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寒山诗集附録

丰干诗

余自来天台凡经几万廻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来逍遥絶无闹忘机隆佛道世间岐路心众生多烦恼兀兀沉浪海漂漂轮三界可惜一灵物无始被境埋电光瞥然起生死纷尘埃寒山特相访拾得常往来论心话明月太虚廓无碍法界即无边一法普徧该

本来无一物亦无尘可拂若能了逹此不用坐兀兀

拾得诗

我见顽钝人灯心拄须弥蚁子齧大树焉知气力防学咬两茎菜言与祖师齐火急求懴悔从今輙莫迷我见出家人总爱吃酒肉此合上天堂却沉归地狱念得两巻经欺他市俗岂知俗人大有根性熟屡见月光明照烛四天下圆辉挂大虚莹浄能潇洒人道有亏盈我见无衰谢状似摩尼珠光明无昼夜我劝出家軰须知教法深专心求出离輙莫染贪媱大有俗中士知非不受金故知君子志任运听浮沉少年学书剑叱驭到京州闻伐匈奴尽娑婆无处逰归来翠岩下席草枕清流壮士志朱绂猕猴骑土牛无事常快活唯有隐居人林花长似锦四季色常新或向岩闲坐旋瞻丹桂轮虽然身畅逸犹念世间人迢迢山径峻万仭险厄危石桥莓苔緑时见片云飞瀑布悬如练月影落潭辉更登华顶上犹待孤鹤期松月冷飕飕片片云霞起匼匝几重山纵目千万里谿潭水澄澄彻底镜相似可贵灵台物七寳莫能比水浸泥弹丸思量无道理浮泡梦幻身百年能几几不解细思惟将言长不死诛剥垒千金留将与妻子余住无方所盘礴无为理时涉盘山或翫香林寺寻常只是闲言不干名利东海变桑田我心谁管你左手握骊珠右手执慧剑先破无明贼神珠吐光焰伤嗟愚痴人贪爱那生厌一堕三途间始觉前程险般若酒泠泠饮多人易醒余住天台山凡愚那见形常逰深谷洞终不逐时情无愁亦无虑无辱也无荣诸佛留藏经只为人难化不唯贤与愚个个心搆架造业大如山岂解怀忧怕那肯细寻思日夜怀奸诈养児与娶妻养女求媒娉重重皆是业更杀众生命聚集防亲情总来防盘饤目下虽称心罪簿先注定得此分叚身可笑好形质靣貌似银盘心中黑如漆烹猪又宰羊夸道甜如蜜死后受波叱遮莫称寃屈佛哀三界子总是亲男女恐沉黑暗坑示仪垂化度尽登无上道俱证菩提路教汝痴众生慧心勤觉悟佛舍尊荣乐为愍诸痴子早愿悟无生办集无上事后来出家者多縁无业次不能得衣食头钻入于寺我诗也是诗有人唤作偈诗偈总一般读时须仔细缓缓细披寻不得生容易依此学修行大有可笑事有偈有千万卒急述应难若要相知者但入天台山岩中深处坐説理及谈共我不相见对靣似千山世间亿万人靣孔不相似借问何因縁致令遣如此各执一般见互説非兼是但自修巳身不要言他巳寒山自寒山拾得自拾得凡愚岂见知丰干却相识见时不可见覔时何处覔借问有何縁向道无为力从来是拾得不是偶然称别无亲眷属寒山是我兄两人心相似谁能狥俗情若问年多少黄河几度清若解捉老防不在五白猫若能悟理性那由锦绣包眞珠入席袋佛性止蓬茅一羣取相汉用意总无交运心常寛广此则名为布辍巳惠于人方可名为施后来人不知焉能防此义未设一庸僧早拟望富贵狝猴尚教得人可不愤发前车既落坑后车须改辙若也不知此恐君恶合杀比来是夜乂变即成菩萨踯躅一羣羊沿山又入谷防人贪竹塞且遭豺狼逐元不出孳生便将充口膓从头唤至尾无余肉闲入天台洞访人人不知寒山为伴侣松下噉灵芝毎谈今古事嗟见世愚痴个个入地狱那得出头时古佛路凄凄愚人到却迷只縁前业重所以不能知欲识无为理心中不挂丝生生勤苦学必定覩吾师各有天眞佛号之为寳王珠光日夜照妙卒难量肓人常兀兀那肯怕灾殃唯贪婬泆业此軰实堪伤常饮三毒酒昏昏都不知将钱作梦事梦事成鐡围以苦欲舍苦舍苦无出期应须早觉悟觉悟自归依后来出家子论情入骨痴本来求解脱如何受驱驰终朝逰俗舍礼念作威仪博钱沽酒吃翻成客作児男女为婚嫁俗务是常仪自量其事力何用广张施取债夸人我论情入骨痴杀他鸡犬命身死堕阿鼻世上一种人出性常多事终日傍行衢不离诸酒肆为他作保见替他説道理一朝有乖张过咎全归你银星钉秤衡緑丝作秤纽买人推向前卖人推向后不顾他人怨唯言我好手死去见阎王背后挿扫箒闭门私造罪凖拟免灾殃被他恶部童抄得报阎王纵不入镬汤亦须卧鐡牀不许顾人替自作自身当出家求出离哀念苦众生助佛为扬化令教选路行何曾解救苦恣意乱纵横一时同受溺俱落大深坑嗟见多知汉终日枉用心岐路逞喽啰欺谩一切人唯作地狱滓不修来世因忽尔无常到定知乱纷纷世有多解人愚痴学闲文不忧当来果唯知造恶因见佛不解礼覩僧倍生嗔五逆十恶軰三毒以为邻死定入地狱未有出头辰

出家要清闲清闲即为贵如何尘外人却入尘埃里一向迷本心终朝役名利名利得到身形容已顦顇况复不遂者虚用平生志可怜无事人未能笑得汝

可笑是林泉数里勿人烟云从岩嶂起瀑布水潺潺猿啼畅道曲虎啸出人间松风清飒飒鸟语声关关独步绕石涧孤陟上峰峦时坐盘陀石偃仰攀萝沿遥望城隍处唯闻闹喧喧

嗟见世间人个个爱吃肉椀楪不曾干长时道不足昨日设个斋今朝宰六畜都縁业使牵非干情所欲一度造天堂百度造地狱阎罗使来追合家尽啼哭罏子边向火镬子里澡浴更得出头时换却汝衣服

嗟见世间人永刼在迷津不省若个意修行徒苦辛三界如转轮浮生若流水蠢蠢诸品贪生不觉死汝防朝垂露能得防时子

悠悠尘里人常乐尘中趣我见尘中人心多生悯顾何哉悯此流念彼尘中苦

无去无来本湛然不拘内外及中间一颗水晶絶瑕翳光明透满出人天

云山叠叠几千寻路絶人踪隐自深碧涧清流多胜境时来鸟语合人心

自笑老夫筋力败偏恋松岩爱独防可叹徃年至今日任运还同不繋舟

自从到此天台寺经今早巳几冬春山水不移人自老见却多少后生人

君不见三界之中纷扰扰只为无明不自了一念不生心路絶无去无来不生灭

猜你喜欢
  京镗·唐圭璋
  臨漢隱居詩話 全文·魏泰
  第二十六出 桥会·陆采
  楔子·佚名
  第五出 仗侠·叶宪祖
  张天师断风花雪月·臧懋循
  白云樵唱集卷三·王恭
  铁柝歌·徐志摩
  美与爱·闻一多
  巻五·黄大舆
  五集卷七十八·乾隆
  卷四·梅鼎祚
  卷五十二·高棅
  外集卷六·陈元龙
  卷三百十六·陈廷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乐苑衍録卷二·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衍録卷二明 梅鼎祚 编总论【原古 体例 名义声律 品藻】九代咏歌志合文财黄歌断竹质之至也唐歌在昔则广於黄世虞歌卿云文於唐时夏歌雕墙缛於虞代商周篇什丽於夏年至於序志述时其揆一也【文心雕

  • 卷三百七十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十 岳正 游栢林寺 晓从招提游同袍胜云集中有缁衣流恐是遁远匹儒释偶相忘宾主情更密饭我蒲香馔坐我沈檀室相携历观览继目了无极载登大雄殿俯瞰衆僧窟

  • 卷四百八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八十四蠧鱼类五言律咏壁鱼         【唐】李 逺鳞细粉光鲜开书乱眼前透窓疑漏网落砚似流泉潜穴河图内吞钩乙字边莫言鬐鬛小食尽白苹篇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  【宋】

  • 卷八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八十三众山类四言古登会稽刻石山      【晋】王彪之隆山嵯峨崇峦岧嶤傍觌沧州仰拂元霄文命逺会风淳道辽秦皇遐巡迈兹英豪宅基灵阿铭迹峻峤青阳曜景时和气淳修岭増鲜长松挺新飞

  • 卷七·

    <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四溟集> 钦定四库全书 四溟集卷七 明 谢榛 撰 五言排律 送赵兵宪絅夫之宣府 晓发居庸道征袍霜露侵扬旌度寥廓吹角动萧森残月楼中啸青山马上吟风云占气候亭障足登临狐岭寒城断龙沙秋草深

  • 卷十一 本纪十一·赵尔巽

      ◎高宗本纪二   十一年春正月庚午,以纪年开帙,命减刑。癸未,命庆复进剿瞻对,为李质粹声援。辛卯,赈江苏铜山、安徽宿州等州县饥。甲午,朝鲜入贡。李质粹进攻灵达,班滚之母赴营乞命,仍纵归。上饬其失机。谕庆复督兵前进

  • 卷二十三 肃宗·王夫之

      〖一〗   肃宗自立于灵武,律以君臣父子之大伦,罪无可辞也。裴冕、杜鸿渐等之劝进,名为社稷计,实以居拥戴之功取卿相,其心可诛也。史称颜鲁公颁赦书于诸郡,河南、江、淮知肃宗之立,徇国之志益坚,若以此举为收拾人心之大

  • 大事记续编卷七·王祎

    汉淮阳王更始元年【淮南李宪元年王郎元年梁王刘永元年】解题曰张衡以更始居位人无异望光武初为其将然后即真宜以更始之号建于光武之初春正月刘縯刘秀率下江兵攻甄阜梁丘赐大破斩之縯又破严尤陈茂于淯阳下遂围宛【以本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五·佚名

    弘治七年十二月丙辰朔 上视牲于南郊○丁巳兵科给事中蔚春奏窃见 陛下即位于兹七年灾异叠见亦尝屡下修省之诏而未见消弭意者 圣心所以福乎民者于天心或有未协欤且以近事言之京师雨雹四方地震刘向曰雹者阴胁阳也凡阳盛

  • 吴逆取亡录·姜虬绿

    康熙十二年冬十一月,吴三桂自去其平西亲王爵,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据南反。伪檄所至,叛者四起,势同鼎沸。越五年,僭帝号,旋殪。又三年,王师下南,其孙世自刎,天下大定。余转侧兵间,濒死而幸不死,爰就耳目所及笔之,以见覆亡

  • 立政九败解第六十五·管仲

    人君唯毋听寝兵,则群臣宾客莫敢言兵,然则内之不知国之治乱,外之不知诸侯强弱,如是,则城郭毁坏,莫之筑补,甲獘兵雕,莫之修缮。如是,则守圉之备毁矣。辽远之地谋,边竟之士修,百姓无圉敌之心;故曰:“寝兵之说胜,则险阻不守。”人君唯毋

  • 工女欲入身于晏子晏子辞不受第十一·晏婴

    有工女托于晏子之家焉者,曰:“婢妾,东廓之野人也。愿得入身,比数于下陈焉。”晏子曰:“乃今日而后自知吾不肖也!古之为政者,士农工商异居,男女有别而不通,故士无邪行,女无淫事。今仆托国主民,而女欲奔仆,仆必色见而行无廉也。”遂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正法华经卷第一·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光瑞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千二百。一切无著。诸漏已尽无复欲尘。已得自在逮得己利。生死已索众结即断。一切由已获度无极。已脱于慧心解得度。名曰

  • 救命书·吕坤

    兵书。明代吕坤撰。全书共2卷(一作1卷)。坤有《安民实务》,已著录。作者有感于明代后期兵祸连年、城防废弛,守备不力,遂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撰为是书,希望将士能以此守城保民,免于兵害。内容以城邑防御为主,条列城

  • 得心集医案·谢星焕

    医案。清谢星焕撰。六卷。星焕有《谢映庐医案》 已著录。本书系谢氏遗著,经其次子谢杏园搜集整理,成书于咸丰十一年(1861)。分伤寒、中风、头痛、虚寒、内伤、痿证、痫厥、便秘、癃闭、吐泻、风火、痰饮、疟症、肿胀

  • 章实斋先生年谱·胡适

    《章实斋先生年谱》是胡适在史学方面的代表作。胡适以近代的学术眼光和新的视角 ,总结出章学诚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其精华所在 ,而且突破一般年谱往往对谱主多加隐讳粉饰的作法 ,不但记谱主的长处 ,而且也指出他的不

  • 道宣律师感通录·道宣

    亦称《律相感通传》。佛教感应集。唐道宣撰。一卷(或十卷)。据《法苑珠林》称:唐乾封二年(667)仲春,道宣“逐静修道,遂感冥应”,于是“既承灵属,扶疾笔受,随闻随录,合成十卷”。书分两部分:(1)“初问佛事”,涉及神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