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出 仗侠

【唐多令】〔净赵母上〕苦守未亡年。贫居祇自怜。幸然有女正芳姸。〔旦上〕喜得萱亲身健在。相依傍。免忧煎。 

〔净〕老身赵氏之母。孀居无子。止生这一个女儿。喜得长成。才容双美。已曾许配杜羔秀才为妻。一向好事蹉跎。老身常时萦挂。〔旦〕母亲老景安康。儿心愿足。这些小事。何必挂怀。〔净〕咳。人家生下女儿。直待嫁了人。纔放下做娘的担子。〔旦〕请自消遣则个。 

【桂枝香】〔净〕孀居孤蹇。年时衰倦。膝前无继美佳儿。眼底有能文娇媛。苦愆期少缘。〔旦〕你休苦愆期少缘。但得你老来康健。大家欢忭。〔净〕我意悬悬。但敎连理儿成树。始得忘忧母似萱。 

〔外末扮差官二人丑扮媒婆引众持聘礼上〕一路问来。此间正是赵家了。元来闭门在此。不免扣门则个。开门开门。〔众〕 

【不是路】小户低廛。急叩双镮莫滞延。〔净惊介〕为甚的声喧乱。女儿。你且进去了。我把柴扉试启问何缘。〔旦下净开门见介丑〕赵妈妈。我们奉当朝令狐丞相老爷所差。特来聘你令爱。与补阙李爷做二夫人的。〔净〕阿呀。你们莫胡言。我女儿呵。荆钗已结朱陈眷。纵金屋难敎拥翠钿。〔末〕你这老妇人好不知世事。我老爷便强娶了民间一个女子。打甚幺紧。你也须通变。我老爷呵。熏天炙手难轻撼。料应不免。料应不免。 

〔净〕列位。我女儿委实的许聘与杜羔秀才为妻了。〔丑〕管甚幺杜高杜底。〔背唆众介〕难道来了一场。罢了不成。只将聘礼丢在他家。下午抢他上轿去便了。〔众〕说得是。怕他到甚幺官司去吿了我老爷不成。若再迟延。先锁了这老妇人去问罪。〔净推介众打净倒地丢聘礼下旦急上〕堂前为甚幺喧嚷。阿呀。母亲怎幺跌倒在此。〔扶净起介〕女儿。不好了。当朝令狐丞相差人。要娶你与甚幺李家为妾。我说你已曾许配杜家。他们那裏肯听。强将聘礼留下。说下午就要抢你上轿去。再若迟延。先锁我去问罪。我因推阻。被他们打。〔旦哭介〕如此怎幺好。天那。 

【长拍】寂寂孤身。寂寂孤身。寥寥庭院。并没个外人厮见。谁行指引。向朱门漏泄婵娟。忽地祸从天。我寸衷匪石。肯容轻转。忍使乔郞怀碧玉。挥毫重赋绿珠篇。奴旣不肯失身。亦不贻累母亲。若他强逼成姻眷。拚一个珠沈玉碎。蚤赴黄泉。 

〔净哭介〕咳好苦。天那。 

【短拍】黯黯愁魂。黯黯愁魂。茕茕暮景。止留将一女身边。送与恶姻缘。少不得活离死怨。女儿。你且慢死。待做娘的先死了。或者得他怜念。有个舍放你的日子。拚把残年断送。生博取你夫妇永团圆。 

〔旦〕母亲快不要这般说。孩儿死的是。〔净〕还是娘死的是。〔抱哭介小旦上〕 

【霜天晓角】芳邻姊妹。朝夕多欢契。为甚喧声鼎沸。忙来取问因依。 

〔见介〕妹子听得姐姐家裏喧嚷。特来探望。为何这般痛哭。〔净〕鱼家姐姐。我家祸事从天而降。如何是好。〔小旦〕妈妈。有甚祸事。〔净〕令狐丞相要为甚幺李补阙娶妾。倚恃权势。平白地差人来。要强娶我女孩儿。〔小旦〕妈妈。你回他说。许聘人的便了。〔旦〕便是。那些人如狼似虎。不容母亲分辨。〔净〕老身说得两句。他们便把我来推倒。强留聘礼在此。说下午就要来抢去。怎幺区处。〔旦哭介〕母亲。如今再没甚幺区处。待孩儿一死。就了事了。〔净哭介〕我的儿。你若死了。教我倚靠那一个。我左右将死的年纪了。不如待我死罢。〔旦〕母亲。那有个为了孩儿叫母亲死的道理。况且你死了。也济不得孩儿的事。不如待孩儿死的好。〔净旦抱哭介〕 

【忆多娇】痛数奇。事不虞。祸遘当权怎设施。炙手熏天力怎支。要强娶娇姿。强娶娇姿。怎把牢笼脱离。 

〔小旦背介〕你看他母子痛伤。不觉使人酸鼻。我左右不曾许人。拚舍此生。救他两命。有何不可。〔转介〕妈妈和姐姐且省愁烦。妹子情愿与你们解围。〔净旦〕姐姐怎幺样解得我们的围。〔小旦〕姐姐已受杜郞之聘。义难更改。妹子幸未字人。不如待我替姐姐去了。救你母子两命。有何不可。〔旦〕这是奴家苦命所招。怎幺到累及妹妹。〔小旦〕做妹子的平日与你怎幺样相处。若优游无事。日逐往来。一旦有事。便掉臂不顾。岂是人之所为。况且你有妈妈在堂。不忍分离。我孑然一身。有何挂碍。何不替姐姐去走一遭。我与你 

【前腔】朝夕俱。情意孚。拚得孤身救你两命危。比似夜出荥阳解楚围。〔净〕我儿。鱼家姐姐旣有这等高谊。我们拜谢。〔同拜介〕谢得提携。谢得提携。使我牢笼脱离。 

【斗黑麻】〔小旦〕我一缕微躯原贱同侍儿。你两口无虞我心甘贯鱼。妈妈。自古为朋友者死。我今日此举。何劳你们相拜谢。感恩私。只有一件。还须厚赂居间。免使临期露机。〔合〕苍天鉴知。前途望护持。从此牵肠。从此牵肠。试问重逢甚时。 

〔旦〕昔卫寿窃旄以代兄。纪信忍烹而诳楚。妹妹的意气。何忝于两人。 

【前腔】我母子顚连似寒灰可欺。你慷慨周旋似阳和再吹。矜义侠。敢捐躯。古有黄屋将军。今属靑闺黛眉。〔合〕苍天鉴知。前途望护持。从此牵肠。从此牵肠。试问重逢甚时。 

〔旦出钗介〕奴家感激妹妹厚恩。无物表意。这对碧玉鸾鎞。原是奴家聘物。今送与妹妹。以为拢头之用。〔小旦〕旣承厚情。妹子不敢推却。但是姐姐聘物。妹子怎敢独取。不如与姐姐各执一枝。它日见此鸾鎞。就如对面了。〔旦〕说得有理。〔分钗介〕 

【鹧鸪天】寻生替死德无伦。剖玉分钗各怆神。惟有感恩幷积恨。万年千载不成尘。 

〔旦先下众上抢小旦下净吊场〕且住。鱼家姐姐虽则去了。还怕中途有变。明日黄道吉日。不免迎杜郞过门赘亲。绝了后患。多少是好。正是早谐男女愿。永断是非门。〔下〕 

猜你喜欢
  韦骧·唐圭璋
  ◆张玉娘(兰雪集)·顾嗣立
  第一齣~第十齣·佚名
  第十九出 牝贼·汤显祖
  杜诗攟卷四·唐元竑
  四集卷六十一·乾隆
  二集卷六十八·乾隆
  卷349 ·佚名
  五言巻十三·洪迈
  卷一百五十六·冯惟讷
  唐诗镜卷十七·陆时雍
  巻五·史简
  嵗时杂咏巻三十九·蒲积中
  卷三百四十一·陈廷敬
  乐婉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雅同知琥(正卿集)·顾嗣立

    琥字正卿,可温人。尝家于衡鄂,登天历第。初名雅古,文宗御笔改为雅琥,授奎章阁参书。至元间,行中书,调选广西静江府同知。比上其名,中书正奏授高邮。时广西多寇盗,而琥母老,即移家归武昌待次。马中丞伯庸作序送之,朝士因各为歌诗

  •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第四)·赵晔

      阖闾内传第四   阖闾元年,始任贤使能,施恩行惠,以仁义闻于诸侯。仁未施,恩未行,恐国人不就,诸侯不信,乃举伍子胥为行人,以客礼事之而与谋国政。阖闾谓子胥曰:"寡人欲强国霸王,何由而可?"伍子胥膝进垂泪顿首曰:"臣楚国之亡虏

  • 东都事略卷十·王称

    本纪十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神宗第十一子也母曰钦成皇后陈氏以元丰五年十月十日生后就馆之月隂雨弥旬旣诞天气澄霁六年授镇宁军节度使封宁国公八年封遂宁郡王绍圣三年拜平江镇江军节度使封端

  • 第一百二十二回 真开心帮办扶正 假护法军府倒楣·蔡东藩

      却说三姨太太秋月,又对众人说道:“大帅写完了字,奴又到后面解手去了。一个为大便而死,一个以小解送终,相映成趣。谁知道他会走这条绝路儿呢!当时奴只听得李妈叫一声,大帅要不好了,奴本是提心吊胆的,一听这话,倒把奴急得手

  • 卷二百六·杨士奇

    永乐十六年十一月丁未朔钦天监进永乐十七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颁赐诸王及文武群臣 遣行在太常寺丞赍书谕皇太子曰永乐十七年正月十三日大祀 天地命尔行礼其洁精致斋恪共乃事钦哉○戊申夜有星如弹丸赤色出北斗杓

  • 卷之五百九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三次和会之预测·吴虞公

    北方代表又派定矣。三次和会将开幕矣。法律问题如何解决,事实问题如何磋商,将来结果殊难预料,而一般爱国之士莫不怒焉忧之。语恐其不易有圆满之结果也。河影不敏,妄加揣测,敢断定此三次和会结果必佳。 何以言之,俗语云:“二

  • 第二一二护照同治二年四月二十八日一一五○一—三·佚名

    淡水分府郑,发给通事张乌豆护照,前往香港各口代购白硝钦加府衔、署淡水分府郑为给发护照事。照得彰化逆匪,迭犯大甲,业经调募兵勇,择要严防,各营军火紧急,乏硝配药,在地无处可买,即饬通事张乌豆前往香港各

  • 东汉纪·张居正

    光武帝世祖光武皇帝,是景帝七世孙。举兵诛王莽,兴复汉室,为中兴一代之始祖,故庙号世祖皇帝。原文还至中山,诸将请上尊号,王不听。行到南平棘,诸将固请之,王不许。耿纯进曰:“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于矢石之间者,

  • 达礼麻识理传·宋濂

    达礼麻识理,字遵道,姓怯烈台。其先祖为北方大族,自六世祖始居开平。父名阿剌不花,曾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追封赵国公,谥襄惠。达礼麻识理自幼聪敏,从师学经史,过目即能理解。至正五年(1345)经筛选为译史,更加勤奋学习,士大夫们对

  • 五年·佚名

    (庚午)五年大明正德五年春正月1月1日○戊午朔,臺諫啓曰:「臣等以言官,累日論事,上猶不從,不可就職。義當辭去,然此事大關,故敢啓。今日乃元朝也,無臺諫受賀,甚妨事體。」大司憲洪淑獨啓曰:「永文不合判書,朝廷所知,鄭光世、邊脩等事

  • 卷八 伊训第四·孔颖达

    成汤既没,太甲元年,太甲,太丁子,汤孙也。太丁未立而卒,及汤没而太甲立,称元年。伊尹作《伊训》、《肆命》、《徂后》。凡三篇,其二亡。[疏]“成汤”至“徂后”○正义曰:成汤既没,其岁即太甲元年。伊尹以太甲承汤之后,恐其不能纂

  • 卷三十五·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三十五宋 李明復 撰成公程頤曰成公名黑肱宣公子定王十七年即位成諡也安民立政曰成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無冰謝湜曰寒氣嚴肅則水凝為冰月建丑而無冰冬傷温也天地之氣應則萬物

  • 卷三·黄仲炎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说卷三     宋 黄仲炎 撰庄公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夫人孙于齐谷梁子曰不言氏姓贬之也信斯言也则夫人前乎如齐与闻杀夫之事後乎禚之会祝邱之享显示宣淫之迹而书姜氏者独无贬乎曰春秋书其事即见其

  • 总说·方苞

    总説孟子曰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程子曰有关雎麟趾之意然后可行周官之法度张子曰周礼惟大宰职难看盖无许大心胸记得此复忘彼其他五官便易看止一职也朱子曰周官徧布周密乃周

  • 六妙法门·智顗

    天台大师于都下瓦官寺略出此法门六妙门者。盖是内行之根本。三乘得道之要迳。故释迦初诣道树。跏趺坐草。内思安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因此万行开发。降魔成道。当知佛为物轨示迹若斯。三乘正士。岂

  • 天涯红泪记·苏曼殊

    社会小说,二章,未完。苏曼殊著。载1914年5月《民国杂志》第一卷第一期。小说写清朝末年“天下大乱”,燕影生辞去高等学校之职,“仓皇归省”。在舟中见一卜者,四目相接,“似欲有言而弗言”。归家后一日,燕影生外出游山,不觉至

  • 明实录闽海关系史料·佚名

    《明实录》是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史料价值,是研究明朝历史的基本史籍。该书主要侧重闽海关系方面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