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前几天有几位美国留学的朋友来说,北京的美国大学同学会不久要开一个宴会。中国的会员想在那天晚上演一出短戏。他们限我于一天之内编成一个英文短戏,预备给他们排演。我勉强答应了,明天写成这出独折戏,交与他们。后来他们因为寻不到女角色,不能排演此戏。不料我的朋友卜思先生见了此戏,就拿去给《北京导报》主笔刁德仁先生看,刁先生一定要把这戏登出来,我只得由他。后来因为有一个女学堂要排演这戏,所以我又把他翻成中文。

这一类的戏,西文教做Farce,译出来就是游戏的喜剧。

这是我第一次弄这一类的玩意儿,列位朋友莫要见笑。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七十·彭定求
  卷一百一十三·彭定求
  无名氏·唐圭璋
  第三卷·佚名
  第廿八出 逼婚·李渔
  第四十六回 一棹渡长江只为着渔香猎艳 千金买小妾空费了巧语花言·萧晶玉
  卷二十八·孙默
  七言巻五·洪迈
  巻十一·李攀龙
  卷九·冯惟讷
  卷二十六·郭知达
  卷三百二十三·曹学佺
  御选宋诗卷三十五·康熙
  李曾伯词作鉴赏·佚名
  卷二·邓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出·李开先

  • 卷六·岳珂

      汪革谣谶   淳熙辛丑,舒之宿松民汪革,以铁冶之众叛,比郡大震,诏发江、池大军讨之,既溃,又诏以三百万名捕。其年,革遁入行都,厢吏执之以闻,遂下大理狱,具枭于市。支党流广南。余尝闻之番易周国器(元鼎),曰:"革字信之,本严遂安人

  • 戴东原先生轶事·戴清泉

    族祖东原公,本考据学、算数学、制造学经世实用之旨,发为哲学家言。其所论著,远足以补汉宋儒者之偏弊,近足以导欧美文化之先河,是固海内学人所公认者也。公之生迄今二百年矣,人往风微,崇拜热忱,久而弥挚。族人祖荫将以独力建筑

  • 卷二十九·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二十九    宋 萧常 撰吴载记六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从祖景景子忠皆汉太尉父异洛阳令瑜美风仪与孙策同年友善初策父坚起义兵讨董卓徙家於舒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

  • 通志卷一百五十下·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六十三下崔光清河人本名孝伯字长仁孝文赐名焉祖旷从慕容徳南度河居青州之时水慕容氏灭仕宋为乐陵太守于河南立冀州置郡县即为东清河鄃人县分易更为南平原贝邱人也父灵延

  • 第十章 三十年代·林语堂

    北京大学的教授出版了几个杂志,其中有《现代评论》,由胡适之为中心的若干人办的;一个是颇有名气的《语丝》,由周作人,周树人,钱玄同,刘半农,郁达夫等人主办的。胡适之那一派之中包括徐志摩,陈源(西滢),蒋廷黻,周甦生,陶孟和。说来也

  • 杨师厚传·薛居正

    杨师厚,颍州斤沟人。为李罕之部下将领,因勇猛果敢而闻名,尤其擅长骑马射箭。到李罕之失败后,退守泽州,杨师厚与李铎、何纟因等人来投降,梁太祖暂任他为忠武军牙将,接着历任军职,迁至检校仆射,上表推荐授与曹州刺史。唐朝天复三

  • 汉纪四十三 孝安皇帝下延光四年(乙丑、125)·司马光

    汉纪四十三 汉安帝延光四年(乙丑,公元125年) [1]春,二月,乙亥,下邳惠王衍薨。 [1]春季,二月乙亥(疑误),下邳惠王刘衍去世。 [2]甲辰,车驾南巡。 [2]甲辰(十七日),安帝去南方巡视。 [3]三月,戊午朔,日有食之。 [3]三月戊午朔(初一),出现日

  • 兵一三·徐松

    捕贼三此条后原有「捕贼」二字,为《大典》原有标目,因《辑稿》已立有标题,今删。三:原作「下」,今改与前两卷编号统一。【宋会要】高宗建炎元年七月二日,诏差御营使司都统制王渊、统制官张俊讨陈州叛兵杜用,都巡检使刘光世讨

  • 备知第十三·鹖冠子

    天高而可知,地大而可宰,万物安之,人情安取。伯夷叔齐能无盗,而不能使人不意已。申徒狄以为世溷浊不可居,故负石自投于河,不知水中之乱有逾甚者。德之盛,山无径迹,泽无桥梁,不相往来,舟车不通,何者?其民犹赤子也。有知者不以相欺役

  • 孟子説卷三·张栻

    宋 张栻 着滕文公上滕文公爲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覸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顔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爲者亦若是公明仪曰

  • 中国佛学与青年·太虚

    ──二十八年十二月在仰光中国佛学会佛学青年会讲──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计有小乘三藏、大乘五藏,中国的佛学,即以此为基础,极为丰富灿烂。佛教传入中国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中国的高僧大德,千百人曾到过印度修学;印度亦有高

  • 法华经传记卷第五·佚名

    讽诵胜利第八之三·释遗俗一·史呵誓二·僧玄秀三·僧道慧四·释道泰五·释普安六·释僧定七·隋沙弥八·释僧彻九·释僧衍十·岑文本十一&middo

  • 翻译名义集卷第二十·法云

    统论二谛篇第六十四教传东土(东标所至)。法本西域(西显所出)。当闻香以寻根。故沿流而究原。辨佛陀僧伽之号。解菩提般若之名。随机之语。虽曰无边。旨归之意。唯诠二谛。今就集末。略开七门一原宗二释名三辨义四示体

  • 卷第三十·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三十目录 大鉴下第十六世 · 雪窦明禅师法嗣一人 ·耆山宁禅师(见录) 净慈昌禅师法嗣三人 ·五云悟禅师(见录) ·智者可升禅师 ·万寿正受首座(已上二人无录) 灵隐光禅师

  • 中风论·熊笏

    内科著作。清熊笏撰,陈念祖鉴定。一卷。笏一名庆笏,字叔陵,安义(今属江西)人。名医,撰有《难经辑注》、《伤寒金匮合注》、《医案一隅录》等。学术上重《内经》、《难经》与张仲景,讥王叔和“错解义例,纂乱原文”,轻

  • 龙洲词·刘过

    一名《刘改之词》、《龙洲道人集》。词别集。南宋刘过(1154—1206)撰。一卷。过有《龙洲集》已著录。此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刘改之词》一卷,毛晋题名《龙洲词》,收词五十一首。刘过曾为辛弃疾座上客,故其词深受

  • 华严悬谈会玄记·普瑞

    四十卷,元普瑞着。钜野洞庭元苍山再光寺普瑞集,消释悬谈文义,乃座主家学问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