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三十五

 

  卷235_1 【自蜀奉册命往朔方途中呈韦左相文部房尚书门下崔侍郎】贾至

  胡羯乱中夏,銮舆忽南巡。衣冠陷戎寇,狼狈随风尘。

  豳公秉大节,临难不顾身。激昂白刃前,溅血下沾巾。

  尚书抱忠义,历险披荆榛。扈从出剑门,登翼岷江滨。

  时望挹侍郎,公才标缙绅。亭亭昆山玉,皎皎无缁磷。

  顾惟乏经济,扞牧陪从臣。永愿雪会稽,仗剑清咸秦。

  太皇时内禅,神器付嗣君。新命集旧邦,至德被远人。

  捧册自南服,奉诏趋北军。觐谒心载驰,违离难重陈。

  策马出蜀山,畏途上缘云。饮啄丛箐间,栖息虎豹群。

  崎岖凌危栈,惴栗惊心神。峭壁上嶔岑,大江下沄沄。

  皇风扇八极,异类怀深仁。元凶诱黠虏,肘腋生妖氛。

  明主信英武,威声赫四邻。誓师自朔方,旗帜何缤纷。

  铁骑照白日,旄头拂秋旻。将来荡沧溟,宁止蹴昆仑。

  古来有屯难,否泰长相因。夏康缵禹绩,代祖复汉勋。

  于役各勤王,驱驰拱紫宸。岂惟太公望,往昔逢周文。

  谁谓三杰才,功业独殊伦。感此慰行迈,无为歌苦辛。

  卷235_2 【赠裴九侍御昌江草堂弹琴】贾至

  朔风吹疏林,积雪在崖巘。鸣琴草堂响,小涧清且浅。

  沉吟东山意,欲去芳岁晚。怅望黄绮心,白云若在眼。

  卷235_3 【巴陵早秋,寄荆州崔司马、吏部阎功曹舍人】贾至

  谪居潇湘渚,再见洞庭秋。极目连江汉,西南浸斗牛。

  滔滔荡云梦,澹澹摇巴丘。旷如临渤澥,窅疑造瀛洲。

  君山丽中波,苍翠长夜浮。帝子去永久,楚词尚悲秋。

  我同长沙行,时事加百忧。登高望旧国,胡马满东周。

  宛叶遍蓬蒿,樊邓无良畴。独攀青枫树,泪洒沧江流。

  故人西掖寮,同扈岐阳蒐。差池尽三黜,蹭蹬各南州。

  相去虽地接,不得从之游。耿耿云阳台,迢迢王粲楼。

  跂予暮霞里,谁谓无轻舟。

  卷235_4 【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贾至

  今日霖雨霁,飒然高馆凉。秋风吹二毛,烈士加慨慷。

  忆昔皇运初,众宾俱龙骧。解巾佐幕府,脱剑升明堂。

  郁郁被庆云,昭昭翼太阳。鲸鱼纵大壑,鸑鷟鸣高冈。

  信矣草创时,泰阶速贤良。一言顿遭逢,片善蒙恩光。

  我生属圣明,感激窃自强。崎岖郡邑权,连骞翰墨场。

  天朝富英髦,多士如珪璋。盛才溢下位,蹇步徒猖狂。

  闭门对群书,几案在我旁。枕席相远游,聊欲浮沧浪。

  八月白露降,玄蝉号枯桑。舣舟临清川,迢递愁思长。

  我有同怀友,各在天一方。离披不相见,浩荡隔两乡。

  平生霞外期,宿昔共行藏。岂无蓬莱树,岁晏空苍苍。

  卷235_5 【送友人使河源】贾至

  送君鲁郊外,下车上高丘。萧条千里暮,日落黄云秋。

  举酒有馀恨,论边无远谋。河源望不见,旌旆去悠悠。

  卷235_6 【送李侍御】贾至

  我年四十馀,已叹前路短。羁离洞庭上,安得不引满。

  李侯忘情者,与我同疏懒。孤帆泣潇湘,望远心欲断。

  卷235_7 【送耿副使归长沙】贾至

  画舸欲南归,江亭且留宴。日暮湖上云,萧萧若流霰。

  昨夜相知者,明发不可见。惆怅西北风,高帆为谁扇。

  卷235_8 【送夏侯子之江夏】贾至

  扣楫洞庭上,清风千里来。留欢一杯酒,欲别复裴回。

  相见楚山下,渔舟忆钓台。羡君还旧里,归念独悠哉。

  卷235_9 【寓言二首】贾至

  春草纷碧色,佳人旷无期。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

  叹息良会晚,如何桃李时。怀君晴川上,伫立夏云滋。

  凛凛秋闺夕,绮罗早知寒。玉砧调鸣杵,始捣机中纨。

  忆昨别离日,桐花覆井栏。今来思君时,白露盈阶漙。

  闻有关河信,欲寄双玉盘。玉以委贞心,盘以荐嘉餐。

  嗟君在万里,使妾衣带宽。

  卷235_10 【燕歌行】贾至

  国之重镇惟幽都,东威九夷北制胡。五军精卒三十万,

  百战百胜擒单于。前临滹沱后易水,崇山沃野亘千里。

  昔时燕山重贤士,黄金筑台从隗始。倏忽兴王定蓟丘,

  汉家又以封王侯。萧条魏晋为横流,鲜卑窃据朝五州。

  我唐区夏馀十纪,军容武备赫万祀。彤弓黄钺授元帅,

  垦耕大漠为内地。季秋胶折边草腓,治兵羽猎因出师。

  千营万队连旌旗,望之如火忽电驰。匈奴慑窜穷发北,

  大荒万里无尘飞。君不见隋家昔为天下宰,

  穷兵黩武征辽海。南风不竞多死声,鼓卧旗折黄云横。

  六军将士皆死尽,战马空鞍归故营。时移道革天下平,

  白环入贡沧海清。自有农夫已高枕,无劳校尉重横行。

  卷235_11 【巴陵寄李二户部、张十四礼部(时贬岳州司马)】贾至

  江南春草初幂幂,愁杀江南独愁客。秦中杨柳也应新,

  转忆秦中相忆人。万里莺花不相见,登高一望泪沾巾。

  卷235_12 【长门怨】贾至

  独坐思千里,春庭晓景长。莺喧翡翠幕,柳覆郁金堂。

  舞蝶萦愁绪,繁花对靓妆。深情托瑶瑟,弦断不成章。

  卷235_13 【铜雀台】贾至

  日暮铜台静,西陵鸟雀归。抚弦心断绝,听管泪霏微。

  灵几临朝奠,空床卷夜衣。苍苍川上月,应照妾魂飞。

  卷235_14 【侍宴曲】贾至

  云陛褰珠扆,天墀覆绿杨。隔帘妆隐映,向席舞低昂。

  鸣佩长廊静,开冰广殿凉。欢馀剑履散,同辇入昭阳。

  卷235_15 【对酒曲二首】贾至

  梅发柳依依,黄鹂历乱飞。当歌怜景色,对酒惜芳菲。

  曲水浮花气,流风散舞衣。通宵留暮雨,上客莫言归。

  春来酒味浓,举酒对春丛。一酌千忧散,三杯万事空。

  放歌乘美景,醉舞向东风。寄语尊前客,生涯任转蓬。

  卷235_16 【送陆协律赴端州】贾至

  越井人南去,湘川水北流。江边数杯酒,海内一孤舟。

  岭峤同仙客,京华即旧游。春心将别恨,万里共悠悠。

  卷235_17 【送王员外赴长沙】贾至

  携手登临处,巴陵天一隅。春生云梦泽,水溢洞庭湖。

  共叹虞翻枉,同悲阮籍途。长沙旧卑湿,今古不应殊。

  卷235_18 【送夏侯参军赴广州】贾至

  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

  云海南溟远,烟波北渚微。勉哉孙楚吏,彩服正光辉。

  卷235_19 【长沙别李六侍御】贾至

  月明湘水白,霜落洞庭干。放逐长沙外,相逢路正难。

  云归帝乡远,雁报朔方寒。此别盈襟泪,雍门不假弹。

  卷235_20 【岳阳楼宴王员外贬长沙(一题作南州有赠)】贾至

  极浦三春草,高楼万里心。楚山晴霭碧,湘水暮流深。

  忽与朝中旧,同为泽畔吟。停杯试北望,还欲泪沾襟。

  卷235_21 【咏冯昭仪当熊】贾至

  白羽插雕弓,霓旌动朔风。平明出金屋,扈辇上林中。

  逐兽长廊静,呼鹰御苑空。王孙莫谏猎,贱妾解当熊。

  卷235_22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贾至

  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

  百啭流莺绕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卷235_23 【白马】贾至

  白马紫连钱,嘶鸣丹阙前。闻珂自蹀躞,不要下金鞭。

  卷235_24 【赠薛瑶英】贾至

  舞怯铢衣重,笑疑桃脸开。方知汉成帝,虚筑避风台。

  卷235_25 【出塞曲】贾至

  万里平沙一聚尘,南飞羽檄北来人。

  传道五原烽火急,单于昨夜寇新秦。

  卷235_26 【春思二首】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醿。

  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杀长安轻薄儿。

  卷235_27 【勤政楼观乐】贾至

  银河帝女下三清,紫禁笙歌出九城。

  为报延州来听乐,须知天下欲升平。

  卷235_28 【赠陕掾梁宏】贾至

  梁子工文四十年,诗颠名过草书颠。

  白头仍作功曹掾,禄薄难供沽酒钱。

  卷235_29 【答严大夫】贾至

  今夕秦天一雁来,梧桐坠叶捣衣催。

  思君独步华亭月,旧馆秋阴生绿苔。

  卷235_30 【送李侍郎赴常州】贾至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卷235_31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贾至

  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

  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

  江畔枫叶初带霜,渚边菊花亦已黄。

  轻舟落日兴不尽,三湘五湖意何长。

  卷235_32 【西亭春望】贾至

  日长风暖柳青青,北雁归飞入窅冥。

  岳阳城上闻吹笛,能使春心满洞庭。

  卷235_33 【君山】贾至

  湘中老人读黄老,手援紫藟坐碧草。

  春至不知湖水深,日暮忘却巴陵道。

  卷235_34 【洞庭送李十二赴零陵】贾至

  今日相逢落叶前,洞庭秋水远连天。

  共说金华旧游处,回看北斗欲潸然。

  卷235_35 【江南送李卿】贾至

  双鹤南飞度楚山,楚南相见忆秦关。

  愿值回风吹羽翼,早随阳雁及春还。

  卷235_36 【送王道士还京】贾至

  一片仙云入帝乡,数声秋雁至衡阳。

  借问清都旧花月,岂知迁客泣潇湘。

  卷235_37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一作萧静诗,题云三湘有怀)】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卷235_38 【别裴九弟】贾至

  西江万里向东流,今夜江边驻客舟。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卷235_39 【送南给事贬崖州】贾至

  畴昔丹墀与凤池,即今相见两相悲。

  朱崖云梦三千里,欲别俱为恸哭时。

  卷235_40 【重别南给事】贾至

  谪宦三年尚未回,故人今日又重来。

  闻道崖州一千里,今朝须尽数千杯。

  卷235_41 【岳阳楼重宴别王八员外贬长沙】贾至

  江路东连千里潮,青云北望紫微遥。

  莫道巴陵湖水阔,长沙南畔更萧条。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六十七·彭定求
  卷三百五十三·彭定求
  歴代诗话卷三十·吴景旭
  卷十八·何汶
  解人颐 高致集·钱德苍
  第十七出 阃闹·李渔
  第一出--第十七出·张凤翼
  ◆张沟南端(沟南存稿)·顾嗣立
  楔子·佚名
  三集卷八十·乾隆
  三集卷二十七·乾隆
  卷395 ·佚名
  我们俩·刘半农
  卷二十五·康熙
  云谣集杂曲子·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狄君厚

    (驾上,开)(驾提烧山了)(正未打扮樵夫上)(慌放)(唱) 【越调】【斗鹌鹑】焰腾腾火起红霞,黑洞洞烟飞墨云,闹垓垓火块纵横,急穰穰烟煤乱滚,悄蹙蹙火巷外潜藏,古爽爽烟峡内侧隐。我则见烦烦的烟气熏,纷纷的火焰喷。急煎煎地火燎

  • 卷三百二十一·列传第八十·脱脱

        郑獬 陈襄 钱公辅 孙洙 丰稷 吕诲 刘述 刘琦 钱顗 郑侠   郑獬,字毅夫,安州安陆人。少负俊材,词章豪伟峭整,流辈莫敢望。进士第一。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   英宗郎位,治永

  • 卷七十二·志第二十五·律历五·脱脱

        ◎律历五   ○步日躔   周天分:三百八十六万八千六十五、秒二。   周天度:三百六十五度。   岁差:一百二十五、秒二。   乘法:三十二。   除法:四百八十七。   秒法:一百。   求每日盈缩定

  • 卷四十八 漢紀四十·司马光

      起玄黓執徐(壬辰),盡旃蒙大荒落(乙巳),凡十四年。   孝和皇帝永元四年(壬辰、九二年)   春,正月,遣大將軍左校尉耿夔授於除鞬印綬,使中郎將任尚持節衞護屯伊吾,如南單于故事。   初,廬江周榮辟袁安府,安舉奏竇景及爭立北

  • 卷四百七十七 元祐七年(壬申,1992)·李焘

      起哲宗元祐七年九月盡其月   九月辛巳朔,熙河蘭岷路經略使范育言:「準朝旨,具本路如何接援。今相度,西賊並邊嘯聚,雖未測所嚮,本路可豫于通遠軍界屯兵為備。若賊犯秦鳳,本路擇便出奇撓擊,或斷其糧道,或擊其惰歸。若本路

  • 东汉会要卷二十六·徐天麟

    选举上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建武六年十月诏曰吾徳薄不明防贼为害彊弱相陵元元失所永念厥咎内疚扵心其勅公卿举贤良方正各一人七年四月诏曰比隂阳错谬日月薄食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公卿司州牧举贤良方正各一人遣诣公车朕将览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五十八·佚名

    嘉靖四十五年五月辛卯朔○木星逆行留守太微垣左执法○壬辰虏自辽东西平出边转掠河东鹻场甜水站等处清河守备郎得功引兵扼之于张能峪口大战斩首七十五级驱还虏掠甚众○癸巳 命武定侯郭大诚管浬红盔将军泰宁侯陈良弼掌

  • 卷之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后汉纪·张居正

    高祖高祖皇帝,名嵩,字知远,姓刘氏,其先沙陀人。仕晋,以功封北平王。及重贵被虏,嵩乃即位于晋阳,建国号后汉,在位二年。原文天福十二年,晋刘知远在河东,富强冠诸镇。及闻契丹深入,知远无入援之志,但分兵守四境以防侵轶。于是将佐劝

  • 松滋侯刘子房传·沈约

    松滋侯刘子房字孝良,是孝武帝的第六个儿子。大明四年(460),他五岁,被封寻陽王,享受二千户租税待遇,同时当冠军将军,淮南宣城二郡太守。大明五年(461)迁任徐州刺史、将军、太守照旧,大明六年(462),改任宣城太守,大明七年(463),晋

  • 桑哥传·宋濂

    桑哥,胆巴国师之弟子,能通诸国语言,曾任西蕃翻译。为人狡诈专横,爱谈财利,世祖喜欢他。后来,飞黄腾达了,便闭口不说师从胆巴之事,背弃了胆巴。至元年间被提拔为总制院使。总制院是负责掌管佛教和兼治吐蕃的机关,御史台曾想任章

  • 李若星传·张廷玉

    李若星,字紫垣,河南息县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历任枣强、真定知县。提拔御史,首先弹劾南京兵部尚书黄克缵。巡视国库,陈述祸国病商的四种弊端,请求核察十座国库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杜绝贪污浪费,没有批复。巡按山西,请求撤

  • 仪制八·徐松

    集议国初,典礼之事当集议者,皆先下诏都省,省吏以告当议之官省吏:原脱「省」字,据《宋史》卷一二○《礼志》二三补。,悉集都堂。设左右丞座于堂之东北,南向;御史中丞于堂之西北,南向;尚书、侍郎于堂之东厢,西向;两省侍郎、常侍、给

  • 阿吒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卷下·佚名

        唐大善无畏内道场秘译  归命十方等正觉  最胜妙法菩萨众  我身口意清净业  至心倾诚合掌礼  唯愿诸佛法僧众  慈悲哀愍摄护我  敬礼元帅大将军  此是毗卢遮那身  及以释迦诸佛变  观音无

  • 卷第五十·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五十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一 初来意者。前品明称果之因。此品辨如因之果。体虽平等。不坏二相。

  • 元和姓纂·林宝

    《元和姓纂》18卷,唐人林宝撰。本书用206韵,排比诸姓,各记其得姓由来和诸家谱系,关于唐人世系更为详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林宝)《唐书》无传,其名见于《艺文志》,诸家书目所载并同,惟《唐会要》称王涯撰,盖以涯曾作

  • 男子双名记·陶涵中

    一卷。明陶涵中(生卒年不详)撰。陶涵中字雪凡,嘉兴(今属浙江省)人。万历十六年举人。官至建昌府同知。其书所记皆为古今男子双字之名者,如殷七七、王保保之类,共二十一人。自叙谓与友人相饮酒,以此为酒令,在坐的人各

  • 皇明恩命世录·佚名

    皇明恩命世录,编者不详。从内容看,当为明朝正一道道士编辑。九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辑录明朝九位皇帝御制的赞文、诰敕及圣旨,皆与道教有关。九位皇帝即明太祖、成祖、宣宗、英宗、景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