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赋辨体目録

总集类

古今之赋甚多愚于此编非敢有所去取而妄谓赋之可取者止于此也不过载常所诵者尔其意实欲因时代之髙下而论其述作之不同因体制之沿草而要其指归之当一庶几可以由今之体以复古之体云

巻一

楚辞体上

屈原

离骚

九歌【东皇太乙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 山鬼】九章【惜诵 涉江 哀郢抽思 怀沙】

巻二

楚辞体下

九章【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囬风】逺游

卜居

渔父

宋玉

九辩

荀卿

礼赋 知赋 云赋 赋 箴赋

巻三

两汉体上

贾生

吊屈原赋 鵩赋

司马长卿

子虚赋上林赋 长门赋

斑媫妤

自悼赋捣素赋

巻四

两汉体下

杨子云

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

长杨赋

斑孟坚

西都赋东都赋

祢正平

鹦鹉赋

巻五

三国六朝体上

王仲宣

登楼赋

陆士衡

文赋叹逝赋

张茂先

鹪鹩赋

潘安仁

籍田赋 秋兴赋

成公子安

啸赋

巻六

三国六朝体下

孙兴公

天台山赋

谢惠连

雪赋

谢希逸

月赋

鲍明逺

芜城赋 舞鹤赋 野鹅赋

江文通

别赋

庾子山

枯树赋

巻七

唐体

骆宾王

萤火赋

李太白

大鹏赋明堂赋大猎赋

惜余春赋 愁阳春赋 悲清秋赋

劒阁赋

韩退之

闵已赋别知赋

栁子厚

闵生赋梦归赋

杜牧之

阿房宫赋

巻八

宋体

宋子京

圜丘赋

欧阳永叔

秋声赋

苏子瞻

屈原庙赋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苏子由

屈原庙赋 黄楼赋 超然台赋

苏叔党

风赋

黄鲁直

悼徃赋

秦少游

黄楼赋

张文潜

病暑赋大礼庆成赋老圃赋

巻九

外录上

后骚

晁氏

招魂 惜誓

汉庄忌

哀时命招隐士

汉扬子云

反骚

唐韩退之

讼风伯享罗池

宋王介甫

寄蔡氏女

宋黄鲁直

毁璧

宋邢居实

秋风二叠

汉武帝

秋风辞

汉息夫躬

絶命辞

晋陶渊明

归去来辞

宋黄鲁直

濂溪辞

宋杨诚斋

延陵懐古辞 【延陵季子 兰陵令东坡先生】

巻十

外录下

六朝孔徳璋

北山移文

唐李遐叔

吊古战塲文

唐韩退之

吊田横文

唐栁子厚

吊屈原文 吊苌文 吊乐文

尹伯竒

履霜操

牧犊子

雉朝飞操

韩退之

将归操山操拘幽操

残形操

蔡文姬

胡笳

虞舜氏

南风歌

箕子

麦秀歌

伯夷

采薇歌

孔子

获麟歌

楚狂接舆

鳯兮歌

寡陶婴

黄鹄歌

楚渔父

渡伍员歌

榜枻越人

越人歌

燕荆轲

易水歌

项羽

垓下帐中歌

汉髙帝

大风歌

汉武帝

瓠子歌

乌孙公主

乌孙公主歌

后汉梁鸿

五噫歌

唐李太白

鸣臯歌

韩退之

盘谷歌

【臣】等谨案古赋辨体十巻元祝尧编江西通志载尧上饶人延祐五年进士为江山尹后迁无锡州同知广信府志载尧字君泽与此本所题同惟云官萍乡州同知与江西通志异其书自楚词以下凡两汉三国六朝唐宋诸赋每朝録取数篇以辨其体格凡八巻其外集二巻则拟骚及操歌等篇为赋家流别者也采摭颇为完备其论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赋谓问荅之体其源出自卜居渔父宋玉辈述之至汉而盛首尾是文中间是赋世传既久变而又变其中间之赋以铺张为靡而専于词者则流为齐梁唐初之俳体其首尾之文以议论为便而专于理者则流为唐末及宋之文体于正变源流亦言之最确何焯义门读书记尝讥其论潘岳籍田赋分别赋颂之非引马融广成颂为证谓古人赋颂通为一名然文体屡变支遂分犹之姓出一源而氏殊百族既云辨体势不得合而一之焯所言虽有典据但追溯本始知其同出异名可矣必谓尧强生分别即为杜撰是亦非通方之论也乾隆四十三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

猜你喜欢
  卷八·陈廷敬
  第十九回 依舅家雪贞迨吉·陈端生
  第四折·秦简夫
  ●词辨下卷·沈雄
  康桥西野暮色·徐志摩
  初夏一夜的印象·闻一多
  天籁集后序·白朴
  卷三百十三·曹学佺
  卷二百七十五·曹学佺
  原序·王安石
  卷六十·高棅
  卷二十三·胡文学
  慎独叟遗稿·陈深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六·黄庭坚
  卷五·朱昆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四·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二十四 宋 陆游 撰 野步晩归 江村十日喜霜晴草死泥乾拄杖轻沟港浅来无鹭下郊原暖处有牛耕奔驰久厌儿童戏沦落偏知世俗情欲向书窗了残课归来犹占夕阳明 并山东南闲步至野人吴氏居乃归 信步

  • 卷六十·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六十道释重阳真人王嚞【四首】补刘祖谦重阳租师仙迹记略师王氏名嚞字知明重阳其号母孕二十四月而生正隆已卯间遇至人于甘河以师为可教密付口诀及饮以神水自是尽断诸縁同尘万有阳狂

  • 卷九十五·志第七十一·刑法三·张廷玉

        ◎刑法三   刑法有创之自明,不衷古制者,廷杖、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是已。是数者,杀人至惨,而不丽于法。踵而行之,至末造而极。举朝野命,一听之武夫、宦竖之手,良可叹也。   太祖常与侍臣论待大臣礼

  • 卷二百六十三 熙寧八年(乙卯,1075)·李焘

      起神宗熙寧八年閏四月盡其月   閏四月壬辰朔,司農寺言:「提舉秦鳳等路常平司狀,涇、原、渭三州推行保甲法,而民流移稍多,欲至五月人戶歸業,以次排定。」上批:「故歲涇、原災傷至甚,宜俟今冬農隙編排。」   提舉永興軍

  • 第二十六回 皇孙北返灵玺呈祥 母后西巡台臣匿奏·蔡东藩

      却说伯颜因诸将争议,复说明本意道:“海都悬军入寇,十步九疑,我若胜他一仗,他即遁去。我拟诱他入险,使他自投罗网,然后一战可擒。诸君定欲速战,倘或被他逃走,哪个敢当此责?”诸将还是未信,复道:“主帅高见,原是不错,但皇孙及太

  • 卷之七百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一 民报案·周作人

    在往民报社听讲的期间,《民报》被日本政府所禁止了。原因自然由于清政府的请求,表面则说是违反出版法,因为改变出版人的名义,没有向警厅报告,结果是发行禁止之外,还处以百五十元的罚金。《民报》虽说是同盟会的机关报,但孙中

  • 古镜新记二·胡兰成

    古镜新记二我乡下招魂是小孩遭逢邪祟,受惊得病了,一人前导,手执扫帚畚箕,又记得好像是米筛,上覆一块布,一人跟在後头,出去到那失落魂魄的地方,前导的人喊:某人啊,回来嗄跟在後头的人即答应:噢,回来了如此叫声应声引回到家里,把

  • 卷四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四十明 俞汝楫 编精膳司职掌下程王国下程凡亲王之国永乐间厨料酱一百筋香油五十筋椒二十筋乾鱼一百筋腌羊一只子鲚鱼四十筋腌猪一口腌鵞一只腌鹿一只腌麂二只腌鸡九只白麪一百筋茶芽五筋茶叶

  • 卷六·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六圣治二雍正三年乙巳三月丙寅上谕总理事务王大臣等大臣等之家人互相党比结为兄弟钻营请托之处甚多大臣等彼此和洽其请托固不待言如彼此不睦家人从中或

  • 卷八·林之奇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八宋 林之奇 撰禹贡        夏书海岱惟青州王制曰凡海内之地九州州方千里孟子曰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此亦据大数言之未必九州之闲每一州之地方千里无赢缩多寡于其闲也如淮海惟扬州入淮

  • 覆魏斯逸書·欧阳竟无

    三十余年,得公賜書,無任愉快。顧賜在二月朔,而覆乃在五月下弦者,講學之說,不容不慎也。且有須俟數文脫稿後意乃得達者,最要是《大密嚴經敘》文,乃漸晚年論定之學說。文成而清明節近,歸宜黃修先人墓。十有八年,一親鄉裡,傷心慘目

  • 佛说未曾有经·佚名

    后汉失译人名出古旧录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尊者阿难。晨朝著衣持钵入王舍城正念乞食。见有一处新作大舍重阁高显。户牖雕饰墙壁严整。无有风尘障隔寒暑。尊者阿难。见已

  • 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卷上·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我依瑜伽金刚顶经。说莲华部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身口意金刚秘密修行法。行者应从瑜伽阿阇梨处。求受菩提心律仪戒入

  • 卷第一·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一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初标部类品会此经按西域记。说有三部。上部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中部有四

  • 炙膏肓腧穴法·庄绰

    又名《膏肓灸法》。针灸著作。宋庄绰编。不分卷。绰字季裕,清源(今山西清徐)人。建炎中官朝奉郎、前江南道都总管同干公事。兼通医学,尤善针灸。撰有《脉语要略》等。又考证医经异同,参酌诸家学说,于建炎元年(1128)辑

  • 十七史纂古今通要·胡一桂

    十七卷。元胡一桂撰。胡一桂字庭芳,号双湖先生。元徽州婺源 (今属江西) 人,宋景定五年 (1264),领乡荐,试礼部不中,于是退而讲学。远近师之。入元家居,并以讲学著述为业。其学宗朱熹,而且精通《周易》。著有《周易本义附录纂

  • 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佚名

    七卷,宋法贤译。大乐金刚为金刚萨埵之异名。有二十五品。说仪轨及实理。大三昧金刚真实理仪轨分第一,毗卢遮那佛在他化自在天宫,说吽字心明。及敕金刚手说曼拿罗法。一切如来真实理金刚三昧仪轨分第二,说阿字心明,及说曼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