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百二十四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二十四

陆龟蒙

二遗诗【并序】

二遗者何石枕材琴荐也石者何松之所化也松者【一作化於】何越之东阳也东阳多名山就中金华为最枝峰蔓壑秀气磅礴者数百里不啻神仙登临草木芬怪永康之地亦蝉联其间中饶古松往往化而为石盘根大柯文理曲折尽为好事者得【一作攻】而致於人间以为耳目之异太山羊振文得枕材赵郡李中秀得琴荐皆兹石也咸以遗予予以二遗之奇聊赋诗以谢

谁从毫末见参天又到苍苍化石年万古清风吹作籁一条寒溜滴【一作涤】成穿【一作川】闲追金带徒劳恨静格朱丝更【一作也】可怜幸与野人俱【一作供】散诞不烦良匠更雕镌

鵁鶄【并序】

客有过震泽得【一作寻】水鸟所谓鵁鶄者贶予黑襟青胫碧爪丹噣【一作碧噣丹爪】色几及项质甚高而意甚卑【一作草】戚畏人予极哀其野逸性又非以能招累者而囚录笼槛逼迫窻户俛啄仰饮为活大不快真天地之穷鸟也为之赋诗拟好事者和

词赋曾夸鸀鳿流果为名误别沧洲虽蒙静置疎笼晩不似闲栖折苇秋自昔稻粱高鸟畏至今珪组野人讐防徽避缴【一作钓】无穷事好与裁书【一作诗】谢白鸥

新秋月夕客有自远相寻者作吴体二首以赠

风初寥寥月乍满杉篁左右供【一作有】余清因君一话故山事忆鹤互应深溪声云门老僧定未起白阁道士遥相迎日闻【一作世间】羽檄日夜急【一作至】掉臂欲归岩下行惊闻远客访良夜扶病起坐纶巾欹清谈白紵思悄悄玉绳银汉光离离三吴烟雾且如此百越琛賮来何时林端片月落未落强慰别情言後期

闲书

病学高僧置一牀披衣才暇即焚香门阶雨过苔花润小簟风来薤叶凉南国羽书催部曲【时黄巢围广州告急】东山毛褐傲羲皇升平闻【一作人】道无时节试问中林亦不妨

独夜

新秋霁夜有清境穷襜【一作檐】病客无佳期生公把经向石说而我对月须人为独行独坐亦独酌独玩独吟还独悲古称独坐与独立若比羣居终校奇

寄吴融

一夜秋声入井桐数枝危绿怕西风霏霏晚砌烟华上淅淅疎帘雨气【一作欲】通君整【一作隐】轮蹄名未了我依琴【一作云】鹤病相攻到头江畔从渔事织作中流万尺【一作疋】篊

中秋待月

转缺霜轮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一作花】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澹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未似【一作欲减】初圆欲【一作及】午时

重忆白菊【一本作二絶句】

我怜贞白重寒芳前後丛生夹小堂月【一作霜】朶暮【一作并】开无絶艳风茎时动有奇香何慙谢雪清才【一作中情】咏不羡刘梅贵主【一作色】妆更忆幽窻凝一梦【一作望】夜来村落【一作月】有微霜

别墅怀归

水国初冬和暖天南荣方好背阳眠题诗朝忆复暮忆见月上弦还下弦遥为晚花吟白菊近炊香稻识红莲何人授我黄金百买取苏君负郭田

寄淮南郑【一作窦】宝书记

记室千年翰墨孤唯君才学似应徐五丁驱得神功尽二酉搜来秘检疎炀帝帆樯留泽国淮王牋奏入班书清词醉草无因【一作人】见但钓寒江半尺鲈

小雪後书事

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一作多】偏枫汀尚忆逢人别麦陇唯应【一作凭】欠雉眠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邻翁意绪相安慰多【一作曾】说明年是稔年

寒夜同袭美访北禅院寂上人

月楼风殿静沈沈披拂霜华访道林鸟在寒枝栖影动人依古堞坐禅深明时尚阻青云步半夜犹追白石吟自是海边鸥伴侣不劳金偈更降心

和袭美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三首次韵

一片轻帆背夕阳望三峰拜七真堂【三茅二许一杨一郭是为七真】天寒夜漱云牙净雪坏晴梳石发香自拂烟霞安笔格独开封检试砂牀莫言洞府能招隐会辗飇轮见玉皇壶中行坐可携天何况【一作向】林间息万缘组绶任垂三品石佩环从落四公泉丹台已运隂阳火【一作气】碧简须雕【一作调】次第仙【广文三年犹在场中】想得雷平春色动五【一作玉】芝烟甲【一作草】又芊眠

良常应不动移文金醴从酸亦自醺【蓬莱公洛广文以金醴四升待主簿主簿恨其味酸】桂父旧歌飞绦雪桐孙新【一作遗】韵倚玄云春临柳谷莺先觉曙醮芜香【一作灵芜】鹤共闻珍重双双玉条脱尽凭三岛寄羊君

早春雪中作吴体寄袭美

迎春避腊不肎下欺花冻草还飘然光填马窟盖塞外势压鹤巢偏殿巅山炉瘿节万状火墨突乾衰孤穗烟君披鹤氅独自立何人解道真神仙

奉和袭美吴中言情见寄次韵

菰烟芦雪是侬乡钓线随身好坐忘徒爱右军遗点画闲披左氏得膏肓无因月殿闻移屧秖有风汀去采香莫问江边渔艇子玉皇看赐羽衣裳

和袭美扬州看辛夷花次韵

柳疎梅堕少春丛天遣花神别致功高处朶稀难避日动时枝弱易为风堪将乱蘂添云肆若得千株【一作枝】便雪宫不待羣芳应有意等闲桃杏即争红

奉和袭美行次野梅次韵

飞櫂参差拂早梅强欺寒色尚低徊风怜薄媚留香与月会深情借艳开梁殿得非萧帝瑞齐宫应是玉儿媒不知谢客离肠醒临水应【一作刚】添万恨来

奉和袭美暇日独处见寄

谢府殷楼少暇时又抛清晏入书帷三千余岁上下古八十一家文字奇【司马迁书上下纪三千余岁太玄有八十一家率多奇字】冷梦汉臯怀鹿隐静怜烟岛觉鸿离知君满箧前朝事凤诺龙奴借与窥

奉和袭美见访不遇

为愁烟岸老尘嚣扶病呼儿斸翠苕秖道府中持简牍不知林下访渔樵花盘小墢晴初压叶拥疎篱冻未烧倚杖徧吟春照午一池氷段几多消

酬袭美见寄海蟹

药杯应阻蟹螯香却乞江边采捕郎自是扬雄知郭索【太玄经云蟹之郭索】且非何胤敢餦餭【何胤侈於食味稍欲去其甚者犹有?腊槽蟹】骨清犹似含春霭沫白还疑带海霜强作南朝风雅客夜来偷醉早梅傍

奉和袭美开元寺客省早景即事次韵

日上罘罳叠影红一声清梵万缘空?褷满地贝多雪料峭入楼于阗风水榭初抽寥泬思竹窻犹挂梦魂中灵香散尽禅家接谁共殷源小品同【辨正论亦有九流一曰禅家者流殷浩读小品经下二百籖疑义以问支道林】

独夜有怀因作吴体寄袭美

人吟侧景抱冻竹鹤梦缺月沈枯梧清涧无波鹿无魄白云有根虬有须云虬涧鹿真逸调刀名锥利非良图不然快作燕市饮笑抚肉枅【音磬】眠酒垆

阖闾城北有卖花翁讨春之士往往造焉因招袭美

故城边有卖花翁水曲舟轻去尽通十亩芳菲为旧业一家烟雨是元功闲添药品年年别笑指生涯树树红若要见春归处所不过携手问东风

奉和袭美病中庭际海石榴花盛发见寄次韵

紫府真人饷露囊猗兰灯烛未荧煌丹华乞曙先侵日金焰欺寒却照霜谁与佳名从海曲秖应芳裔出河阳那堪谢氏庭前见一段清香染郄郎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

到春犹作九秋鲜应是亲封白帝烟良玉有浆须让味明珠无纇亦羞圆堪居汉苑霜梨上合在仙家火枣前珍重更过三十子不堪分付野人边【王僧辩尝为荆南得橘一蔕三十子以献梁元帝】

奉和袭美病中书情寄上崔谏议次韵

或偃虚斋或在公蔼然林下昔贤风庭前有蜨争烟蘂帘外无人报水筒行药不离深幌底【时患眼疾】寄书多向远山中西园夜烛偏堪忆曾为题诗刻半红

奉酬袭美病中见寄

逢花逢月便相招忽卧云航【一作疏】隔野桥春恨与谁同酩酊玄言何处问逍遥题诗石上空回笔拾蕙汀边独倚桡早晚却还岩下电【袭美时有眼疾】共寻芳径结烟条

奉和袭美病孔雀

嬾移金翠傍檐楹斜倚芳丛旧态生唯奈【一作耐】瘴烟笼饮啄可堪春雨滞飞鸣鸳鸯水畔回头羡荳蔲图前举眼惊争得鹧鸪来伴【一作往】着不妨还校有心情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袭美

三清今日聚灵官玉刺齐抽谒广寒执盖冒花香寂历侍晨交佩响阑珊【执盖侍晨皆仙之贵侣矣】将排凤节分阶易欲校龙书下笔难唯有世尘中小兆夜来心拜七星坛

正月十五惜春寄袭美

六分春色一分休满眼东波尽是愁花匠凝寒应束手酒龙多病尚垂头无穷嬾惰齐中散有底机谋敌右侯见织短篷裁小檝拏烟闲弄个渔舟

袭美病中闻余游顔家园见寄次韵酬之

日华风蕙正交光羯末相携藉草塘【羯谢玄小字末谢川小字】佳酒旋倾?醁嫩短船闲弄木兰香烟丝鸟拂来萦带蘂榼人收去约簧今日好为联句会不成刚为欠檀郎

春雨即事寄袭美

小谢轻埃日日飞【小谢咏雨诗有散漫似轻埃句】城边江上阻春晖虽愁野岸花房冻还得山家药笋肥双屐着频看齿折败裘披苦见毛稀比邻钓叟无尘事洒笠鸣蓑夜半归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徧未裁诗因吟郢岸百亩蕙复采商崖三秀枝栖野鹤笼寛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偶掇野蔬寄袭美有作

野园烟里自幽寻嫩甲香蕤引渐深行歇每依鵶舅影挑频时见鼠姑心凌风蔼彩初携笼带露虚疎或贮襟欲助春盘还爱否不妨萧洒似家林

奉和袭美卧疾感春见寄次韵

共寻花思极飞腾病带春寒去未能烟径水涯多好鸟竹牀蒲椅但高僧须知日富为神授秖有家贫免盗憎除却数函图籍外更将何事结良朋

徐方平後闻赦因寄袭美

新春旒扆御翬轩海内初传涣汗恩秦狱已收为厉气瘴江初返未招魂英材尽作龙蛇蛰【时停贡举】战地多成虎豹村除却数般伤痛外不知何事及王孙

袭美以鱼牋见寄因谢成篇

捣成霜粒细鳞鳞知作愁吟喜【一作幸】见分向日乍惊新茧色临风时辨白萍文【鱼子曰白萍】好将花下承金粉堪送天边咏碧云见倚小窻亲襞染尽图春色寄夫君

次和袭美病後春思

气和灵府渐氤氲酒有贤人药有君七字篇章看月得百劳言语傍花闻闲寻古寺消晴日最忆深溪枕夜云早晚共揺孤艇去紫屏风外碧波文

袭美以公斋小宴见招因代书寄之

早云才破漏春阳野客晨兴喜又忙自与酌量煎药水别教安置晒书牀依方酿酒愁迟去借様裁巾怕索将唯待数般幽事了不妨还入少年塲

京口

江干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可怜宋帝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

润州送人往长洲

秋来频上向吴亭每上思归意剩生废苑池台烟里色夜村蓑笠雨中声汀洲月下菱船疾杨柳风高酒斾轻君住松江多少日为尝鲈鱠与蓴羮

润州江口送人谒池阳卫郎中

山翁曾约旧交欢须拂侯门侧注冠月在石头揺戍角风生江口亚帆竿闲随野醉溪声閙独伴清谭晓色残待取新秋归更好九华苍翠入楼寒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二十四

猜你喜欢
  卷七百六十·彭定求
  卷五百·彭定求
  唐婉·唐圭璋
  卷三·陈廷敬
  四·郁达夫
  ●慶芝堂詩集卷十五·戴亨
  卷一·杜甫
  卷203 ·佚名
  卷七十六·陈起
  提要·冯舒
  江湖长翁诗钞·吴之振
  卷十七·陈邦彦
  卷四百五十六·陈廷敬
  卷一百七十四·陈廷敬
  08、花烛·蒲松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道园遗稿卷一·虞集

    元 虞集 撰操钓雪操凿方池兮山之曲仰乔松兮倚脩竹四时来兮无不足嵗之寒兮天雨玉雨玉兮满庭予何思兮折芳馨鱼潜渊兮亦在藻言将求之以忘老鲦鲿兮鰋鲤有酒兮多防霏霏兮来思上友兮君子古诗四言致乐堂诗【并序】致乐堂者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八十二·杨仲良

      神宗皇帝   审官西院   熙宁三年五月丁巳[1],诏:『国家以西枢内辅赞翌,本兵任为重矣[2]。而狃于旧制,自右职升朝以上,必兼择而除授之,是以三公府而亲有司之为,非所以遇朕股肱之意也。今使臣增员至众,非张官置吏以总其

  • 卷之五十三·佚名

    光绪三年。丁丑。秋七月。甲寅朔。享太庙。遣郑亲王庆至恭代行礼。  ○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壬午皆如之。内起居注  ○谕内阁。丁宝桢奏、特参

  • 卷二十五·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二十五 唐 张守节 撰 律书第三        史记二十五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於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其於兵械尤所重【内成曰器外成曰械械谓弓天殳矛戈戟刘伯庄云吹律审声听乐观政

  • 提要·马令

    南唐书        载记提要【臣】等谨案南唐书三十卷宋马令撰令宜兴人陈振孙书録觧题载令自序称其祖太博元康世家金陵多知南唐故事未及撰次令纂先志而成之实崇宁乙酉云云则令乃北宋末人此本不载令自序盖偶佚也

  • 三一 介孚公·周作人

    介孚公本名致福,改名福清,光绪辛未由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来改放外官,这里还是散馆就外放,弄不大清楚,须得查家谱,但据平步青说,他考了就预备卷铺盖,说反正至少是个知县。最初选的是四川荣昌县,他嫌远不去,改选江西金溪县。

  • 周磠传·房玄龄

    周岂页字伯仁,是安东将军周浚的儿子。少年时便有很高的声誉,神采俊秀,虽同辈之人相互亲昵狎玩,但却不敢轻慢放肆地对待周岂页。同乡人司徒掾贲嵩有清高的节操,见到周岂页,惊叹道:“汝颍之地本来多生奇士,好久以来雅道不兴,今天

  • 李椿传·脱脱

    李椿字寿翁,氵名州永年人。父亲李升,起家于进士。靖康之难时,李升为保护其父,以致背部受刺,与长子一起死亡。李椿年纪尚小,他用稻草包起灵柩把它停放在佛寺里,深挖墓穴而葬并细细地记下位置;李椿侍奉着继母南迁,尝尽了千辛万苦

  • 近思録集注卷八·江永

    【朱子曰此卷治国平天下之道】濓溪先生曰治天下有本身之谓也治天下有则家之谓也【朱子曰则谓物之可视以为法者犹俗言则例则様也】本必端端本诚心而已矣则必善善则和亲而已矣【朱子曰心不诚则身不可正亲不和则家不可齐

  • 卷六十八·湛若水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六十八    明 湛若水 撰 课功下 隋文帝开皇元年岐州刺史安定梁彦光有惠政隋主下诏褒羙赐束帛及御伞以励天下之吏久之徙相州刺史岐俗质厚

  • 卷十九【起文公十一年尽十五年】·杜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十九【起文公十一年尽十五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达疏经十有一年春楚子伐麇注讨前年逃厥貉会【音义】【麇九伦反】夏叔仲彭生会晋郤缺于承筐注承筐宋地在陈

  • 卷十·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十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惰游冠【縞冠素紕其制厭垂緌五寸】玉藻曰縞冠素紕垂緌五寸惰

  • 卷三·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续説卷三   宋 吕祖谦   荘公筑王姫之馆于外【元年】荘公之立桓公见杀于齐则荘公之于齐有不共戴天之雠而不能以复讐为念前辈论之详矣然又须识得荘公之要领王姫归于齐鲁絶之而不与主婚

  • 在仰光与前任内阁总理答茂税务部长宇峇宇议员宇吞旺宇滚等谈话·太虚

    ──十二月十五日──答等:法师平时在那里住?  师:我平时住浙江奉化雪窦山,及武昌佛学院,重庆北碚缙云山汉藏教理院。答等:听说中国信仰佛教的人很多!  师:中国佛教信仰的人虽多,没有缅甸这样普遍。像缅甸的塔庙,非常庄严,政

  • 瑜伽莲华部念诵法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初入道场。至心顶礼忏悔发愿回向等已。即结莲华合掌印 两手指虚其掌。似未开芙蓉。诵一切法清净真言。印心额喉顶

  • 宗门尊祖议·善月

    沙门 志盘 述如来圣人以开权显实开迹显本之道化天下后世者谓之佛佛弟子以次传道为世宗主者谓之祖其实一道尔故如来之将息化也以无上大法付之饮光饮光任持二十年以付庆喜庆喜持法宣化亦二十年以付商那下而至於十三世

  • 论平等·皮埃尔·勒鲁

    《论平等》是法国思想家皮埃尔·勒鲁创作的政治学著作,首次发表于1838年,收录于《新百科全书》中。在该书中,作者对平等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论述。认为自由是人的生存权利,平等是兄弟般的相亲、相爱和互助,博爱则

  • 记丁玲续集·沈从文

    本传记和《记丁玲》,最初曾以《记丁玲女士》为题,共分21节一同连载于1937年7月24日~12月18日的《国闻周报》第10卷29~50期,前6期署名从文,自34期起署名改为沈从文。连载时文字已被大量删削。1934年9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