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七

敬业堂诗集      别集类六【国朝】

提要

【臣】等谨案敬业堂诗集五十卷

国朝查慎行撰慎行有周易玩辞集解别着录是编裒其生平之诗随所游历各为一集凡慎旃集三卷遄归集西江集共一卷踰淮集一卷假馆集二卷人海集春帆集独吟集各一卷竿木集题璧集共一卷橘社集劝酬集湓城集云雾窟集各一卷客船集并辔集共一卷冗寄集一卷白苹集秋鸣集共一卷敝裘集酒人集共一卷游梁集皖上集中江集各一卷得树楼集近游集共一卷宾云集一卷炎天氷雪集垂槖集共一卷杖家集过夏集各一卷偷存集繙经集共一卷赴召集随辇集直庐集考牧集甘雨集西阡集迎銮集还朝集道院集各一卷槐簃集二卷枣东集长告集待放集计日集齿会集步陈集吾过集各一卷夏课集望岁集共一卷粤游集二卷附载余波词二卷自古喜立集名者以杨万里为最多慎行此集随笔立名殆数倍之其中有以二十四首为一集者殊病其伤於烦碎然亦足徵其无时无地不以诗为事矣集首载王士祯原序称黄宗羲比其诗於陆游士祯则谓奇创之才慎行逊游绵至之思游逊慎行又称其五七言古体有陈师道元好问之风今观慎行近体实出剑南但游喜写景慎行喜抒情游喜隶事慎行喜运意故长短互形士祯所评良允至於後山古体悉出苦思而不以变化为长遗山古体具有健气而不以灵敏见巧与慎行殊不相似核其渊源大抵得於苏轼为多观其积一生之力补注苏诗其得力之处可见矣明人喜称唐诗自

国朝康熙初年窠臼渐深往往厌而学宋而生硬率俚之病生焉得宋人之长而不染其弊数十年来固当为慎行屈一指也乾隆四十三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李焕·唐圭璋
  苏茂一·唐圭璋
  伊川击壤集卷之十八·邵雍
  第十五出 越叹·梁辰鱼
  ●跋·缪公恩
  ●波外乐章卷二·乔曾劬
  死水·闻一多
  卷二十二·唐圭璋
  蒋士铨·龙榆生
  初集卷三十一·乾隆
  一个厌世人的墓志铭·徐志摩
  卷四百八十四·佚名
  第九回 再会重逃·蒲松龄
  文及翁词作鉴赏·佚名
  崔峒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叶阊·唐圭璋

      阊字史君,号秋台,又号直庵,金华人。咸淳间,守南康。元军至,迎降。   摸鱼儿   倚薰风、画阑亭午。采莲柔舻如语。红裙溅水鸳鸯湿,几度云朝雨暮。游冶处。最好是、小桥芳树寻幽趣。绣帘低护。任凉入霜纨,月侵冰簟,长夏

  • ◆刘教授埙(水云村稿)·顾嗣立

    埙字起潜,别号水村,南丰人。研经究史,网罗百氏,文思如涌泉,宋季与同里谌佑自求各以诗文鸣。年三十七而宋亡,越十八年,当路交荐,署昭郡学正。年七十,受朝命为延平教授,既满,诸生复留授业者,三年乃归。延佑六年卒,年八十。所著有《经

  • ●癸丑(咸丰三年)·林占梅

    过凤山崎下视遥村近,群峰似画屏;野田春水白,山坞暮烟青。倦鸟知休息,长松入杳冥。修途行尚远,坐憩小邮亭。晓过青草湖村舆中晓望破萧寥,极目荒塍未插苗;白鸟数行飞习习,青溪一道去迢迢。山含雨意沉岩树,水藉风威撼野桥。待到晴

  • 雪压轩词·贺双卿

    [清]贺双卿[清]陈廷焯:"西青散记,载绡山女子双卿词十二阕。双卿负绝世才,秉绝代姿,为农家妇。姑恶夫暴,劳瘁以死。生平所为诗词,不愿留墨迹,每以粉笔书芦叶上,以粉易脱,叶易败也。其旨幽深窈曲,怨而不怒,古今逸品也。日用细故,信手拈

  • 卷四百八十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八十八 明 曹学佺 撰 明诗次集一百二十二 蒋主孝 读书 夕阳下山暝篝灯坐中庭缥帙乱几案寒芒射奎星娟娟云边月移光照疎棂恍然若自得碧水涵圆灵善恶何所召持监以照形不铸考父鼎乃勒

  • 卷八百·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柳氏柳氏李生姬也天宝中韩翃馆於李柳曰韩夫子岂长贫贱者李即以赠翃翃为淄青侯希逸所辟柳留都下遭乱寄法灵寺为尼为番将沙叱利所劫虞候许俊以计取之复归於翃诗一

  • 御选明诗卷六十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六十九七言律诗二杨基寄杨铁崖先生不见云间杨铁史寮中七客近如何老来诗句疎狂甚乱后文章感慨多长笛参差吹海凤小璚杨柳舞天魔春明且尽嬉游乐莫解梁鸿五噫歌郡斋养疴呈醉樵内史江云倐忽暝还收五

  • 卷三十八 前秦録七·崔鸿

    苻坚下 建元十八年春正月飨群臣于前殿奏乐赋诗秦州别驾天水姜平子诗有丁字直而不曲坚问其故平子曰臣丁至刚不可以屈且曲下者不正之物未足献也坚曰名不虚得因擢为上第三月大司农东海公阳王猛子

  • 卷九·佚名

    芮良夫解第六十三题解:记芮伯良夫目睹厉王失道对厉王及“执政小子’’所作的训戒。芮伯若曰:“予小臣良夫,稽道谋告,天子惟民父母,致厥道,无远不服,无道,左右臣妾乃违。民归于德,德则民戴,否则民雠。兹言允效与

  • 卷之一百五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瓴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耶律希亮传·宋濂

    耶律希亮,字明甫,耶律楚材的孙子,耶律铸的儿子。当初六皇后命令把赤帖吉氏归铸,在和林以南之凉楼生希亮,命名秃忽思,六皇后以地名命人名。宪宗曾派铸在燕核实钱粮,铸说:“我们的先辈都读儒书,儒生都在中原地区,我愿携带诸子到燕

  • 第十三章 春秋战国的政制改革·吕思勉

    春秋战国时代,政治制度,亦有很大的变迁。古代说天子是感天而生的,迷信的色彩很重。注149到春秋战国时,儒家就有立君所以为民,民贵君轻诸说。怕旧说的势力,一时不能打倒,则又创“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等说,以与之调和。

  • 原序·吴缜

    史才之难尚矣,游、夏,圣门之髙弟,而不能赞《春秋》一辞。自秦汉迄今千数百岁,若司马迁、班固、陈寿、范蔚宗者,方其著书之时,岂不欲曲尽其善,而传之无穷,然终亦未免后人之诋斥。至唐独称刘知几,能于修史之外,毅然奋笔,自为一书,贯

  • 卷90·陈邦瞻

    理宗宝庆三年五月,蒙古遣使责岁币于金。六月,金使请和于蒙古。是月,蒙古主灭夏,以夏主

  • 中庸直指补注·智旭

    古吴蕅益道人智旭述【中之一字。名同实异。此书以喜怒哀乐未发为中。若随情解之。只是独头意识边事耳。老子不如守中。似约第七识体。后世玄学。局在形躯。又非老子本旨矣。藏教所诠真理。离断离常。亦名中道。通教即

  •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往生正诀卷第八(一十二章)·优昙普度

    念佛往生正诀说净土之道往生一门。具载群经明如杲日。实修行者入道之方。乃念佛人栖神之所。无念之念念。即念于阿弥。无生之生生。则生于净土。是故深行菩萨历代师模。名卿巨儒庶民氏女。笃信斯道结誓进修者不可胜计

  • 阿育王传卷第四·佚名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忧波鞠多因缘之余  说此偈已即入涅槃。如是乃至起八舍利塔。第九瓶塔第十灰炭塔。乃至释提桓因及四天王。以香花音乐末香涂香供养舍利。而作是言。佛付嘱我等法而般涅槃。从今已去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法藏

    凡六卷或三卷。唐贤首大师法藏撰。又称梵网戒本疏、梵网戒疏、梵网法藏疏。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册。详解梵网经卷下菩萨戒本,总立教起所因、诸藏所摄、摄教分齐、显所为机、能诠教体、所诠宗趣、释经题目、教起本末、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