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0.李纲守东京

金太宗灭了辽朝之后,借口宋朝收留了一名辽朝逃亡的将领,分兵两路进攻北宋。西路由宗翰(又名粘罕)率领,攻打太原;东路由宗望(又名斡离不,斡音wò)率领,攻打燕京。

两路大军约定在东京会师。

前线的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飞到北宋朝廷。金太宗又派出使者到东京,胁迫北宋割地称臣。满朝文武大臣吓得不知该怎么办,只有太常少卿(掌管礼乐和祭祀的官)李纲坚决主张抵抗金兵。

西路金兵攻下燕京,宋将郭药师投降。金将宗望叫郭药师做向导,领兵南下,直取东京。

宋徽宗看到形势危险,又气又急,拉住一个大臣的手说:“唉,没想到金人会这样对待我。”话没说完,一口气塞住喉咙,昏厥过去,倒在床上。大臣们手忙脚乱地把他扶起,把太医请来灌药急救,总算把他救醒过来。他向左右侍从要了纸笔,写下了“传位东宫”的诏书,宣布退位。不久,他带着二万亲兵逃出东京,到亳州(今安徽亳县)避难去了。

太子赵桓即位,就是宋钦宗。宋钦宗把李纲提升为兵部侍郎,并且下诏亲自讨伐金兵。其实,宋钦宗并不比他父亲强多少,他做了一番表面文章,心里却七上八下没主意呢。

宋军在前线接连打败仗,东京吃紧起来,宰相白时中、李邦彦两人劝宋钦宗逃跑,宋钦宗也动摇了。

李纲得知这个消息,立刻求见宋钦宗,说:“太上皇(指宋徽宗)传位给皇上,正是希望陛下能留守京城,陛下怎么能走呢?”

宋钦宗还没开口,宰相白时中先搭了腔,说:“敌军声势浩大,哪能守得住?”

李纲驳斥说:“天下的城池,没有比京城更坚固的。再说,京城是国家的中心,文武百官集中在这里,只要皇上督率抗战,哪有守不住的道理?”

旁边有个宦官也嘟嘟囔囔说东京的城池不牢固,抵挡不住金兵进攻。宋钦宗叫李纲视察城池。李纲去了一会,回来说:“我视察过了,城楼又高又坚固,护城河虽然浅狭一些,只要安下精兵强弩,不愁守不住。”接着,他还提出许多防守措施,要钦宗团结军民,共同坚守,等各地援军到来,就组织反攻。

宋钦宗还有点犹豫,说:“那么,谁能担当守城的重任呢?”

李纲把目光向大臣们扫视了一下,说:“国家平时用高官厚禄供养官员,就是为了危急的时候要大家出力。白时中、李邦彦身为宰相,应当担当起守城的责任。”

白时中、李邦彦在旁边听了,急得直翻白眼。白时中气急败坏地嚷道:“李纲你说得好听!你能打仗吗?”

李纲神色从容地说:“如果陛下不嫌我没有能耐,派臣带兵守城,臣甘愿用生命报答国家!”

宋钦宗看李纲态度坚决,就派他负责全线防守。

白时中等和一批宦官并不死心,等李纲一走,又偷偷劝钦宗逃跑。第二天一早,李纲上朝的时候,只见禁军列队在皇宫两边,车马仪仗都已经准备停当,只等钦宗上车出发。

李纲大为恼火,厉声对禁军将士说:“你们到底愿意守卫京城,还是想逃跑?”

将士们齐声回答说:“愿意保卫京城!”

李纲和禁军将领一起进宫,对宋钦宗说:“禁军将士的家属都在东京,不愿离开。如果强迫他们走,万一半路上逃散,敌人追来,谁来保护皇上?”宋钦宗一听逃跑也有风险,才不得不留下来。

李纲立刻出宫向大家宣布:“皇上已经决定留守京城,以后谁再提逃跑,一律处斩。”兵士们听了,激动地欢呼起来。

李纲稳住了宋钦宗,就积极准备防守,在京城四面都布置好强大兵力,配备好各种防守的武器;还派出一支精兵到城外保护粮仓,防止敌人偷袭。

过了三天,宗望率领的金兵已经到了东京城下。他们用几十条火船,从上游顺流而下,准备火攻宣泽门。李纲招募敢死队兵士二千人,在城下列队防守。金军火船一到,兵士们就用挠钩钩住敌船,使它没法接近城墙。李纲又派兵士从城上用大石块向火船投掷,石块像冰雹一样泻了下来,把火船打沉了,金兵纷纷落水。

宗望眼看东京城防坚固,一下子攻不下来,就派人通知北宋,答应讲和。宋钦宗和李邦彦一伙人早想求和,立刻派出使者到金营谈判议和条件。

宗望一面向北宋提出苛刻条件,一面加紧攻城。李纲亲自登上城楼,指挥作战。金兵用云梯攻城,李纲就命令弓箭手射箭,金兵纷纷应弦倒下。李纲又派几百名勇士沿着绳索吊到城下,烧毁了金军的云梯,杀死几十名金将。金兵被杀死的、落水淹死的不计其数。

正当李纲指挥将士拼死抵抗的时候,宋钦宗的使者带来了金营的议和条件。

猜你喜欢
  少帝纪二·薛居正
  卷一九六 唐紀十二·司马光
  卷八十六 晉紀八·司马光
  卷二十三 代宗·王夫之
  第八十七回 扫残孽南燕定都 立奸叔东宫失位·蔡东藩
  ●卷十七。题名三·梁章钜
  卷之九十一·佚名
  卷之七百一·佚名
  ◎古墓中之宝玉·李定夷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纪昀
  附录:治台必告录请恤清单·吴德功
   弁 言·林语堂
  元祯传·李延寿
  卷十四·佚名
  卷二百二上·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集目录十·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目録十卷之七十七癸丑元旦元旦试笔咏檀木如意刘原起岁朝图降旨加赈昨岁西安被灾各府州县诗以志事宁夀宫题句矩亭萃赏楼玉粹轩得闲室戏题降旨加赈去年直隶被灾诸州县

  • 卷五十一·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五十一目録【八十二字】蓦山溪欧阳修黄庭坚【四首】晁补之【四首】李之仪【四首】贺铸毛滂【四首】李元膺葛胜仲【二首】张表臣周紫芝谢逸周邦彦【三首】晁端礼曹组【二首】沈会宗蔡伸叶梦

  • 卷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十四刘褘之刘褘之字希美常州晋陵人少以文藻知名上元中为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皆召入禁中论次新书又密令参决时政以分宰相权时谓此门学士则天时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及官名改易为

  • 蜕庵集卷五·张翥

    (元)张翥 撰○七言律诗雪中早朝北风吹雪浩漫漫晓出津桥立马看春入上林花树早水连平地海波干金城万雉微茫湿月阙双龙赑屃寒今日天颜知有喜紫宸朝下散千官过李陵台【分教上京】路出桓州山缦回仆夫指是李陵台树遮望眼仍相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九·佚名

    万历八年闰四月己亥朔山东抚臣何起鸣疏为重营田以修实政议敕分守济南东兖海右三道专管开垦并稽查逋欺该部覆请 上以垦田劝农乃地方官本职巡抚既有专敕何必另敕分守各道不听○户部以各省直积榖备荒多不及数抚按官间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纪昀

    列传唐 【六十六】○唐六十六窦羣李逢吉 刘栖楚张又新 元稹牛僧孺【蔚 徽 丛】李宗闵 杨嗣复【授 煚损】杨虞卿【汉公汝士】张宿熊望栢耆窦羣李逢吉刘栖楚张又新元稹牛僧孺李宗闵杨嗣复杨虞卿张宿熊望栢耆△窦

  • 袁世凯·陶菊隐

    △西后听政时 西后垂帘听政时,袁世凯以出卖戊戌六君子功任北洋总督,极意结交阉宦,使侦后意向以投其好,因之宠眷逾恒。其时国步方艰,朝庭罔恤民力,值后诞辰,疆吏搜珍选异,各出心裁,以贡品之良窳,卜恩眷之隆替。煌煌盛典,举

  • ·克复彰城斗六并攻克山路抗庄拟即移师赴嘉搜捕到郡接印摺·丁曰健

    奏为克复彰化城后续克斗六,并攻克彰属山路抗庄,大获胜仗,流离招集,开圳劝农;现在会商分兵追剿逃匪逆巢,筹办善后,拟即移师南驻嘉义,搜捕安抚,赴郡接印:恭摺驰陈,仰祈圣监事。窃臣于十一月初三日会同镇臣曾玉明督饬

  • 卷七十一 皇甫嵩朱俊列传第六十一·范晔

    (皇甫嵩、朱俊)◆皇甫嵩传,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人,度辽将军皇甫规哥哥的儿子。父亲皇甫节,雁门太守。皇甫嵩少年时有文功武略之志,好《诗》、《书》,学习弓剑驰马。开始被举为孝廉、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相继征召,都不

  • 刘恕传·脱脱

    刘恕字道原,筠州人。从小聪颖悟性高,读书一遍即能背诵出来。八岁时,刘恕听到家里来客中有人说孔子没有兄弟,于是马上接过话题说:“以其兄之子妻之。”使在座的人都感到很惊异。刘恕十三岁的时候准备应试制科,于是向人借了《

  • 论语集注大全卷三·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论语集注大全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三八佾第三凡二十六章通前篇末二章皆论礼乐之事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音逸】季氏鲁大夫季孙氏也【胡氏曰古者有姓有氏三家为桓

  • 卷四·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大全卷四     明 胡广等 撰王一之六王谓周东都洛邑王城畿内方六百里之地【孔氏曰汉志云周封圻东西长南北短短长相覆千里按西都方八百里八八六十四爲方百里者六十四东都方六百里六六三十六爲方

  • 春秋无例详考·姚际恒

    新安首源姚际恒无「隐无正」之例隐公自元年书「春王正月」以后,无正月之事,故不书正月。谓隐十年无正,将逊乎桓,谬妄之说也。将逊乎桓,何以无正月乎?既将逊乎桓,无正月,尤宜自元年起,何以元年有正月乎?若以其将逊,不言正月,则虽正

  • 大明品第四十九·佚名

    佛告须菩提,譬如母人一一生子。从一数至于千人。母中得玻彼诸子等各各求救疗治。所进寒温燥湿将育所宜令母安隐。所以者何。长我曹等得见日月。我不孝养永不报恩。如是须菩提,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常以佛眼视行般若波罗

  •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宗密

    唐圭峰山沙门宗密述上之三教。摄尽佛一代所说之经。及诸菩萨所造之论。细寻法义。便见三义全殊。一法无别。就三义中。第一第二空有相对。第三第一性相相对。皆条然易见。唯第二第三破相与显性相对。讲者禅者同迷。皆

  • 医学源流论·徐大椿

    二卷。清徐大椿撰。此书成于乾隆二十二年 (1757)。书中共分七门,为经络脏腑、脉、病、药、治法、书论、古今共九十九篇。内容涉及医学理、法、方、药等诸多方面,对 《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千

  • 北斗治法武威经·佚名

    序称唐初远清受于九天玄女。述占星术及步罡踏斗禳灾术。

  • 宝贤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佛在祇园,宝贤大夜叉王,献咒使贫苦之众生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