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巻下

○韩翃【字君平,南阳人。天宝十三载进士,以寒食诗受知德宗,官至中书舍人。】

少年行

千点斓斒喷玉骢,青丝结尾绣纒鬃。鸣鞭晓出铜台路,叶叶春衣杨柳风。【本集喷玉作玉勒,晓作晩,铜作章。】

羽林骑

骢马牵来御柳中,鸣鞭欲向渭桥东。红蹄乱踏春城雪,花颔骄嘶上苑风。【本集骢作骏。】

题荐福衡岳禅师房【中兴集小异】

春城乞食还,髙论此中闲。僧腊阶前树,禅心江上山。疎帘看雪巻,深户暎花关。晩送门人去,钟声杳霭间。【本集树作草,去作出。】

送孙革及第归【本集作送李秀才归江南○中兴集小异】

过淮芳草歇,千里又东归。野水吴山出,家林越鸟飞。荷香随去棹,梅雨点行衣。无数沧洲客,如君达者稀。【本集林作村,洲作江。】

○皇甫曽【字孝常,丹阳人。天寳十二载进士,歴官监察御史,与兄冉齐名一时。】

寻刘处士

几年人不见,林下掩柴关。留客当清夜,逢君话旧山。隔城寒杵急,带月早鸿还。南陌虽相近,其如隐者闲。

哭陆处士

从此无期见,柴扉带雪开。二毛逢世难,万恨掩泉台。返照空堂夕,孤城吊客回。汉家偏访道,独畏鹤书来。【本集扉带作门对。】

送人作使归【本集作送李中丞归本道○中兴集作送杜中丞还京】

上将还专席,双旌复出秦。关河三晋路,宾从五原人。孤戍云连海,平沙雪度春。酬恩看玉劔,何处有烟尘。【本集还专席作宜分阃,出作去,后联作碣石山通海,滹沲雪度春。】

○李嘉佑【字从一,袁州人。天寳七载进士,大厯中泉州刺史。】

和苗员外秋夜省直【中兴集同】

乆雨南宫夜,仙郎寓直时。漏长丹凤阙,秋老白云司。萤影侵阶乱,鸿声出苑迟。萧条人吏散,小谢有新诗。【本集乆作多,寓作上,老作令。】

○皇甫冉【宇茂政,丹阳人。天寳十五载进士,大厯中为左补阙。】

送韩司直【此诗今但见皇甫曾集,又见郎士元集,又见刘长卿集。】

游吴还适越,来徃任风波。复送王孙去,其如春草何。山明残雪在,湖满夕阳多。季子留遗庙,停舟试一过。【本集山作岸,湖作潮。】

宿严维宅

昔闻玄度宅,门向会稽峰。君住东湖下,清风继旧踪。初秋临水月,半夜隔山钟。世路多离别,良宵讵可逢。【本集上多秋夜二字,本集路作故。】

途中送权曙二兄

淮海风涛起,江关忧思长。同悲鹊绕树,独作雁随阳。山晩云和雪,汀寒月照霜。由来濯缨处,渔父爱沧浪。

西陵寄一公【此诗又见皇甫曽集】

西陵遇风处,自古是通津。终日空江上,云山若待人。汀沙寒事早,鱼鸟兴同新。南望山阴路,吾心有所亲。【本集沙作洲,同作情,吾心作心中。】

九日寄郑愕【本集愕作丰。】

重阳秋已晩,千里信仍稀。何处登髙望,知君正忆归。还当采时菊,应未授寒衣。欲识离居恨,郊园昼掩扉。【本集昼作正。】

酬崔侍郎期苏道士不至【本集中兴集,郎作御。】

一心求妙道,几岁候真师。丹灶今何处,白云无定期。昆崘烟景絶,汗漫往来迟。君但焚香待,人间到有时。【本集处作在,烟景作景致,来作还。】

巫山髙【本集髙作峡,御览集中兴集同。】

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

送元晟归潜山【中兴集作送元晟还归潜山所居】

深山秋事早,归去复何如。裛露收新稼,迎寒葺旧庐。题诗即招隐,作赋是闲居。别后空相忆,嵇康懒寄书。

○朱放【字长通,襄州人。隐居剡溪,贞元初召拜拾遗不就。】

送张山人归

知君住处足风烟,古树荒村在眼前。便欲移家逐君去,唯愁未有买山钱。

送着公归越

谁能愁此别,到越会相逢。长忆云门寺,门前千万峰。石床埋积雪,山路倒枯松。莫学白道士,无人知去踪。

○严维【字正文,山阴人。至徳一载进士,厯诸暨及河南尉,终校书郎。】

送薛尚书入朝

卑情不敢论,拜手立辕门。列郡诸侯长,登朝八座尊。凝笳临水发,行斾向风翻。几许遗民泣,同懐父母恩。【本集民作黎,一本敢作可。】

题一公院新泉

山下新泉出,泠泠比法源。落池才有响,溅石未成痕。独暎孤松色,殊分众鸟喧。唯当清夜月,观此启禅门。【本集溅作喷。】

哭灵一上人

一公何不住,空有逺公名。共说岑山路,今时莫可行。旧房松更老,新塔草初生。经论传缁侣,文章徧墨卿。【本集下更有四句云:禅林枝■〈余〉折,法宇栋梁倾。谁复修僧史,应知传已成。】

自云阳归晩泊陆沣宅

雪天行易晩,前路故人居。孤棹所思乆,寒林相见初。闲灯忘夜永,清漏任更余。明后还须去,离家岁欲除。【本集雪天作天阴,寒林作冒寒,余作疎,岁欲作几岁。】

○刘长卿【字文房,宣城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歴监察御史,终随州刺史。】

过张眀府别业

寥寥东郭外,白首一先生。考满孤琴在,家移五柳成。夕阳临水钓,春雨向田畊。终日空林下,何人识此情。【本集考满作解印,家移作移家。】

余干旅舍

揺落暮天逈,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絶,何处捣寒衣。

送郑十二归庐山

浔阳数畆宅,归卧掩柴关。谷口何人在,门前秋草闲。忘机卖药罢,不语杖藜还。旧笋成寒竹,空斋向暮山。水流过舍下,云去到人间。桂树花应发,因行寄一攀。【忘一本作无。】

长沙桓王墓下书事别张南史

长沙千载后,春草独萋萋。流水朝还暮,行人东复西。苔碑几字灭,山木万株齐。唯有年芳在,相看惜解携。【唯有年芳在一本作伫立伤今古。】

登思禅寺上方

西峰上方处,台殿隐朦胧。晩磬秋山里,清猿古木中。众溪连竹径,诸岭共松风。倘许栖林下,甘成白首翁。【本集西峰上方处作上方幽且暮。】

过隐公故房

自从飞锡去,人到沃州稀。林下期何在,山中春独归。踏花寻旧径,暎竹掩空扉。寥落东峰上,犹堪静者依。

送李中丞归汉阳【中兴集作送李中丞之襄州○小异】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别业,老去恋明时。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随。茫茫汉江上,日暮欲何之。【本集边静作朝识,随作知,欲作复。】

○灵一

酬皇甫冉西陵见寄

西陵潮信满,岛屿没中流。越客依风水,相思南渡头。寒光生极浦,落日暎沧洲。何事扬帆去,空惊海上鸥。

溪行即事

近夜山更碧,入林溪转清。不知伏牛地,潭洞何从横。野岸烟初合,平湖月未生。孤舟屡失道,但听秋泉声。

重还宜丰寺

再过招隐寺,重蕙息心期。樵客问归日,山僧记别时。野云阴逺甸,秋雨涨前陂。勿谓频来此,吾今不好竒。

栖霞山夜坐

山头戒坛路,幽暎云巗侧。四面青石床,一峰苔藓色。松风静复起,月影开还黑。何独乗夜来,殊非昼所得。

○法振

送人游闽越

不须行借问,为尔话闽中。海岛春寒雨,江帆来去风。道游玄度宅,身寄朗陵公。此别何伤逺,如今关塞通。

疾愈寄友【或刻皎然集】

哀乐暗成疾,卧中方月移。西山有清士,孤啸不可追。捣药曙林静,汲泉阴涧迟。微踪与麋鹿,逺谢求羊知。

○皎然

微雨

片雨拂檐楹,烦襟四座清。霏微过麦陇,萧散傍莎城。静爱和花落,幽闻入竹声。朝观趣无限,髙咏寄闲情。

题废寺

武原罹乱后,真界积尘埃。残月照秋水,悲风起古台。居人今已尽,栖鸽暝还来。不到无生理,应堪赋七哀。

赋得啼猿送客

万里巴山外,三声月峡深。何年有此路,几客共沾巾。断壁分重影,流泉入苦吟。凄凉离别后,闻此更伤心。

思归示故人

桐江秋信早,忆在故山时。静夜风鸣磬,无人竹扫墀。猿来触净水,鸟下啄寒枝。何必关吾事,归心自有期。

○清江

长安卧疾

身世足堪悲,空房卧疾时。巻帘花雨滴,扫石竹阴移。已觉生如梦,堪嗟寿不知。未能通法性,讵可见支离。

宿严维宅简章八元

佳期曾不逺,甲第即南邻。惠爱偏相及,经过岂厌频。秋光林叶动,夕霁月华新。莫话羁栖事,平原是主人。

○戴叔伦【字幼公,润州金坛人。师萧颕士为门人冠,大厯间抚州刺史,容管经畧使。】

吴眀府自逺而来留宿

出门逢故友,衣服满尘埃。岁月不可问,山川何处来。绮城容弊宅,散职寄灵台。自此留君醉,相欢得几回。

除夜宿石头驿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客夜与故人偶集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蕙,翻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送友人东归

万里杨柳色,出关送故人。轻烟拂流水,落日照行尘。积梦江湖阔,忆家兄弟贫。徘徊灞亭上,不语自伤春。

别友人【上五首俱与中兴集同】

扰扰倦行役,相逄陈蔡间。如何百年内,不见一人门。对酒惜余景,问程愁乱山。秋风万里道,又出穆陵关。

赠李山人

此意静无事,闭门风景迟。柳条将白发,相对共垂丝。

广陵送赵主簿【中兴集作广陵送赵主簿自归蜀】

将归汾水上,逺省锦城来。已泛西江尽,仍随北雁回。暮云征马速,晓月故关开。渐向庭闱近,留君醉一杯。  

猜你喜欢
  薛燧·唐圭璋
  诗本音卷十·顾炎武
  卷一·杨慎
  续集巻七·黄昇
  续集巻三·黄昇
  卷259 ·佚名
  卷136 ·佚名
  卷七十三·陈元龙
  卷六十八·陈廷敬
  卷二百五十三·佚名
  秋声集卷三·黄镇成
  ●霓裳续谱 万寿庆典(乾隆五十四年备)·王廷绍
  提要·申佳胤
  卷三·王冕
  第一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四集卷十五·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十五古今体一百十二首【癸巳七】恭题皇祖御用韘【有序】我朝家法相承肄勤尚射皇祖神勇天锡临御六十一年秋猕冬狩之典岁必举行往往亲御威弧殪禽服猛铄乎伟哉余髫年蒙被恩眷养育宫中幸得随侍木

  • 度曲须知·沈宠绥

    《度曲须知》之曲运隆衰 [明] 沈宠绥 粤徵往代,各有专至之事以传世,文章矜秦汉,诗词美宋唐,曲剧侈胡元。至我明则八股文字姑无置喙,而名公所制南曲传奇,方今无虑充栋,将来未可穷量,是真雄绝一代,堪传不朽者也。顾曲肇自三百篇

  • 卷三十二 志七·赵尔巽

      表略

  •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六·汪楫

      崇禎二年九月   ○崇禎二年九月   崇禎二年九月壬午朔免朝   光宗貞皇帝忌辰遣愽平侯郭振明祭□陵   吏部尚書王永光疏言科臣陳良訓張鏡心臺臣馬鳴世等各疏紏臣臣畿南孤踪素無依傍蒙皇上殊常知遇擢典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万历十一年三月癸未朔孝肃皇后忌辰遣成山伯王应龙祭 裕陵○升延绥参将李芳为洮岷副总兵起原任福建南路参将梅应奎为徐州参将○甲申升山西左布政使侯于赵为副都御史提督鴈门等关巡抚山西 升山东左布政李汶为佥都御史

  • 卷之三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附)温氏佚史考·温睿临

    佚史氏者,姓温氏,名睿临,字邻翼,一字哂园;湖州乌程人。康熙初,举于乡;为故辅体仁族孙也。赅贯群书,且熟于史;与鄞征士贞文先生万季野(斯同)交最善。时朝廷方开明史局,昆山徐大司寇召贞文主编纂。睿临以应礼部试赴都,得时过从,多所参

  • 第三十卷明弘治·缪荃孙

    孝宗弘治元年正月乙卯,改南京户部尚书王伤为南京吏部尚书。甲子,命支南京内府承运库原收夏税折麦银一万七千余两,准给应天等六卫官军月粮。以灾伤缺粮,从南京户部请也。闰正月丁卯,先是,修南京国子监,会诏例停止。至是,南京工

  • 一二○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奉旨覆校四库全书有关事致全书馆总裁函·佚名

    一二○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奉旨覆校四库全书有关事致全书馆总裁函乾隆五十二年五月三十日启者:本日面奉谕旨:所有现在覆校四库书,如有错悞应行挖补者,俱着用糨糊黏实,免致日久脱落。钦此。【真按:应即浆糊.四库全书的装潢.

  • 五四○ 谕内阁陶易谢启昆涂跃龙着革职解京定拟·佚名

    五四○ 谕内阁陶易谢启昆涂跃龙着革职解京定拟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十六日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十六日内阁奉上谕:据萨载等参奏徐述夔悖逆诗词一案,请将东台县知县涂跃龙、藩司陶易、扬州府知州谢启昆革职讯究等语。徐述夔身系

  • 卷一百·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学校志七【奉天府学生员 驻防考试 八旗武生】奉天府学生员天聪三年八月奉太宗文皇帝谕曰自古国家文武并用以武功戡祸乱以文教佐太平朕今欲振兴文治於生员中考取其文艺明通者优奨之以

  • 文与质的辩论·孔子

    【原文】 棘子成①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②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③”。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④。” 【注释】 ①棘子成:卫国大夫。②夫子:这里指棘子成。古代大夫可以被尊称为“

  • 大智度論卷第十五·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之餘   云何名法忍.忍諸恭敬供養衆生及諸瞋惱婬欲之人是名生忍.忍其供養恭敬法   及瞋惱婬欲法是爲法忍。復次法忍者於內六情不著於外六塵不受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七·佚名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七)第二分弊宿经第三尔时。童女迦叶与五百比丘游行拘萨罗国。渐诣斯波醯婆罗门村。时童女迦叶在斯波醯村北尸舍婆林止。时。有婆罗门名曰弊宿。止斯波醯村。此村丰乐。民人众多。树木繁茂

  • 目次·正觉

    明州天童景德禅寺宏智觉禅师语录目次卷一上堂晚参示众卷二举古卷三颂古卷四机缘塔铭铭偈记

  • 文毅集·解缙

    十六卷。明解缙撰。解缙字大绅,一字缙绅,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进士。授中书庶吉士,上万言书,指斥时弊,帝称其才,改任御史。以其年少令还家进业。明太祖卒,解缙奔丧至京,有司劾以非诏旨入京,谪河州卫史。永

  • 显识论·佚名

    梵名Vidya^nirdes/a -s/a^stra 。全一卷。陈·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内容阐明三界唯识之义。初说识有显识、分别识等二种,次举一切三界唯识等论旨。本论论题下有‘从无相论出’之语,而同为真谛所译之‘转识论

  • 法界宗莲花章·续法

    佛教著述。清续法集,法贤校。一卷。此书以莲花的开放、颜色和生长等为喻,讲述唐法藏的判教学说和华严宗的基本教义,故名。书中谓:“如来说经,《华严》为极;古德判教,贤首而极。今依彼教观,开合五位百法。若非大经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