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后愚鼓乐

《译梦》十六阕  调寄渔家傲 

炼 己 

弹剑中原歌虎踞,萧条万里寒光注。 

一夜韶光花下雨,春可住,落花只在花开处。 

乍遣夭桃开一度,天台流水无津路, 

梦里邯郸归计阻,清无数,峨眉雪浪长江去。 

黄 婆 

婆子生儿七八个,人人解把家缘破, 

囊里明珠无别货,圆颗颗,终年不舍形山坐。 

云里婵娟光影堕,穿溪透谷推行磨, 

一缕轻烟钻隙过,真婀娜,残膏不染香云涴。 

水 中 金 

为惜花开春已晚,春前细雨香膏喷, 

鹤发仙人成已钝,朱颜嫩,闲愁无力秋波困。 

道是有来真闷顿,言无又恐灵芽褪, 

采药溪头立不稳,人姓阮,胡麻一粒消春恨。 

子 时 

夜半由来非半夜,分明出现眉毛下, 

心肾无非淫鬼舍,谁厮惹,三更一阵光明乍。 

万物未生何柄把,天开只在纱窗罅, 

莫与钻龟还打瓦,鸡鸣也,回头又劝红尘驾。 

弦 月 

兌纳六丁天一半,妲娥手卷真珠串, 

未到先吞光缓缓,妖魔窜,招安旗下从纳款。 

不是宝刀难削乱,王齐韩信元兴汉, 

洲上孙权花散满,凝眸看,轻霜不冷红炉炭。 

采 药 

没底篮儿短柄属,长年只向空山宿, 

春梦乍醒光透目,香馥馥,青芽白蕊殷红粟。 

更有玄膏生朽木,同苗共蒂无赢缩, 

曲线引来成一束,灵飞速,轻拈细煮香甜粥。 

龙吞虎髓 

素女无媒长自守,寒闰月落帘垂久, 

宝鸭香消人影瘦,黄昏后,灵犀脉脉闲拖逗。 

半就半推佯不受,倾情倒意输僝僽, 

识得君心如皎昼,相薰透,春风摇曳江头柳。 

虎吸龙精 

绰约从来真薄幸,垂杨系马踪无定, 

携手雕阑双袖凭,秋波凝,从今收舍闲情性。 

柳锁高楼花绕径,黃莺娇语垂帘听, 

沈水烟青良夜永,相偎并,赤绳挂足三生证。 

进 火 

皓月渐临深院里,茏葱光影无回避, 

罗帐重重清似水,郎归矣,幽闰梦减青绫被。 

如此良宵真不易,等闲莫劝郎轻醉, 

缓缓金尊斟绿蚁,湘帘启,海棠红映银灯丽。 

退 符 

筐里霜刀飞素练,轻骑蹑影追奔电, 

杀活无私谁恕遣,闲流眄,今衡却是没头箭。 

不拟婴城酣百战,刘郎依旧当时面, 

卸里拔营旗渐卷,无回转,依然只在灵宵殿。 

沐 浴 

东涧桃花红锦笑,微晴乍雨春皆好, 

沽酒醉眠瑶圃道,玉山倒,何须雪上留鸿爪。 

更有木樨秋渐老,可怜犹载斜阳照, 

罢钓归来闲倚棹,君莫懊,空阶落叶随风扫。 

刀圭入口 

浪说婴儿怀里是,依家元有花生子, 

缥渺云中飞雁字,参差是,波光涵影融空水。 

一彻重关千万里,红铜黑铁生灵翅, 

汗決石人喧木耳,真不二,蓬壶只在潇湘址。 

后天气接先天气 

五海六山成古寨,逢人便劫真无赖, 

却想当初没芥蒂,依稀在,丹成谁把葫芦卖。 

火入烟中薰不坏,俄延黑月生光采, 

忒煞调和功用大,交无碍,菱花背面何分界。 

三 五 一 

年尼珠函光闪闪,七穿八透飞晶焰, 

名鼎名丹皆点染,溶滟滟,寥阳宝阁成独占。 

大冶红炉风橐颱,何劳搅合凭霜剑, 

偶尔荷珠成万点,无余欠,珠珠颗颗圆如芡。 

光透帘帏 

盗道多言皆强说,只因未见成痴劣, 

两口仙翁翻剑吞,真撩擎,丁宁只把珠帘撤。 

以我观他用处裂,从他观我眸中屑, 

不动丝毫堆里雪,通明穴,惺惺二六时中诀。 

大 还 

世上仙人千万位,唯除强把皮囊闭, 

识得离钩真震兑,随缘值,耶娘粥饭寻常味。 

我即与天分伯季,定谁愁老谁愁稚, 

才觉骷髅非异类,酣娇媚,懵腾日月花前醉。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三出 陷关·洪昇
  第三折·佚名
  四行诗一首·徐志摩
  四集卷三十·乾隆
  卷221 ·佚名
  五言巻二十三·洪迈
  第六歌 劈风劈雨打熄仔我灯笼火·刘半农
  卷二百三十八·曹学佺
  卷四十·吴之振
  卷五十九·高棅
  卷二十一·陈元龙
  卷六百九·佚名
  卷四十八·徐倬
  二集 三卷·钱德苍
  卷七·岳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八出 党援·许自昌

    【玉女步瑞云】〔外戎装众随上〕结党梁山。行道替天佐汉。〔瑞云浓〕看建帜忠义堂前。马挂征鞍将挂袍。柳梢枝上月儿高。男儿未挂封侯印。腰下常悬带血刀。俺晁盖自从投奔梁山。仗众兄弟推戴。小喽啰赞襄。义气日深

  • 卷二百五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五十五苏源明苏源明字弱夫武功人天宝中登第累迁国子司业禄山之乱不受伪署肃宗复两京擢考功郎中终秘书少监与杜甫郑?善诗二首小洞庭洄源亭讌四郡太守诗【并序 序内缺一字】天宝十二载七

  • 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司马迁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西伯将出

  • 卷二百七·志第一百六十·艺文六·脱脱

        ◎艺文六   苗锐《新删定广圣历》二卷   僧一行《开元大衍历议》十三卷   启玄子《天元玉册》十卷   甄鸾《五曹算术》二卷   《海岛算术》一卷   赵君卿《周髀算经》二卷   张丘建《算

  • 卷一百一十五·列传第二·睿宗·宋濂

        ◎睿宗   睿宗景襄皇帝,讳拖雷,太祖第四子,太宗母弟也。方太祖崩时,太宗留霍博之地,国事无所属,拖雷实身任之。闻燕京盗贼白昼剽掠富民财物,吏不能禁,遂遣塔察、吾图撒合里往穷治之,杀十有六人,盗始屏息。  

  • 卷之九十五·祁韵士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九十五 传第七十九 扎萨克特古斯库鲁克达赖汗车凌列传 车淩杜尔伯特部人姓绰罗斯系出博罗诺哈勒详总传曾祖鄂木布

  •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佚名

    六月十二日乙未五岱李侍尧刚塔俞金鳌图桑阿阿尔萨朗奏言查贼人共有四路其一路即盐茶穷蹙余匪窜入官川勾连马家湾等处新教占据马家堡复经逃窜马营之贼又一路系石峰堡屯聚之贼又一路系伏羌纠合助逆之贼又一路系纠聚潘陇

  • ·施八坑·丁曰健

    嘉庆十七年,民人林朝宗等请垦苏澳施八坑。通判翟淦遣役李泉往侦之;回报云:&ldquo;查施八坑,乃由东势山尾过山盘仑始至其处。西、南、北俱叠山茂林;惟有一坑,形势甚狭。坑首西连叭哩吵喃生番社坑口;东出苏澳港,乃

  • 薛安都传·沈约

    薛安都,河东汾陰人,世世代代是当地豪门大族,同姓的人有三千家,他父亲薛广是薛氏的首领,高祖刘裕平定关中河南,用薛广当上党太守。薛安都少年时便因勇敢著名,身长七尺八寸,熟习射箭和骑马,魏人叫安都帮助秦州刺史北贺汨攻叛乱胡

  • 王朴传·张廷玉

    王朴,同州人。洪武十八年(1385)的进士。原名权,太祖为他改的名。任命为吏科给事中,因直谏忤逆了圣旨而罢官。不久起任为御史,陈奏时事几千言。他性格耿直,多次与太祖争辩是非,不肯屈服。一天,遇事争论十分激烈。太祖大怒,命令

  • 卷二二·邱濬

    ▲贡赋之常 《禹贡》:冀州,厥赋惟上上错(上上,第一等。错,杂也。谓杂出第二等也);兖州,厥赋贞(贞,正也。赋以最薄者为正),厥贡漆丝(兖地宜漆宜桑),厥篚(竹器,盛布帛者)织文(锦绮之属);青州,厥赋中上(第四等),厥贡盐絺(细葛),

  • 卷十一·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十一衍要道之义夫妇易咸【卦名】亨利贞取女吉程頥传曰天地万物之本夫妇人伦之始所以上经首乾坤下经首咸继以恒也咸感也以説爲主恒常也以正爲本而説之道自有正也

  • 南岳大乘止观序·慧思

        两浙路劝农使兼提点刑狱公事朝奉大夫行尚书度支员外郎护军借紫朱頔撰  鹤林示灭而来贤圣应世者非一。咸以六度万行通达大智。安住于法界拔济于群迷。金文宝轴具载于诸法之藏。若夫空一切法证一切性。不于三

  • 四教义卷第六·智顗

    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撰二明七圣位者。一随信行。二随法行。三信解。四见得。五身证。六时解脱罗汉。七不时解脱罗汉。此七位通名圣者。以正为义。即练道悬镜也。苦忍真明舍凡夫性。得入圣人性。真智见理断于同类之碍

  •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十三·三峰法藏

    吴虎丘山云岩寺嗣法门人弘储编法语示王梦叟居士参禅一法本非世间学问亦非出世间离生死便了当会得生死中得大自在可耳若欲得大自在者直须真实畏生死怕升沉不知来去苦乐实际因之发起阿耨菩提心只要预先勘破生死念头在于

  • 桂故·张鸣凤

    广西地方志。明张凤鸣撰。八卷。凤鸣有《桂胜》已著录。张氏世居粤西,熟知山水,留心桂事,故于万历十三年(1585)纂成桂故、桂胜十二卷,其后八卷即为是编。约一万三千字。卷首有序。凡郡国、官名、先政、先献、游寓、杂志六

  • 乡党图考·江永

    清江永以经传考证《论语·乡党》篇制度名物的礼学研究专著,共10卷。江永之学远承朱熹 “格物”遗教,意欲完成朱子未竟之志,成礼乐之完书,虽被指斥为僭妄也有所不辞。他痛惜经学研究中 “著述家得其大者,遗其细,如宫室、衣服

  • 春秋师说·赵汸

    三卷。元赵汸编。此书是由赵汸记录整理的黄泽论《春秋》之语录。赵汸曾师从黄泽,其初一再登门,得六经疑义十余条以归。后复往留住二年,得黄泽口授六十四卦大义与学《春秋》之要。此书行文称“泽谓”,概是黄泽之作,故题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