于归谢府作偏妻。德性温柔无妒忌,仁心慷慨少嫌疑。敬公姑,晨昏不缺饥寒礼。和姊妹,闺阁无争大小仪。如此为人真可羡,正应该,同胶似漆作夫妻。偏怀身孕临盆晚,谢玉辉,暗信谗言致见疑。便令贤人怀抱恨,冤情虽白怨犹遗。若非生子如亲父,一旦清明化作虚。长斋一世修真性,得作仙宫执拂姬。虽则上天成正果,前生景况尚依依。更兼美妇陈芳素,也得修行上太虚。玉皇封作焚香女,一点痴心未肯离。这时候,早巳大元登九五。英明世祖定华夷。江山传至元朝帝,新主龙飞国礼齐。异域来朝真大治,边疆不扰果咸宜。九重有德天心顺,要选英才佐衮衣。

话说一日王母娘娘千秋寿诞。玉皇遣十洲三岛神仙,三十三天星主,同向瑶池庆祝良辰。

王母娘娘设寿筵,蟠桃大会待群仙。千层瑞气漫三界,五色明霞照九天。齐叫一声称万寿,乐声满座祝千秋。方献蟠桃呈上座,东斗星,凝眸良久忽思凡。但见诸妻均在席,人人端肃正云冠。前生恩爱为夫妇,今日相逢无一言。思及如昭贤淑女,半生未尽好姻缘。曾云后世成连理,不道仍然在此间。想到其间心惨淡,回眸低语叫婵娟。君家可记前生语,一段幽情尚未完。今日蟠桃来祝寿,不知芳意若何般。神姬低首常吁气,惊动娘娘问事端。出席言称无此理,互相私语论姻缘。一尘不染归仙界,怎又生心出此言。太白星君须上奏,任凭天帝降皇宣。娘娘旨下皆惊骇,太白登时拜九天。玉皇九霄闻所奏,传宣神女共星官。须臾召入仙阶下,天帝生嗔拍案言。想汝前生为谢姓,少年富贵列朝班。珠帘深处人如玉,紫阁高耸品若山。寿近百年归上界,有何不足忽思凡。既然私语姻缘事,谪向人间走一番。再及焚香芳素女,原因悲怨故修仙。今朝并谪人间去,满却前生夙世缘。吩咐金星查善恶,人间谁姓最为贤。长庚奉旨忙详察,俯仰仙阶顿首言。

启陛下得知:大元世祖朝内,有一位都督皇甫敬,三代忠良,广多善行。十五年之后,当有危困之灾。如以东斗星送他为子,方保得难满团圆。再及尚书孟士元,世代祖先积德,该谪执拂神姬为女,以与皇甫姓联姻。如陈芳素一女,可以悉凭托生,不必更查善恶。天帝曰:依卿所奏,传旨东斗星降与皇甫敬为儿,执拂女降与孟士元为女,以配百年夫妇。陈芳素降与苏姓为女,以作东斗星之妾。再及捧圭仙女曹燕娘,只为生前嫉妒,现在泉下悲哀,尚未超升仙界。今日令其托生于皇甫敬之仇家刘氏为女,日后仍令作东斗星之妄,以便于中解释冤仇。此世托生之后,若肯洗心改过修善,再归本位未迟。钦哉谢恩。天帝旨下,太白星君复奏道:人间第二朝,玉帝已遣金童转世,当谪玉女托生为后,望陛下一并发放为要。

天帝言称不可停,速差玉女去投生。母仪天下为君后,也谪忠良皇甫门。一旨下时齐谢圣,东斗星,复临元世作功臣。幢幡宝盖前边引,御乐仙音后面行。

这正是,不为上界神仙客,愿作凡间富贵人。分路投生且慢表,且将出处叙分明。

话说大元世祖朝中,有一位少年豪杰复姓皇甫名敬,表字亭山。娶妻尹氏良贞。十五完姻,十六应试。中过武状元,拜大将军出征,三年血战。后来太平无事,天子加封统辖十三省京营都督之职,方才迎接夫人入京同住。

年少威风挂战袍,三年血战立功劳。同妻尹氏衙中住,富贵时光容易消。廿一之年还乏子,因思后代甚心焦。单传一脉无昆仲,全望生儿袭锦袍。如若绝嗣无一子,祖宗香火便萧条。夫人每劝收姬妾,都督无心娶阿娇。说道是,命里有来终是有,命中无子也徒劳。闱帏不用多姬妾,皇甫敬,但求天意赐儿曹。夫人遂许三年素,净室焚香不惮劳。惟愿上天怜此念,降生一子继宗祧。果然神佛多灵应,渐渐怀妊粗了腰。面上桃花消一半,樽前玉食减分毫。重身不比寻常体,腹大腰粗立不牢。都督亭山心喜悦,这正是,上天不肯绝英豪。请医调治夫人体,早晚殷勤问几遭。不觉光阴容易过,又早是,仲秋天气草萧萧。

却说皇甫夫人身怀六甲,已过十二个月尚未生养。夫妇们又添了一番忧虑。其时却值八月十五将近黄昏时候。在明间里摆下一桌小宴,都督与夫人对饮玩月。但见那:

满院微风露气团,桂花送香到疏帘。西墙初照娟娟月,万里无云净碧天。尹氏夫人方饮酒,忽然不快变花颜。手中放下黄金盏,出席言称暂去眠。都督见言忙问讯,方知玉体欠平安。亲身送入香房内,唤婢相陪侍榻前。自己仍归堂内饮,卷帘对月尽余欢。举杯长叹双眉皱,何事华堂得子难。十二月来还未养,好教我,英雄难止泪潸潸。不言都督心悲感,且表夫人在里边。方始朦胧垂二目,悠悠一梦出房间。梦中身立庭前看,只见祥云下碧天。隐隐仙音分妙曲,飘飘宝盖荡轻烟。前边一位娘娘至,五色云中金凤冠。满面春风云内立,低头指点口开言。

-----

猜你喜欢
  卷七百六十一·彭定求
  赵通判·唐圭璋
  董德元·唐圭璋
  赵祯·唐圭璋
  第十出 讲武·李渔
  巻一·黄昇
  竹坡词巻一·周紫芝
  巻十三·刘履
  半夜深巷琵琶·徐志摩
  卷八十九·曹学佺
  卷八百六十一·佚名
  卷八百四十七·佚名
  卷七十五·徐倬
  石延年词作鉴赏·佚名
  书竹斋先生诗集后·王冕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沈元实·唐圭璋

      待考。   水调歌头   金关五云时,玉座太微间。凌虚新就燕间,宣唤待臣班。丹扆坐移前席,禁漏声传高阁,喜气满龙颜。天语眷畴昔,政路稳跻攀。   酒如渑,香袅穗,寿南山。橙黄橘绿,樽前辉映菊花团。清晓晾风凝霜,晴昼秋

  • 第二折·王实甫

    (长老引行者上)(长老云)明心不把优花捻,见性何须贝叶传。日出冰消原是水,回光月落不离天。贫僧是这白马寺中长老。为贫僧积功累行,累劫修来,得悟大乘三昧,住持在此寺,朝参暮礼。今日上堂做罢好事,在此闲坐。行者,山门前觑者,看

  • 东观集卷二·魏野

    宋 魏野 撰四十自咏闲心虽不动记性觉潜衰棋退难饶客琴生却问儿手慵农噐信身散道装知笔砚将何用天隂改旧诗喜大孙状元见访道同忘贵贱陋巷每频看相见惟呼字留题不着官狂吟无所忌静坐有余欢却恨归公署堂防宿难谢师刑

  • 援江西篇第十·王闿运

    直省分疆,同于一统,而其私财力也甚于列国,利害不相及故也。自张芾、蒋文庆委祸江南,而寇难踵至,或死或困。智者鉴之,则曾国藩治水陆军,以应江忠源,胡林翼竭湖北以事九江、安庆,肫肫乎其忠乎,燀々乎其威也,不求功名,功名固成。然自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六十七·佚名

    嘉靖二十九年十一月庚寅朔 命署都督佥事成勋孙勇高秉元种继各充京营副将署都指挥佥事陶希皋许策王玉叶继文赵承懋萧镇赵应魏民黄恩栾擎刘秉中赵卿吴尚贤伯昂张世武田震王三锡茂镇刘芳施宽孙承宗署都督佥事刘鼎云冒原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十三·佚名

    嘉靖元年四月丁丑朔时享 太庙奉 武宗毅皇帝神主诣庙享祀○戊寅赠给事中席彖为光禄寺少卿赐祭一坛彖先以言事被谪 上登极诏复其官未任卒吏部请量加恤典故有是命○南京山西道试御史江良材服阕复除山东道○兵部奏汰燕山

  • 敬翔传·薛居正

    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人。唐神龙年间平阳王敬晖的后代。曾祖敬琬,是绥州刺史。祖父敬忻,为同州掾吏。父亲敬衮,任集州刺史。敬翔爱好读书,特别擅长于文章写作,应用敏捷自如。乾符年间,考进士落第。到黄巢攻陷长安,才东出函谷关

  • 隐公卷二(起二年,尽四年)·何休

    二年,春,公会戎于潜。(凡书会者,恶其虚内务,恃外好也。古者诸侯非朝时不得逾竟。所传闻之世,外离会不书,书内离会者,《春秋》王鲁,明当先自详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故略外也。王者不治夷狄,录戎者,来者勿拒,去者勿追。东方曰夷,南方曰

  • 清夜钟·石成金

    陈眉公格言诗云:“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只享只今乐,一枕南窗午梦长。”又云:“不会谋生不读书,数竿修竹是吾庐。近来学得长生法,卖尽痴呆又卖愚。”不痴不慧,不慧不痴。苏东坡述怀《行香

  • 卷九·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九衍要道之义君臣易干彖传曰首出庶物万国咸宁程颐传曰天爲万物之祖王爲万邦之祖乾道首出庶物而万彚亨君道尊临天下而四海从王者体天之道则万国咸宁也坤六三含章

  • 第八 摩篇 2·王诩

    【原文】古之善摩者,如一操一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①而人不知,主兵日胜②而人不畏也”。圣人谋之于一陰一,故曰“神”;成之于一陽一,故曰“明”③。所谓“主事日成者”,积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积

  • 管子轻重十六·马非百

    轻重丁右石璧谋 右菁茅谋元材案:本书各篇均无于正文后及标题下另加子目者,独本篇有之而又不全。依现有二子目之例,则下文及《揆度》、《轻重甲》、《乙》与《戊》各篇每段皆应另加子目。至少本文所谓&ldquo;峥丘之谋&rd

  • 卷六·佚名

    △感应品第十九善男子,时大众天乾闼婆及世人。五体礼婆罗门足。叉手合掌种种句义偈赞叹已,善男子,时海济婆罗门。於宝藏如来前。右膝著地。应时大地震动周匝。十方佛刹微尘数佛土普极震动。巨峨踊没悉极倾遥复现大光明雨

  • 西方合论 第六卷·袁宏道

    西方合论 第六卷第六称性门夫一切贤圣。称心而行。法性无边。行海叵量。是故或一刹那中。行满三祇。或恒河沙劫。未成一念。飞空鸟迹。辨地位之分齐。泪日风花。明过现之影像。无胫而走。舍阿弥以何之。不疾而

  • 卷之三·德清

    八十八祖传赞卷之三匡庐憨山释 德清 述秀水寓公 高承埏 补嘉兴上士 钱应金 较青原思禅师传吉州青原山行思禅师。本州安城刘氏子。幼出家。每群居论道。师惟默然。后闻曹溪。往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

  • 查第格·伏尔泰

    中篇小说。伏尔泰著。作于1747年。主人公查第格是古代巴比伦的居民,他力求明哲保身、与人为善,但每做一件好事,得到的却是一场灾难。后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同王后阿斯黛丹结婚,并被臣民拥戴为国王,得到美满的结局。作者

  • 陶山集·陆佃

    诗文别集。 北宋陆佃(1042—1102)撰。十六卷。佃字农师,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之祖。熙宁进士,官授蔡州推官,郓州教授,国子监直讲等,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未几出知亳州。佃少从王安石学经,为政不以新法为是。有集

  • 金台集·迺贤

    元诗别集。2卷。廼贤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苏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四库全书》所收为明末藏书家毛晋所刊《元人十种诗》本,此外尚有诵芬室影刊元刊本,两种版本都来源于同一元刊本,内容完全一样。卷首有至正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